散熱改裝評測頭條

ASUS ROG雙龍RYUJIN、RYUO240 AIO水冷開箱測試/OLED螢幕秀圖、內建風扇帶動四周對流[XF]

LiveDash、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軟體介紹
ASUS所提供的兩款軟體,分別為LiveDash、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以前者LiveDash主用於導入OLED螢幕的一體式水冷、主機板等硬體,在相關電腦資訊的顯示,或是個人自訂圖示、動畫、GIF等顯示;後者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軟體則是針對主機板,在CPU時脈、頻率、電壓相關設定,以及一體式水冷和安裝於主機板中的風扇,整合一同控制。

先說到LiveDash方面,在主頁面正上方可以看到LIVEDASH OLED(主機板)、AIO COOLER(一體式水冷),可單獨選擇顯示調整。首先在HARDWARE MONITOR頁面中,可顯示的是電腦相關數據等,提供玩家更直覺的觀看方式,另外最多可顯示的數量為5個選項;接著比較好玩的是IMAGE OR ANIMATION和CUSTOM BANNER頁面中,可選擇內建的JPG與GIF圖示,也可以自行製作上傳顯示(限制只能160 x 128像素,檔案大小1MB以內),還有個性化字串簽名檔。

↑HARDWARE MONITOR頁面,左:主機板、右:一體式水冷。


↑IMAGE OR ANIMATION頁面。


↑CUSTOM BANNER頁面。


↑LIGHTING CONTROL頁面,可調整冷頭正上斜切的燈效變化。

 

RYUJIN OLED螢幕展示,電腦數據與個性圖片顯示。

↑電腦相關數據顯示。


↑圖片顯示。

 

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則是適合專業玩家在超頻上的調整,以CPU單核或全核來說,在針對倍頻、核心電壓、電壓補償,或是記憶體頻率、時序、電壓相關設定,調整都還是需要在BIOS裡設定,這款軟體方便的地方在於直接就能更改,除了記憶體時脈與時序要額外到BIOS修改,就單論CPU超頻操作更容易。除此之外散熱方面,可從主機板FAN接頭上的風扇,或是安裝ROG RYUJIN與ROG RYUO一體式水冷,能在軟體中一同控制,四種模式選擇與智能風扇調校,提供絕佳散熱或更好的靜音環境。

↑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主頁面。


↑TPU Insight頁面,可針對CPU超頻調整。


↑DIGI+Power Control頁面,提供CPU與DRAM電壓補償等。


↑Fan Xpert4頁面中,系統風扇與一體式水冷調整更方便。

 

另外在EPU Guidance頁面,分為溫度調整(高溫保護)、四種電腦功耗模式選擇,提供使用者更省電的環境。

↑溫度保護設定。


↑左:高效能、右:節省功耗。


↑左:離開模式、右:全域設定。

 

ROG RYUJIN 240、ROG RYUO 240壓力測試
這次壓力測試以Intel I9-9900K處理器進行,並透過Prime95軟體進行1小時的測試,溫度監測使用CPUID HWMonitor觀察,另外會在透過紅外線測溫槍確認VRM散熱片表面溫度,最後整理成圖表讓大家參考。

測試平台
CPU: Intel I9-9900K
MB:ASUS MAXMUS XI EXTREME
VGA:HD 4300
SSD:SSD 120GB
PSU: 750W

 


↑ROG RYUJIN與ROG RYUO一體式水冷壓制溫度表現。

 

在新款Intel I9-9900K的8C16同樣4.7GHz清況下,滿載表現還壓得住,不過跟先前8700K相比多加了2核心,發熱量也有所增加,如果要在超頻最好還是選擇360mm散熱排版本,可提供更好的解熱能力,就這次測試兩款同樣都是240mm散排版本,比較上有著3度的差距,筆者認為風扇轉速有差所以長時間下來,才造成這樣溫差。

另外噪音表現上兩款一體式水冷風扇都以全速運轉筆者距離裸測架平台約0.6米,以ROG RYUJIN使用的是Noctua風扇,表現相當安靜,可是冷頭正中央的小尺寸風扇,風切聲明顯了些,他比較特別的是針對CPU四周帶動風流,VRM散熱片溫度跟沒有風帶動時對比差距約22度,如果有安裝NVMe M.2固態硬碟,也有助於SSD散熱;RYUO則是ROG Designed FAN,噪音方面明顯一些,不過還在可以接受範圍內,若是裝在機殼內風切聲應該會在降低。


說到此次測試中有遇到溫度到達100度,而且還是在CPU預設4.7GHz滿載情況下發生,在這裡筆者先來跟各位做個說明,以ASUS MAXMUS XI EXTREME主機板作為一個例子,在BIOS的Extreme Tweaker\AI Feature頁面中,Setup Parameter欄位可以代表該處理器評分,就這次使用的是媒體測試版處理器,剛好遇到體質沒有特別好的,也代表在CPU電壓Auto情況下,系統為了確保穩定而給到了1.3V以上,造就在滿載情況下溫度太高的問題發生。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是ROG RYUJIN與ROG RYUO一體式水冷,本身預塗散熱膏導熱係數在10W/m.k以上,如果使一段時間後要更換散熱膏,建議挑選導熱系數相近,不然長時間滿載會影響其結果;如果玩家使用上也有遇到此問題,以上這兩點可以作為參考。

 


在CPU電壓方面,這次測試則是在CPU Core/Cache Voltage設定成Manual Mode固定成1.2V,跟先前CPU電壓Auto相比,溫度有改善許多,不然當時在CPUID HWMonitor觀看下有3顆核心100度,啟動過溫保護而降主頻。

 

總結
這次測試的兩款ROG RYUJIN與ROG RYU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後,以安裝便利性、溫度壓制,以及龍王與龍神水冷的優點來說明。首先在一體式水冷組裝上,兩款操作完全相同;就筆者使用上,安裝時都能在5分鐘內完成,是相算快速的,以想體驗水冷的使用者又怕安裝麻煩的話,這款相信能滿足玩家的要求;另外通用於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處理器腳位使用,其中冷頭扣具更換方面,採用無螺絲固定只需按壓旋轉就能輕鬆更換,這點個人就覺得相當方便。

溫度壓制上在I9-9900處理器8C16T核心下,在預設4.7GHz的清況下還算能壓制住,若要超頻建還是選擇360mm散熱排尺寸,才能有更好的壓制能力,另外噪音表現上兩者其實是相似,噪音明顯的地方稍有不同,就筆者以裸機全速測試進行,還稍微可以接受,只是如果安裝於機殼內就會再安靜一些。


在ROG RYUJIN與ROG RYUO兩款一體式水冷,以ROG RYUJIN來說,冷頭中央加入一顆小尺寸風扇,雖然在高轉速情況下風切明顯,可是風流能帶動四周的VRM散熱片與M.2硬碟降溫,實際測試降低約22度,考慮到平時如果安裝於機殼保持對流順暢,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如果在開放式平台或本身對流不太好時,RYUJIN就能針對VRM、M.2有較好的散熱表現。


另外ROG RYUO一體式水冷,筆者認為比較符合一般入門使用者,不過新加入OLED螢幕,電腦數據觀看或是GIF、圖片顯示,擁有一些可玩性讓玩家能有不同的體驗。

延伸影片閱讀:  

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留言給我們

Previous post

Intel 提前 XMM 8160 5G 多模數據機晶片上市時間將支援全球寬頻 5G 標準的發展

Next post

TESLA鹹魚翻身又變成前景最好的科技股?

The Author

Shi-min

Shi-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