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與台北榮總共同打造現代化大數據 AI 平台實現AI醫療
戴爾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合作,從現代化科技、數位互聯員工、線上醫療以及個人化精準醫療四大方面,共同打造現代化健康大數據 AI 平台,提升院內論文數等多項效益。
(左起)台灣戴爾科技集團總經理廖仁祥、台北榮民總醫院大數據中心負責人朱原嘉博士、台灣戴爾科技集團技術副總經理李百飛
近三年的 COVID-19 疫情成加速全球醫療保健產業數位轉型,並有目的性地擁抱新興科技,積極建置智慧醫療所需的現代化平台。專注務實創新的戴爾(Dell)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合作,從現代化科技、數位互聯員工、線上醫療、個人化精準醫療四大方面,打造現代化健康大數據 AI 平台。透過此次合作,台北榮總在最短時間內成為最快收穫資料(Data)價值效益的醫療機構。到目前為止,已讓醫院的醫學論文量提升 33%、醫學論文分數高出平均三倍、提高臨床用藥精準度以延長癌症3年與5年的存活率,以及透過大數據分析,以不同排列組合,計算出個人化最適 COVID-19 疫苗施打方案,提高疫苗保護力。
期望在2030年前,以科技力量改善全球10億人的生活,是戴爾的 ESG 射月的其中一項目標,而醫療保健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隨著全球人口繼續老化,至今 65歲以上已超過7.71億人,其中三成以上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慢性病管理和治療產生大量醫學影像,因此做好資料管理,並從不斷增加的資料中獲得智慧洞察而變得更為重要。
台灣戴爾科技集團總經理廖仁祥表示:「我們的醫療產業客戶正面臨複雜挑戰,像是對於效率與安全性要求極高的遠端醫療與照護、新的診斷醫學、隨需隨取的臨床資訊等需求。據調查 74%的醫療保健機構對於資料與 AI 工具深具信心,也是疾病治療的關鍵。全台將近一半醫學中心均採用戴爾的解決方案,協助加速智慧醫療轉型。」
透過建立以資料為本的 AI 基礎架構環境,整合結構化與非結構化的資料儲存、提升存取效率、加速資料分析,讓台北榮總快速開發出各種智慧化應用,以最快速度享受資料帶來的各項優勢與好處。這也顯示台北榮總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堅持以資料為核心,再輔以到位的技術、流程與人才技能,培養出韌性體質,以敏捷彈性的數據架構,強化永續營運競爭力。
台北榮民總醫院大數據中心負責人朱原嘉博士表示:「資料已成為醫療保健機構獲得完整患者視圖的關鍵資產,以往我們遇到的挑戰是資料散落各處,讓醫師難以取得醫療大數據進行臨床研究而影響醫學論文產量。因此我們選擇與戴爾合作,透過建立大數據整合基礎架構,打造流通無縫的數據池,讓各種資料儲存在同一處,透過 AI 與機器學習,達到醫療智慧化,並將這些資料轉化成高價值的洞察資訊,不僅大幅提升論文質與量,更幫助醫師進行精準診斷、精準用藥,進而為患者做出改變生活的醫療決策,即是我們邁向未來智慧醫療的終極目標。」
受到疫情影響,透過遠端看診的民眾愈來愈多,也影響台北榮總每天門診人數與醫院營收等,而 AI 平台架構的導入,也驅動醫療商業模式創新。例如台北榮總運用連續型資料庫,整合 1.1億筆即時參數,以訓練心衰竭風險預警AI,同時持續調整 AI 模型,進一步打造肺積水預警 AI。另一方面也將採用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 FHIR(HL7),讓模型無縫介接不同醫療設備品牌的資料,進而將 AI 模型商品化,以不同以往的創新醫療模式,提升醫院的營運績效與營收。
ESG 已經是全球潮流與各產業組織的發展趨勢,為了在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目標,台北榮總將持續強化 AI,延伸擴展運用 AI以計算出最佳電力使用模型,同時運用多雲環境,落實節能減碳目標。也透過多雲的自我維運模式,解決少子化及缺工問題導致的人力短缺困境。
透過 AI 平台的建置,台北榮總也部署聯邦式學習(federal learning),讓資料留在醫院本地端、權重在雲端的模式,以 AIoT 等邊緣終端裝置收集病患的血壓值、心律管理、生理資訊量測等資料,再透過自動化分析工具提供有價值的資訊給醫生,以加速診療判斷。這樣不僅可提升精準醫療品質,更能夠消弭員工的數位落差。
為了進一步保護病患隱私與個資,也強化資安韌性,台北榮總未來期望能夠建置避風港計畫(Sheltered Harbor Program),為機密關鍵資訊提供堡壘型的完備防護,讓醫療服務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