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治百病!GIGABYTE GS27U 電競螢幕開箱 / 萬元有找的 4k160Hz SS IPS
價格對了藥到病除!技嘉替入門市場帶來一台 27 吋、4K、160Hz 的電競螢幕「GS27U」,簡單的設計概念搭配高速 IPS 面板,主流尺寸與高解析度有著相當細膩的點距,給予入門玩家 160Hz 更新率與 1ms 反應時間,順暢遊戲高解析度的 AAA 遊戲,同時將寶貴預算留給 GPU 顯示卡,精打細算的你一定要知道這台入門 4K 電競螢幕。
規格
面板尺寸:27 吋 16:9 寬螢幕
解析度:3840 x 2160
色域表現:95% DCI-P3/127% sRGB
面板類型:SS IPS
像素距離:0.15525(H) x 0.15525(V) mm
亮度:350 cd/m2(SDR APL 100%)
對比率(標準):1000:1
HDR:VESA DisplayHDR 400
更新速度:160Hz
反應時間:1ms GTG
可視角度 (CR≧10):178°(H)/178°(V)
訊號輸入:HDMI 2.1 x 2、DisplayPort 1.4 x 1 DSC
耳機孔:3.5mm 耳機麥克風
尺寸:613.7 x 447.4 x 172 mm
重量:5.32kg(含腳架)
VRR:AMD FreeSync 支援;NVIDIA G-Sync 相容(可強制開啟)
VESA:100x100mm
調整機構:前後傾斜 +21° ~ -5°
內容目錄
簡簡單單!GIGABYTE GS27U 開箱 / 27 吋 4K160Hz、1ms
萬元有找的技嘉 GS27U 電競螢幕,採用個人獨享的 27 吋尺寸搭配 4K 高解析度讓像素點距相當細膩,螢幕面板則是 SS IPS 有著 160Hz 更新率與 1ms GTG 反應速度,並標榜可達到 95% DCI-P3 色域表現,至於實際肉眼觀看的動態表現如何,就必須透過 UFO Test 來實際測試。
GS27U 採用簡單俐落的設計,基本的螢幕底座與支架,調整功能則要靠玩家自行 DIY 發揮創意調整,但也提供著 2 個 HDMI 2.1 與 1 個 DisplayPort 1.4 x 1 DSC 訊號輸入,既可做為 PC 電競螢幕也可滿足遊戲主機 PS5 / Xbox Series X 等需求。
取出螢幕時可參考紙箱上的說明,先取出上層的底座、支架與配件,組裝好底座與支架後,直接將支架與螢幕組合,再藉由支架做為施力點抬起螢幕。
↑ 雖說入門款,但都採用金屬底座與金屬支架,讓螢幕可以穩穩站著。
配件方面,則包含 HDMI 與 DisplayPort 訊號線、AC 電源線與產品的說明文件等。
螢幕背面、支架與底座都採用簡潔的設計風格,並保有 VESA 100×100 壁掛功能。螢幕提供 2 個 HDMI 2.1 與 1 個 DisplayPort 1.4 x 1 DSC 訊號輸入,並採用內建變壓器的 AC In 設計。
↑ 2 個 HDMI 2.1 與 1 個 DisplayPort 1.4 x 1 DSC 訊號輸入,並提供 3.5mm 耳機麥克風。
27 吋獨享 2160p、160Hz、1ms 的遊戲影像
技嘉 GS27U 其 27 吋的尺寸非常適合空間不大的房間與個人獨享使用,螢幕正面也採用簡潔的窄邊框設計,並整合 OSD 旋鈕於螢幕正下方。
這台使用 SS IPS 面板,有著 4K、3840 x 2160 解析度,以及相當不錯的色域表現 95% DCI-P3/127% sRGB,有著相對較高的亮度 350 cd/m2(SDR APL 100%)與 1000:1 對比度。做為一般影音娛樂螢幕使用也相當足夠,IPS 天身的亮麗影像也相當耐看。
↑ 螢幕點亮規格 3840 x 2160、8-bit、RGB、SDR、159.75Hz。
遊戲輔助:準心、狙擊鏡、瞄準穩定、計時器、黑平衡
電競方面 GS27U 則有著 160Hz 更新率與 1ms GTG 反應時間,對於主流玩家來說以相當夠用,實際體驗其鬼影或著 OD 等表現,對於 AAA 遊戲的玩家來說已非常足夠。並且也提供著遊戲輔助功能,像是準心、瞄準穩定、計時器與黑平衡等。
針對射擊遊戲則有「狙擊鏡」的功能,可以針對螢幕中央進行局部放大設定,讓玩家自行調整位置、放大倍率與範圍。
準心也是常見的功能,開啟後可在螢幕正中央固定呈現凖心位置,並有著多種模式可選擇。
另一個功能則是黑平衡,但對於 IPS 面板來說預設已經調整為 10,這個建議微調 1-3 就好開太高反而會失去該有的對比。
VRR:NVIDIA G-Sync 相容與 AMD FreeSync 支援
GS27U 支援著螢幕更新率同步 VRR 的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 功能,玩家只要透過 Radeon 軟體,在顯示器設定中開啟這功能,讓螢幕能有著更滑順的影像呈現。
至於 NVIDIA G-Sync 相容方面,目前 GS27U 還未列入支援名單當中,但依舊可由 NVIDIA App 系統、顯示設定中強制啟動。
GIGABYTE Control Center 軟控 OSD Sidekick
GS27U 同樣有提供軟體控制,但玩家需安裝 GIGABYTE Control Center 後才能使用 Sidekick 功能,可提供一般設定、顯示設定、App 顯示模式綁定與遊戲輔助功能。一般來說,螢幕剛買來透過 OSD 稍微調整後,基本上就不太需要反覆調整這些功能,一般筆者不太會隨意切換顯示模式。
GS27U OSD 功能:遊戲、圖像、顯示、PIP/PBP、系統、語言設定
OSD 則提供便利的旋鈕快捷,設定中可針對遊戲、圖像、顯示、PIP/PBP、系統、語言等項目進行調整。
↑ 按下 OSD 旋鈕會先顯示旋鈕快捷功能,接著按上才是進入設定頁面。
圖像功能設定中,則包含預設、遊戲、電影、閱讀、sRGB 等模式,建議選擇一個固定模式使用即可,一般來說預設是該面板最標準的呈現方式也是螢幕最好看的模式,而若希望色準高一些可調整成 sRGB 模式。
總結
老實說技嘉 GS27U 開機後並沒有讓人失望,IPS 搭配 350 cd/m2 的高亮度,確實能保有不錯的色域表現,而色準方面也在一般文書工作、影音娛樂、電競遊戲的範疇當中。而且 27 吋的螢幕搭配 4K 高解析度下整體點距相對細膩,而且不會佔用太大的空間;而玩家距離螢幕也在半公尺左右的距離,即可有著舒適的影像體驗。
至於玩家在意的 160Hz 與 1ms 反應速度下的動態呈現,GS27U 預設為智慧 OD 模式,通過 UFO Test 測試可發現飛碟的左右輪廓相當清晰,不至於過慢或過快 OD 導致的像素變化殘影,但相對的外星人的 3 個眼睛就沒辦法在動態下這麼清晰,但這也是 IPS 面板的限制了。
最重要的是 GS27U 台灣售價僅 $9,490 元的入門價格,講白話就是把預算全部放在螢幕面板上,但便宜歸便宜讓人安心的金屬支架與底座也不能少,入門玩家就是缺這台 4K 160Hz、HDMI 2.1 的電競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