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殼、電源

DEEPCOOL 九州風神 CH260 開箱組裝 / M-ATX 小鋼砲, 三槽長卡, 360mm 水冷全都裝

由 DEEPCOOL 九州風神所推出的 30L 深體積 M-ATX 小鋼砲「CH260」,採用單一艙體、側面安裝 ATX 15cm 電供,讓機殼可容納 360mm 水冷、三槽 38.8cm 長卡與最多 6 顆 120mm 風扇,讓喜愛中小型機殼的玩家,能在小鋼砲中塞入多核心 CPU 與強大的遊戲 GPU,更兼具相當不錯的散熱表現。

規格
材質:ABS + SPCC + Tempered Glass
顏色:黑
尺寸:438 x 225 x 312.5mm
主機板相容性:M-ATX、Mini-ITX
前 I/O 連接埠:USB 3.2 Gen 2 Type-C x 1、USB 3.0 x 2、3.5mm 耳機麥克風 x 1、電源開關、重開開關
PCIe 擴充槽:4
儲存空間:1 x 2.5” 或 1 x 3.5”
風扇:前 2 x 120mm、上 3 x 120mm / 2 x 140mm、後 1 x 120mm
冷排:上 360/240mm
CPU 散熱器高度:< 174mm
顯示卡長度:< 388mm
電源供應器:< 150mm
防塵濾網:前、底、上

DEEPCOOL 九州風神 CH260 機殼開箱 / M-ATX 30L 深體積

DEEPCOOL CH260 尺寸上屬於偏長方形、寬體的 M-ATX 機殼,老實說有點像是機殼界的臘腸狗,並且在機殼前方、頂部、底部與後方都採用正方形散熱網孔,確保中小尺寸的機殼安裝高階硬體時也能有著不錯的散熱表現。

CH260 主要支援 M-ATX、Mini-ITX 主機板,並將電供移至機殼前方側面的位置,能夠安裝標準 ATX 15cm 長度的電源供應器,而這機殼組裝時建議一定要搭配全模組、短機身的電供,這樣安裝過程會比較好理線節省空間。

除此之外,M-ATX 提供 PCIe 4 槽空間支援現在主流三槽的大顯卡;散熱方面,最多安裝 6 顆 120mm 風扇(前 2、上 3、後 1),機殼上方亦可安裝 360mm 或 240mm 水冷散熱器,當然也支援 174mm 高度的塔式散熱器。


↑ DEEPCOOL CH260 外包裝。

 

DEEPCOOL CH260 有著相當方正、簡潔的設計風格,機殼前門相當方正且完整,並採用正方形的散熱網孔門板,包含機殼後方、上方與底部都採用正方形散熱網孔。機殼左側則搭配黑化玻璃側透,並將機殼前 I/O 面板設置在機殼左側右下角。


↑ 正方形散熱網孔門板與左側玻璃側透。


↑ 機殼前門。

 

機殼前門採用磁鐵卡扣固定可直接拆卸,並在內部鑲有滿框的防塵濾網,且機殼前方可安裝 2 顆 120mm 風扇。


↑ 機殼前門防塵濾網與前方風扇安裝空間。

 

不過 CH260 為了讓機殼維持方正外觀沒任何破口,因此機殼左右側板採用螺絲於前方固定,玩家在組裝時需先將前方的固定螺絲鬆開,才能卸下機殼的左側玻璃側透、右側側板。


↑ 左側玻璃側透與右側側板,都採用螺絲於前方固定。

 

機殼左側玻璃側透,採用微微燻黑的玻璃處理,玻璃側透下方則是機殼前 I/O 面板,藉由這面板遮住底部的線材。機殼提供開機、重開、2 個 USB 3.0、USB 3.2 Gen 2 Type-C 與 3.5mm 耳機麥克風等連接埠。


↑ 機殼左側玻璃側透與前置 I/O 面板。


↑ 玻璃側透在前後兩側採用金屬邊條強化,讓玻璃側透可鑲嵌在機殼當中。

 

由於 CH260 將電供規劃在機殼右側靠前的位置,因此右側側板的前方保有散熱開孔。


↑ 右側側板。

 

機殼後方,則將電源延長線插座設置於主板 I/O 上方,後方一樣採用正方形散熱開孔並支援 120mm 風扇安裝。機殼提供 4 個 PCIe 插槽安裝空間,主要的 3 槽採用可重複使用的檔板,最後一槽則是一次性檔板。


↑ 機殼後方。


↑ 機殼底部正方形散熱網孔。

 

單艙體支援 360mm 水冷、三槽長卡、ATX 15cm 電供支援

CH260 機殼左側在安裝時除了需要移除玻璃側透外,下方的 I/O 檔板也可移除,方便玩家安裝主板、電供。而且機殼底部一樣鋪設滿框的防塵濾網。


↑ 機殼左側空間。


↑ 左側 I/O 面板可疑除,內部線材也都有整理;機殼底部鋪設防塵濾網。

 

機殼內部空間,保留背插主板的支援性,可安裝 M-ATX 與 Mini-ITX 主機板;主板安裝位置的右側則是側面安裝的 ATX 電供空間。


↑ 主板與電供安裝空間。

 

機殼頂部一樣可拆卸但需要鬆開固定的 4 顆螺絲,機殼頂部一樣鋪設滿框的防塵濾網,而頂部則是全開的 3 顆 120mm 風扇或 360mm 水冷的安裝空間。


↑ 機殼頂部面板可疑除。


↑ 上方可安裝 3 顆 120mm 風扇或 360mm 水冷。

 

機殼右側空間相對較小,畢竟 CH260 採用單艙體設計下,才能將電供移至右側側面安裝,讓機殼體積縮小的同時保有相當不錯的硬體相容性。機殼右側該留的開孔都相當充足,組裝時並不會因為走線規劃而煩惱,但是真的需要稍微認真理線(畢竟空間有限)。


↑ 機殼右側空間較小,但該留的開孔、架橋都相當足夠。


↑ 電供安裝空間。


↑ 主板後方可安裝 1 個 2.5” 或 3.5” 裝置。


↑ 電供安裝托架,可惜沒提供 SFX 轉接板。

 

機殼配件則包含說明書,以及配件盒則有著螺絲、魔鬼氈與束帶。


↑ 機殼配件。


↑ 機殼前面板連接線,都採用扁平連接線方便玩家理線。

 

DEEPCOOL 九州風神 CH260 組裝過程分享

CH260 組裝並不會太困難,首先將主板安裝好接著安裝電供,電供安裝時托架稍微下移 2-3 格,確保電供的延長線能順利插入;接著建議先替主板連接電源線、機殼前面板 I/O 針腳等,並在這一步先稍微整理線材,隨後再繼續安裝散熱器與顯示卡。


↑ 替電供安裝托架。


↑ 裝入機殼時要確定上方延長線可正常連接。

 

此外,CH260 沒有標配預裝風扇,因此玩家組裝時建議至少前 1、後 1,前進、後出的基本散熱配置,這樣可確保機殼有足夠的散熱氣流。


↑ 建議基本搭配前 1 後 1 的散熱風扇。

 

空間有限的關係 CH260 於主板後方僅有一個儲存裝置的安裝空間,這部分會建議搭配一顆大容量的 3.5” HDD,並且使用 1-2 顆 M.2 SSD 來安裝系統與程式,這樣搭配會比較適合。


↑ 機殼主板後方只能安裝 1 個 2.5 吋或 3.5 吋裝置。

 

CH260 組裝測試使用 7800X3D 處理器、B850M Riptide WiFi 主機板、LT720 360mm 水冷散熱器、RTX 4080 Super 顯卡與 N850M 電源供應器,並多加前 1 後 1 的 VENTO PRO 120mm 風扇。


↑ CH260 搭配 LT720 水冷頭燈效。


↑ 機殼右側,且電源鍵會亮著 DEEPCOOL 招牌色。


↑ 移除玻璃側透。

 

實際整線並不會太難,但需要稍微理線後才比較好看,而 CH260 主要可利用電供下方、主板後方的空間理線,此外還有一個地方是在主板上方的這空間,剛好會被水冷排遮住,但需要找底方固定線材。


↑ 機殼理線。


↑ 主板上方也有著小空間可以利用。

 

總結與溫度測試

DEEPCOOL 九州風神 CH260 讓喜愛中小體積高效能的玩家有著新選擇,30L 深體積可安裝 M-ATX 主機板、三槽大卡、360mm 水冷與最多 6 顆 120mm 風扇,只不過這種單艙體、側面前方安裝電供的機殼,一定要搭配挑選全模組化、短機身 < 15cm 的電源供應器,這樣才不會增加組裝的難度。

而 CH260 維持著 DEEPCOOL 簡潔、方正的設計風格,外殼整體相當俐落沒有多餘的開孔,全面採用正方形散熱網孔的造型,只不過拆下左側玻璃側透與右側側板都需動用螺絲起子,倘若只是簡單更換零件會相對麻煩一些,但好處是能夠確保機殼相當牢固。

散熱測試,電腦待機時 CPU 40.1°C、GPU 30.4°C;在 AIDA64 CPU 壓力測試下,CPU 溫度來到 65.9°C;緊接著 Cinebench R23 壓力測試下 CPU 溫度來到 79.4°C;CPU 壓力測試下 GPU 的溫度完全沒有變化。

接著 GPU 壓力測試,模擬遊戲的 Speed Way Stress Test 溫度維持在 64.3°C,至於《電馭叛客 2077》4K 最高光追設定下 GPU 63.7°C、記憶體溫度 74°C。整體散熱表現相當不錯。


↑ CH260 溫度測試。

 

DEEPCOOL CH260 台灣建議售價為 NTD $2090 元,組裝時建議搭配前 1 後 1 的 120mm 散熱風扇,確保機殼內部有著足夠的散熱氣流。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BIOSTAR 映泰推出 EdgeComp MS-N97 邊緣運算系統 為現代零售打造智慧邊緣運算解決方案

Next post

NVIDIA 釋出支援 Unreal Engine 5.6 引擎的 DLSS 4 Plugin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