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簡約 經典塔式!Fractal Epoch 開箱組裝 / North 親民款 預裝 3 風扇
疑!這不就是親民款的 North 嗎?Fractal 推出新款「Epoch」中塔 ATX 機殼,不僅維持一貫的現代設計語彙,網孔紋理門板、布質拉環與簡約俐落的線條,搭配乾淨的內裝空間,並且預裝 3 顆 120mm Momentum 風扇、支援 360mm 水冷與 372mm 長顯卡,讓喜愛高質感設計的玩家,能將遊戲主機融入各種居家環境中,為遊戲生活增添質感與視覺亮點。
規格
材質:鋼、強化玻璃
顏色:黑(玻璃)、白(玻璃)、黑(玻璃 RGB)、白(玻璃 RGB)、黑(無側透)
尺寸:447 x 215 x 469 mm
重量:7.81kg
主機板相容性:ATX、mATX、Mini-ITX
前 I/O 連接埠:電源按鈕、2 x USB 3.0、USB 3.1 Type-C、3.5mm 耳機麥克風
PCIe 擴充槽:7
儲存空間:2 x 2.5” 或 2 x 3.5”
預裝風扇:前 3 x 120mm Momentum
風扇:前 3 x 120/2 x 140 mm、上 2 x 120/140 mm、後 1 x 120mm
冷排:上 240mm、前 280/360mm
CPU 散熱器高度:< 170mm
顯示卡長度:345-372mm
電源供應器:ATX(最大 255mm)
理線空間:30mm
防塵濾網:底 x 1
內容目錄
Fractal Epoch 機殼開箱組裝 / 俐落現代 乾淨內裝
Fractal 將優異的設計美學與電腦機殼與周邊產品結合,讓玩家熟悉的電腦可以輕鬆的融入至居家環境當中,而自家主打的 North 結合實木打造的機殼更是這理念的代表作。但相對的 Fractal 產品鎖定的是高階玩家市場,也讓預算相對有限的玩家無法觸及來自於瑞典的美學設計。
因此 Fractal 新推出的「Epoch」將這現代簡約的設計美學帶入經典 ATX 塔式機殼,有著 North 設計美學的影子,Epoch 保有網孔紋理門板、布質拉環與簡約俐落的線條,以及乾淨的內裝空間預裝 3 顆 Momentum 風扇,並支援主流零組件的安裝。
不論是最長支援 372mm 顯示卡、機殼上方 240mm 水冷或者前門 360mm 水冷等支援性,並提供 2 個 2.5” 與 2 個 3.5” 儲存安裝空間,讓機殼預算沒這麼高的玩家,也能感受到 Fractal 設計產品的用心。
↑ Fractal Epoch 外紙箱。
Epoch 白色玻璃款的塔式 ATX 機殼,前門採用細緻網孔門板並有著雷雕鋁質的 Fractal 銘牌,整體造型與經典的 North 有幾分相似。
↑ Epoch 白色玻璃款。
↑ 大面積細緻網孔門板。
↑ 雷雕鋁質的 Fractal 銘牌。
機殼頂部前 1/3 則是 I/O 面板與左側側板形成一個方框的造型。機殼頂置 I/O 則提供電源鍵、2 個 USB 3.0、USB-C 與 3.5mm 耳機孔。機殼頂部後方 2/3 則支援 2 個 120mm 風扇或 240mm 水冷排安裝,並採用快拆的細網頂蓋。
↑ 機殼頂部 I/O 面板與細網頂蓋。
↑ 機殼頂置 I/O。
白色款則搭配左側全通透的玻璃側透,並在後方有著兩顆手擰螺絲固定,鬆開螺絲後向後滑動玻璃側透即可拆下。玻璃側透在上下兩邊有著金屬邊條,提供玻璃側透鑲嵌固定的功能。
↑ 機殼左側全通透玻璃側透。
↑ 手擰螺絲固定。
↑ 玻璃上下有著金屬邊條提供鑲嵌固定功能。
機殼右側則是一樣採用手擰螺絲固定的金屬側板;而在機殼後方則有著散熱開孔,只不過玩家在組裝時建議多加一顆後出風風扇會比較好。機殼底部電源艙有著防塵濾網,電供安裝則要取下外框架,先將框架鎖在電供上,接著再將電供從機殼後方推入機殼。
↑ 機殼右側與後方。
↑ 後方散熱開孔。
↑ 電供防塵濾網與外框架。
↑ 機殼底部則有著止滑腳墊,以及下分艙針對硬碟拖架開的安裝孔位。
標準 ATX 中塔、預裝 3 風扇、前置 360mm 水冷安裝
Epoch 前門採用快拆設計,只要從前門板下方往外拉即可取下門板。機殼前方預裝 3 顆 120mm Momentum 風扇,並且三顆風扇以事先串接好,玩家只需連接一條 4-Pin PWM 連接線即可。
↑ 機殼前門版與預裝 3 顆 120mm Momentum 風扇。
機殼左側空間則相當乾淨,只不過主板位上方的走線開孔僅只有 1 個,至於主板下方與主板右側都有足夠的走線開孔,讓玩家在組裝電腦時可以輕鬆理線。
↑ 機殼左側空間。
↑ 主板上方僅只有 1 個走線開孔。
↑ 主板下方走線開孔。
↑ 主板右側走線開孔。
機殼頂部則可支援 2 個 120mm 或 240mm 水冷排安裝。
↑ 機殼頂部空間。
↑ 頂蓋的布質拉環。
機殼右側空間,出廠時頂置 I/O 的線材也都使用魔鬼氈固定,並且在主要的走線區域都留有架橋方便玩家理線。底部電源艙前方則有著 2 個 3.5 吋安裝托架,而 2.5 吋專用托架則掛在主板後方的空間。
↑ 機殼右側空間,在主要的走線處都有魔鬼氈與架橋方便理線。
↑ 魔鬼氈與架橋。
↑ 底部分艙空間。
↑ 機殼連接線材。
機殼配件則包含詳細的安裝說明書,以及配件盒當中的各種安裝螺絲。
↑ 機殼配件。
Fractal Epoch 組裝分享
Fractal Epoch 的安裝相當輕鬆,只不過要注意的是倘若想安裝 360mm 水冷,必須安裝在機殼前方的空間,但因為機殼前方已經預裝風扇因此要重新拆裝風扇;只不過機殼僅預裝前方 3 顆風扇,建議玩家在裝機時可在機殼後方多加一顆 120mm 風扇,有助於增加機殼內部的氣流。
↑ 若前方安裝 360mm 水冷時,會導致底部第一格位置的硬碟無法安裝,但沒關係還是有解法。
↑ 2.5 吋裝置直接安裝在托架上相當順利。
一般硬碟架可安裝 1 顆 3.5 吋硬碟或 2.5 吋 SSD,但 Fractal 這組硬碟架還有隱藏裝法,那就是將硬碟往上裝後下方可再鎖一顆 2.5 吋裝置。而且 Epoch 機殼分艙上還可以掛一個硬碟架,如此一來在安裝前方 360mm 水冷時,一樣可保有 2 個 3.5 吋裝置的安裝空間,但是這樣安裝需要將電供多餘線材整理好才行。
↑ 底部分艙安裝 3.5 吋硬碟。
↑ 硬碟架加裝一顆 2.5 吋 SSD。
↑ 倒吊硬碟架安裝法。
Fractal Epoch 實際組裝的樣子提供給大家參考。
↑ 機殼經典視角。
↑ 左側全透玻璃側透。
↑ 移除側透與檔板。
↑ 右側理線結果。
總結與散熱測試
Fractal Epoch 現代簡約的經典 ATX 塔式機殼,保有 Fractal 設計的質感與 North 相似的造型,並預裝 3 顆 120mm Momentum 風扇;而主要的外觀件都採免工具的快拆、手擰螺絲固定,並在機殼右側有著充足的魔鬼氈與架橋,讓組裝更順手也更容易理線。
只不過 Epoch 在主板位上方只留一個走線開孔,這會導致主板上緣的 FAN、ARGB 等針腳再連接時,需要有較好的走線管理與線材整理;此外,機殼前方預裝 3 顆風扇的情況下,在 DIY 組裝時建議要多加一顆後方 120mm 出風扇會比較適合;至於散熱器則會建議搭配 240mm 水冷安裝於機殼上方或者是空冷散熱器比較合適。
散熱測試,電腦待機時 CPU 47.4°C、GPU 41.5°C;在 AIDA64 CPU 壓力測試下,CPU 溫度來到 74.4°C、VRM 59°C;緊接著 FPU 壓力測試下 CPU 溫度來到 77.2°C、VRM 60°C;由於 360mm 水冷排安裝於機殼前方,所以當 CPU 溫度提升時也會影響機殼內部的顯卡溫度。
接著 GPU 壓力測試,模擬遊戲的 Speed Way Stress Test 溫度維持在 74.4°C,至於《電馭叛客 2077》4K 最高光追設定下 GPU 72.9°C、記憶體溫度 78°C。玩家裝機時建議要多加一顆後方 120mm 出風扇,確保機殼內部的散熱氣流暢通。
↑ Epoch 散熱測試。
Fractal Epoch 台灣建議售價為 NTD $3590 元(玻璃側透與無側透價格相同),至於搭配 RGB 風扇則是 NTD $4390 元,提供給各位玩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