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HDD、SSD

全新升級!OWC Express 4M2 USB4 SSD 外接盒 / 4x M.2, 最高 3200MB/s 傳輸效能

外接高速儲存專家 OWC,等了許久終於推出新款「Express 4M2」SSD 外接盒,這款名字與 2019 年的產品名字相同,換上全新的銀色鋁合金外殼設計,更採用最新「USB4 40Gbps」傳輸介面,同樣支援 4 個 M.2 PCIe 4.0 SSD 內建智慧散熱風扇,搭配 SoftRAID 軟體提供高速 3200MB/s 的大容量 SSD 外接儲存體驗。

Express 4M2 USB4 規格
外殼:鋁合金外殼
介面:USB4 40Gbps、USB 10Gbps
控制晶片:Asmedia ASM-2464PDX
SSD:4 x M.2 PCIe 4.0 x1 SSD、2280 / 2242 / 2230、M Key
RAID 功能:軟體設定 SoftRAID RAID 0, 1, 4, 5, 1+0 (10)
連接線:USB Type C、長度 26.3cm
尺寸:17.8 x 6.0 x 13.9cm
重量:1.8kg
保固:2 年
macOS:支援 macOS 14.x 及以上版本、任何支援 Thunderbolt 3 與 USB 3.2 Gen 2 (USB-C) 以上之設備
Windows:支援 Windows 10 及以上版本、任何支援 Thunderbolt 3 與 USB 3.2 Gen 2 (USB-C) 以上之設備

Express 4M2 USB4 SSD 外接盒開箱 / 造型大升級 4 x M.2 SSD 擴充

時間回到 2019 年的 Express 4M2 SSD 外接盒,當時主要採用 Thunderbolt 3 的介面提供外接傳輸,但在時間來到 Thunderbolt 4 的時候 OWC 並沒有推出新款後續產品更新,直到現在推出全新大改版的「Express 4M2 USB4」SSD 外接盒。

新款 Express 4M2 換上全新的銀色鋁合金外殼,一樣支援 4 個 M.2 PCIe 4.0 SSD 還有著大型散熱鰭片與智慧控速散熱風扇,並採用相容性更好的 USB4 Type-C 傳輸介面。最高能提供 3200MB/s 的傳輸速度,並向下相容 Thunderbolt 4/3、USB 10Gbps 等連接埠。


↑ Express 4M2 SSD 新款外包裝,並有提供 0TB 與容量的版本。

 

包裝內有著 Express 4M2 外接盒、鋁合金底座、變壓器、USB4 Type C 連接線、螺絲起子等。


↑ 產品配件。

 

新款 Express 4M2 全新銀色鋁合金造型,前方有著俐落的門板造型,門板後方則是外接盒的散熱風扇;盒子右側則只有 OWC 標誌、左側則有著 4 顆螺絲固定可開啟的艙蓋,內部則有著 4 個 M.2 SSD 的安裝空間。


↑ Express 4M2 外觀造型。


↑ 左側可開啟的艙蓋。

 

USB4 40Gbps 與 USB 10Gbps Type-C 讓連接更容易

Express 4M2 外接盒後方(這造型是不是有點像 Mac!),後方有著 5 顆 LED 燈分別指示電源、SSD 1 / 2 / 3 / 4,以及一個指撥開關預設為 USB4 40Gbps 模式,還有最主要的 USB4 Type C 連接埠與 DC IN 12V 變壓器連接埠。


↑ 外接盒後方指示燈與連接埠。


↑ 5 顆指示燈號。

 

老實說一開始整理資料時對這個指撥開關有點不理解,USB4 不就相容 USB 3.2 為何還要一個開關控制?這主要的問題點可能在於搭配使用過舊的作業系統時,即便電腦硬體支援 Thunderbolt 3 的情況下,這可能導致 USB4 模式不見得可以順利相容,因此才設置了手動切換的開關。

簡單來說,若各位使用的是 Mac 且作業系統是 macOS 5x 及以上,那硬體不論是 Thunderbolt 4、USB4 或者是 Thunderbolt 3 Intel 等硬體都能正常使用 Express 4M2 USB4 模式。至於若是 Windows 系統,只要硬體支援 Thunderbolt 5、Thunderbolt 4 或 USB4 那也無須切換。


↑ 手動 USB4 與 USB 3.2 切換,但一般來說不需要調整,維持 USB4 模式即可。除非搭配老舊電腦設備連接時才切換至 USB 3.2 模式。


↑ 外接盒底部僅只有產品標籤,以及 QR Code 可引導致 start.owc.com/express4m2/usb4 的完整使用說明書。

 

配件中則提供支援 40Gbps 傳輸速率與 240W 充電能力的 USB-C 連接線,線材長度為 700cm。變壓器規格則是輸出 12V, 4A, 48W。


↑ USB-C 連接線。


↑ 變壓器輸出 12V, 4A, 48W。

 

Express 4M2 USB4 安裝 4 x Crucial P510 1TB SSD

這次測試搭配手邊的 Crucial P510 1TB SSD,而安裝方式也相當簡單使用配件的螺絲起子鬆開 Express 4M2 外接盒左側的艙蓋,打開後就會看到 4 個 M.2 安裝空間,支援主流的 2280、2242、2230 等 M.2 SSD 的尺寸。


↑ 測試使用 4 顆 Crucial P510 1TB SSD。


↑ 使用螺絲起子鬆開艙蓋螺絲。

 

打開 Express 4M2 外接盒左側艙蓋後,這艙蓋連帶著鋁鰭散熱片,並在 SSD 的位置備有導熱墊,在藉由內部的系統風扇替 SSD 散熱。


↑ 艙蓋連接著鋁鰭散熱片。


↑ 導熱墊。

 

外接盒內部提供 4 個 M.2 插槽並標示 A / B / C / D,內部電路板在 2280 的位置使用螺絲固定,若玩家安裝的 2242、2230 的 SSD 時,則可使用配件提供的卡扣固定。在外接盒的前方則有著 2 顆散熱風扇,藉由溫度來控制風扇轉速。


↑ 外接盒內部 SSD 安裝空間。


↑ 前方有著 2 顆散熱風扇。


↑ 安裝 4 顆 Crucial P510 1TB SSD。

 

有趣的是,外接盒的艙蓋下有著滾珠彈簧,當用戶鬆開螺絲後可以稍微推開艙蓋,如果 4 個 SSD 都安裝的情況下,導熱墊本身也會稍微黏住 SSD,這時要撬開艙蓋就可以使用配件提供的黑色工具。


↑ 滾珠彈簧,可以幫忙撐起艙蓋。

 

Express 4M2 連接上電腦後,若是使用 USB4 模式電源指示燈會呈現藍色,如果是使用 USB 3.2 連接則是白色指示燈。


↑ 藍色指示燈 USB4 模式。


↑ 白色指示燈 USB 3.2 模式。

 

USB4 PCIe、USB 3.2 UASP 連接 / 軟體 SoftRAID 自行規劃

當 Express 4M2 連接至電腦後,裝置管理員會偵測到 4 根 SSD 磁碟空間,而這時要注意的是若使用 USB4 連接 SSD 會使用 PCIe NVMe 模式,而若是連接到 USB 3.2 那 SSD 則會改為 UASP 模式進行傳輸。這是因為 Express 4M2 內部使用 Asmedia ASM-2464PDX 的控制晶片,能自動依據裝置端的協定來調整傳輸模式。


↑ USB4 連接,SSD 使用 PCIe NVMe 模式。


↑ 裝置管理員也會採用 USB4 模式。


↑ USB 3.2 連接,SSD 使用 UASP 模式。


↑ 裝置管理認到的設備會略有不同。

 

此外,Express 4M2 可以讓 4 根 SSD 獨立使用,因此需要搭配系統或軟體 RAID 方式建立磁碟陣列,倘若各位會在 PC、Mac 之接切換使用,那建議可選擇 OWC SoftRAID 在多系統間切換會比較便利,但若是單一電腦使用的狀況下,則可自行選擇方便管理的 RAID 工具。


↑ Windows 磁碟管理也提供基本的 RAID 0 與 RAID 1 功能。

 

OWC SoftRAID 提供更完整的 RAID 磁碟陣列的建立與管理功能,更適合跨裝置的使用情境。但是 SoftRAID 是付費軟體有著 30 天免費的試用期。按現建立磁碟即可選擇 RAID 0 / 1 / 1+0 / 4 / 5 等磁碟陣列形式,並可自行選擇 SSD、磁碟命名、檔案系統 NTFS / APFS / HFS+ 等,以及針對工作負載優化、磁碟陣列單元大小與預設保護功能。


↑ OWC SoftRAID。


↑ 建立磁碟陣列,支援 RAID 0 / 1 / 1+0 / 4 / 5。


↑ 選擇 SSD。


↑ 設定磁碟名稱、空間與檔案系統格式。


↑ 設定工作負載優化、磁碟陣列單元大小與預設保護功能。

 

建立完畢後 SoftRAID 也會提示,在 Windows 11 系統中會預設關閉外接儲存設備的寫入快取功能,因此只要按下 Change 按鈕即可自動將 SSD 改為最佳效能啟用寫入快取的模式。


↑ SoftRAID 提示可以改進效能。


↑ 將 SSD 調整為最佳效能啟用寫入快取的模式。

 

USB4 PC – Express 4M2 USB4 SSD 效能測試

效能方面使用 USB4 連接至 PC 進行測試,首先 Express 4M2 在單 1 根 SSD 的情況下,可達到循序讀寫 1600 MB/s 的傳輸效能,基本就是 PCIe 4.0 x1 的頻寬;緊接著 2 根 SSD RAID 0 磁碟陣列,則提升至循序讀寫 3230 MB/s、2206 MB/s 的效能;而在 SSD 加入到第 3 根與第 4 根時,基本上已達到 USB4 的傳輸限制,也就是循序讀寫 3699 MB/s、2552 MB/s 的傳輸表現。

有趣的是 RAID 5 與 RAID 10 的模式下對於寫入效能表現較差;但老實說 Express 4M2 最大賣點應該是利用多根 SSD 建立磁碟提供高速、大容量的外接體驗,若要提供 RAID 冗餘功能相對會犧牲不少空間且寫入表現較差。


↑ Express 4M2 USB4 RAID 陣列效能表現。

 

Express 4M2 在 4 根 SSD RAID 0 設定下,CrystalDiskMark 測試循序讀寫 3700 MB/s、2515 MB/s 的傳輸效能;而在 AJA System Test 模擬 4K-Full 64GB 影像的讀寫測試,可達到讀取 3132 MB/s、寫入 2172 MB/s 的傳輸效能。


↑ Express 4M2 USB4 CrystalDiskMark。


↑ Express 4M2 USB4 AJA System Test。

 

一般 Windows 檔案傳輸測試,使用 FastCopy 程式分別執行讀取、寫入不同的資料類型,像是單一影片大檔 31.7GB、400 張 RAW 檔照片 11.5GB、遊戲毀滅戰士資料夾 70.7GB、零散小檔包含 docx / pdf / jpeg 等共 20.4GB。

Express 4M2 RAID 0 磁碟陣列下,傳輸單一影片大檔讀取可達 1961 MB/s、寫入 2056 MB/s;RAW 檔照片則是讀取 1949 MB/s、寫入 2081 MB/s;遊戲資料夾複製讀取 2293 MB/s、寫入 2134 MB/s;零散小檔讀取 2125 MB/s、寫入 1377 MB/s。


↑ Express 4M2 USB4 檔案傳輸測試。

 

Thunderbolt 4 PC – Express 4M2 USB4 SSD效能測試

除了 USB4 傳輸外,也將 Express 4M2 連接至 Thunderbolt 4 PC,同樣設定為 4 SSD RAID 0 磁碟陣列。CrystalDiskMark 測試循序讀寫 3807 MB/s、2251 MB/s 的傳輸效能;而在 AJA System Test 模擬 4K-Full 64GB 影像的讀寫測試,可達到讀取 3337 MB/s、寫入 1999 MB/s 的傳輸效能。


↑ Express 4M2 Thunderbolt 4 CrystalDiskMark。


↑ Express 4M2 Thunderbolt 4 AJA System Test。

 

FastCopy 檔案傳輸 Express 4M2 RAID 0 磁碟陣列下,傳輸單一影片大檔讀取可達 3693 MB/s、寫入 2083 MB/s;RAW 檔照片則是讀取 3502 MB/s、寫入 1973 MB/s;遊戲資料夾複製讀取 3015 MB/s、寫入 2071 MB/s;零散小檔讀取 1488 MB/s、寫入 1384 MB/s。


↑ Express 4M2 Thunderbolt 4 檔案傳輸測試。

 

USB 10Gbps – Express 4M2 USB4 SSD 效能測試

若將 Express 4M2 連接至 USB 3.2 等連接埠,SSD 會採用 UASP 模式進行傳輸,因此最高僅只有 1000 MB/s 的傳輸性能,這段就基本沒什麼太大問題。


↑ Express 4M2 USB 3.2 CrystalDiskMark。


↑ Express 4M2 USB 3.2 AJA System Test。

 

Express 4M2 USB4 SSD 溫度表現

散熱方面,利用 CrystalDiskMark 循環對 4 SSD RAID 0 磁碟陣列測試,這時軟體偵測到 SSD 最高溫度來 42°C。主要是因為每根 SSD 使用 PCIe 4.0 x1 傳輸,這頻寬對於現在的 SSD 來說負載非常低,再加上 Express 4M2 內部的大型鋁鰭散熱片與散熱風扇,即可達到很好的溫度控制。


↑ 4 SSD 溫度偵測。

 

總結

OWC 新款 Express 4M2 藉由組合 4 根 M.2 PCIe 4.0 SSD,建立大容量且高速的 SSD 磁碟陣列,可達到循序讀寫 3700 MB/s、2515 MB/s 的傳輸效能。並採用相容性更好的 USB4 Type C 連接,不論是 Mac、PC 的 USB4、Thunderbolt 5/4 與 USB 3.2 等連接埠都能隨插即用。

只不過要跨裝置、跨 USB4 或 USB 3.2 之間連接,那會建議使用 SoftRAID 軟體來建立並管理磁碟陣列。若是單一電腦使用的狀況下,則可使用系統提供的磁碟管理功能更省事。另一方面,Express 4M2 的散熱表現相當不錯,畢竟 SSD 以 PCIe 4.0 x1 傳輸本身溫度就不高,但內部的鋁鰭散熱片與散熱風扇,亦可提供穩定的散熱表現。

OWC Express 4M2 USB4 台灣販售都是 0TB 無容量的版本,單獨 Express 4M2 外接盒售價為 NT$7,920 元,若包含 SoftRAID 軟體授權則是 NT$12,540 元,提供給各位專業工作者參考。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蘋果預計明年發布個人化Siri 庫克稱進展良好

Next post

聯發科天璣9500處理器光線追蹤效能暴增超過40% 光追破百幀有希望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