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CPU 與 GPU 的融合時代 整合架構正改寫 PC 未來

在 CPU 平台的未來發展中,整合 GPU 的重要性正在被不斷放大,Intel、AMD 與 ARM 陣營各自採取了不同的策略。以 Intel 而言,代號 Nova Lake 的行動平台傳出最高可達 28 核心的 CPU 配置,並整合多核心 Xe GPU,這樣的設計不再只是輔助級繪圖,而是讓筆電即使在輕薄設計下,也能獲得接近中階獨顯的效能水準。傳聞中 Nova Lake 的桌機版本甚至會直接納入 Xe3 或 Xe4 架構 GPU,讓桌上型處理器本身就能提供足夠的遊戲與 AI 運算性能,未來的桌機平台可能會逐步降低對入門獨顯的依賴。

與 Intel 相比,AMD 在這方面的企圖心更為激進。長期以來,APU 一直是 AMD 的核心戰略之一,最新爆料的代號「Medusa Halo」正是其重要一步。這顆高階 APU 預期內建的 GPU 核心數量與規模將大幅超越現有的 Ryzen 8000G,並可能基於 RDNA 4 甚至 RDNA 5 架構。更重要的是,AMD 極有可能導入高頻寬記憶體解決方案,例如 HBM,從而突破整合 GPU 受限於系統記憶體頻寬的瓶頸。若這項計畫成真,APU 的繪圖效能甚至有機會威脅到 NVIDIA 在中高階顯卡市場的地位,這對顯卡市場格局將是一大衝擊。

ARM 陣營則早已展現整合 GPU 的威力。Qualcomm 最新的 Snapdragon X2 Elite 與 Extreme 採用先進的 3 奈米製程,GPU 效能已經能夠對標 Intel Arc 的入門獨顯,再加上強大的 NPU,讓這顆處理器特別適合搭載在主打 AI 應用的 Windows 筆電中。Apple 更是整合架構的先行者,M 系列處理器將 CPU、GPU 與統一記憶體高度結合,從 M1 Pro 以來 GPU 就已經能挑戰遊戲與專業應用,而新一代更引入硬體光追,讓整合 GPU 的發展潛力被完全展現。

整合 GPU 的演進不僅是效能的提升,更帶來產業結構上的變化。隨著這些 GPU 在 CPU 內部逐步成長為「主力級」的運算單元,使用者將能在沒有獨顯的情況下完成絕大多數生產力與娛樂任務。這種整合設計的能效表現優於傳統「CPU+獨顯」的組合,數據搬移耗能更低,對筆電與行動裝置尤其關鍵。同時,它也會在市場上對 NVIDIA 的低階 GPU 形成壓力,因為當一顆 CPU 本身就能提供中階顯卡的效能時,用戶再去購買入門獨顯的誘因將會大幅下降。可以預期,在未來三到五年間,整合 GPU 的效能將逐步逼近目前 RTX 3060 或 RX 6600 這樣的水準,屆時「無獨顯」不再意味著妥協,而是代表一種新的性能與效率平衡。

資源:https://www.tomshardware.com/pc-components/cpus/intels-nova-lake-mobile-specs-leaks-out-top-end-hx-variant-to-feature-28-cpu-cores-and-4-xe-cores-entire-lineup-is-reportedly-limited-to-a-single-compute-tile?utm_source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更新驅動遊戲崩了先別慌! NVIDIA緊急推出581.47熱修復

Next post

漲價啦!Xbox Game Pass 推出全新訂閱方案,售價最高調漲 50%

The Author

charlie

charlie

尖尖哇嘎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