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與Intel攜手打造 筆記型電腦第四種CPU架構誕生
上個月,兩大巨頭NVIDIA、Intel宣布合作,Intel將為NVIDIA客製採用x86架構的CPU。
據悉,新的晶片將整合Intel處理器架構與NVIDIA RTX GPU,打造新一代整合平台。
業界指出,此舉不僅將改變現有處理器市場格局,亦將給華碩、微星、宏碁等PC品牌帶來採購與營運新挑戰。
長期以來,PC市場CPU主要由Intel與AMD壟斷,品牌商僅需在兩者間分配訂單。近年來,高通、聯發科等Arm陣營力拱Windows on Arm平台,筆電市場出現第三種架構競爭,如今再添NVIDIA與Intel合作的x86 SoC,PC供應鏈複雜度將大幅提升。
不同架構需匹配專屬主機板、散熱模組,零組件無法共享,致使開發流程重疊,售後系統需重新設計。業界分析,OEM廠供應鏈將從集中採購轉為多線並行,既削弱規模效益,亦增加交期、庫存與生產日程的協調難度。
隨著NVIDIA入局CPU領域,PC生態正從開放組合轉向整合封閉。過去品牌可自由搭配Intel、AMD處理器與獨立GPU,如今SoC一體化架構將限制產品設計與成本配置自主性。同時,Arm平台崛起使軟體與驅動支援碎片化,OEM需同時維護多版本系統及應用程式。
分析人士表示,NVIDA、Intel、AMD與Arm陣營的競局,將重新定義PC產業供應鏈權力結構。短期內品牌商需承受成本與整合壓力,但長期來看,多架構競爭或推動PC市場進入更具創新的整合時代。
延伸影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