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測試顯示卡、器

主宰遊戲!AORUS MO27Q28G OLED電競螢幕開箱 / 27吋 2K 280HZ、面板

嗨!又到了開箱螢幕的時間,各位讀者們還記得小編上一篇開箱的 AORUS FO27Q5P 27 吋螢幕嗎?那款主打 500Hz 更新率與 QD-OLED 面板的電競螢幕,在色彩表現與畫面流暢度上都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次要登場的同樣來自 AORUS 家族的新成員MO27Q28G,則在定位與技術取向上略有不同,主打 27吋 WOLED 面板與 280Hz 高更新率,更著重於長時間使用時的穩定性與效能表現。

在這幾天的實際體驗中,小編發現AORUS MO27Q28G 在遊戲與影音編輯兩方面都有相當平衡的表現。對於喜歡 FPS、競速類遊戲的玩家來說,280Hz 已能提供極為順暢的操作反應,同時 WOLED 面板的特性讓亮度分佈更均勻,色彩也較自然,對於影像創作者而言,MO27Q28G的廣色域與精準色彩校正能在剪片與修圖時提供穩定參考。

規格
面板尺寸:26.5 吋 16:9 寬螢幕
解析度:2560 x 1440(QHD)
色域表現:99.5% DCI-P3, 84% BT2020
色準表現:△E< 2
面板類型:WOLED
顯示面板:Anti-Reflection
亮度(HDR):1,500 cd/㎡
對比率(標準):1,500,000:1
HDR: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更新速度:280 HZ
反應時間:0.03ms(GTG)
可視角度:178°(H)/178°(V)
訊號輸入/出:HDMI 2.1 x 2、Displayport 1.4 x 1、USB Type-C x 1
耳機孔:3.5mm 耳麥
USB:USB 3.2 Downstream ports x 2 ; USB 3.2 Upstream port x 1
尺寸:604.4 x 526.5 x 187.5 mm(含腳架)
重量:8.75kg(含腳架)
VRR:G-SYNC Compatible
VESA:100x100mm
調整機構:前後傾斜 +21° ~ -5°、左右旋轉 ±15°、高度調整 0 ~ 130 mm、旋轉角度 0° ~ 90° (順時針)
KVM:支援

AORUS MO27Q28G 電競螢幕開箱 / 外觀設計、特色重點

AORUS MO27Q28G 採用了 WOLED 面板,透過彩色濾光片呈現紅、綠、藍三色影像,使整體畫面色彩表現自然柔和、亮度分佈均勻。在此基礎上,第4代 WOLED 在畫面表現上大幅提升,提供高達 1500 尼特 HDR 峰值亮度、99.5% DCI-P3 與 84% BT.2020 的廣色域,同時採用 Primary RGB Tandem OLED 架構,有效降低功耗 20%,展現更細膩且節能的視覺體驗。

在規格部分,AORUS MO27Q28G 提供 27吋、 2560 × 1440 解析度、280Hz 高更新率與 0.03ms 超快反應時間,不僅畫面細膩清晰,更能在高速移動或射擊類遊戲中帶來極致順暢的體驗,幾乎完全消除殘影與拖影現象。

AORUS MO27Q28G 的外盒採用彩盒包裝設計,正反面印有螢幕的實體示意圖,並在外盒左下角標註了螢幕的主要規格:QHD 2560×1440 解析度、27 吋 16:9 畫面比例以及 280HZ更新率等規格。


↑ AORUS MO27Q28G彩盒包裝。


↑ AORUS MO27Q28G彩盒背面。

完整取出保護螢幕的保麗龍之後,先取出上層的配件包含底座、支架、變壓器、配件包等,這時千萬不要直接把螢幕抱起來,因為 OLED 面板非常薄若施力點不對可能會造成面板損傷。


↑ 開箱注意!箱子請平躺再取出內部的保麗龍。


↑ MO27Q28G螢幕支架與底座。

首先,先在包裝內的保麗龍上完成支架與底座的安裝,AORUS MO27Q28G 採用的是 免工具快裝式支架設計,將金屬支架插入底座的卡榫位置即可安裝,無需使用螺絲起子。

完成底座組裝後,可握著支架中央位置,雙手小心將螢幕從保麗龍中抬起。由於 OLED 面板相對輕薄,機身重量分佈集中在中下方,抬起時建議一手支撐下緣、一手握住支架,避免直接施力在螢幕邊框上,以免造成面板彎曲或受損。


↑ 記得在保麗龍上面安裝支架,安裝完後握著支架將螢幕抬起。

所有配件包括螢幕本體、保固卡、快速使用指南、電供電線材 2 條、變壓器、色彩校準測試報告、HDMI 2.1 線材、DisplayPort 1.4 線材、USB 纜線。


↑ MO27Q28G 電供線材2組。


↑ MO27Q28G線材。


↑ 理線夾、保固卡、快速使用指南、色彩校準測試報告。


↑ 色彩校準測試報告。


↑ 變壓器。


↑ DisplayPort 1.4 線材

AORUS MO27Q28G螢幕出廠時,正面貼有保護膜,建議在正式使用前小心撕除,以避免影響畫面顯示。在安裝或調整過程中,如果不小心留下指紋或灰塵,可以使用柔軟的超細纖維布輕輕擦拭,避免使用過硬的布料或清潔劑,以防刮傷面板表面,確保螢幕長期保持最佳觀賞效果。


↑ 螢幕本體。


↑ 為避免損傷螢幕,請勿使用指甲或任何尖銳物體摘除保護膜,建議使用膠帶貼合保護膜表面進行撕除。

AORUS MO27Q28G 的底座採用金屬質感的多邊形設計,表面以霧面塗層處理,整體外型穩重且具現代感,底座前方低調印有「DOMINATING THE GAME」字樣,右下角則貼有 NVIDIA G-SYNC 相容標章,突顯其電競定位。


↑ 螢幕底座。

AORUS MO27Q28G 的背面設計與 FO27Q5P 相當相似,擁有俐落線條與金屬質感,不追求誇張的造型或過多燈效,而是以低調沉穩的設計展現專業感。機背中央可見具稜角的幾何線條,搭配霧面材質與細緻紋理處理,使外觀更具層次感。


↑ 螢幕背面。


↑ 螢幕左後方設有一塊 GIGABYTE雷射板。


↑ OLED 超薄面板。

螢幕腳架支援高度調整 130mm,還能左右旋轉 ±15°,甚至是順時針旋轉九十度也不是問題。


↑ AORUS MO27Q28G螢幕支架調整。

螢幕的 OSD 按鈕則位置在右後方,有著 OSD 5向旋鈕與 2個快捷鍵。


↑ OSD 5 向旋鈕與 2 個快捷鍵。

AORUS MO27Q28G 在連接介面配置上相當完整,滿足不同裝置的使用需求。螢幕提供 2 組 HDMI 2.1 以及 1 組 DisplayPort 1.4 影像輸入端子,可對應新世代遊戲主機與高階顯示卡,支援高更新率與 HDR 輸出。

螢幕的 Type-C 介面支援 Alternate Mode,可作為上行連接埠使用,同時提供最高 18W 電力輸出,對筆電或行動裝置的連接相當方便。音訊方面,AORUS MO27Q28G 配備 3.5mm 麥克風與耳機孔,便於外接耳麥或喇叭使用。USB 連接部分則提供 2 組 USB Type-A 、1 組 USB Type-B。


↑ AORUS MO27Q28G I/O 介面。

27吋超薄、四邊無邊框 1440p、280Hz、0.03ms 自然、清晰的遊戲影像

在畫面呈現方面,AORUS MO27Q28G 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穩定、清晰、細膩」,WOLED 面板帶來柔和卻不失層次的色彩,亮部不刺眼、暗部細節保留充足,即使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中,仍能維持良好的對比與可視度。

在MO27Q28G 預設模式下,亮度為 85、對比度 50、色溫設定為標準、Gamma 為 2.2,就能呈現準確且自然的畫面,無需額外微調即可享受出色的視覺體驗。


↑ 點亮 MO27Q28G。


↑ 靜態畫面翻拍,色彩、對比相當動人。


↑ 靜態畫面翻拍,光影呈現也是很頂!

在色域與色彩表現方面,AORUS MO27Q28G 的 WOLED 面板可達到 99% DCI-P3 色域覆蓋,並且色準精準到 ΔE<2,呈現出自然且清晰的畫面色彩,不論是遊戲、影片還是影像編輯,都能還原畫面本色。

AORUS MO27Q28G 支援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認證,HDR 表現相當出色。面板能呈現純黑與高亮度細節,讓明暗層次更加立體。無論是遊戲中的爆炸特效、光影投射,還是電影畫面的明暗對比,都能感受到畫面更加生動且具有衝擊力。


↑ HDR 影像。


↑ HDR 影像。

AORUS MO27Q28G可輸出 2560 x 1440 解析度、10-bit 色深、RGB 模式與 SDR 下高達 280Hz 更新率的超高規格,呈現細膩且順暢的遊戲畫面。在開啟 HDR 模式後,螢幕亮度峰值可達 530 nits,能展現出更鮮明的對比與豐富色彩層次。


↑ 點亮 MO27Q28G 2560 x 1440解析度、10-bit、RGB、SDR、280Hz 的規格。


↑ HDR 規格。


↑ HDMI 介面連接,同樣支援 280Hz 更新率,但位元深度會變成8位元。

增強你滿滿的電競力 ! Game Assist功能 / 遊戲計時器、更新頻率顯示、準心輔助

接著是設定的部分,螢幕右後方的控制按鈕按下去,有提供五個快捷按鈕,上方為設定,左邊為 OLED Care、右邊是 Game Assist、下方是 Power OFF 、正中間是離開選單。


↑ OSD選單。

這邊我們先從右邊Game Assist的功能開始說起,在 Game情報功能,提供遊戲計時器、遊戲計數器與更新頻率顯示,方便玩家在遊戲中隨時掌握資訊。這些資訊的顯示位置也能依個人喜好自由調整,預設位置位於螢幕右上角,讓畫面整潔又不影響遊戲視野。


↑ GAME情報選單。


↑ 開啟後預設顯示位置在右上。

準心輔助功能,共有四種不同樣式可供玩家選擇,方便在沒有內建準心的遊戲中輔助瞄準。不過小編個人還是比較習慣使用遊戲內建準心,但如果你偏好螢幕顯示的準心輔助,也可以考慮將此功能開啟。


↑ 準心輔助選單。


↑ 準心樣式展示。

戰術開關功能,其中包含了解析度切換模式,特別適合喜歡在射擊遊戲中使用 4:3 或 5:4 畫面比例的玩家。只要開啟此模式,一鍵就能快速切換至偏好比例,獲得更集中視野與競技感十足的遊戲體驗。

另一個功能則是玩家可以快速啟用常用的遊戲輔助功能,例如遊戲計數器、準心輔助等。透過這項設計,不僅能依個人習慣自由設定快捷鍵,還能在遊戲中迅速切換所需功能。


↑ 戰術功能選單。


↑ 多重解析度,一鍵調整。

閃光壓制功能採用了最新升級的 OLED 顯示技術,透過精準調整 VRR範圍,有效降低畫面在高亮度閃爍時的頻閃現象。實際遊玩像《特戰英豪》這類閃光效果頻繁的遊戲時,小編明顯感受到畫面亮度變化更平順、閃爍感減少許多。

開啟此功能後,眼睛在長時間遊玩中不容易出現疲勞或刺痛感,視覺負擔也明顯降低。更有趣的是,在閃光效果觸發的瞬間,畫面細節仍能被保留,小編甚至能更快從強光中辨識敵人位置,整體對戰反應變得更穩定。


↑ 閃光壓制功能,常常能在對手還沒看清畫面前就率先出手,這項功能對競技玩家來說可說是相當關鍵的優勢。

作為電競螢幕,遊戲輔助功能自然不可或缺,但實用性還是較看個人。這款螢幕提供多種選項,包括 GAME 情報、準心輔助、戰術開關(可一鍵切換 24/27 吋螢幕及多種解析度:2560×1440 16:9、1920×1080 16:9、1280×960 4:3、1024×768 4:3、1280×1024 5:4)以及 閃光壓制等功能,提供玩家玩玩看。

多重顯示體驗! 遊戲、圖像、顯示功能、PIP/PBP 滿足不同使用情境


↑ 設定選單。

對於熱愛遊戲的小編來說,「遊戲」與「圖像」功能一直是最常調整、也是最在意的設定。透過這兩項功能,可以依照個人需求自由微調色彩呈現、色溫與亮度,並針對不同遊戲類型進行最佳化調整。

以射擊類遊戲為例,小編通常會選擇 sRGB 模式,讓畫面呈現偏冷色調,對比清晰、亮度適中,能減輕長時間遊玩時的眼睛疲勞;而在需要更高專注度與環境辨識的情況下,則會切換至 FPS 模式,提升畫面亮度與色彩對比,讓敵人與背景的區別更加明顯。

AORUS MO27Q28G 同樣配備了實用的黑平衡功能,可在 0~20 的範圍內自由調整暗部亮度。玩家能依照遊戲場景的明暗程度,微調畫面陰影區域的亮度細節。將黑平衡調整至較高設定時,像是在《Cyberpunk 2077》這類光影複雜的遊戲中,原本陰暗的角落與場景細節都能被明顯提亮,提升整體可視度。


↑ 未開啟黑平衡。


↑ 黑平衡最高等級,整間廁所都變亮了。

AORUS MO27Q28G 內建的超級解析度功能提供四個等級可調,能針對畫面進行銳化處理,讓細節更明顯、輪廓更清晰。這項功能特別適合在觀看低解析度影片或玩畫面較模糊的遊戲時使用,能有效提升整體影像銳利度。

不過,小編個人對這類功能的使用會比較保守,若銳化強度開得太高,部分場景的邊緣線條可能會變得過於明顯,甚至出現不自然的銳利感,反而影響整體觀感,小編建議玩家依照個人偏好與遊戲畫面風格做調整。


↑ 超級解析度最高等級。

AORUS MO27Q28G 提供多種顯示模式可供選擇,讓玩家能依照實際需求自由切換。除了常見的全螢幕與原比例外,還支援多種固定比例選項,如 22″W、23″W、24″W 等,方便使用者在不同解析度或遊戲畫面比例下維持最佳顯示效果。


↑ 24”W比例。

圖像功能提供預設、FPS、MOBA、RPG、競速、電影、閱讀、sRGB、使用者、ECO 等模式,預設為 ECO 模式。若覺得 ECO 模式過暗,可切換至預設模式。每個顯示模式都已預設了最佳的亮度、對比與色彩飽和度,玩家可以直接使用,也能依個人喜好進一步微調,打造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畫面效果。


↑ 圖像功能有許多模式可以選擇,小編較常使用FPS模式與sRGB模式。


↑ 可依照喜歡的畫面呈現進行設定。

在顯示功能方面,玩家可以自由切換輸入來源,包括 DisplayPort、HDMI、Type-C 等接口,此外,螢幕還支援 KVM 功能,以及 RGB 範圍調整,方便依照個人需求或工作環境進行最佳化設定。


↑ 顯示功能選單


↑ 玩家可以快速切換輸入來源。

AORUS MO27Q28G 具備 PIP/PBP 與 KVM 多工功能,能大幅提升雙設備使用時的便利性。螢幕只需透過 USB-C 連接,即可同時提供 USB 傳輸、DisplayPort 影像輸入 以及 15W 電力輸出(PD 15W),讓筆電或其他行動裝置能以一條線完成影像與電力連接。

若主要電腦透過 DisplayPort 或 HDMI 顯示並搭配 USB-B 上行連接,則可啟用自動 KVM 功能,這項功能會自動分配螢幕內建的 USB Hub 給目前正在顯示畫面的設備,讓玩家可使用同一組滑鼠與鍵盤,輕鬆在兩台電腦間切換控制權,無需額外手動拔插線材。


↑ PIP 子母畫面。


↑ PBP 子母畫面。

AORUS OLED CARE 延長面板壽命的保護機制

AORUS OLED CARE 是為 OLED 面板量身打造的保護機制,主要用來延長面板壽命並降低烙印或殘影風險。當螢幕長時間顯示固定畫面,或在高亮度、長時間遊戲與影片播放後,啟動 OLED CARE 可以有效進行像素保護和畫面調整,幫助面板維持最佳狀態。

當螢幕暫時閒置或顯示靜態影像時,這項機制也會自動運作,避免靜態畫面對 OLED 面板造成長期負擔。AORUS MO27Q28G 內建多項面板保護與畫質維護功能,包括防烙印清理、像素位移、亮度穩定,以及 靜態畫面自動調暗等,有效延長 OLED 面板使用壽命。


↑ 選單會告訴玩家們使用的時間,以及防烙印清理啟動。


↑ 可以透過選單功能,保養螢幕。

NVIDIA G-Sync 相容

AORUS MO27Q28G 搭配 NVIDIA 顯示卡也可在 NVIDIA App 中強制開啟 G-Sync 相容模式,能讓遊戲 FPS 高低起伏很大或者 1%Low 非常低的遊戲,有著較為平滑、滑順的遊戲影像呈現。

對小編來說,像在玩《特戰英豪》或其他大型競技遊戲時,開啟 G-Sync 相容模式後,即使遊戲幀數在戰鬥激烈的瞬間掉到低點,畫面依然保持連貫,不會出現明顯卡頓或撕裂感,操作手感更加穩定,讓玩家能更精準地瞄準與反應。


↑ NVIDIA App 強制開啟 G-Sync 相容模式。

NVIDIA LDAT測試 280Hz VS 60HZ 延遲比較

在遊戲中,螢幕的更新率直接影響畫面更新的頻率,也就是玩家從操作滑鼠到畫面反應的 End-to-End(E2E)延遲。以《特戰英豪》射擊遊戲為例,如果使用 60Hz 螢幕,每秒畫面只更新 60 次,滑鼠移動或瞄準時的畫面反應相對滯後,快速掃射或瞬間轉向目標時,可能會感覺手感稍微跟不上。

而當換到 AORUS MO27Q28G 的 280Hz 螢幕時,畫面每秒更新 280 次,E2E 延遲大幅降低,滑鼠動作幾乎與螢幕畫面同步,瞄準、轉向、追蹤敵人都能即時反映,快速反應與精準操作感受顯著提升,對競技玩家來說,這種高更新率帶來的不只是流暢畫面,更是操作精準度與反應速度的直接優勢。

通過 NVIDIA LDAT 工具測試,螢幕在60Hz 時顯示延遲為 9.1 ms、提升到280Hz 更新率時顯示延遲降至 2.2 ms;像素反應速度 G2G 反應時間則是平均 0.1ms、最高 0.3ms 的出色表現。


↑ 280Hz LDAT 螢幕延遲測試。


↑ 60 Hz LDAT 螢幕延遲測試。

透過 NVIDIA LDAT 工具的實測結果可以明確看出,螢幕在不同更新率下的延遲差異相當顯著。當更新率設定為 60Hz 時,顯示延遲約為 9.1 毫秒,也就是畫面從 GPU 輸出到螢幕完整顯示需要約 9 毫秒的時間;而當更新率提升至 280Hz,延遲則大幅降至僅 2.2 毫秒,縮短近 五倍。

另一方面,螢幕的像素反應速度同樣出色,平均 G2G 反應時間僅有 0.1 毫秒,最高也只到 0.3 毫秒,意味著即便在高速畫面切換下,每個像素都能迅速完成灰階轉換,不會出現殘影或拖影。

總結

AORUS MO27Q28G OLED 憑藉 27 吋 QHD(2560×1440)解析度、280Hz 高更新率 以及 VRR 可變更新率支援,為玩家帶來流暢且反應迅速的遊戲體驗。WOLED 面板在亮度與色彩表現上取得良好平衡,畫面自然細膩,即使長時間遊玩也能維持舒適的觀看感受。

同時,螢幕內建 OLED Care 防護機制,有效降低烙印風險並延長面板壽命。再加上 遊戲輔助功能及對 NVIDIA G-SYNC 相容的支援,使畫面在高速切換時依然穩定順暢,減少畫面撕裂與延遲。

最後通過 UFO Test 進行人眼檢查,可見飛碟的移動相當清晰、方塊的右邊與左邊線條也相當完整,沒有過慢的殘影或者過快的疑慮。


↑ UFO Test。


↑ UFO Test。

AORUS MO27Q28G 電競螢幕非常適合配備中高階的玩家或影音編輯者。畫質方面,WOLED 面板呈現自然細膩的色彩層次,亮暗對比清晰;搭配 280Hz 高更新率 與 0.03ms 超快反應時間,即使在節奏激烈、畫面快速切換的遊戲中,也能維持穩定流暢的影像輸出。

總之AORUS MO27Q28G 在台灣的建議售價為 17,900 元,以其高更新率與 OLED 面板的優異表現,無疑是一款值得入手的電競螢幕選擇。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AMD、Intel服嗎?ARM已全面領先x86 效能高出160%以上

Next post

科技與信仰同行!華碩攜手關渡宮啟動智慧點燈系統

The Author

charlie

charlie

尖尖哇嘎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