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四款WD 4TB硬碟開箱實測,知道WD各色硬碟它的特性與如何挑選嗎?
![]() 迎向巨量資料4TB大容量硬碟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因應專業環境的差別,你知道WD不同顏色的硬碟它的特性與如何挑選嗎?黑綠紅黃藍紫…這一篇必看! ^(I)^ 熊言熊語 隨著儲存載體技術的競爭與發展,硬碟這產業也一如另一個核心元件CPU一般,進入到大量應用但生產集中的境界,隨著Hitachi(HGST)硬碟部門的分拆出售到一個段落,全球硬碟市場由WDC、SEAGATE、TOSHIBA三大品牌分庭抗禮已成事實。各品牌間的競爭,也出現不同的差異與發展,尤其在面對速度的需求這個議題,三大品牌也各自以自己的技術與思維,正面迎向SSD固態硬碟的需求與發展,各自以直接推出SSD或是技術性整合SSD相關產品來面對,這在WD以創新應用觀點推出雙硬碟(WD Black² Dual Drive )之後,可以說傳統碟型硬碟大廠已經不再固守舊城池,SSD的融入與結合發展態勢確立。(雙硬碟可點擊參閱「開箱創新科技應用的可攜式 2.5 吋雙硬碟 (SSD + HDD) WD Black2 WD1001X06X,桌機筆電全測,讓你完全了解效能實況與最佳應用情境!」這篇文章) ^(I)^熊與您分享 彩虹自然吸睛,但科技終究較為冰冷,因應儲存需求的特性推出不同的硬碟來搭配使用,目的不外乎就是讓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滿足與符合他心裡的性價比,讓C/P值來到最高。這理論與想法就以汽車來做為比喻,相信大家就很容易了解。高速的賽車、豪華的房車、休閒的休旅車、曠野山間跑的四驅車、商務的廂型車…,有些低價大容量、有些雙座飆駻容量有限、也些就是適中的性能適中的容量與適中的價格…,所以各取所需就形成現在馬路上多到數不清的各式車種。所以怎麼挑一個適合自己的硬碟,對電腦的玩家們就好比跟挑車子一樣的需要進一步了解與做功課,熊最常聽到的就是消費級硬碟與企業級硬碟的差異?最近常聽的就是儲存使用的NAS與影音使用的AV硬碟與一般硬碟的差別?網友與朋友的這些問題,就是台灣熊會持續針對市售硬碟逐年追蹤與測試分享的主要因素。 沒錯,這一篇分享沒有要提到WD各別硬碟的深入規格,這些文字規格的部分有需要的人就請點擊這裡WDC官方網站(http://www.wdc.com/ch/)進行查詢,這裡就直接以手邊取得的實體產品進行評測,所以也提醒(附帶說明)所有測試不排除因為採測樣品數量有限所可能存在的誤差,但也因為在同一實測平台進行,所以數據間有一致的基準。 ^(I)^ 開門見山-硬碟有個性由實測統計表看端倪 實際的測試體驗,心得就是WD推出的不同專業用途硬碟,由數據的呈現確實可觀察到效能、穩定、與兩者兼具的類型,其中黑標二代與綠標二代的效能表現確實讓人驚豔。 接下來分享的就是相關的測試過程與數據圖表,請繼續看下去。 ^(I)^ 簡單WD四色硬碟與企業級RE硬碟開箱 剛剛的統計圖表…您有留意到嗎?沒有列入藍標的實際測試與評比!WD的策略考量如何?熊無法知悉,但藍標的定位在歷來的測試與觀察,加上WD所釋放出來的意象,就是介於黑標與綠標之間,一樣是5*8消費級產品,屬於WD力推的主流裝機硬碟,也許就是這因素,所以WD藍標硬碟目前就只有500GB與1TB兩種規格。所以搭配前面的硬碟簡單挑選法則,經濟型、小資料量儲存、兼顧效能、考慮預算,那藍標的位置相信您也看出來了。萬一這樣的經濟型使用者需要大一點的儲存空間,就可以一顆藍標搭一顆綠標來使用。同理,講究效能與容量的就可以像前面一樣用黑標搭綠標使用,當然沒有預算上壓力的直接4TB黑標入手,效能與容量就一碟掌握。 圖 W06-W09 接下來就簡單地看一下WD RE 這顆標上黃色最作為代表色WS4000FYYZ(64MB CACHE ) 4TB 企業級硬碟。 ^(I)^ 黑紅綠黃消費儲存級企業混合實測比較看異同 曾經有專業的網友詢問台灣熊,怎麼不像國外的某些網路媒體直接把統計數據圖表貼文分享就好,還要把測試的過程費工的一一截圖放上來?當然,他提到的是基於有圖有真相嗎?這當然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這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詳細貼上測試過程的用意,除了事實的呈現之外,就像是解數學題目有列算式一樣,熊自己寫網路文章分享大家,也會自己上來參考與取用,詳細放上來的作用就可以達到利用網路無遠弗屆的功能,走到哪台灣熊都可以看到這些測試的過程與進行相關特性的說明,部落格原始發跡用途不就是這樣。同時這也就到到第三個因素,就是不同軟體的測試過程圖表裡面蘊含了一些磁碟運作的特性,這些特性不是單純以最終成績一個數據就可以看出來,所以實測圖表還是有其存在的需要。最後就是希望入門的資訊玩家,還有想要自己動手進行開箱、測試、寫文的網友,有一個明白、完整的測試過程與呈現,這樣他們可以參考,不管是跟自己的數據比對,或是發展到加入寫分享文的行列,為大家提供更多的參考資訊與文章分享,所以除了整理過的圖表之外,過程熊還是不怕麻煩與辛苦的放上來,對於專業玩家就請挑要看的部分看咯。也利用這裡感謝專業網友的提問與意見!
接下來就進入實測階段了! 圖 W20-W23 CrystalDiskInfo 相關資訊 圖 W24-W25 CrystalDiskMark 測試統計與圖表 圖 W26-W30 HD Tune Pro測試統計與圖表 圖 W31-W33 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統計與圖表 圖 W34-W38 InhouseTek Disk Benchmark測試統計與圖表(圖中標是OCZ SSD是因為軟體抓取問題,測試數據是正確的,特此說明。) 圖 W39-W40 DiskMark測試統計與圖表 圖 W41-W45 HD Tach測試統計與圖表 圖 W46-W47 Parkdale測試統計與圖表 圖 W48-W50 FastCopy實際拷貝傳檔測試統計與圖表 ^(I)^ 2014Q1WD市售4TB四款硬碟評鑑表說明 經過上面的實際測試之後,我們將各單項裡的子項轉換為評鑑積分,因為這四顆的效能表現均有達到一定的水準,同時為了容易由統計表上看到接近實際的表現,減少數據不正常的累計落差使統計圖產生變形。所以最優表現給予5分、依序往下到獲得2分為止。同時保固計分方式五年即得五分,2年則為兩分,以此類推。 ^(I)^熊熊想說… 因為儲存與安全監控系統的市場擴大,所以硬碟由原本的消費與企業市場中再細分不同特性的硬碟,藉由不同的調教與特性來提供更適合該環境的產品,這樣細緻與貼心的作法是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