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4K,高畫質影音時代來臨。喬帝Lantic UHD-X1 4K播放器開箱測試
相信很多人的家中影音設備應該都已經全面Full HD化了,這已經是非常主流的解析度品質,不過這一兩年來,4K這個名詞越來越多人談起,這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很多人也不是那麼的了解。4K這個詞要講到的是4000這個單位,而千的單位一般用K來稱呼,於是4000就簡稱為4K。這4K可不是你每個月的收入,它代表的意思是超高解析度。我們都知道Full HD,簡稱為FHD,或者1080P,是1920×1080的像素值,那麼4K就是3840×2160或者4096×2160的像素值,而它在橫向來說等於是比FHD多了4倍的高度與寬度,也就是說,寬度可容納四個FHD,高度可容納兩個FHD,因此也有人稱為4K2K就是指這個意思。另外一方面來說,很多螢幕或者顯示器廠商會將4K標註成Ultra HD,也就是簡稱為UHD,不管用那個稱呼,大家都知道你在講的是超高解析度的畫值,只是一般人多稱為4K,廠商也大多從善如流這樣稱呼。
這個其實從早期VCD到DVD到藍光這些階段的過程,都在在顯示了每一次畫值的提升,就帶來一陣影音設備的換機潮出現,4K也不例外,而且條件還更為嚴苛。首先,你必須要有一台具備4K像素的顯示器,或者是電視,目前看起來現在市場上具備4K顯示能力的電視,面板跟規格都還有一段時間的亂象存在,同樣在電腦的顯示器上,也有相當大的落差出現。最近在28吋這個大小出了一塊具有4K的螢幕,而且因為是TN面板,價位也不高,所以有許多顯示器廠商都推出了28吋4K的顯示器,但解析度變高之後,細節就看得更清楚了,而TN面板的缺點也看得一清二楚,所以現在要不要買這種液晶顯示器,其實滿考驗個人的忍受能力,好在這種螢幕並不貴,大約一萬五上下就可以入手。
其次,你需要有一台電腦具備4K播放能力的顯示卡,在NVIDIA顯卡廠商的建議值,也大多是現在的中高階顯示卡才具備這樣的播放能力,或者是這台今天要介紹測試的主角,喬帝Lantic新推出的UHD-X1的4K播放器。4K畫值既然有FHD的4倍多,也就代表著播放器的演算能力也要高出現行FHD播放器的4倍才有可能負擔的起。
其實以上的硬體都還算好解決,不過最麻煩的應該就算是4K片源了。目前4K的影片大多是風景等影片,有些還是用原本FHD的畫值重新製作成4K版本,而且4K線上影片也除了少部分YouTube影片以外,幾乎沒有現成的影片可以看。在我們的鄰近國家日本,4K的衛星頻道也還在試驗階段,而且是用目前已經停止的地上波頻道試驗,所以要讓真正的純4K影片普及化,相信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轉換,以及各方的資源努力提升,我們才有可能像FHD一樣到處都有真正4K影片可以觀賞。
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就好比你的筆記型電腦如果只是很普通的13吋螢幕,解析度1366×768,還是可以用來播放1920x1080p的影片啊,這個問題套在4K上面一樣行的通,你用FHD螢幕來播放UHD影片也是沒問題的,而且實際上畫值還是比純FHD配上FHD螢幕的影片播放效果更為細緻些,只是UHD尺寸變成FHD就是了。
喬帝的UHD-X1,與之前的L001-L004電視棒系列不同,採用圓形的造型,一來不但美觀具設計感,二來也可以避免後面輸出端卡機構的問題,它以4K播放為主,自然HDMI是主要的輸出介面,而且也提供了AV端子,還有兩組的USB 2.0接口,以及無線和有線網路的連線能力,也在音質上面下過功夫,有杜比解碼的晶片組配合SPDIF光纖輸出。
另外他也具備了SD讀卡機功能,對於一些採用SD卡作為儲存媒介的相機所拍的相片可以直接讀取,另外也搭載了OTG連接口,這樣的好處是只要準備好一條OTG線,那麼也可以從平板或者手機直接輸出。
底部採用三顆止滑墊,而那個孔位乍看還以為是內建喇叭,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通風孔位。
UHD-X1與L002一樣都配備了實體遙控器,對於長輩操作來說更為直覺方便。
如果你用無線網路的話,那麼只要接上電源跟HDMI線材就可以進入它的系統了。
電源之後就可以看到UHD-X1自己的開機動畫,大大的4K說明它的能力。
這次為了讓操作畫面更為平易近人,喬帝規畫了一個看起來像是微軟動畫磚的UI,不但醒目且大字型更增加了辨識度。如果你習慣以前的Android作業系統畫面,其實也只要一鍵就切換回去了,這個UI我請爸媽來操作他們也一下子就上手。
你也可以回到傳統的Android介面,年輕人習慣了平板或者手機的操作方式還沒問題,只是這樣對於老人家來說就不是太過方便。
UHD-X1的設定菜單頁面也採用同樣的動態磚風格,而且把主要的項目放在這邊,基本上只要完成這邊的設定,就可以開始播放工作了,首先是網路的設定,因為我採用無線網路連線,這邊就介紹無線網路的部分。UHD-X1支援802.11n的2.4G+5G的雙頻段,所以依照你的無線AP若是支援5G,那麼就可以用更高的頻段來跑,連線速度會比以前的2.4G要好。
在顯示設定上,你也可以打開最佳顯示模式,會自動偵測並選擇最好的模式,不過這顆螢幕可是UHD顯示的,當然FHD哪裡夠呢?
關閉最佳顯示後,就可以自訂義調整,把選單拉到下面,可以經由HDMI輸出到30Hz或者是SMPTE(依照顯示器最大輸出而定),不過這裡你一定會有個疑問,怎麼4K無法像是FHD一樣達到60Hz呢?這個部分待會在解答。
接下來把手機遙控打開,你就能夠利用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當作是這台UHD-X1的遙控器,加上它還可以支援有線/無線的鍵盤滑鼠,以及自帶的實體遙控器,等於你有三種不同的方式來操作這台機器,也十分的夠用了。
這問題就如同小標題的說明一樣,因為目前最新的市售HDMI產品標準規範只到1.4b的版本,支援的是3D 1080p的120Hz,這也是前陣子出現的螢幕規格,讓一些3D影片的播放可以達到1080p且高更新率,這樣甚至都可以拿來當作第一人稱射擊專業的電競營幕標準,而去年年底提出的HDMI 2.0才是真正支援2160P的60HZ標準,而這類型的產品可能要等到今年年底才會面市。因此目前市售的2160P螢幕或者顯示器,都只有最大30fps的表現,也是這樣的原因。
現在在許多Andorid的APP市集裡面,已經有許多這種類似用途的APP,還有些是品牌電視跟播放器專屬的APP,但這邊UHD-X1可以支援Google Chrome的Remote Desktop(遙控桌面)功能,它可以把你在同一個Google帳號下授權的電腦透過WIFI連線,投射到UHD-X1上面來同步播放。
另外把手機當搖控器的APP,可以用這款Smart iRemote來達成,這些APP都是正版免費的應用軟體,也無須像以前的L001系列要另外安裝非Android市集上的搖控器APP。
只要依照UHD-X1分配的地址下去搜尋配對,就可以把你用不到的Andorid手機當作搖控器。
也可以當作是UHD-X1的虛擬鍵盤進行打字輸入,都非常的方便。
啟動Google Remote Desktop之後,可以把你電腦正在播放的東西同步在UHD-X1上面播放,對於想要做即時分享的人來,這也是一種跟DLNA一樣的應用。
接著電腦端播放全螢幕的1080P影片,然後看看UHD-X1這邊同步的狀況,不過想當然爾影音出現不同步的問題了,而且畫面下方也被切掉,這部分的設定還在微調當中,因為我自己電腦螢幕是16:10的1920×1200解析度,但這邊UHD-X1搭配的是16:9的螢幕,或者最快的解決方法是透過NAS來播放也許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當然若是有大螢幕可操作,對於在手機那樣子的畫面尺寸玩遊戲來說是個更大的吸引力,UHD-X1這次搭載的是八核心的GPU,具備4K硬解能力,玩遊戲也不會是太大問題。以安兔兔測試來說,測了兩次均是落在29000分多,這樣的表現基本上非常接近主流的手機硬體規格。
跑了一下像是grand theft auto 這種3D遊戲也沒有太大問題,不過操作方式需要習慣就是了,這裡你可以選擇用鍵盤+滑鼠操作,或者是手機模擬觸控板的方式操作,但都沒辦法像手機上操作那麼直覺。
實際上,我準備了兩支不同的4K影片來測試,兩者都達到3820x2160p的解析度,可惜UHD-X1沒辦法Root來安裝FPS碼表,因此沒有量化的數據可以提供給各位參考,但就我實際上眼睛看到的部分,是非常順暢的。
這時候已經是60Hz,來播放同樣的影片,其實人眼看到的順暢度來說是一樣的,而畫質細節部分就需要比較實際體驗才能真正了解。
通常一般的電視是沒有Webcam功能的,而若是希望把UHD-X1變成Webcam呢? 沒問題,它的USB也可以支援像是羅技的Webcam系列,像我自己有的C920,就無須任何驅動,隨插即用。
要開啟它的方法也很簡單,去下載LINE Camera之類的照像APP軟體,那麼你的播放器也能搖身一變成為視訊主機呢。
其實很多會買這種電視棒或者是電視盒的人,多半都是為了線上影片觀賞而來,其實這種播放APP實在多到爆炸,但是一般都在手機或者平板上面觀看受限於小螢幕而不過癮,所以這類的電視盒可以增加更多觀賞的樂趣,也因此頗受消費者的歡迎,這邊介紹的東西其實都可以自己想辦法去下載回來執行,同樣的UHD-X1也內建了一些播放軟體,除了4K播放器以外,還有XMBC這套強大的影音播放,還有很多檯面上不能明言的軟體APP等你去挖掘,而採用這種電視盒,你也無須擔心會有甚麼盜打電話亂發簡訊產生話費的問題,因此更為大膽的去嘗試。
雖然目前4K規格還沒完全正式的在市售產品上達到普及的程度,但消費者們其實也很樂見廠商們推出各類產品來炒熱這個市場。即使你沒有4K電視,但是擁有這個播放器,也可以讓你提前享受高畫質的感覺,在目前4K播放器極少的情況下,喬帝Lantic UHD-X1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來源: 人人有4K,高畫質影音時代來臨。喬帝Lantic UHD-X1 4K播放器開箱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