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殼、電源評測頭條

CORSAIR 5000D AIRFLOW 機箱 / 旗艦大空間、風流更強大,HEDT 平台的好選擇

距離 CORSAIR 推出 4000 系列機箱也差不多半年,這次更新的 5000 系列款式,全新的 5000 系列機箱不是 4000 系列改款,而是具備同樣設計語彙的高階版,雖然定位依然是中塔型機箱,但整體尺寸比主流的中塔型機箱都還要再大一些,另外多了側邊的風扇安裝位,上方也加大到能安裝 360 水冷排,整體來說對於想要安裝 HEDT 平台的玩家來說,會比選擇 4000 系列來的更加合適。

規格:
類型:中塔型機箱
材質:鋼、鋼化玻璃、塑膠
尺寸:520mm x 245mm x 520mm
重量:13.84kg
GPU(長度):420mm
PSU(長度):225mm
CPU 散熱器(高度):170mm
擴充插槽:7+2
3.5 吋安裝位:2
2.5 吋安裝位:4
保固:2 年
Corsair Link 支援:否

 

不僅止於外型加大,旗艦等級配置更齊全

這次全新的 5000 系列筆者拿到的款式為 5000D AIRFLOW,與 4000 系列一樣,這次系列中也會有 5000D 及 5000X RGB 的版本讓玩家選擇。而前面也已經提到這次 5000 系列主要是在體積上的加大,讓內部擴充性可以更強,除了側邊增加 360 的風扇、冷排安裝位之外,上方更是加高到可以容納 AIO 水冷排兩側夾風扇的漢堡排安裝,因此整體寬高都達到 520mm,看上去尺寸十分大。


→ CORSAIR 5000D AIRFLOW 機箱外箱。


→機箱爆炸圖一覽。


→包裝側邊有機箱長寬高。


→ CORSAIR 5000D AIRFLOW 機箱外觀一覽。

 

在 5000D AIRFLOW 外觀上基本與 4000 系列採用相同的設計語彙,白色款在前面板外框一樣是用灰色做搭配,中間面板開孔部分則是規律的三角形開孔,不過這次上方也使用了與前面板相似的設計,前 I/O 部分則是終於給到了 2 組 USB 3.0,另外 Type-C 接口、音源插孔也沒有少。


→機殼正面外觀一覽。


→上方與前方採用相似的結構設計,外型看上去更一致。

 

側邊大面積的鋼化玻璃,採用滿版搭配周圍有印刷外框的設計,與 4000 系列相同,開關方式也是從後方往外扳開,因此可以看到玻璃上沒有額外開孔。背面的部分因為客前方有設計風扇安裝位,因此可以看到大面積的開孔,並在內側有防塵濾網。


→滿版鋼化玻璃側板。


→背板靠前方有大面積的開孔。

 

3 個 360 水冷排安裝位、最多可裝 10 風扇

散熱的部分,在 4000 系列上就有不錯的表現,而這次 5000 系列在設計上,雖然看似只有 10 個風扇安裝位,但實際上要安裝到 13 顆風扇也不是問題。首先前方在設計上可以安裝 3 顆 120 mm 或 2 顆 140 mm 風扇,雖然外觀看似跟 4000 系列相似,但磁吸式防塵濾網吸附的框架與風扇安裝位這次有做出高低差,可以改善風扇與濾網之間太近會摩擦的問題。後方安裝位僅能安裝一個 120 mm 風扇,而前方及後方出廠各預裝一顆 120 mm 風扇。


→前方風扇安裝位一覽。


→前方風扇安裝位為快拆支架設計,方便玩家安裝風扇、水冷排。


→後方風扇安裝位一覽。

 

在機箱上方可以看到設計十分特殊,風扇安裝位採用內縮的設計,但內側一樣還是有挑高,因此除了內側可以安裝標準薄水冷排加風扇外,外側還能安裝風扇在上蓋之下,組成漢堡排的配置,如此一來就能達到最多安裝 13 顆風扇,不過上方的防塵濾網就不能安裝,或是玩家可以將它吸附在上蓋上,像這樣的上方散熱配置算是在中塔型機相中少見的,但卻是能有效提升散熱表現的設計。


→上方風扇安裝位一覽。


→上蓋及上方防塵濾網都有類布標的設計。


→一體式水冷安裝漢堡排示範。

 

在側邊部分,預設可以看到一樣有理線檔板,不過只要將螺絲卸下就可以將檔板取下,而後方的風扇支架也採用模組化設計,方便安裝風扇、水冷排等,另外由於支架幾乎緊貼機殼後方,因此就算不裝風扇,理線檔板與風扇支架也可以為後方提供方便藏線的空間。


→理線檔板拆下後就可以看到側邊風扇支架。


→後方背板上有三角形開孔,內部則有磁吸式防塵濾網,濾網上下有卡準可以防止因晃動導致滑落。


→側邊風扇安裝支架為可拆設計,不過右邊螺絲孔位隱藏在魔鬼氈下方,拆裝較為麻煩。

 

E-ATX 主機板、直立顯示卡、模組化分艙罩

再來看到主分艙空間,內部十分寬敞,主機板部分支援最大 E-ATX 主機板安裝,由於穿線孔位做的比較右邊,因此大部分的 E-ATX 主機板裝上去後都能正常理線。


→主機板安裝位一覽。


→ E-ATX 主機板安裝後,右側會遮住 1/3 的穿線孔,但基本上多數的 24-Pin 電源線都還是可以穿過。


→ ATX 主機板安裝示範。

 

顯示卡部分由於內部空間充足,基本上三風扇大卡都能輕鬆安裝,只是如果要在側邊風扇位安裝水冷排的話,顯卡要短於 320 mm 才不會干涉,而直立式顯卡安裝位提供了兩槽,基本上不要超過 2.5 槽的顯卡都能輕鬆安裝且有足夠的空間讓風流通過。


→插槽部分有 7 個橫向插槽及 2 個直立插槽。


→直立插槽距離玻璃約一個槽寬,會比較建議玩家安裝 2.5 槽內的顯卡。


→分艙罩上有 PCIe 延長線轉接架固定位(紅圈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分艙罩前方,5000 系列有設計 2 個模組化的支架,如果前方沒有安裝水冷或側邊沒有要安裝風扇,就可以維持預裝的罩子,如果安裝 DIY 水冷需要在前方有地方安裝水泵,或是側邊安裝發光風扇希望可以有完整的視覺效果,就可以換上內附的 L 型罩子。


→預裝的下分艙遮罩。


→ L 型下分艙遮罩。

 

超大遮線板、專屬理線槽、模組化硬碟架

背板打開後,映入眼簾的是簡潔的大面積檔板及側邊風扇安裝支架,右側的大面積的檔板設計為開門式設計,左側有一個孔洞為門把設計,檔板部分預設為磁吸式固定,不過配件包中也有另一組支架,可以讓後方門板直接固定住,線材太多就不用擔心背板難安裝。


→機殼背面一覽,左側為風扇支架,右邊為遮線板。


→遮線板可以向後打開,開到底後上提及可以機殼分離,安裝時就可以更方便。


→遮線板預設採用磁吸固定,在線材不多的情況下,都可以將門板輕鬆闔上。


→固定方式可以透過配件改為鎖螺絲固定,固定用的螺絲須從原本磁吸式套件上拆下。

 

理線部分後方除了跟 4000 系列一樣有導線槽,不過除了中間有一條直的導線槽之外,靠後上方也有一個倒 L 型導線槽,另外倒線槽上可以安裝魔鬼氈束線帶方便理線,另外配件中也附有超多魔鬼氈束線帶,絕對夠理線使用。而在左上角可以看到有預裝一個 1 對 6 的風扇集線器,如果玩家裝太多風扇也不用擔心主板上插槽不夠用。


→穿線孔旁有一個垂直的理線槽,有預裝 3 個魔鬼氈束帶。


→靠主機板後上方的位置,這邊沒有預裝魔鬼氈束帶,需要自行安裝。


→配件包中有附很多魔鬼氈束帶,絕對夠玩家使用。


→機殼本身自帶一個 1 對 6 的風扇集線器,在機殼裝好裝滿可以有超過 10 顆風扇的情況下,就不用擔心主機板上風扇插槽不夠用。

 

在背面還有一大重點,那就是儲存裝置安裝位,在主機板背面可以看到上半部有一個支架,可以安裝一顆 2.5 吋或 3.5 吋儲存裝置,而下半部則有 3 個 2.5 吋裝置快拆架,這個快拆架也可以拆下後移至主分艙的分艙罩上安裝,不過前面就只有 2 個安裝快拆架的位置。


→主機板後方風扇安裝位一覽,下方有 3 個 2.5 吋支架,上方則是一個 2.5 吋/ 3.5 吋兼容支架。


→ 2.5 吋/ 3.5 吋兼容支架背面有標註鎖點該如何安裝,不過有一組鎖點未標示是安裝甚麼配件使用。


→2.5 吋快拆支架可以安裝置前方分艙罩上,分艙罩後方也有特別開孔,讓理線更加方便。

 

下分艙罩中有一個 3.5 吋兼容 2.5 吋的硬碟架,內含 2 組托盤可以使用,而這個硬碟架有 3 個安裝為可以讓玩家作微調,可以針對需要安裝大電源供應器或是在前方安裝風扇、水冷套件,來調整到合適的位置。


→下分艙硬碟架預設安裝位在最右邊。


→硬碟架安裝於中間一覽。


→硬碟架安裝於左側一覽。

 

下分艙硬碟安裝空間預設僅有約 190 mm,基本上這個尺寸要安裝標準尺寸模組化電源可能都會有點困難,不過如果將硬碟架移至最左側安裝,或是不安裝硬碟架,下方空間就會十分充裕,要安裝加長的高瓦數電源供應器也都不是問題。


→在預設狀態下,電源供應器僅有 190 mm。


→標準電源供應器安裝示範,移除硬碟架之後空間十分寬裕。

 

CORSAIR 5000D AIRFLOW 機箱 總結

這次新推出的 5000 系列機箱,延續了 4000 系列新的設計語彙,除了繼承了受玩家喜愛的外型之外,內部則是空間大升級,5000 系列旨在帶給玩家一個新的中塔旗艦,而非 4000 系列的改款。

在尺寸加大的初衷下,側邊增加了 3 個 120 mm 風扇安裝位,而前方及側邊同時使用模組化風扇支架,讓可以安裝更多硬體的情況下,還能維持相對簡單的安裝。上方則是透過獨特的設計,讓風扇安裝位能夠支援漢堡排方式的水冷排安裝,卻將上方風扇隱藏在機殼結構內,讓內部不會看起來很擁擠。

整體安裝完後雖然可以看到硬體有點多,除了預裝的 2 顆風扇外,也安裝了 9 顆風扇,但整體安裝過程筆者覺得是流暢的,不會有哪邊比較卡手,不過也不難發現 5000 系列真的也還算是在中塔機箱的尺寸,對於較多硬體安裝的情況下空間沒有太多餘裕,因此如果是組裝經驗不夠的玩家,在整線上可能還是要多花一些時間,但整體來說設計算十分到位。

延伸影片閱讀:  

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留言給我們

Previous post

SK Hynix開始量產18GB LPDDR5行動DRAM晶片

Next post

SONY新款PS5曝光 升级5nm處理器、2023年登場

The Author

Y.Y.

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