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水冷超頻體驗營 – 華碩平台分享 i7-10700KF 輕鬆電上 5.3GHz
主宰電競唯有 Intel,第 10 代 Intel 處理器超頻體驗營,此次活動由 Intel 與捷元主板,提供經銷與玩家有手動超頻試玩 Intel Core i7-10700KF 的機會。
活動:https://www.genb2b.com/eDM/20200708_activity/index.html
此次參與活動並分享體驗心得的玩家,則可獲得報名場次品牌所提供的 360mm 一體式水冷產品。
首先由 Intel 講師來介紹第 10 代 Intel Core 地表最強遊戲處理器的資訊。
全系列高時脈、全開多執行緒。
並增加核心 HT 開關功能、獨顯與 DMI 超頻,以及電壓頻率曲線的控制能力,並推出新版 XTU 軟體。
這代除了繼續使用軟釺焊做為處理器頂蓋(IHS)與裸晶的導熱介質外,並調整裸晶的高度,藉由更薄的晶片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
第 10 代的 i7 / i9 處理器也紛紛導入 Turbo Boost Max 3.0,能夠自動識別性能最好的 2 個核心,藉此達到最高的雙核心 Turbo 能力。
Intel 也提供了 XTU、XMP 與 IPM 等超頻工具,XTU 是軟體操頻、XMP 記憶體超頻,而 IPM 則是自動超頻工具。
針對 XTU 超頻概述,當然要先選擇 Intel 的 K 或 X 系列處理器,並準備好足夠的散熱器。
接著就是針對 CPU 時脈與電壓來進行調整,並確保電供與散熱器能穩定的狀況下。
調整好之後可透過 XTU 內建的壓力測試確保穩定性,若不穩定而溫度還在允許的範圍內,則可稍微增加電壓嘗試。
Intel Performance Maximizer 則是通過自動測試、調整,找出電腦最適合的時脈、電壓等穩定值,屬於懶人超頻的工具。
現場 Intel 也準備了一台 i7-10700KF 與另一台 AMD R7-3700X 的平台,在同樣的零組件規格下,通過全核超頻後來比較溫度與功耗。
簡單來說,i7-10700KF 整體的溫度與功耗表現,對比 3700X 可是有輸有贏,就看各位從那個面向與方式來進行比較了。
除了散熱、功耗外,也針對一些效能面的測試分享 i7-10700KF 對上 3700X 的數據。
現場這兩台電腦也直接測試燒給大家看溫度,以及 Intel 最強的遊戲效能表現。
我們報名的是華碩平台場次,所以就由華碩的講師分享這代 Z490 等系列,包含 ROG MAXIMUS XII 系列 HERO、FORMULA、APEX 與 Extreme。
還有一系列 ROG STRIX Z490 主機板,這代還多了一張白色款。
TUF GAMING Z490 軍規風格。
新開的 ProArt Z490-CREATOR 10G,包辦 10GbE 與 TB3 的創作風的板子。
而這代更具備新的 AI 散熱功能,能夠更精準的控制散熱風散,達到更安靜、更有效的散熱功能。
AI 網路則提供智慧優先序、調整頻寬、自適應等功能。
當然 AI 超頻這更是華碩獨家功能。
簡單來說是通過華碩自己的數據庫 + 演算法,再針對板子開機時 CPU 的時脈、電壓與溫度等重多數據,經過計算後給出的超頻建議值。
活動現場也提供大家一套設備,我們體驗的是 Intel Core i7-10700K、ASUS PRIME Z490-P、Intel SSD 660p、ROG Strix LC 360 RGB 等零件,而機殼則是 TUF GAMING GT301 與 ROG Strix 電源供應器。
老實說因為每天都在拆拆裝裝,裝這台應該 10 分鐘內就搞定,準備開機來測測囉!
手上這顆 i7-10700K 體質算是普通,全核 5.3GHz 開機可穩定過 AIDA64 CPU 燒機測試。
以上,就是這次參加 Intel 水冷超頻體驗營的活動分享,簡單來說 i7 與 i9 的 K 系列處理器,全核超頻都是 5.0GHz 開始,算是相當好超、好搭配散熱的設定,而接著全核上到 5.2GHz 則是一個門檻,體質好壞的差異就在這區分了。
當然散熱器要求上,會比較建議至少 240mm 以上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才能帶給 CPU 較強的散熱壓制力,確保溫度穩定不至於過熱降頻等狀況發生;而各家 Z490 主機板,也為了 i9-10900K 在供電、板子上毫不手軟,在搭配調教過的 BIOS 讓玩家輕鬆超頻。
而 Intel 平台本身有較好的超頻可玩性,想超的玩家可要記得選擇 Intel 的 K 與 X 系列處理器,搭配 Z490 或 X299 主機板,才能解鎖處理器與記憶體的超頻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