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改版後效能提昇幅度
針對 PCH 的性能測試,編輯選定磁碟傳輸方面進行比較,除了與一般人息息相關之外,透過數據的比較,也簡單觀察出兩個世代晶片組的性能差距。

軟體方面採用 AS SSD、ATTO 這兩套,前者透過內建的演算法,可模擬部分現實應用性能。後者則較接近傳輸數據的演示,可檢測傳輸通道最大傳輸量,可以觀察各種檔案大小在不同通道間的表現。

測試碟分為 OS 碟,安裝於 PCH 所內建的 SATA 通道與 PCIe SSD 裝於 PCH 所提供的 PCIe 通道,前者可測出不同世代 Intel 對於 SATA 介面資料傳輸處理差異,後者則是可以比較 PCIe 2.0、3.0 與 DMI 前後代的差距。

Plextor PX-256M6Pro @ PCH SATA 6Gb/s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Intel 750 PCIe SSD @ PCH PCIe Slot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Skylake PCH-H 晶片組現身,整體架構大解密!

從結果中可以發現,SATA SSD 在 PCH 上的性能表現差距並不算大,均落在合理的誤差範圍內,真要說它們間的實質差異,恐怕只有在那毫秒間的讀取延遲差。主角換到 PCIe SSD 後,不用編輯多說,各位也可以發現兩者頻寬差距相當大,甚至以壓倒性來形容也不為過。這之間性能差異的主要原因在前面也已經提及過,PCIe 通道從 2.0 提升為 3.0 加上 DMI 通道頻寬加倍的優勢,使得 Intel 750 SSD 即便是安裝在 PCH 所提供的 PCIe 通道上,仍然能提供高水準的表現,甚至與使用 Intel CPU 所提供的 PCIe 通道相差無幾。

Previous post

Skylake Intel Core i7 6700K VS Haswell Intel Core i7 4790K效能測試

Next post

Intel Skylake 登場,全面改朝換代

The Author

XF-Tiffany

XF-Tiffany

大家好!!我是XFastest News新聞發佈員,專職科技新聞編輯、業界資訊露出、廣編文章撰寫等,歡迎指教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