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採訪記者會

ASUS ROG GX800 地表最狂超頻水冷電競筆電產品專訪

2016 年橫空出世的「ROG GX700」,為華碩首款水冷電競筆電,在當時已大殺四方穩坐電競筆電之王的寶座;而時間來到 2017 年,ROG 更推出下一代水冷電競筆電「ROG GX800」,這一代規格不僅升級至第七代 Intel Kaby Lake 處理器,與雙 NVIDIA GTX 1080 SLI 配置,效能無疑再次升級,而水冷散熱更提升流速,與內部空水冷散熱模組的改良,讓 ROG GX800 將再次成為當代電競筆電之王。此次,難得邀請到華碩負責高階電競筆電的產品經理-Alex,來與玩家分享這台水冷筆電的獨到之處。

 


↑ 畫面中身穿 ROG 潮 T 的正是華碩高階電競筆電的產品經理-Alex,而右手邊則是小編 Sinchen。

 

薄行當道 ROG 輕薄、效能款並行

時下電競筆電品牌,有著以輕薄設計為主,也有一路秉持著厚重效能路線,為何華碩 ROG 會有想打造 GX700、GX800 這款效能形的電競筆電呢?

Alex:電競市場近幾年相當火紅,而各式各樣的玩家當中,有喜歡輕薄款的電競筆電,像是 ROG STRIX GL 系列的輕薄款,亦有另外一塊 HardCore 玩家,追求著極致效能的電競猛獸;而在當時,為了提升電競筆電的效能,一定要從散熱下手,而除了空冷之外,散熱效益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水冷散熱。

且據說當時各家品牌都有打造水冷筆電的想法,但如今 ROG 已推出第二代水冷電競筆電 GX800,秉持著 ROG 玩家共和國「極致性能」與「創新功能」的精神,在效能與功能上突破框架。


↑ 霸氣無雙水冷超頻電競筆電 ROG GX800。


↑ 為了讓 GX800 攜帶更方便,更提供專屬的外出行李箱。

 

移動性與效能兼具的水冷電競筆電

不禁讓人好奇,GX700 這種創新的可拆式外接水冷設備,在設計、開發的過程當中,最困難的點是?

Alex:設計上最困難的點莫過於「外接水冷如何跟筆電內部水冷模組連接」,畢竟筆電就是要具備移動性,因此可拆卸的設計則為必要之惡,縱使會遇到連接處的漏液、牢固性的問題,ROG 還是將其一一克服。

而第二難關則是,如何讓設計筆電內部的散熱模組兼具空冷與水冷散熱,且這散熱模組必須「薄型化」,讓筆電單獨使用時可透過空冷進行散熱,而在連接水冷底座時,則使用水冷來達到最佳的散熱效果,且這一代 GX800 更讓水冷液流經雙 GPU 與 CPU,並涵蓋主機板上的供電模組等發熱元件。

此外,筆電與水冷底座的連接頭,更是 ROG 獨家專利設計,並經過至少 5,000 次的連接測試,且水冷底座的接頭處,更採用雙層 O 環的方式穩固水冷管線,以確保玩家在使用時不會出現任何漏液的問題。


↑ GX800 新一代散熱模組設計,水冷管路將流經 CPU 與雙 GPU。


↑ 現場展示工程版的水冷底座,讓大家看清楚內部的散熱設計。

 

ROG GX800 大升級水冷超頻 4GHz CPU、雙 1080 SLI

這一代 ROG GX800 除了升級 Intel 第七代 Core i7-7820HK 超頻處理器,以及雙 NVIDIA GTX 1080 SLI 顯示晶片,讓效能大幅提升之外,又有什麼樣的進化呢?

Alex:首先,為了能夠發揮超頻處理器與雙顯示晶片的效能,在水冷底座設計上,比上一代增強了「70% 水流流速」,也就是讓冷卻的水冷液,能更快的通過機器內部帶走廢熱,越快的水冷液循環,更能加速將廢熱帶至冷排進行散熱;且在空冷的散熱模組中,這代有著四組散熱鰭片與四組出風口,分別位於筆電的左右後方與側面。

值得一提的是,側面的出風口只佔用了側面的後 1/3 位置,目的是不希望過多的廢熱排出時,會影響到右撇子或左撇子玩家手部的溫度,使得手汗變多進而影響手感;而這一代,筆電內部水冷散熱器,也經過了 CPU、雙 GPU 與供電元件。


↑ 硬體升級,針對記憶體、GPU 與 VRAM 進行超頻,並有著 Thunderbolt 3高速介面與 NVME PCIe RAID 0 SSD。


↑ 效能上更比起上一代 GX700 有著大幅提升,更比同規競品還要強悍。

 

最佳遊戲體驗 鍵盤手感升級與好用的 I/O 配置

對於電競筆電來說,效能與散熱是玩家相當注重的要點,但要帶給玩家「最佳遊戲體驗」,這應該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例如 I/O 配置、鍵盤手感、觸控板、顯示器、音效…等等,還請跟大家分享下,電競筆電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呢?

Alex:我們先從筆電外觀顯而易見的 I/O 配置說起,近幾年 ROG 都有特別注意筆電右側的 I/O,會盡量放置較少的 I/O 或使用頻率較低的連接埠於筆電右側,例如 GX800 在右側只有 USB 與 SD 讀卡機等,讓筆電右側有更多的空間給玩家操控滑鼠使用;而左側,則是配置了常用、且線材較粗的介面,例如 USB、HDMI、LAN、電源輸入、耳機/麥克風等接頭。


↑ 筆電左右側的 I/O 埠較少,留給玩家更大的操控滑鼠的空間。


↑ 筆電最常用的介面,則都集中在左側,像是電源輸入、網路、HDMI 等。

 

除了 I/O 配置,為了讓玩家有更好的遊戲體驗,GX800 導入薄型化機械式鍵盤(MechTAG),其高度大約為 9mm 左右,而一般的機械式鍵盤高度則會落在 25mm 左右;除了手感升級之外,更加入 RGB 多彩背光,讓每一顆按鍵都能自定義背光,更能搭配不同類型的遊戲,顯示出該遊戲常用的按鍵區域。


↑ 鍵盤採用 MechTAG 薄型化機械式鍵盤,大大提升玩家手感。


↑ 鍵盤具備 ROG AURA RGB LED 背光,且有著 30 鍵不衝突設計。

 

電漿銅、裝甲鈦 ROG 高階新色

在 ROG GX700 推出之際,ROG 帶給玩家全新的色彩配置「電漿銅與裝甲鈦」,而不是 ROG 出道以來的經典紅黑配色,這兩個新顏色又有何種意念存在呢?

Alex:這幾年來,ROG 對於高階的筆電的設計一直不斷思考,我們希望高階筆電有著堅固、耐用的機身,以及極致的效能與散熱,並能顯示在外觀上,也就是將 ROG 精神顯現在外觀上;因此「裝甲鈦」則是使用航太等級的鈦金屬,藉此表達筆電的堅固與耐用,而「電漿銅」則是取至銅導管、銅質散熱器的印象,打造出這突破以往的電競新色。


↑ 電漿銅與裝甲鈦的新色,讓 GX800 尊絕不凡。


↑ 發表會的 Showgirl 與 GX800。

 

電競筆電 4K 顯示器的必要

這一代 ROG GX800 不僅尺寸來到 18 吋,更升級至 4K 高解析度顯示器,對於電競筆電來說,使用 4K 顯示器難道不會侷限效能?降低遊戲體驗嗎?

Alex:這問題還挺多玩家有提出建議,在過去電競筆電的玩家不喜歡 4K 解析度的原因,莫過於筆電效能無法滿足 4K 解析度的遊戲效能需求,這情況下使用 4K 顯示器,的確會顯得多餘;不過,ROG 在 GX800 上搭配了兩張 GTX 1080 SLI 顯示經片與超頻處理器,再加上水冷散熱設計,讓 GX800 能在 4K 解析度之下,驅動 AAA 遊戲大作,例如:巫師、異塵餘生、毀滅戰士…等遊戲,在 Ultra 設定下能達到平均 60 FPS 的遊戲效能表現。

在效能許可之下,ROG GX800 當然選擇了最頂級的 4K 解析度面板,讓玩家能感受到最極致的遊戲體驗。


↑ 18 吋 4K 高解析,帶給玩家更細緻的遊戲體驗。


↑ 新的 GAMING CENTER 介面,讓玩家掌握 GX800 大小事。

 

ROG 在未來對於玩家體驗又有何創新的想法

GX800 讓玩家看見 ROG 團隊的創新與極致的效能,而在未來 ROG 對於玩家體驗,會又有什麼樣值得令玩家期待的技術誕生嗎?

Alex:ROG 一直以來就是不斷的突破、創新,突破框架為玩家打造出新一代的產品,並貼近玩家的使用需求;就像是 GX800 水冷底座的設計,讓筆電兼具移動性與超頻性,打造出有別以往的電競筆電;在未來,ROG 也不斷嘗試各種新的技術,像是無線投影、投影虛擬鍵盤,甚至是不同的 I/O 配置等,現階段還在發想當中,並沙盤推演這點子實行的可能,以及對玩家是否有幫助。

而且這一代 GX800 使用的 DC IN 電源輸入接口,也採用了新設計,在筆電與水冷底座的兩組變壓器輸入中,內建了負載平衡功能,讓電力能平均從這兩個變壓器輸入,以達到最佳的電源供應;而 ROG 在未來會推出一款非常薄型的電競筆電,並會有著很酷的功能設計,但在這時間還無法跟各位玩家分享,這台 ROG 秘密筆電真的非常的酷、又薄又輕,而且又有著非常好的效能,以及獨特的散熱設計,就請各位玩家期待 ROG 即將推出的秘密武器。


↑ 記者會中將水冷底座外殼拆開,讓大家能看清楚內部的水冷配置。

 

此次,感謝 Alex 能接受 XFastest 的訪問,ROG 一直以來帶給玩家極致效能與創新設計,GX800 無疑又將極致效能與超頻水冷電競筆電,推至另一個極致,接著 XF 也會針對 ROG GX800 進行測試,對水冷超頻筆電有興趣的玩家,還請鎖定 XF 頻道獲得最新、最硬電腦 3C 資訊。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監聽iOS、Android、Windows裝置~APPLE回應

Next post

曜越推出Core P7 TG強化玻璃壁掛式機殼Tt LCS Certified水冷認證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