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採訪記者會

IDC 公布2021年臺灣 ICT 市場十大趨勢預測

年終之際 IDC 公布 2021 年臺灣 ICT 市場十大趨勢預測,受到疫情的影響之下,預計企業會將重點放在「重返成長」和適應「新常態」的科技投資及營運/商業模式。

動盪不安的 2020 年即將結束,今年全球市場不分產業皆受到 COVID-19 疫情衝擊產生嚴重影響,在整體經濟從動盪中逐步恢復的過程中,各類適應市場與商業實踐的新常態逐步成為主流。IDC 預計企業未來五年的 IT 投資決策也因此將調整優先事項,將重點放在「重返成長」和適應「新常態」的科技投資及營運/商業模式。

依照慣例,IDC 在年終之際公布 2021 年臺灣 ICT 市場的十大趨勢預測,其中 5G 與 AI 人工智慧仍是最主要的課題,而因疫情改變的工作型態、資訊安全也十分重要。


(1)新常態驅動新世代解釋AI興起

疫情持續蔓延,加上全球政治與經濟衝突不斷,這些非預期的事件不僅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產業價值鏈,也使得預測客戶需求與行為也變得困難。為了在未來取得先機,可協助企業掌握現況且輔助決策的新世代解釋型人工智慧(Explainable AI)應運而生。傳統的人工智慧只能針對單純的因果關係提供建議,新世代解釋型AI可因應不同應用情境提供跨學科的多元分析結果,IDC 認為新世代解釋型AI 將有助於企業更從容的面對不預期事件、下達決策,預期企業採用率將於2021年達到53%,金融、健康、製造與零售等將是先行導入的重點產業。


(2)後疫情時代,數位彈性為企業之生存法則

要從疫情的危機中復原,最重要是企業能否建立數位韌性與彈性。為了建立數位彈性,IDC 發現全球企業以二倍速度啟動以雲為中心的數位基礎架構,且企業正更積極地透過容器化的多雲/混和數位基礎架構以面對下一波新常態的各種挑戰。

多雲/混和的容器(container)平台因具備擴充性、高可用性管理介面與自動化負載平衡等優勢,協助企業在後疫情時代進行高度變動與高度擴張,以及進行無縫接軌的重要選擇,包括金融、零售和電信產業等皆已針對雲端容器化數位基礎架構進行相關投資。IDC 預測到2023年,全球將有 50% 的企業將應用程序部署在容器化的多雲環境,而台灣將有 30% 的企業會將應用程式佈署在容器化的多雲環境以獲得高度彈性的系統部署和管理。


(3)5G電信雲打開公有雲業者和電信商合作的契機

公有雲業者近來推出可支援 5G 通訊技術的邊緣運算解決方案,或收購具 SDN、NFV 技術的軟體新創業者,將核心技術整合至公有雲平台進而提出電信雲的解決方案。IDC 認為將電信雲導入到 5G 核心至邊緣的基礎設施為電信業者數位轉型的過程,虛擬化技術將是電信雲成長的關鍵,是公有雲業者和電信商創造合作的重要機會。IDC 預期未來十年電信雲市場將成長顯著,市場目前仍尚未出現公認的領先者,未來數年此市場將有多供應商,未來也可能出現電信業者和公有雲業者之間成立聯盟。IDC 觀察公有雲業者因規模經濟優勢而有足夠資源,可能從過往的競爭者轉變為電信業者的供應商、合作夥伴甚至客戶關係,這種轉變對既有的ICT軟硬體設備商有何衝擊,與電信業者合作模式也是未來觀察的重點。


(4)智慧終端催生資料共享:AI邊緣運算重塑企業營運模式與生態版圖

隨著人工智慧的技術與應用在這幾年的努力與推升,越來越多具備邊緣運算能力的智慧終端出現,加上5G網路的佈建,也讓邊緣運算可被仰賴與運作的內容更加寬廣。IDC預估到2022年,80%的企業在智慧終端相關的硬體與基礎架構的投資將會增加四倍。

因為智慧終端數量的增長,由終端所蒐集回來的資料量倍增,在資料數量與內容種類同步增加的趨勢下,過去僅止於企業內部分析與使用的大數據,也將不再侷限於單純或固定的供應鏈,在萬物互聯的環境下,勢必會催生出新型態的「資料共享」經濟與商業模式。未來企業的經營,更將因此衍生出新產品與新商業合作夥伴,進而創造出可互通、動態、跨產業、跨界合作的更多元生態。


(5)零信任網路存取時代到來:現代化遠距存取新方案 SDSA 重要性日增

COVID-19疫情帶動遠距工作者大幅增加,企業開始重新審視原有遠距存取架構的安全與可擴展性。過去企業遠距存取架構多是透過固定邊界阻擋外部非授權用戶的存取,隨著遠距工作者增加以及對於公有雲的採用率提升,傳統固定的IT邊界已難以確保遠距存取的安全。未來企業將面臨的是「零信任網路存取」時代,無論使用者身在何處、使用何種設備、要存取雲端或機房的資源,都必須要能提供相對應的權限來實現無縫的使用者體驗,也就是軟體定義安全存取方案 (Software-Defined Secure Access, SDSA)。IDC 預估2022年企業在 SDSA 方案上的投資將成長四倍,並於2024年占遠距存取市場 16%,成為企業在數位轉型上重要的網路安全投資方向。


(6)數位身份認證2.0:基於區塊鏈的「自主身份」將逐步啟動

疫情期間的社交距離限制使得數位經濟活動更為興盛,在此同時卻也顯示數位經濟仍然缺乏一套以「消費者/使用者」為核心的身份認證框架。隨著新常態到來以及各國對於個資保護相關規範越趨嚴謹,IDC 認為主權應該回歸到使用者手中,進入Digital Identity 2.0時代。

Digital Identity 2.0 下用戶可完全掌握個人資料的流向,並可用相同的數位身分於不同的數位服務中,透過區塊鏈的去中心、不可篡改、不可否認之特性,實現自主身份(Self-Sovereign Identity)。IDC 預期全球醫療產業大多已建立數據交換標準,因此 2022年醫療產業將率先實現自主身份。而臺灣的保險業已開始積極推動產業的區塊鏈資料交換平台,預計保險與醫療業則有望成為臺灣推動自主身份的先行產業。


(7)企業專網成為5G市場焦點,2025年將有五成企業採用專網

在5G正式開台後,電信業者除了希望消費者盡快採用 5G 服務外,企業市場採用 5G 專網更是營運商未來數年提升營收利的焦點。IDC 認為企業專網將會有四種不同方式佈建,包括公網、營運商專有網路、混合型專網和企業自建私網,在成本效益考量下,預計第二和第三類將會是未來5G 企業專網布建的主流。IDC 預估未來五年臺灣 5G 企業專網將以製造業為主,尤其是在半導體和高科技領域,其次在醫療和石化業,部分的政府機關和大學也有專網需求,預估 2025 年有將有五成企業採用 5G 專網服務。


(8)台灣企業轉型下一世代新列印架構

受 COVID-19 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都暫時關閉辦公室以減少感染機會,因此列印需求降低。IDC 預估 2021 年,全球 35% 的大型企業將減少超過一半的列印設備,而員工在家隔離與分散工作的比重大幅增加。為了因應遠距工作的需求,企業在雲端架構上的投資將提升以加速轉型。IDC 認為臺灣列印市場將有三大趨勢,包括重新定義新舊列印設備的商業應用模式、整合紙本與數位的混和文件流程以及以雲端為基礎利用新一代列印架構 NGPIaaS(Next Generation Print Infra as a Service)在辦公室內外與家用多端點依需求列印。未來紙本印量將逐步下滑,而雲的角色在列印管理生態圈中變得重要,預估2023年全球將有60%的企業將利用雲端管理列印,以適應不斷增長的虛擬勞動力,並為企業製造新的營運獲利。


(9)未來工作:混合辦公環境發展

COVID-19不斷地衝擊並考驗企業工作環境上的靈活度,促進企業轉型的進程,未來在新常態環境下,企業是否能建立擁有開放、靈活的環境與團隊將是未來的生存之道。這將促使未來的辦公室走向更為「混合」的概念,包括工作場域突破傳統,更多跨時間、空間的場域設計,人才運用將同時考慮內部與外部運用的可能性,工作流程及文化也將更為彈性、包容。因此預期企業將導入新的科技以逐步過渡到混合式的工作環境,包括、5G、AI、IoT、AR/VR、IPA都將是關注的重點。其中 AR/VR 因為應用直覺,預計將大幅應用在現場環境體驗,遠端教育訓練、視訊會議等。IDC預測到2023年,全球將有 70% 的服務業會使用 AR作為私人助理、工作知識的接受與傳遞的應用。此外預計將有 50%以上的企業會支持更多混合辦公場景的應用,讓員工可透過科技進行更多即時、跨越現實的合作模式。


(10)智慧裝置新競局

受疫情影響,在家工作與遠距教學成為新常態,IDC 發現在遠端工作下,企業最在意如何讓員工保持生產力,對於部署靈活度、安全性、易於管理且能確保生產力的終端裝置較為積極。因應工作型態的改變,筆記型電腦成為關鍵角色。IDC 認為有兩個趨勢值得觀察:第一,Chromebook 因挾帶IT管理便利性與建置成本低廉的優勢,不僅受到教育市場青睞,也開始擴及商用市場,未來在商用市場的發展值得重視。第二,為了確保新常態工作環境的靈活性與穩定性,企業開始關注與投資建置 5G 工作環境。預期2022年將有三成的企業將會提供 5G PC以確保遠距工作流程可以無縫接軌。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ASRock為Intel Z490主機板增加了CAM(Clever Access Memory)技術

Next post

《Cyberpunk 2077》地圖居然比《GTA V》還要大 !?

The Author

Kenny Kuan

Kenny Kuan

在科技媒體多年,為Xfastest News網站科技產品發表會或是記者會採訪記者,也是Xfastest採訪文撰寫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