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

AWS 宣布將於 2025年初在台灣推出基礎設施區域

AWS 宣布將於 2025年初在臺灣推出 AWS 基礎設施區域(Region),可讓各行業的客戶都能透過位於臺灣的資料中心執行應用程式提供服務,並滿足資料在地儲存的需求。

亞馬遜(Amazon)旗下公司 AWS (Amazon Web Services) 今日宣布將於2025年初在臺灣推出 AWS 基礎設施區域(Region)。新的 AWS 亞太(台北)區域將讓開發者、新創、企業、教育、娛樂、金融和非營利組織能透過位於臺灣的資料中心執行應用程式,為用戶提供服務,同時滿足客戶資料在地儲存的需求。作為對台灣長期承諾的一部分,AWS 計畫未來15年內在台灣投資數十億美元。


AWS 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

AWS 基礎設施服務副總裁 Prasad Kalyanaraman表示:「AWS 致力於提供最高等級的安全性和韌性,幫助各種規模、各個產業的客戶加速數位轉型。臺灣新的 AWS區域將助力企業和組織充分發揮雲端的潛力,透過運算、儲存、資料庫、分析、機器學習(ML)和人工智慧(AI)等技術,推動創新並改變企業和機構服務客戶的方式。我們期待幫助臺灣的客戶和合作夥伴利用位於臺灣的資料中心,運用雲端支援的應用程式提高生產力、加速業務成長和創新,同時享受更低延遲。」


臺灣是 AWS 計畫新設的七個地理區域之一

做為全球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之一的 AWS,目前在全球擁有 33個地理區域(Region)共 105個可用區域(Availability Zones,簡稱 AZ),另外還有 41 個本地區域(Local Zones)等提共服務。今日公布的新資訊,加上之前已經公布的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沙烏地阿拉伯、泰國和 AWS 歐洲主權雲端(設於德國),共七個新的 AWS 地理區域及21個可用區域計畫。


臺灣地理區域採用三個可用區域組成

AWS 地理區域(Region)是由可用區域(AZ)組成,可用區域則是獨立的且位於不同地理位置的基礎設施,臺灣新設的 Region 基礎設施區域啟用時將由三個可用區域組成。由於 AWS 服務眾多客戶,並儲存許多機敏資料,因此所有的可用區域設計都嚴格遵守各種規範,包括高可用性、擴展性以及容錯等。


每個可用區域具有高可用性與延展性等設計, 不同可用區域之間也保持特定距離


每個可用區域的網路皆採冗餘、超低延遲設計

可用區域彼此之間的距離要超過 100公里,夠遠的距離減少各種天災同時中斷服務的可能性,以確保系統服務連續性。但也不能太遠,才能同時使用多個可用區域的高可用性應用程式提供低延遲。每個可用區域都有獨立的供電、冷卻和實體安全措施,並透過冗餘、超低延遲的網路來連接。注重高可用性的AWS客戶可以將應用程式設計在多個可用區域執行,以獲得更高的容錯能力。至於三個可用區域實際的地理位置是機密,無法透露任何資訊以避免遭受攻擊。

AWS 於 2014年在臺台灣推出兩個 Amazon CloudFront 邊緣節點,做為高度安全且可程式化的內容交付網路(CDN)服務,以低延遲的高速傳輸能力向全球用戶提供資料、影音、應用程式和 API。2018年在台北設立第一座 AWS Direct Connect 站點,讓臺灣客戶能在 AWS、客戶的資料中心、辦公室及託管環境之間建立專屬的私人連線。

2020年在臺灣推出全託管解決方案 AWS Outposts,在本地與邊緣提供AWS基礎設施與服務,實現真正的雲地混合體驗。2022年更在台北啟用本地區域(Local Zones),擴大投資台灣的基礎設施。AWS 本地區域使運算、儲存、資料庫等服務更靠近人口、產業、IT 中心密集的地點,讓客戶能提供給終端用戶只有個位數毫秒延遲的應用程式。

AWS 提供廣泛且深入的服務方案,包括分析、AI、運算、資料庫、物聯網(IoT)、機器學習(ML)、行動服務、儲存和其他雲端技術。AWS 亞太(台北)區域在 2025年初啟用後,可協助有資料儲存偏好或要求的客戶,將資料更安全地儲存在臺灣本地,並擁有更低的延遲,以滿足更多亞太地區的企業和組織對雲端服務的需求。新創、企業、公部門到非營利組織,都將能使用優異的雲端技術來推動創新。

為了加速雲端應用在臺灣普及,AWS 透過 AWS Academy、AWS Educate 和 AWS Skill Builder 等專案,幫助臺灣學生、開發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非技術人員、下一代 IT 領導者培養技能。這些專案幫助各種背景和經驗的學員準備雲端職涯,自2017年來,AWS 在亞太、日本地區為超過800萬人提供雲端技能培訓,在台灣則已培訓超過10萬名雲端技術人員。

亞馬遜在2019年聯合發起「氣候宣言」,承諾在2040年前實現營運淨零碳排的承諾,比「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提前10年。另外還計畫在2025年所有營運電力都採用100%的再生能源,比原定2030年提前五年。

延伸影片閱讀:  

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留言給我們

Previous post

最多 8 人合作!僵屍恐怖生存類型遊戲,開放世界探索和角色永久死亡

Next post

Intel版Mac能升級最新macOS Sequoia!但卻無緣最重磅功能

The Author

Kenny Kuan

Kenny Kuan

在科技媒體多年,為Xfastest News網站科技產品發表會或是記者會採訪記者,也是Xfastest採訪文撰寫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