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

Arm 將在新推出的 GPU 中加入類神經加速技術提升手機遊戲品質至桌機等級

Arm 宣布將在行動 GPU 中加入類神經圖像加速技術,並將公開軟體開發套件讓產業可以共同開發,在軟、硬體搭配下,將可讓手機遊戲的性能提升,影像品質也能達到桌機等級。

智慧手機是現代人身上不可或缺的數位裝置,不論通話、即時訊息或是使用社群軟體等都非常便利,當然更重要是許多人的遊戲主要裝置。手機遊戲種類眾多,玩家數量更多,根據統計單單去年手遊總遊玩時間高達 3,900億小時,行動裝置更貢獻遊戲市場近一半營收。


Arm 應用工程總監徐達勇(左)、Arm 終端產品事業部市場策略總監蔡武男

在手機遊戲受歡迎之下,使用者便想要擁有更好的遊戲表現,開發商也不斷加入各種創意與技術。然而手機做為遊戲裝置最大的限制在於電力,在功耗的要求下,很多功能便被限制而無法完全發揮。此外還有一個大問題,目前許多遊戲開發並未有一個真正的業界標準,讓遊戲開發必須花費更多成本。


手機遊戲市場與營收龐大

隨著 AI 應用更為廣泛,在行動裝置上也有不少應用,現今新一代的手機將 AI 應用於相機和影像處理、提升生產力,也能用於提升戲體驗,包括控制 NPC、提供更好的語音聊天,甚至指導玩家提升技巧。

為了讓開發者更容易在遊戲中運用 AI,將 GPU 與圖形處理 AI 緊密結合,尤其是高解析度的圖形運算負載,將可直接處理資料而提升運算性能。因此在 GPU 中加入圖形 AI 加速功能將可有效提升效率,也是新一代 GPU 的重要功能。


Arm 將在新一代 GPU 加入類神經加速技術,並推出 Vulkan 圖像 API 的機器學習延伸功能與開發套件

Arm 宣布將在 2026年推出的新一代 GPU IP 中加入類神經技術,運用 AI 運算能力提升性能,同時也推出適用於 Vulkan 圖像 API 的機器學習延伸功能(ML extensions),實現跨平台標準化支援,同時也發表業界第一個開放式類神經圖像軟體開發套件(SDK),讓開發者可立即著手開發。


運用神經加速的 Arm 類神經超取樣技術運作快速

針對新一代具有類神經加速的 GPU,已經推出第一個應用,即 Arm 類神經超取樣(Arm Neural Super Sampling, Arm NSS),Arm NSS 是 AI 驅動的圖像放大引擎,充分利用開發套件內的各項資源,此技術是以已經被多個遊戲工作室採用的 Arm 精確超解析度技術(Arm Accuracy Super Resolution, Arm ASR)為基礎所開發。


Arm NSS 可提供與桌機相近的繪圖品質

Arm NSS 能夠以每幀僅 4ms 的時間就將 540p 的解析度放大至 1080p,而且畫質幾乎與原生畫質無異。對比於傳統的全幀渲染方法,透過 Arm NSS 將可減少多達 50%的 GPU 工作負載,這便讓開發者可以靈活選擇如何利用節省下來的資源,像是使用更多光線追蹤功能或是強化視覺效果,也能降低遊戲的整體功耗。這項技術還能讓開發者運用 AI,來保留表面細節、光照和運動清晰度,進而能夠根據遊戲需求靈活地平衡視覺逼真度和能耗。在類神經加速技術下,手機的遊戲品質將可達到接近桌機的效果。


Arm NSS 之外, 還將推出 NFRU 與 NSSD

除了 Arm NSS 之外,Arm 也預計在 2026 年擴展其類神經技術應用,包括利用 AI 實現提升幀率而無需加倍渲染負載的類神經幀率升頻(Neural Frame Rate Upscaling, NFRU)以及採用 AI 在行動裝置上實現即時路徑追蹤,且每個像素以更少光線的類神經超取樣與雜訊消除(Neural Super Sampling and Denoising, NSSD),此二項應用預計都會在硬體問世前推出。

透過這些新技術的開發,Arm 正實現能針對實際效能具備開放、可存取且最佳化的類神經圖像技術,最重要是 Arm 為開發者提供一致的開放平台,以便在 Arm 運算平台上能更輕鬆跨各種行動裝置部署 AI。

除了新一代 GPU 之外,為了讓開發者能在硬體推出之前就開始開發整合 AI 圖像技術,Arm 已經針對類神經技術推出開放開發套件。開發套件是專為手機遊戲打造,涵蓋整合和客製 AI 視覺效果所需的各項資源,包括虛幻引擎外掛程式、基於 PC 的 Vulkan 模擬、新的分析工具、透過 GitHub 和 Hugging Face 提供的完全開放的模型以及 Vulkan 機器學習(ML)擴展。


Vulkan Arm ML 擴展將加入圖形管線

傳統 Vulkan 支援圖像管線(Graphics Pipeline)和運算管線(Compute Pipeline),而 Vulkan 的開放 Arm ML 擴展能讓開發者將 AI 直接導入成為專為類神經網路推論而打造的圖形管線(Graph Pipeline),即第三種管線,以便更輕易地將 AI 做為圖像管線的原生部分整合到行動裝置端渲染。


Arm 希望用開放標準與模型支援整個生態體系

Arm 長期與各遊戲引擎合作,新的類神經加速技術也已經與多家夥伴合作,將推動新技術拓展至整個生態體系甚至更廣的領域。對遊戲玩家而言,新一代的產品將為手機遊遊帶來性能更高,影像品質更佳的遊玩體驗。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小巧機身 AI 強化!NVIDIA 推出 RTX PRO 4000 / 2000 Blackwell 架構 GPU 為小型工作站驅動 AI 加速

Next post

This is the most recent story.

The Author

Kenny Kuan

Kenny Kuan

在科技媒體多年,為Xfastest News網站科技產品發表會或是記者會採訪記者,也是Xfastest採訪文撰寫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