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

Cooler Master 深度玩家體驗會活動紀錄 / 機殼、散熱、電源、周邊,四大產品線一次解析



機殼產品玩家都怎麼挑?除了外型、硬體安裝支援性之外,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散熱要選水冷還是空冷,小朋友才選擇你全都要?電源供應器等級不就跟 LOL 牌位一樣越高越好,看到白牌都是辣雞?

Cooler Master 這次到台中集思台中文心會議中心,與玩家們分享一些產品設計、細節,有別於常見的體驗會,這次 Cooler Master 的分享內容更重設計細節解析,正所謂魔鬼出在細節裡,透過設計面上的細節的介紹讓玩家更認識產品,也更認識 Cooler Master 在設計及用料上的堅持。


電競風格展示區



展出機箱:COSMOS C700M、MASTERCASE H500M
展出鍵盤:SK621、CK550
展出滑鼠:CM310、MM710
展出鼠墊:MP750 XL
展出耳機:CH321、MH751


→COSMOS C700M 機箱。


→MASTERCASE H500M 機箱、CH321 耳機。


→COSMOS C700M 內部安裝 CM 自家的 DIY 水箱水泵。

工作風格展示區



展出機箱:MASTERCASE SL600M、MASTERBOX CM694
展出鍵盤:SK650
展出滑鼠:CM310、CM110
展出鼠墊:MP750 XL
展出耳機:MH751、CH321


→MASTERCASE SL600M。


→MASTERBOX CM694。


→MASTERCASE SL600M 中可以看到經典的 Wraith Ripper 散熱器,也是 Cooler Master 出品。


新品展示區



展出機箱:MASTERBOX H100、SILENCIO S600、MASTERBOX NR600
展出水冷:ML360P SLIVER EDITION
展出風扇:SF360R ARGB
展出電源供應器:V850 GOLD


→MASTERBOX H100。


→左:MASTERBOX NR600 / 右:SILENCIO S600。


→左:SF360R ARGB / 右:ML360P SLIVER EDITION。


→V850 GOLD。


機殼絕不單單只是一個鐵框

首先由機殼產品線的講師 – Ken 為玩家們介紹自家產品歷史、用料等設計上的小秘密及如何挑選機殼。




機殼設計 Cooler Master 一直都在調整設計方向,追求更多的突破,不論是在單一產品的進化、升級,或是不同等級之間產品的差異性,都做到了完善的設計。像是以旗艦級的 COSMOS 系列為例,從方正的外觀慢慢地改款到擁有較圓潤的線條、更好的擴充性及實用性的模組化設計等。而看到 H500 機殼,可以細分為 H500M、H500P 及 H500 三款,分別針對改裝玩家、主流玩家及入門需求做不同的設計,分別可以滿足高擴充、主流需求及易組裝等特性,對於玩家來說可以更直覺地去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機箱。








機殼在挑選時,有很多玩家可能只會挑外觀,稍微懂硬體的玩家,可能還知道要注意擴充性,不過說道材質跟一些細節,專有名詞玩家們真的都看得懂嗎?這邊 Ken 要跟玩家分享一些挑選上的小祕訣。在金屬部分,鋼板大致上可以分為 3 類,等級由高志低分別為 SGCC、SECC 及 SPCC,通常較為廉價的機箱會選用 SPCC 搭配烤漆或其他表面處裡,而在 Cooler Master 的高階機箱,就會看到比較多是用 SGCC 或 SECC 的鋼板,這兩種在製程上有多了一道鍍鋅的表面處裡,在美觀及耐用性等表現就會比較好。而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前 I/O 的線材用料,願意花成本在這邊的廠商,線材就會選用有通過認證的,而如果一昧追求降低成本製造廉價機殼,就會採用沒有認證的便宜線材,這就會使機箱前 I/O 壽命大減。








至於機箱怎麼選,這邊 Ken 建議玩家可以分 4 個等級來看,如果是改裝玩家或有伺服器需求,可以挑選高塔、中塔的旗艦款式,價格會落在 5000 以上,甚至破萬;如果是遊戲玩家,則可以選擇高階的中塔款式,價格會落在 4000 上下;影音、工作需求,則是可以考慮針對這方面特別設計的靜音機箱,價格帶比較寬,可以依外型或是硬體安裝需求挑選;最後家用、小資辦公需求則是建議可以直接挑選價格落在 2000 以下的入門款是即可。












散熱怎麼選?空冷水冷各有優缺

散熱與硬體運作的穩定性有高度的關聯性,而散熱有空冷跟水冷,其中散熱原理不一樣,但你知道差異嗎?另外今年 Cooler Master 推出的風扇怎麼變形了,連框扇你看過嗎?如果還不知道也沒關係,就讓散熱產品線講師 – Christine 來告訴你!




首先空冷散熱氣在運作的原理上,主要是透過金屬進行熱傳導道散熱鋁鰭片上,在藉由風扇將空氣導入鰭片中進行熱轉換,把廢熱帶走,其中與處理器核心接觸的部分,可以分為熱導管及 VC(Vapor Chambor) 搭配熱導管這兩種常見的配置。熱導管是像細吸管大小但兩頭封閉的金屬管,內部管壁有熱燒結的銅粉及些許液體,液體會藉由毛細現象將核心廢熱快速傳導至鰭片,不過導管有一定的長度,熱傳遞速度有限。而 VC 則是玩家們常聽到的均熱板,與熱導管工作原理相同,但形狀為扁平,可以讓溫度快速的從一面傳導另一面,通常會搭配在高階散熱器上,與熱導管共同運作,增加散熱效率。








水冷的部分則是將熱導管直接換成水管的概念,因此運作上還需要額外透過幫浦,才能讓水冷液流動帶走廢熱,整個水循環則是「水箱>幫浦>水冷頭>散熱鰭片>水箱」CPU 或 GPU 的晶片的廢熱會在水冷頭的地方傳遞給水冷液,而帶有廢熱的水冷液則會在水冷排的地方透過風扇將方導入冷排帶走廢熱。在散熱部分水冷可以比空冷有 4 倍的散熱效果,不過也不是說高階的塔扇就不能達到同級的散熱表現,只是相較之下水冷的散熱效能會是比多數空冷散熱氣來的好。






而玩家們應該多多少少都知道,AMD 真香…的散熱器是 Cooler Master 代工,可以說是比競爭對手的散熱器來的更優秀、更有誠意啊,而 Christine 也熱心的幫玩家整理了一些表格,讓玩家可以知道今天你用 AMD RYZEN 3000 系列,可以考慮哪些相對應的 Cooler Master 散熱器。










全新電源搭載 TEP 散熱強化架構

電源供應器產品線由講師 – Alice 來為玩家介紹,電源百百種,一些基本規範怎麼看,挑選時要注意哪些部分,而 Cooler Master 自家又有哪些新技術,來聽 Alice 娓娓道來。




電源供應器部分如果像筆者一樣不是學習相關理工科系的玩家,可能比較不熟悉,Alice 在這邊有提到,在電源設計方面,其實 intel 有訂出一套 Power Supply Design Guide,針對輸出的電流電壓等都有規範,但這份設計指南並沒有強制要求電源供應器廠商依定要照著下去做設計。而比較常見的是電源供應器有一個常見的 80 PLUS 標準規範,那 Cooler Master 除了在各級都有相對應的產品之外,Alice 也提到在設計上都以盡量能接近高一級的規範做設計,因此其實玩家買到的產品是絕對不會低於標示的規範。






全新的 XG 系列搭載 Cooler Master 自主研發的 TEP 平台,TEP 中文為散熱強化架構,主要的重點是在結構設計上做簡化,有點模組化的感覺,藉此減少零件占用的空間及飛線等人工加工處裡的部分,可以在內部騰出空間讓風流可以更順暢、提升散熱效果。另外在子板安裝上採用的工業級的鎖附技術,有點像是模組化插槽的感覺,讓子板不再只是用焊錫做焊接固定。最後在變壓器的部分也導入了銅片堆疊技術,除了可以提升轉換效能之外,同時也可增加散熱效益。










周邊產品線一應具全,未來預計拓展無線產品

周邊百百種,價格有高有低,但你知道哪一種才適合你嗎?除了一般有線的產品,Cooler Master 也打算進軍無線周邊市場,想知道有哪些產品嗎?快來聽聽周邊產品線講師 – Terry 怎麼說。




鍵盤部分這次新推出的 SK650、SK621 為採用 Cherry 矮軸的產品,算是 Cherry 矮軸相關專利到期後,Cooler Master 做的一個新嘗試,設計上走的是比較辦公精品的路線。而 Terry 提到這系列產品被許多使用者反應容易誤觸等,是由於其鍵程較短,不過這邊筆者要補充一下個人觀點,這算是各大廠在使用 Cherry 矮軸的非戰之罪,矮軸原本是要應用在電競筆電上,線在做到一般鍵盤上,本身就還是針對原筆電使用者、巧克力鍵盤愛好者設計,如果真用習慣一般機械鍵盤然後來嘴這款鍵盤或軸體不夠機械,那就是玩家對於產品的定位還不是很了解了。

另外在電競部分 CK550、CK530 兩款則是採用佳達隆軸,軸體部分有些玩家可能不是那麼熟悉,佳達隆與凱華同為中國一線軸體廠商,據筆者個人玩鍵盤的經驗,佳達隆軸在價格上雖然比凱華便宜一些,但軸體按壓的穩定性上其實表現還算不差,因此沒有想花太多錢購買機械鍵盤的玩家,就可以考慮這類型的產品。而 Terry 也有提到,像是 CK530 這樣 80% 鍵盤廠商不愛做也是非戰之罪,因為營銷數字會說話,雖然常常看到網友吵著要,但在銷售方面業績真的不是很理想,這邊就呼籲那些常常吵著要 80% 機械鍵盤的玩家多多捧場這款 CK530 吧。






其實周邊也不是 Cooler Master 最強項的部分,因此可以看到滑鼠產品上就設計的相對保守一些,像是 CM310 就採用左右對稱的人體工學設計,讓大多數的玩家都可以輕易上手,在搭配環繞式的 RGB 燈、側邊防滑橡膠設計,簡單又不失格調。耳機這邊 Cooler Master 也不是專家,因此比起花很多成本研發一款面面俱到的耳機產品,不如投入相同的成本將電競所需的功能做到最好,例如針對槍聲、腳步聲的音頻做強化,削弱一些重低音等,讓玩家選用 Cooler Master 的電競耳機時能對遊戲有所幫助。






除了上述主要的三大周邊之外,Cooler Master 也有鼠墊、腕拖等周邊產品供玩家選擇。除此之外面對線在玩家的需求,Cooler Master 也有計畫跟上潮流推出各式無線產品,包含鍵盤、滑鼠、耳機及帶有無線充電功能的耳機架,玩家可以期待一下。






玩家體驗時間

在體驗時間 XFastest 精心準備了評價頗高的餐盒讓玩家享用,另外也可以看到許多認真的玩家在欣賞的同時,與 Cooler Master 原廠講師們討論一些產品相關的問題。












大合照、抽獎

歡樂且充實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的快,Cooler Master 透過這次的活動讓玩家可以了解更多產品在設計上的細節及專業,相信玩家們以後在機殼、散熱、電源這類硬體產品,能夠有能力去分辨眾多產品之間的差異。




最後也感謝 Cooler Master 與 XFastest 一同舉辦這次難得的深度體驗會,也感謝 Cooler Master 提供眾多獎品送給玩家。

另外這次活動中沒抽中獎品的玩家,趕快到 XFastest 論壇上面發心得文,還是有機會將 Cooler Master 機箱及多項獎品帶回家!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群聯:NAND閃存10月份漲價明年供應再吃緊

Next post

be quiet! 輕巧並具高功能性的Pure Base 500機殼即將上市

The Author

Y.Y.

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