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物聯網的通訊標準是藍牙,於是做了一款傳輸距離300米遠的藍牙路由器
所以蘭桂智能管家所謂的藍牙路由器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在上周和Cassia創始人趙福勇聊了聊,談話涉及到挺多關於藍牙、IOT、智能家居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藍牙路由器
- 距離太短,通常在10米左右;
- 只能一對一連接,因為藍牙是點對點的設計;
- 沒辦法遙控。
針對這三個問題,我們做了蘭桂智能管家。
做這款產品時,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是,我們希望所有的終端設備都不需要變,當然也沒法變,因為終端設備的數量和種類太多了,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在終端設備都不變的情況下,我們希望通過一個藍牙路由器,也就是hub,就能實現300米距離三堵牆的多點連接,並且讓藍牙連接是可以遙控的。
如何實現?
這些數據不是理論上的數值,全部是由團隊經過實測得出來的。300米是我們在北京室外找了一條直線的街道測算出的,室內三堵牆則是根據北京普通的民居環境,在室內能穿透三堵牆的話,基本上一整個家庭空間就能打通了。
藍牙路由器的多點連接功能則是這樣:
這時我們可以去找廠商向我們開放,但是廠商數量太多了,全部這樣做也不現實。所以我們開發了一個透傳技術。簡單點說,是讓hub做中繼,數據從設備終端傳到hub,再從hub傳到手機。用戶這時感覺不到是先連的hub,再連的終端設備,體驗和直接連終端設備一樣。我們的hub在透傳裡不需要知道傳輸的數據內容具體是什麼,只要負責傳過去就行了。
這樣說起來挺簡單的,但做起來其實很難。畢竟,藍牙連IP地址都沒有。我們前期就在藍牙協議上花費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多改進。
這些設備的聯動,全部可以通過hub完成。這樣一來,你的手機就不用每增加一款新的終端設備就下載一個App了。我們藍牙路由器配套的手機應用能夠管理所有終端設備的連接,通過一個app代替其他所有的App。
做了20年wifi,最終選了藍牙
其實我自己之前做了二十年的wifi。最早我在思科的時候,就是做的無線wifi這方面。十年前我自己創業的第一個公司Azalea也是做的wifi路由器。這個路由器可以多跳,就是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間的聯繫也是通過無線的方式。這款路由器在當時主要給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這些客戶提供。比起藍牙來說,wifi我相對會更熟悉一些。但因為對wifi更熟悉,我對它的優缺點也比較清楚。
在互聯網方面,wifi是很合適的,因為他的速率高傳輸快,而且現在用的人多,量上去了價格也降下來了。缺點呢,就是wifi太費電,而且為了高速通信設計的協議比較複雜,配套的CPU功耗也會比較大。對於那些使用電池的設備基本就沒法用,燒不起那個功耗。類似wifi燈泡這種直接插著電源的可能倒無所謂,不過大部分可穿戴設備必需面對換電池的問題。
藍牙在這方面就特別好,功耗低,非常適合各種各樣的傳感器。而且藍牙的輻射低,對更強調貼身性的可穿戴設備來說比較健康。藍牙的輻射只有wifi的幾十分之一到幾百分之一,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當然,這也是它為什麼傳輸距離短,因為聲音太微弱。
現在藍牙的發展非常快,特別是在低功耗藍牙(藍牙4.0)發布之後。藍牙的量現在已經遠高於wifi了。WiFi芯片的年出貨量大概在20億片,藍牙的出貨量是30多億片。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也很驚訝。以前我一直以為wif是無線設備裡最多的,其實藍牙芯片的出貨量才是最高的。因為除了手機,藍牙還廣泛用於無線音箱、耳機、車載音響、無線鼠標鍵盤、可穿戴設備和各種傳感器等等。
真正瞄準的是物聯網
藍牙在我看來是比wifi更適合物聯網的統一標準。但因為目前藍牙存在傳輸距離、不能配對、沒有辦法遙控等問題,它使得物聯網的發展一直是受阻礙的。
為此我們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在剛做蘭桂智能管家這款產品的時候,我們也想過把Wifi、藍牙、Zigbee和Zwave這些協議都整合在一起,但後來發現這樣做技術上非常複雜,而且各個通信協議間還會互相干擾。
讓藍牙路由器成為智能家居控制中樞
除了邏輯判斷,我們還打算在下一代產品裡加入機器學習的功能。機器學習因為數據量比較大,會拋到Hub的雲端進行處理。有了機器學習之後,Hub就能進一步成為智能家居的大腦中控,或者說入口。當然,這些都是未來產品發展的一些後話了,需要以後慢慢推進吧。
目前除了藍牙路由器,我們還做了一款針對老年人群體的跌倒產品。這個產品是一個像項鍊挂墜一樣的東西,可以掛在胸前,老年人跌倒後會通知家人,項鍊的挂墜還有一鍵報警的裝置。這款產品也會在京東上進行眾籌。
類似這款產品,現在的可穿戴設備產品有很大一部分在健康監測上下足了功夫。我們希望能通過藍牙路由器把各個不同產品的健康數據都匯集起來,形成一個更加綜合全面的數據。我們相信在健康監測這件事上,這種多方位的綜合數據對於用戶和醫生來說價值會更高。未來我們可能會和醫院或者其他一些醫療機構進行合作,把這些數據做出一個專業的體檢報告傳給用戶。
消息/圖片來源: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