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此次的 Ryzen 7、5、3 系列處理器,就是衝著 Intel 的 Core i3、i5 與 i7 系列而來,而 AMD 陣營的規格更容易區分,Ryzen 7 瞄準高效能、多核心市場,而Ryzen 5 則是主流級產品線,進可攻退可守,至於 Ryzen 3 則是以入門為主。
首波上市的 AMD Ryzen 7 系列處理器,為 8 核 16 緒的多核心處理器,共有三款型號 1800X、1700X 與 1700,這三款處理器在基準時脈、Boost 時脈、XFR 與 TDP 上有所差異,透過圖表可以快速瞭解這三款差異;但目前 Ryzen 5 與 Ryzen 3 系列處理器,AMD 還未正式公布規格,Ryzen 5 要等到 Q2 而 Ryzen 3 則是下半年亮相。
AMD 使用更多核心與低價的策略迎擊 Intel,現今 AAA 遊戲、繪圖 API(Direct X12、Vulkan)、直播、影音編輯、繪圖工作站等應用形式,都會渴望更多的核心與執行緒,Ryzen 7 有著 8C16T 的超多核心,更能勝任這些工作,而從規格與定價來看 Ryzen 7 1700 已可滿足普遍玩家需求,而 1700X 有著更高的時脈,屬於捏著錢包就能往上衝的價位,至於 1800X 在價位上對普遍玩家來說還是相當高。
而 Ryzen 5 系列分為 6C12T 與 4C8T 兩種,在挑選上可要注意這點,而 Ryzen 3 則是 4C4T 的產品,因此各位玩家能依自身需求、預算來挑選處理器。(補充:可能有玩家會忘記,Ryzen 7、5、3 系列處理器皆可超頻,但都不帶內顯,裝機時需要安裝顯示卡,才能輸出電腦畫面。)
↑ AMD Ryzen 7、5 家族規格,目前 5 系列與 3 系列還未正式公布型號、規格與價格。
↑ Ryzen 5 預計 Q2 上市,Ryzen 3 則要等到下半年。
跟著 Ryzen 所推出的原廠散熱器,則有:Wraith Stealth、Wraith Spire 與 Wraith Max 散熱器,Stealth 與 Spire 採用圓柱型散熱鰭片,散熱器中央則有著銅底設計,而 Spire 更具備 RGB 燈光效果,可連接在主機板的 4pin RGB 針腳,讓主機板控制其燈光特效與顏色,且這兩款採用金屬背板與螺絲固定,故安裝時需先取下主機板上預載的卡扣模組。
而 Wraith Max 則是採用卡扣固定的散熱器,但這顆散熱器並不會在一般通路販售,為系統廠標配的散熱器;目前販售的 Ryzen 7 1700 則會贈送 Wraith Spire 散熱器,而 1700X 與 1800X 則無搭配風扇;此外,若各位手邊有副廠風扇,使用 AMD 卡扣設計則可通用至 AM4,若不是使用卡扣的散熱器,則要取得 AM4 的更新套件後,才能裝在 AM4 主機板上。
↑ 三款新的 AMD 散熱器 Wraith Stealth、Wraith Spire 與 Wraith Max,分別對應 65W、95W、125W 設計,噪音則是 28dBa、32dBa、38dBa。
↑ 安裝 Wraith Stealth 與 Wraith Spire,需將主機板預載的卡扣模組拆下,並換上金屬背板後則可直接安裝。
↑ Wraith Spire與 Wraith Max,都具備 RGB 燈光效果,且風扇提供 4pin RGB 接頭,讓玩家可連接在主機板的 RGB 針腳上,讓主機板控制燈效與燈色。
AM4 平台旗艦 X370、主流 B350 與入門 A320
在瞭解 Ryzen 處理器之後,接著來看看新的 AM4 平台的 X370、B350 與 A320 晶片組,而在開始前各位要知道,Ryzen 處理器原生就提供 1 組 PCIe Gen3 x16、2CH DRR4 記憶體,I/O 方面則有三種配置:(1). 2 組 SATA 與 1 組 x2 NVMe、(2). 2 組 SATA 與 x2 PCIe、(3). 1 組 x4 NVMe 的設計可選擇,並提供 4 組 USB 3.1 Gen1(3.0)。
↑ Ryzen 處理器提供 1 組 PCIe Gen3 x16,以及 I/O 與 USB。
高階 AM4 主機板,幾乎都將 CPU 提供的 I/O 設計為 M.2 x4 NVMe;而晶片組則分為旗艦 X370、主流 B350 與入門的 A320,另外 SFF 系列的 X300,為特別為 iTX 設計的,而 A/B300 則不會進入零售 DIY 通路,是系統廠所使用;至於晶片組所提供的 USB、SATA、PCIe Gen2、RAID 規格可參考下表,而 X370、 B350、X300 都支援超頻,而 A320 則是不提供超頻。
↑ AM4 腳位的 X370、B350 與 A320 所提供的規格表。
就晶片組所提供的擴充性來看,AMD X370 接近於 Intel Z270,雖說 Ryzen 7 1800X 能與 i7-6900K 一戰,但晶片組提供的擴充性來看,還是 Intel X99 較為豪華;但以實用性來看,AMD X370 已相當符合玩家的使用需求,倘若追求極高擴充性的玩家,可能要留意 AMD 未來伺服器等級的產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