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ctal Design Meshify C機殼/外型低調奢華,空間運用自如[XF]
Fractal Design這次推出新的Meshify C玻璃側透機殼,近幾年來玻璃材質運用在機殼的側透中,是相當流行,當然也有配置於前方與上方面板,這款Meshify C機殼,左側搭配鋼化玻璃側透,前面板網孔表面有如鑽石切邊處理,像是黑曜石所帶來的低調奢華感,視覺上非常有吸引力,機殼本體算是中塔型式,另外在水冷也有不錯的支援,接下來會為大家開箱安裝,最後分享安裝的整個過程,與水冷支援程度。
規格
主機板尺寸:ITX、M-ATX、ATX
I/O埠:開機鍵、重置按鈕、電源與硬碟指示燈、USB 3.0*2、HD Audio
PCI-E擴充槽數:7組
硬碟支援數量:2*3.5吋(也可通用於2.5吋)、3*2.5吋
CPU塔散高度:172mm
顯示卡安裝空間:315mm
電源供應器長度:175mm
空冷支援:前方3*120mm風扇(或2*140mm風扇)、上方2*120mm風扇(或2*140mm風扇)、風扇1*120mm風扇
水冷支援:前方1*120mm/240mm/360mm水冷排(或140mm/280mm水冷排)、上方1*120mm/240mm水冷排、後方1*120mm水冷排
產品尺寸:409mm*217mm*423mm
淨重:6.5Kg
Meshify C機殼開箱介紹與安裝過程
在外型設計上,採用簡約風格設計,在前面板進風處為全網孔配置,並經過多角形壓邊處理,讓整體觀感相當不錯,另外前面板的左右兩側,90度直角透過平角設計,讓線條柔和許多;左側板搭配3mm鋼化玻璃,讓內部空間的硬體配置,與燈光效果能一覽無遺,左側為一般鋼板,另外位於前方、上方,與下方處並配置防塵濾網,能有效降低灰塵進入機殼內部。
目前主機板尺吋在ATX和M-ATX的安裝,已經是相當普遍,另外還有ITX於小機殼裡使用,Meshify C這三種尺寸都可以安裝的,使用者可以自行選擇;機殼前面板是將I/O配置於上方,連接埠提供開機鍵、重開機鍵、電源與硬碟指示燈、2組USB 3.0、3.5mm耳機麥克風接孔,與一般主機配置大多相同,另外在上方I/O配置與前方有何差異,如果將主機放置於桌下,不小心碰撞到主機時,上方的I/O配置的話,就能避免USB接頭損毀。
儲存裝置安裝數量提供2顆3.5吋硬碟,與3顆2.5吋硬碟,對於一般使用者是相當足夠的,另外固定架都可自行拆除,進而釋放空間;硬體安裝限制,顯示卡有315mm空間可以使用,市面上顯示卡要安裝沒有太大問題,CPU塔散最高度能到172mm的高度,安裝時還是需要確認,是否會與玻璃側板衝突;電源供應器與3.5吋硬碟架配置於分艙處內,電源可安裝空間為175mm,但3.5吋硬碟架能在左右微調,讓高瓦數電源也可以安裝。
空冷散熱內部配置,前方能安裝3組120mm風扇(或2組140mm風扇)、上方能安裝2組120mm風扇(或2組140mm風扇)、後方為1組120mm風扇,前方進風,上方與後方則是出風,內部對流來說完整時,硬體之間廢熱能有效排出;水冷內部可於前方安裝到1組360mm、240mm冷排(或280mm、140mm冷排)、上方1組240mm、120mm冷排(或140mm冷排)、後方1組120mm冷排,配置到3組冷排,冷排的數量會影響散熱的效果。
↑外盒後方,左邊為特點的介紹,右方為機殼分解圖,讓玩家能清楚知道內部結構。
Meshify C機殼外型走低調風格外觀,前方配置大面積網孔,造型設計有如鑽石切邊形狀,觀感相當不錯,適合喜歡簡約設計的玩家。
↑機殼本體45度圖示。
↑前方大面積網孔設計,進風量是相當足夠的,鑽石邊花紋也相當吸睛。
↑前面板與網孔本身是能夠在自行取下的,不過由於I/O適配置於面板的正上方,要小心線材不要拉扯到。
配件包是放置於分艙內3.5吋硬架中,採用白色外盒包裝,外盒並有機殼型號與圖示。
↑配件包。
↑前面板上方I/O埠,為電源開關、重開機鈕、 2組USB 3.0、3.5mm耳機麥克風接孔。
↑機殼上方,風扇安裝孔位一字溝槽設計,讓冷排與風扇安裝時,還能進行左右微調,並有120mm和140mm的安裝孔位,由於安裝孔位較靠近左側版,也能避免在安裝時與主機板VRM散熱鰭片衝突。
↑機殼後方,右上方為1組120mm風扇安裝空間,左方為主機板I/O處,中間為7組PCI-E擴充槽孔位,PCI-E擋板全部可以重複利用,下方為電源供應器安裝處。
↑機殼底部左方為電供應器進風處,右方為3.5吋安裝架,一字的開孔設計,能夠左右調整,讓電源供應器安裝長度增加。
↑鋼化玻璃的做工不馬虎,邊經過平角處理,摸起來平順不刺手,在外圍還有黑邊修飾,讓機殼邊角卯釘固定點和接縫處看不到,相當美觀。
機殼為中塔型式,硬體的安裝限制與擴充數量,在顯示卡安裝的空間能到315mm,CPU塔散高度為172mm,儲存裝置的安裝數量為5顆,一般使用者在安裝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現在機殼在分艙設計也很常見,將3.5吋硬碟與電源供應器設置於分艙內,主要的目的能讓內部空間,更顯得區塊的分明,也能解決電源線凌亂問題,讓主機內部更美觀,同時也去除舊式的5.25吋安裝架,讓硬體安裝的空間能更寬敞。
↑機殼左側內部空間,附贈的兩組120mm分別安裝於前方與後方。
↑主機板此次安裝為ATX尺寸,機殼本身已經先安裝一支銅柱於正中間,只需要在安裝其餘八支銅柱就好,配件包內也有提供十字轉六腳套筒工具,讓銅柱安裝免煩惱。
↑經過量測有180mm高度,能給CPU塔散使用,但官方數據為172mm的高度,如果要安裝高階塔散時,可能需要稍微確認一下,是否會卡到玻璃側板,而照成無法安裝。
↑顯示卡此次安裝1080Ti公版長度為265mm,空間還足夠。
↑前面板內接線,為POWER SW、RESET SW、POWER LED、HDD LED、HD AUDIO、USB 3.0。
接著位於右側版內,2.5吋、3.5吋儲存裝置,與電源供應器的安裝說明。
↑3組2.5吋裝置安裝架,位於右側板內的右上方。
↑安裝前將安架抽出,並於安裝架後方使用螺絲固定,再推回專屬固定架就能完成,如果要安裝2.5吋裝置也沒問題,安裝架也有通用的孔位。
再來是電源供應器的安裝,於機殼後方推入,安裝前需要先將電源供應器,4顆螺絲鎖於固定架,推入後再將左右兩顆手轉螺絲鎖緊,就能完成。
↑電源供應器安裝。
Meshify C機殼的安裝分享
硬體
MB:ASUS STRIX Z270E GAMING
VGA:GTX 1080Ti公版
SSD:PLEXTOR M6Pro 128GB
HDD:WD 2TB
PSU:In Win C750W
散熱器:Intel原廠散熱器
在Meshify C機殼硬體安裝,此次使用ATX尺寸主機板,安裝上沒有問題,如果另外要換成M-ATX與M-ITX尺寸,也是可以的,另外主機板右方穿線孔,出線角度為45度角,對於其他24 pin電源線包網較硬時,彎曲的曲度較小,也比較方便安裝;顯示卡的安裝空間為330mm,前方含風扇時會剩下315mm,安裝沒有太大問題,就目前市面上顯示卡最長有到325mm,安裝時可能需要確認,不然也可以將前方一組風扇拆除就可安裝。
CPU塔散實際量測為180mm的空間,但官方數據為172mm,如果要安裝高階塔散時,需要稍微確認是否會與玻璃側板有無衝突;儲存裝置的數量,能安裝到5組,分別是3組2.5吋與2組3.5吋,大多使用者配置還是以,一組固態硬碟當系統碟,與普通硬碟當存放資料使用,安裝數量是相當足夠的;電源供應器透過3.5吋專屬架的左右微調,安裝空間能在175mm~215mm之間調整。
在散熱部份風扇配置可於,前方安裝三組120mm風扇(或是兩組140mm風扇),上方兩組120mm風扇(或兩組140mm風扇),後方則是一組120mm風扇,內部對流相當充足;另外水冷安裝的支援,冷排安裝的數量,會影響到解熱的快慢,在機殼中前方可配置最大為360mm冷排,上方為240mm冷排,與後方120mm冷排,對於處理器與顯示卡雙冷頭配置時,散熱會有好的效果。
在幫浦水箱安裝時,建議採用直立方式,在加水時也會比較方便,如過有裝引流管時,也能有效停止水的回流,不過顯示卡右方與前方冷排之間的空間稍微不足,所以只能橫擺於顯示卡方,不過在加水時需要加到水箱的一半,幫浦才有辦法正常動作,這點需要注意。
↑安裝完成45度角照片。
右側板內理線空間,下方為25mm、前方為30mm,空間相當足夠,不會影響右側板的安裝,另外靠近前方的區塊,還有提供整理的綁線魔鬼氈,相當貼心。
↑下方藏線溝槽25mm空間。
對於3.5吋硬碟專屬架,能夠進行左右調整,讓電源供應器安裝空間增加,或是讓360mm冷排與風扇能夠穿過,此外也可以將專屬架取下,釋放分艙內部空間,就算取下後也能夠在安裝1組3.5吋的硬碟,在空間運用上相當自如。
↑3.5吋硬碟專屬架,調整後電源供應器安裝空間,能到215mm,讓高瓦數電源的安裝也沒問題。
↑如果將3.5吋硬碟專屬架拆除時,機殼底部也有預留一組3.5吋硬裝空間,只需要將安裝架的橡膠墊片,拆下裝於圓孔位中,以螺絲固定就安裝完成。
最後在左側板的內分艙處右上方,為了能讓3組120mm風扇與360mm冷排安裝,並有一個開孔,但為了保持一致性,所以有一塊遮板於此,使用者能依據自己的需求取下。
↑開孔空間為130mm,如果以現在顯卡265mm長度配置時,前方能安裝到45mm厚度的冷排含風扇,不過稍微可惜的事,無法將風扇移至,機殼與前面板之間,不然內部空間還能再增加,。
總結
Meshify C這款機殼,有著低調的外觀設計,配上鑽石切邊大面積網孔,造型相當特別,當然也少不了左側鋼化玻璃的配置,對於喜好簡約設計風格的使用者,這款也是不錯得選擇;機殼為中塔型式,在硬體安裝上也無太大的衝突,能夠靠3.5吋硬碟安裝架的,左右調整分艙內部空間,如果無使用時也能自行取下,進而釋放空間,就算沒有硬碟架時,也能於機殼底部安裝一組3.5吋硬碟,空間的運用相當自如。
散熱方面空冷與水冷,都有相當不錯的支援,在空冷部份內能安裝到六組120mm風扇,另外前方與上方有通用孔位,能更換成140mm的風扇;水冷內部能安裝到三組冷排,各別是360mm、240mm、120mm,讓硬體多冷頭配置時,也能有效的快速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