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機、筆電評測頭條

黃金比例 ASUS TUF GAMING FX505 專訪測試 Ryzen 尬 GTX 1660 Ti

隨著 AMD Ryzen 行動版處理器的推出,以及 NVIDIA GTX-16 系列 GPU 的更新,華碩率先推出有著黃金比例的「TUF GAMING FX505DU」電競筆電,以 4 核心 3750H、GTX 1660 Ti 的組合,扛起 4 萬入門的輕電競、學子機。此次,除了 FX505DU 的詳盡測試,更有幸訪問到華碩筆電產品經理,來讓大家更了解 TUF GAMING 的使命與 AMD 的誘惑。

受訪者:電競產品事業處-產品經理 Isaac Huang 先生與 Jocie Chen 小姐,分別負責 TUF GAMING 系列 15 吋 FX505 與 17 吋 FX705 筆電。

 

電競筆電的三分天下:ROG、Strix 與 TUF GAMING

電競的潮流,讓筆電走向商用輕薄、電競效能的兩個極端,要如何佈局「電競筆電」可是各家筆電品牌的必修課,華碩則以 ROG、Strix 與 TUF GAMING 三分天下,對於玩家如何在這三系列中,挑選到適合自己的筆電呢?

Jocie 這麼說道:「面對不同的玩家與遊戲族群,華碩分別以 ROG 奠定旗艦、效能的極致筆電,再以 ROG Strix 踏入 eSport 色彩鮮明的外顯電競族群,而 TUF GAMING 則扛下輕電競、年輕學子在有限預算下,可獲得的行動電競需求。」。

Isaac 舉例來說:「ROG 無疑就是 Zephyrus、G700 系列與 Mothership,有著極致效能與創新設計,而 ROG Strix 像是 HERO III、SCAR III,則有著鮮明的電競色彩、ARGB 與外顯的造型,至於 TUF GAMING 的 FX505 與 FX705,則定位在入門、輕電競。」,換句話說就是性價比高的筆電。

 

四萬↓的親民 AMD 的誘惑與軍規認證

綜觀電競筆電,普遍價位都在 4 萬以上,而且 Intel + NVIDIA 的組合,多半只有 GTX 1050 Ti 的選擇,對於入門電競的玩家,在這價位帶還可有更高階 GPU 的選擇嗎?

Isaac 說道:「沒錯!普遍電競筆電價位都在 4 萬以上,更別提新一代 RTX-20 的筆電。因此 TUF GAMING 考量到入門玩家的需求後,決定以 AMD + NVIDIA 的組合,在價位上存在著絕對優勢,又保有 4 核心的順暢與主流的新一代 GTX-16 的遊戲效能。」。

Jocie 則補充道:「TUF GAMING 除了價位優勢與 AMD + NVIDIA 的組合外,還有著高於業界的「軍規認證」測試。」,筆電都經過 MIL-STD-810G 軍規測試,例如:「2 倍高度摔落、36 倍抗震動、50% 高海拔、3 倍溫度耐性與 10 倍濕度抗性等。」。

無疑是希望,入門的 TUF GAMING 可給予玩家更多的遊戲效能,以及耐用、堅固的使用體驗。


↑ MIL-STD-810G 軍規測試。

 

黃金比例 35W+80W 的 R7 3750H 與 GTX 1660 Ti 組合優勢

筆者在此之前已測試過 3550H + RX 560X 的 FX505DY,對其續行力有著有著相當深刻的映象,而這次 AMD + NVIDIA 的組合又可帶給 TUF GAMING 的入門玩家什麼優勢呢?

Jocie:「考量到時下遊戲偏重 GPU 效能,因此 TUF GAMING 選擇等待 GTX-16 系列推出後,以 AMD 四核心搭配 NVIDIA GPU 的組合,給予玩家在價格、效能兩者衡量下的最佳組合。」。

接著 Isaac 補充道:「除了親民、軍規等特色外,AMD Ryzen 35W 的行動處理器,以 SenseMI 技術優化 CPU 功耗,能有效增加筆電的續航力,使得電競筆電除了接電玩遊戲外,攜帶外出時也可做為長效文書、工作用機。」。


↑ FX505DU 續行力,PCMark 8 工作測試 4 小時 29 分鐘。

 

而 TUF GAMING 有著 15 吋的 FX505 與 17 吋的 FX705,兩者皆具備窄邊框的設計,120Hz 更新率的 IPS 面板,以及內斂沈穩的外觀,而且 FX505DU 已在台灣開賣,那他的效能、續行表現又如何,就讓我們開箱測試囉!

 

FX505DU 規格
系統:Windows 10 Pro
處理器:AMD Ryzen 7 3750H
記憶體:1 x 8GB DDR4 2400MHz、2 個插槽 (Max 32GB)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GTX 1660 Ti 6GB
顯示器:15.6” Non-glare IPS-level FHD 120 Hz
儲存系統:M.2 NVMe PCIe 3.0 x2 256GB SSD、2.5′ SATA 1TB HDD
I/O 連接埠:2 x USB 3.1 Gen1、1 x USB 2.0、1x HDMI 2.0、1x RJ-45 Jack、1x 3.5mm 耳麥、1x Kensington lock
音效:DTS Headphone:X
網路:RJ-45 GbE LAN、WiFI 5 802.11AC+BT 5.0
電池:4Cell 48Whr
變壓器:19.5 V DC, 9.23 A, 180 W
尺寸:360.4 x 262 x 26.8 mm
重量:2.2 kg

 

四刀流設計 TUF GAMING FX505DU 開箱

題外話,各位知道 AMD 的紅加上 NVIDIA 的綠會變成什麼顏色嗎?答案是:TUF Gaming 黃。不說這是命中注定,說是巧合也挺有緣分。

回到主題,這次更新的 TUF Gaming FX505 與 FX705,回歸較沈穩的低調風格,並維持著表面四刀流的設計。

並以 Ryzen 7 3750H 四核心八執行緒處理器,搭配 GTX 1660 Ti 6GB 或 GTX 1650 4G 的顯示晶片,做為入門電競的組合。同樣配有雙儲存 256GB PCIe SSD、1TB HDD、120Hz 更新率 IPS 窄邊框顯示器、RGB 背光鍵盤等。


↑ FX505DU 與贈送的 TUF Gaming 素黑潮背包。


↑ 筆電除變壓器、說明文件外,還贈送 TUF Gaming M5 電競滑鼠,這款算是相當超值的電競鼠。

 

筆電外觀上,以素雅的灰黑色與四刀流的立體線條造型,切入中央的 ASUS 銘牌,而在筆電開機後更會由銀白色變成 TUF GAMING 的招牌黃色。以低調沈穩的風格,讓玩家在各種場合使用都更合適。

而在螢幕下方有著 V 形切口,則是為了不阻擋後方散熱風流而設,


↑ TUF Gaming FX505 沈穩的四刀流造型。


↑ 立體造型。


↑ 開機後 ASUS 有著黃色背光。

 

窄邊框 15.6”FHD 120Hz 顯示器

即便是入門電競,也具備著 15.6 吋窄邊框 FHD IPS 顯示器,更有著 120Hz 的高更新率。窄邊框除了視覺上無變框的拘束,更可讓筆電體積略小於顯示器尺寸;而 120Hz 更新率,則可用更快速的速度更新畫面,讓影像順暢呈現。


↑ FX505 採兩邊最窄 0.5mm,上方保留視訊鏡頭的配置。


↑ 顯示器點亮,可感受窄邊框的視覺體驗,並有著 120Hz 的更新率。


↑ 筆電顯示器外框,則以 Carbon 紋路的表面處理。


↑ 720p 視訊鏡頭與內建麥克風。

 

全尺寸 100% 背光鍵盤與 OverStroke 設計

筆電鍵盤(C 件)則有著立體造型與髮絲紋的表面處理,但同樣維持著低調的調性。而 15 吋的機種,配置著 100% 全尺寸鍵盤,OverStroke 按鍵維持著高行程設計,並可在按壓 1/2 行程時觸發訊號,讓玩家在鍵盤打字、遊戲時有著一致手感與明確按壓感。

使用上習慣這 100% 的配置後也可有著不錯的打字速度,不過要注意按鍵下壓後會略低於表面,因此指甲較長的話,容易壓到 C 件表面;而觸控板並無切分獨立左右按鍵,但同樣在左下、右下按壓為左右按鍵,觸控板相對按壓力道較大,建議還是攜帶滑鼠比較方便。


↑ 筆電 100% 配置鍵盤,並加寬空白鍵,讓操作更便利。


↑ WASD 為半透明鍵帽,並備有 Fn Key 組合的多媒體按鍵。


↑ 獨立的電源鍵。


↑ TUF Gaming 的特色貼紙外,還有著 AMD Ryzen 與 NVIDIA 的貼紙。


↑ 鍵盤具備 AURA RGB 背光,但並無分區或單點亮等功能,也就是基本 RGB 背光。

 

偏執的單(左)側 I/O 配置

不知各位是否有這樣的使用經驗,在家裡或辦公室想替筆電外接螢幕、鍵盤時,因為接頭設置在筆電右側,又因為桌面位置不夠時,造成滑鼠的使用空間受限,因此 TUF GAMING 筆電也漸漸將一些常用、線材較粗的介面,設置在筆電的左側。

而 FX505 則稍微偏執了些,將筆電所有 I/O 都移到左側,因此筆電右側有著較大的空間,並多擺了一組散熱鰭片出風孔,而左側 I/O 則有著:2 組 USB 3.1 Gen1、1 組 USB 2.0、1 組 RJ-45 網路埠與 3.5mm 耳機麥克風。


↑ 筆電右側僅一個散熱出風孔。


↑ 筆電左側有著 DC IN、RJ-45、HDMI、USB 2.0 與 USB 3.1 Gen1,可惜無 SD 讀卡機。


↑ 筆電後方,有著 2 組散熱出風孔,更具備防塵通道設計。

 

這樣的設計,讓玩家在連接各式設備、外接顯示器時,都可確保筆電右側有著乾淨的空間,讓滑鼠在操作上更順暢。


↑ 連接介面都在左側,不用擔心滑鼠被線材卡的沒位置。

 

HyperCool 散熱與防塵風扇設計

FX505DU 這次採用雙風扇、三出風、三熱導管的配置,風扇本身具備防塵通道設計,可藉由風扇產生的離心力,將灰塵吹拂至防塵通道排出體外,確保散熱系統不受灰塵所影響;另一方面,玩家可透過 Armoury Crate 軟體,來調整筆電的運作模式,像是 Silent、Balanced 與 Turbo 等模式。

Silent 模式僅 35dB 的噪音,平衡的 Balanced 模式則在 45dB,訴求最高效能的 Turbo 則在 48dB 的風扇噪音值。


↑ 筆電底部,兼具散熱與造型的設計。

 

打開筆電內部,可見 CPU 與 GPU 共用 2 根熱導管、2 個散熱鰭片,其中 GPU 則多 1 根熱導管與 1 個散熱鰭片,確保 GPU 有著較好的散熱表現,此外 GPU 的供電、記憶體都有著銅片覆蓋,幫助散熱。

此外,具備一個 M.2 NVMe PCIe 插槽,已安裝 256B 系統碟,以及 2 個 DDR4 SO-DIMM 插槽,這台欲裝 1 個 8GB 2400 DDR4 記憶體,玩家可再擴充記憶體最大 32GB 容量,而右下同樣標配 2.5” SATA 1TB HDD,讓玩家有效能又有容量。


↑ 筆電內部硬體、散熱配置。


↑ 左 GPU、右 CPU。


↑ GPU 散熱有著 3 根熱導管、2 組散熱鰭片與 1 個風扇。


↑ CPU 則是 2 根熱導管、1 組散熱鰭片與 1 個風扇。

 

筆電採雙系統配置,主系統安裝於 M.2 NVMe PCIe 3.0 x2 256GB SSD,測試的型號採用 WD PC SN520 SSD;而在下方則有著 M.2 Wi-Fi 模組,這個則是使用 Reltek 882BE 802.11ac 無線網路晶片。


↑ NVMe SSD 與 Wi-Fi 模組。


↑ 筆電電池為 48Wh 4212mAh,其左側為筆電揚聲器。


↑ 右側的硬碟與筆電揚聲器。


↑ 筆電變壓器 19.5 V DC, 9.23 A, 180 W 輸出與 TUF Gaming M5 電競滑鼠。

 

Armoury Crate 監控、模式控制軟體

軟體則交由 Armoury Crate 來進行筆電控制,首頁提供著電腦運作模式:Windows、平衡、Turbo 等選擇,而右手邊則有 CPU、GPU、記憶體、儲存空間、風扇等資訊,並可透過行動 App 連線,由行動裝置來監控筆電與電腦設定。

而不同的運作模式,對於電腦的 CPU 效能與風扇轉速有所影響,Silent 模式僅 35dB 的噪音,平衡的 Balanced 模式則在 45dB,訴求最高效能的 Turbo 則在 48dB 的風扇噪音值;而 Balanced 與 Turbo 對於 CPU 有不同的控制,因此在 Turbo 模式下 CPU 效能會較高,而遊戲情況下兩種模式則差不多。


↑ Armoury Crate 模式設定與監控。

 

Armoury Crate 也提供 AURA 特效的設定,有著恆亮、呼吸、閃爍、彩色循環、彩虹、星夜與音樂等效果,但筆電是一般 RGB 背光,也就沒有太浮誇的效果。


↑ AURA Sync 特效設定。

 

此外,Armoury Crate 也提供一些小工具,像是 DTS Headphone:X 音效強化,以及 GameVisual 的控制。

GameVisual 可針對不同遊戲,有著影像畫面參數的設定,並具備 Eyecare 的濾藍光模式或 Vivid 鮮豔,並可調整顏色色溫。


↑ Armoury Crate 小工具。


↑ GameVisual。

 

DTS Headphone:X 音效強化

筆電音效則藉由 DTS Headphone:X 軟體強化,可帶給玩家較紮實、飽滿的音效體驗。由於筆電將揚聲器,至於筆電的左右兩側,單體向下的配置,使得聲音稍偏左右,但透過 DTS Headphone:X 軟體開啟「環繞聲」效果後,可讓音效更加集中,給予玩家不錯的音效體驗。

DTS Headphone:X 除內建揚聲器強化之外,連接上耳機亦可針對耳機類型:耳塞或頭戴式耳機,調整音效,並有著娛樂、遊戲、體育等音效模式,以及立體聲偏好設定等功能。


↑ 內建揚聲器強化,建議都開,3D FX 則有點不習慣。


↑ 耳機可選頭戴或爾塞式,並依據使用類型來調整。


↑ 設定耳機類型。

 

TUF GAMING FX505DU 效能測試

此次測試機為 TUF GAMING FX505DU,主要規格為 AMD Ryzen 7 3750H 處理器、NVIDIA GTX 1660 Ti 6G 顯示晶片、DDR4-2400 8GB*1 記憶體,而作業系統已經更新至 Windows 10 1809,並調整電腦為 Turbo 模式。

首先 CPU-Z 檢視 AMD Ryzen 7 3750H 處理器完整資訊,處理器代號 Raven Ridge,為 14nm 製程的 4 核心 8 執行緒處理器,基本時脈訂在 2.3GHz、最大超頻 4GHz,預設 TDP 為 35W,比起 Intel 的行動處理器再低一些。

測試的機器型號為 FX505DU;記憶體為 1 DIMM 單通道 DDR4 2400MHz 8GB 記憶體。


↑ CPU-Z。

 

GPU-Z,FX505DU 採用 CPU 的內顯 Radeon RX Vega 10 與 NVIDIA GeForce GTX 1660 Ti 獨立顯示晶片,並由驅動自動切換內顯或獨顯進行運算。

AMD Radeon RX Vega 10 內顯,有著 640 組流處理器,以及 2GB DDR4 記憶體,GPU 時脈則在 1401 MHz;但因為 AMD 要求要劃分系統記憶體給內顯,因此這台在只有單一條 8GB DDR4 記憶體時,Windows 系統則只有 6GB 可以用,因此建議這台也是至少雙通道 16GB 配置會比較好。

至於 GeForce GTX 1660 Ti,有著 1536 個 CUDA 核心,規格與桌上型無異,但在時脈上行動版預設 1455 MHz、Boost 1590 MHz,以及 TDP 降為 80W,較符合筆電的使用需求。


↑ GPU-Z。

 

Ryzen 行動處理器 7、5 系列不論 H 或 U 都配置 4 核心 8 執行緒,僅差異在時脈、內顯規格,因此 Ryzen 7 3750H 有著較高的時脈,因此單核心方面,在使用 CPUmark 99 測試有著 606 分的成績。

而常用來橫量 CPU 多核運算能力的 CINEBENCH R15 測試,R7 3750H 有著 763cb 的多核運算能力,單核心則獲得 156cb;性能上與 Intel 四核心相當,但若比較 3750H 與 3550H,兩者差異真不大,又同樣配置獨顯的狀況下,兩者都可有不錯的表現,而當然 3550H 會在便宜些。


↑ CPUmark 99。


↑ CINEBENCH R15。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則使用 AIDA64 進行,採用單通道 DDR4-2400 8GB 進行測試,記憶體讀取 18268MB/s、寫入 18152MB/s、複製 17096MB/s、延遲 95.3ns。

記憶體延遲高,除了 AIDA64 還未更新優化這平台外,這也是 AMD 普遍的濫觴,因此還是建議配置雙通道記憶體,在 Windows 的使用上會更得心應手。


↑ AIDA64。

 

CPU 影音轉檔方面,使用 X264 FHD Benchmark 進行測試,R7 3750H 有著每秒 27.1 fps 的處理能力,而 X265 FHD Benchmark 則有 12.7 fps 的表現。

但是 R7 3750H 鎖定在入門主流 4 核心筆電的市場,使得 CPU 影音轉檔的效能較低,但若軟體可透過獨顯加速,亦可提升整體的轉檔性能。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儲存方面,系統碟使用 WD PC SN520 SSD,規格為 M.2 NVMe PCIe 3.0 x2 256GB,而資料碟則是 Seagate 1TB HDD 4500RPM。使用 CrystalDiskMark 對 M.2 NVMe SSD 測試,循序讀取 930 MB/s、寫入 793 MB/s,4K Q8T8 讀取 833.5 MB/s、4K 寫入 618.0 MB/s。

就入門使用性能以相當夠用,只可能若能改配為 SATA 512GB SSD,那相對會更划算,畢竟多了些效能但容量只有 256GB,使用上還是要注意容量問題。


↑ CrystalDiskMark。

 

PCMark 10 測試,於基本測試中獲得 4,286 分。其中 Essentials 基礎電腦測試中獲得 7,140 分,代表著電腦在程式啟動、視訊會議、網頁瀏覽等基本操作上有著相當快的速度;而在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中,則獲得 6,081 分,這樣的性能可讓玩家在一般文書、上網時有著不錯的效能表現。

但因為筆電只有 4 核心,所以運行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測試只有 4,921 分,做為入門文書、工作上網不成問題,但若要跑轉檔、剪片就會花比較多的時間運算,就看各位如何取捨,畢竟 6 核以上的筆電價格就不只這錢了。


↑ PCMark 10。

 

3DMark 測試,可衡量筆電對於 AAA 遊戲的性能表現,最主流的 1080p 解析度 Fire Strike 測試,FX505DU 獲得 11,794 分,而 1440p 的 Extreme 也有 6,362 分,更高 4K 2160p 解析度的 Ultra 測試則獲得 3,129 分。

簡單來說,這性能代表著 FX505DU 在 1080p 解析度,可將電競類遊戲特效開至「高」以上,而若是吃資源的 AAA 遊戲,則可能設定在「中」左右,即可讓玩家有著入門的效能與基本的遊戲體驗。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3DMark Time Spy 則是採用新的 DirectX 12 API 所設計的測試情境,同樣是鎖定在 AAA 遊戲等級。在 1440p 的 Time Spy 測試上,FX505DU 獲得 5,068 分,而 Extreme 則獲得 2,292 分。


↑ 3DMark Time Spy。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TUF GAMING FX505DU 遊戲測試

FX505DU 雖在入門電競,但換上新一代 GTX 1660 Ti,受惠於架構更新下,對於 DirectX 12 API 遊戲有著更好的表現,也可滿足電競遊戲特效全開、AAA 大作特效中、高的遊戲需求。

此次測試有著電競當紅的《APEX 英雄》與《絕地求生 PUBG》,再加上 AAA 大作的《古墓奇兵:暗影》、《刺客教條:奧德賽》與《俠盜獵車手 5》來測試 FX505DY 的遊戲性能。

以幾款較紅且知名的遊戲來進行,首先射擊類的《鬥陣特攻》與超夯的《絕地求生 PUBG》以及《極地戰嚎 5》等,再加上 AAA 大作的《惡靈古堡 2》、《古墓奇兵:暗影》、《全境封鎖 2》與《戰地風雲 V》來測試 FX505DU 的遊戲性能。

《APEX 英雄》與《絕地求生 PUBG》,兩款都以 1080p、特效全開設定,兩者都有著平均 85、82 fps 的效能,想要全開吃雞這台肯定沒問題。

《惡靈古堡 2》在 DX12 API 下 1080p、圖形優先,第一次打博士的場景,可有著穩定平均 86 fps 的好表現;但同樣 DX12 API 的《古墓奇兵:暗影》,特效預設高的狀況下,反而只有平均 54 fps。

《全境封鎖 2》與《戰地風雲 V》同樣也是 1080p、高品質設定,兩者平均都在 53-58 fps 左右,也是可以讓玩家順順玩,但建議可在稍微調至中,會有更好的體驗。

這測試下,FX505DU 可驗證電競全開、AAA 特效中高的遊戲需求,但因為筆電預裝的驅動版本過舊(419.71),可能一些 AAA 遊戲還未優化,因此效能會有些差異,而華碩驅動更新,需等待華碩驗證後才能更新,因此稍微可惜了。


↑ FX505DU 遊戲測試。

 

TUF GAMING FX505DU 溫度測試

FX505DU 散熱表現上還算不錯,在 Turbo 模式下,筆電待機 CPU 與 GPU 溫度在 46-49°C 之間,而在 AIDA64 單獨對 CPU 壓力測試下,CPU 溫度提升至 68°C,也連帶讓 GPU 提升至 51°C,接著 AIDA64+GPU 雙燒,兩者溫度皆提升至 81-85°C。

接著換成 Fire Strike Stress Test 模擬遊戲壓力測試下,反而 GPU 最高 82°C、CPU 約在 79°C;整體表現上,Ryzen 處理器不像 Intel 這麼熱情,畢竟核心少、TDP 與時脈都比較低,但對於遊戲來說可靠著 GTX 1660 Ti 來補強,因此散熱偏重 GPU 設計也顯得合理。


↑ FX505DU 溫度測試。

 

透過 Fire Strike Stress Test 壓力測試下,第二次測量筆電鍵盤(C 件)表面溫度,可發現在鍵盤中央,約在按鍵 L、O、P 這區,因為剛好在 GPU 上方,所以溫度在 41-48°C 之間,這也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但其餘區域溫度都相當低。

Turbo 模式下,壓力測試風扇噪音較大,大約是在 50dB 左右,配戴耳機可忽略的噪音,但平常使用 Balanced 平衡模式即可,相對安靜也有效能。


↑ 壓力測試鍵盤表面溫度。

 

TUF GAMING FX505DU 續行力測試

除了入門電競之外,採用 AMD 處理器的 FX505DU,更有著相對優勢的續行表現,設定使用 Silent 模式、50% 螢幕亮度、關閉鍵盤 RGB,藉此達到更長高的續行時間,通過 PCMark 8 Work 一般測試(內顯),FX505DU 在 100% 電力下開始測試直到電量低於 20% 結束,共可執行 4 小時 29 分的 Work 測試內容。

對於需要帶著筆電到處跑的年輕人,或者預算不高的入門玩家,FX505DU 除了有著不錯的遊戲性能之外,亦可做為工作用筆電帶著到處跑。


↑ PCMark 8 Work 續行力。

 

總結

ASUS TUF GAMING FX505DU 換上 AMD Ryzen 7 3750H 四核心行動處理器,以及 GTX 1660 Ti 獨立顯示晶片,在四萬內的購機預算中,可給予出色的遊戲效能與續行表現,讓入門輕電競、年輕學子在選購電競筆電時,也可有著高性價比的選擇。

筆電處理器方面,Ryzen 7 3750H 與 Ryzen 5 3550H 僅時脈差異,因此台灣只有 3750H 的版本;而 GPU 方面首選肯定是 GTX 1660 Ti,在 1080p 解析度電競類遊戲可特效全開,穩定平均 80 fps,即便 AAA 大作也可特效設定中高遊玩,但是 GTX 1650 就不推了。

至於這台 FX505DU 台灣查到的售價是 $37,900 元,贈送滑鼠與背包,對於學生來說可以說是超划算的選擇,但這台在規格上筆者建議如下:

1. 記憶體可升級雙通道 8GB*2,這對於處理器 Vega 內顯有較好的性能提升,電腦記憶體也比較不會被 Chrome 吃滿。

2. 系統採用 256GB SSD,若使用習慣不好,很快就會把 C 碟塞滿,因此建議將一些軟體裝到 HDD,或者乾脆升級一顆 2.5” SSD 當作程式 + 資料碟,換下來的 2.5” HDD 買外接盒變成行動硬碟。

TUF GAMING FX505DU 入門的價位有四核心處理器、效能足夠的獨顯與續行力,這 AMD + NVIDIA 的組合真的有甜,黃金比例就是好喝(誤)。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INTEL為何退出手機5G基帶業務?CEO:看不到贏利的機會

Next post

Marvell 收購 Aquantia 乙太網路控制器站穩 Multi-Gig 世代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