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Evo 認證新機 MSI Prestige 14 Evo 工作續航與電池效能測試
隨著第 11 代 Intel Core 行動處理器的更新,除了換上新的核心架構與 Xe 繪圖核心外,也順勢推出「Intel Evo」平台認證,替玩家把關筆記型電腦的使用體驗,也讓 MSI 推出「Prestige 14 Evo」新款通過認證的筆電,究竟 Intel Evo 平台替玩家把關哪些使用重點,以及 Intel 提到的電池續航、效能又該如何看待,就讓筆者一邊測試一邊說給大家聽。
Prestige 14 Evo A11M 規格
系統:Windows 10 Home 2004
處理器:Intel Core i7-1185G7 4C8T 4800MHz
晶片組:Intel Tiger Lake-UP3
記憶體:內建 LPDDR4-4266 8GB*2
繪圖晶片:內顯 Intel Iris Xe Graphics
顯示器:14.0″ FHD (1920×1080)、IPS-Level、Low Power
儲存系統:1 x M.2 SSD Phison 512GB SM280512GKBB4S
I/O 連接埠:1 x Type-A USB 2.0、1 x Micro SD、2 x Thunderbolt 4 Type-C (USB 4、DP) PD 充電、1 x 3.5mm 複合音源孔
網路:802.11 ax Wi-Fi 6 + Bluetooth v5.1
電池:52Whr Battery
變壓器:65W
尺寸:319 x 215 x 15.9 mm
重量:1.29 kg
內容目錄
Intel Evo 認證 MSI Prestige 14 Evo A11M 新機
Intel Evo 認證平台,是由 Intel 與筆電品牌 OEM 合作,替用戶把關著筆電是否具備快速快反應、長效續航、快速充電與最新的 Wi-Fi 6 與 Thunderbolt 4 的連線技術,以及實際 25 項工作任務的測試,通過 Intel Evo 認證的機種,則會在筆電機身、宣傳、網站中貼上 Intel Evo 的識別貼紙。
而 Intel Evo 認證目前主要規格包含著第 11 代 Core i7/i5 處理器、Intel Iris Xe 繪圖核心、12-15” FHD 窄邊框螢幕、Intel Dynamic Tuning 技術,當然也要求筆電厚度與重量等規範,以及需具備 Wi-Fi 6、Thunderbolt 4 連接技術,以及大於 256GB NVMe SSD、8GB 雙通道以上的記憶體配置。
↑ Intel Evo 認證平台主要使用經驗與實際應用測試。
MSI 新 Logo 精美機身 5度舒適傾斜 14 吋 IPS 面板
MSI 在電競筆電市場可說是相當成功,而應用商用、創作的新系列「Prestige」,這次則作為 Intel Evo 平台的模範機種,新款「MSI Prestige 14 Evo A11M」,在規格上與上一代 A10SC 相似,主要升級至第 11 代 Intel Core i7-1185G7 與 Intel Iris Xe Graphics 內顯。
Prestige 14 Evo 同為 14 吋好攜帶的尺寸,外觀維持著金屬機身、霧面噴沙處理,並搭配著鑽石切割的設計,整體造型俐落簡潔外,也換上 MSI 新的設計 Logo 讓整體設計更佳一致,再加上筆電掀開後自帶 5 度的鍵盤傾斜角度,不僅讓打字更舒適也墊高筆電底部的散熱空間。
↑ 筆電表面直接撐起鍵盤 5 度傾角,讓外觀更加俐落、鍵盤有著更好手感。
↑ 14 吋 FHD IPS 窄邊框,即便筆電尺寸小,但整體螢幕視覺也相當舒適開闊。
筆電鍵盤為大按鍵、1.5mm 鍵程的鍵盤,方向鍵也維持標準長寬,整體鍵盤手感不錯,但可能是按壓克數較輕連按時段落感較不明顯;而加大的觸控板則整合了指紋辨識器,但由於觸控板為下沉設計,按壓左右鍵時有著高低差,手感不到非常順手。
至於筆電開機鍵則與鍵盤整合,整合的好處是可以讓筆電鍵盤面更加整齊,也不用將開機鍵藏在機身測邊,但開機鍵共用鍵盤的缺點就是容易誤按,若要避免這狀況則是開機鍵要額外的開關設計,按壓克數、手感甚至觸感也要與其他鍵盤按鍵不同,但目前有達到這要求的就只有 MacBook。
此外,Prestige 14 Evo 除了提供 Wi-Fi 6 802.11ax 與 Bluetooth v5.1 之外,也升級 2 個 Thunderbolt 4 Type-C 連接埠,除支援 Thunderbolt 裝置連接外,也支援 USB、DisplayPort 與 PD 充電功能。
拆開筆電底蓋,內部採用 2 根熱導管貼齊散熱鰭片,搭配大尺寸、薄形的鼓風扇進行散熱;系統記憶體 LPDDR4-4266 8GB*2 則直接銲在主機板上,因此玩家能自行升級的僅 M.2 SSD,筆電使用 Phison 512GB PCIe 4.0 NVMe SSD 作為系統碟;電池則使用 4600mAh、52.4Wh 鋰電池組。
雙 Thunderbolt 4 Type C 與 USB 便利連接 PD 快充
作為 Intel Evo 認證的要求之一,Prestige 14 Evo 提供 2 個 Thunderbolt 4 Type C 連接埠,除了可連接各式 Thunderbolt Dock、DAS 與外接 SSD 之外,也支援 USB、DisplayPort 與 PD 充電功能。
除此之外,Prestige 14 Evo 還保有 1 個 USB 2.0 Type-A 與 Micro SD 卡槽,倘若能在多給一個 HDMI 輸出就完美了,畢竟若是商務機種使用,除了文書工作、上網瀏覽、收發信件外,HDMI 輸出的簡報功能也相當重要,但對於 Prestige 14 Evo 就只能透過 USB C 或 Thunderbolt 來轉接 HDMI 輸出。
↑ 筆電右側 USB 2.0 Type-A、Micro SD 卡槽與 3.5mm 耳機孔。
↑ 2 個 Thunderbolt 4 Type C 以及開機、電池指示燈。
新版 Intel Thunderbolt 4 更新,主要規格不變一線 40Gbps 傳輸外,更全面提供單埠最高 2 個 4K 影像輸出、資料傳輸 PCIe 32 Gb/s、USB 3.2 Gen 2 10Gbps 以及 PC 喚醒與 VT-D Based DMA 保護。
↑ 晶片組整合 Thunderbolt 4,讓筆電提供 2 Thunderbolt 4 Type C。
而 Thunderbolt 周邊則增加了 Thunderbolt 4 Compact Dock(HUB),簡單來說以往 Thunderbolt 僅只能透過 Daisy Chain 串接,若連接常拔插的設備像是 Thunderbolt SSD 等裝置時相對會比較麻煩,也因此才有 Thunderbolt HUB 的必要性。
手邊這款是 OWC Thunderbolt HUB,可提供 PC / NB 60W 供電,並擴充 3 個 Thunderbolt 4 Type C 連接埠更可繼續 Daisy Chain 串接更多裝置,而擴充的 3 個 Thunderbolt 4 連接埠也提供 15W 的 Bus Power 供電;同樣可連接 2 x 4K 或單 8K 螢幕。
↑ 搭配 OWC Thunderbolt HUB 輕鬆連接 2 個 4K TV,並還有額外的連接埠可擴充。
總之 Thunderbolt 4 是目前最快的外接介面,而任何具備 Thunderbolt 的 PC、NB 與周邊裝置,都通過 Intel 認證的相容、效能保證;但相對的 Thunderbolt 真的好,但單論價格相對高出太多,對於一般使用擴充 USB 3.2 Gen 2 的 Dock 或 HUB 則更經濟實惠。
↑ 透過 Thunderbolt HUB 輕鬆擴充 Thunderbolt 裝置。
Prestige 14 Evo A11M 筆電電池與插電效能比較
有鑑於第 11 代 Intel Core 行動處理器,目前鎖定著文書工作的商用輕薄機種,i7-1185G7、i7-116 5G7 與 i7-1160G7 都是 4 核心 8 執行緒、Iris Xe Graphics 96EU 的規格,差異則在於 CPU、GPU 時脈與可變動 TDP 功耗的差異。
因此測試主要鎖定文書工作情境的測試模式;首先 CPU-Z 資訊 Intel Core i7-1185G7 採用 10nm SuperFin 製程的 4 核心 8 執行緒處理器,最高時脈可 Turbo 至 4.8GHz、最高 28W TDP 設計;搭配 Intel Tiger Lake-UP3 晶片組。
這台記憶體採用內建 LPDDR4 4266MHz 記憶體,而 Intel Evo 平台也有要求記憶體需配置為雙通道,因此筆電有著 DDR4 8GB*2 4266MHz 的記憶體規格,讓記憶體讀寫性能上有著更好的表現。
GPU-Z 資訊 Intel Iris Xe Graphics 有著 96 個 EU 單元,並共用系統 DDR4 記憶體。
此次測試除了基本文書工作情境的測試外,也加入「插電」與「未插電」的效能測試,一般筆電在固定環境使用可連接變壓器獲得較好的效能,而在外出不方便使用變壓器時,則靠著內建的電池進行供電,但相對的效能會有些降低的狀況,這也是本篇想跟大家說明的一個差異。
MSI 筆電當中的 MSI Center 軟體提供 User Scenario 效能調整功能,玩家可自行調整 High Performance、Balanced、Silent 與 Super Battery 等模式,而這與 Windows 提供的電池模式相似,例如最佳效能、效能更好、更好的電池、省電模式。
對於筆電效能測試這 User Scenario 與 Windows 電池模式都會影響分數高低,也同樣會影響電池續航的時間長短,因此以下測試時設定如下:
MSI Prestige 14 Evo:High Performance / 進階風扇、最佳效能
Lenovo IdeaPad Slim 7:Windows 電池最佳效能(Lenovo Vantage 並無提供額外效能設定)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的 CINEBENCH R20 CPU 渲染效能測試工具,這可以說是 AMD 非常愛、Intel 很討厭的一款測試工具。畢竟對於一般文書、輕薄筆電來說,誰會拿這台 4 核心處理器來跑 CPU 渲染?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確實能快速反應出該系統的 CPU 效能。
在 Cinebench R20 CPU 渲染測試中,i7-1185G7 不論在插電(連接變壓器)或未插電(使用電池)的狀況下,都獲得 2476 pts 的多核成績,而對比的 R7 4800U 則是8C16T 處理器,因此獲得較高的 3421 pts 的多核性能。
單執行緒方面,則是 i7-1185G7 以 588 pts 贏過 R7 4800U 的 477 pts,而這時 AMD 平台在未插電狀況下效能則有了落差。
WebXPRT v3 則屬於文書工作輕薄筆電的使用範疇,這套是針對瀏覽器的效能測試,採用 HTML5 與 JavaScript 的情境,模擬線上照片增強、AI 相簿整理、股票期權定價、加密筆記與 OCR 掃描、銷售圖表和網上作業等線上工作情境。
測試統一使用 Edge 瀏覽器,這段測試則由 i7-1185G7 獲得較高的 246 分的成績,而 R7 4800U 雖有著 205 分的成績,但拔掉變壓器「未插電」狀況測試效能則下降至 115 分,可見 AMD 針對筆電的功耗調教更為嚴苛,目的其實都是為了延長電池續航力。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Classic 10.1,則是筆者外出工作時會使用的 RAW 檔邊修、轉檔軟體,測試以 100 張 D750 拍攝的 RAW 檔進行自動白平衡、自動設定、鏡頭校正等步驟後,輸出 2048 長、300 DPI 的 jpg 影像並加註浮水印等操作,記錄下 100 張 RAW 檔輸出 Jpg 的時間。
這測試 i7-1185G7 以 190 秒約 3 分鐘的時間完成,而對比的 R7 4800U 相對較慢 235 秒,但若是未插電狀況下則需要 402 秒的時間,這也是 AMD 再調教功耗、續航上需要在修正的地方。
↑ Lightroom Classic 10.1 照片輸出 100% CPU 使用率。
↑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Classic 10.1 照片輸出效能。
PCMark 10 Applications 測試,則是使用 Word、Excel、PowerPoint 與 Edge 等實際軟體進行的文書工作情境測試,針對各個 Office 應用設定測試情境並衡量應用啟動速度的綜合電腦效能測試。
同樣 i7-1185G7 獲得 10579 分的成績,在未插電狀況下效能則有稍微降低,但對比的 R7 4800U 在插電時有著 8878 分的成績,只不過未插電狀況下卻掉到 6136 分的成績;這看似問題但其實也不是,因為這會紮實的反應「電池續航」表現。
↑ PCMark 10 Applications 效能測試。
Intel Iris Xe Graphics 內顯初體驗
第 11 代行動處理器更新升級 10nm SuperFin 製程,更換上 Willow Cove 核心架構與 Iris Xe 繪圖核心,在 CPU 與整體效能比較上,這代 i7-1185G7 效能確實有著不錯的表現,而 Iris Xe 繪圖核心有著 96EU 單元、整合 Intel DL Boost DP4a 指令集執行神經網路推理與支援 AV1 編碼。
實際播放影片上,可順播 YouTube 4K AV1 格式影片,但預設上這採用 CPU 軟體解碼播放,而若是播放 8K 的影片則會稍微 drop frame 的狀況,但整體效能夠滿足影音播放需求。
另一方面基本的影音編輯、輸出,對於 i7-1185G7 也並非難事,Adobe Premiere Pro v14.6 版本支援 CPU + GPU 的硬體加速功能,測試公司 1080p60 片源的專案輸出,可見 GPU 使用率達到 100% 的負載,相對比起 CPU 使用率高出許多。
公司的 1080p60 開箱影片、片長 10 分鐘,主要進行基本剪輯、音軌與字幕等工作,並無使用畫面特效,輸出 H.264 格式時花費 423.4 秒(約 7 分鐘左右)的時間,速度並不算快但可應付基本影片輸出,若想要更快的創作速度,則要期待 Iris Xe MAX 獨顯版本。
↑ i7-1185G7 Premiere Pro 1080p60 H.264 影片輸出 423.4s。
但是,AMD 平台 R7 4800U 在 OpenCL 硬體加速下反而比 Software 運算還要慢,可見 AMD 對於應用的優化還未完善。
Prestige 14 Evo A11M 續航測試 – 保有一天 9 小時的耐力
筆電使用電池下的效能與續航兩者都相當重要,但從這點可看出 Intel 與 AMD 不同的調整策略。Intel Evo 認為筆電在電池模式下,也要給予用戶足夠的效能與順暢的體驗,以及 FHD 螢幕下有著 9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
而 AMD 目前的調整策略則是,當筆電在電池模式時,若非需要完整效能的應用(例如 Cinebench 渲染),則大幅降低 CPU 時脈、降低功耗,因此上述 WebXPRT v3、Lightroom 與 PCMark 10 Applications(Office 365)等測試,電池模式的效能都降低 30-40% 之多。
筆者認為兩者的策略都沒有錯,但 AMD 調降的有點太多了;使用 PCMark 10 Battery Application 測試兩台筆電的電池續航力,設定都調整為 50% 螢幕亮度、鍵盤背光 Off 與 Wi-Fi + BT On 的狀況下,Lenovo IdeaPad Slim 7 可達到 19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而 Prestige 14 Evo 則要設定「Blanced 更好的電池」才有著 10 小時 12 分的電池續航力。
確實 Intel 在調教上能讓筆電在插電、未插電保有相同的性能與順暢感,但若要長時間電池續航保證,則要調整效能與電池模式,至於 AMD 則是調降的實在太多了。
Prestige 14 Evo(i7-1185G7)A11M:52Whr
Lenovo IdeaPad Slim 7(R7 4800U)14ARE05:60.7Whr
Prestige 14 Evo A11M 溫度測試
溫度方面,Prestige 14 Evo 在待機時 CPU、GPU 約在 40°C 左右,而當使用 AIDA64 CPU 壓力測試時,在「High Performance / 進階風扇」設定下,CPU 溫度壓在 81°C、GPU 則稍微增加到 63°C,若切換為「Blanced 電池模式效能更好」的設定,筆電 CPU 與 GPU 溫度會提升到 89°C、69°C。
只不過在 AIDA64 FPU 測試下,CPU 都有接近 90°C 以上降頻的狀況發生,畢竟 Prestige 14 Evo 僅配置一組散熱鰭片與風扇,在一般文書工作下已有著不錯的散熱壓制力。
↑ 溫度測試 High Performance / 進階風扇。
因此,一般使用建議設定在「Blanced 電池模式效能更好」,這模式下筆電相當安靜也不會有風扇噪音,而當需要高效能輸出時再調整為「High Performance / 進階風扇」,這設定下在運行 PR、LR 輸出時,多少會感受到風扇的噪音,但只要配戴耳機或打開音樂就能忽視的程度。
總結
藉由 Intel Evo 認證用戶更能明確的找到合乎輕薄筆電要求的產品,尤其是 9 小時的電池續航、休眠喚醒小於 1 秒的速度,以及電池模式也有著一致的順暢操作感,而新規格的第 11 代處理器、Thunderbolt 4 與 Wi-Fi 6 也缺一不可。
但筆者私心建議希望 Intel Evo 能將筆電觸控板的操作手感、電源鍵整合指紋辨識(避免與鍵盤相同手感降低誤觸)、筆電變壓器的通用與便利性(連接線可分離)都納入考量當中。
MSI Prestige 14 Evo 新款換上新的設計 Logo,搭配俐落的鑽切線條、霧面噴沙處理的金屬機身,以及掀開螢幕後的 5° 傾角,讓筆電俐落、美觀與舒適鍵盤的打字手感;效能上 i7-1185G7 與 Iris Xe 內顯,可滿足文書工作、影音娛樂的輕薄筆電需求。
效能、散熱、溫度與續航表現上述都有數據提供給各位參考,若有想要挑選輕薄筆電、文書工作機的用戶,這波 Intel Evo 認證的筆電確實都有著不錯的特色,也讓用戶在挑選上更容易,再來就看明年的電競筆電大更新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