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新設計! NZXT 恩傑 N9 X870E 主機板開箱評測 | 全覆蓋馬甲、20+2+1主動散熱供電相、Wi-Fi 7 搭載
NZXT 恩傑擅長以一貫的簡潔的風格打造出美觀時尚的電腦周邊產品,不需要複雜的裝飾與花俏的燈光,回歸最純粹的機能美,這次推出的 NZXT N9 X870E 主機板也同樣採用了極簡風的設計,大面積的平面馬甲配合了工整的線條,簡單而不失質感。除此之外,旗艦級的 20+2+1 110A SPS 供電,並使用主動散熱方案保證了供電元件的穩定性,5GbE 有線網路 + WI-FI 7無線網路的設計,除了好看以外更要好用。
規格:
尺寸:ATX
處理器支援:AM5 Ryzen 9000 & 8000 & 7000 Series
處理器腳位:AMD Socket AM5
CPU 供電相:20+2+1 相 110A Powe Stage
晶片組:AMD X870E
記憶體: 4 x DIMM, MAX 256GB, DDR5 8000+(OC)
顯示輸出:2 x USB 4 Type-C(DisplayPort 內顯輸出)
擴充插槽:1 x PCIe 5.0 x16、1 x PCIe 3.0 x16 (x2)
儲存埠:4 x SATA 6Gb/s、1 x M.2 PCIe 5.0 x4、3 x M.2 PCIe 4.0 x4
網路:Realtek RTL8126 5GbE LAN
無線:MediaTek RZ717 802.11be Wi-Fi 7 160MHz、BT 5.3
音訊:Realtek® ALC4082 Audio Codec
USB埠:1 x USB 3.2 Gen 2×2 Type C(前置)、2 x USB 3.2 Gen 1(前置)、2 x USB 2.0(前置)、2 x USB 4 Type-C、5 x USB 3.2 Gen 2、3 x USB 3.2 Gen 1、2 x USB 2.0
RGB:2 x NZXT 8 pin、1 x NZXT RGB LED、2 x ARGB 4-1pin
FAN:2 x NZXT 8 pin、1 x 4-pin CPU、1 x 4-pin AIO PUMP、3 x 4-pin System Fan
NZXT N9 X870E 主機板開箱
NZXT N9 X870E 主機板的外觀與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台系高階電競風格完全截然不同,這間來自美國洛杉磯的電腦品牌擅長以簡潔的外型打造出時尚美觀的產品,N9 也繼承了該公司一貫的扁平化設計,並沒有過多浮誇的裝飾,僅依靠大面積的平面飾板與波浪紋金屬馬甲就打造輸了簡潔有力的視覺效果。
NZXT N9 X870E 主機板的尺寸為常見的 ATX 規格,提供 20+2+1 相 110A Power Stage 供電,即使遇上了前代大魔王 AMD Ryzen 9 7950X 也能輕鬆滿足;並搭配 4 DIMM DDR5 記憶體插槽,最大支援 256GB 容量與 DDR5 8000+ 的超頻能力。
PCIe 插槽方面,一條 PCIe 5.0 x16 與一條 PCIe 3.0 x16(x2) 的設計在連接顯示卡以外還能額外在連接其它任意裝置,滿足擴充需求;M.2 方面則配備了一個 PCIe 5.0 M.2 硬碟插槽與三個 PCIe 4.0 M.2 插槽,共計四條的設計足以應付大部分的使用場景。
網路方面採用了 Realtek 的 5 GbE 有線網卡與 MediaTek RZ717 WI-FI 7 無線網卡的組合,無線的部分僅支援到 Wi-Fi 7 160MHz 算是比較可惜的部分;音效的部分則是常見於主流高階主機板的 Realtek ALC4080 音效晶片,提供 3.5mm Line In/Out 與 S/PDIF out。同時也提供了共計 17 的個 USB 連接埠,包含前置 USB 3.2 Gen 2、2 個 Thunderbolt 4 Type-C 等 I/O 配置。
NZXT N9 X870E 目前有黑白兩個版本,除了顏色以外沒有任何區別,N9 X870E 的正面 PCB 部分幾乎都用造型簡單而工整的平面飾板給遮蔽,硬碟散熱器上則雕有 NZXT 的四字 LOGO。主機板背面就沒有任何的覆蓋件,僅有用於支撐後面板的金屬支架,處理器背板下方則標註了產品名稱。
隨主機板附送的配件還有多國語言的說明書、兩條 WI-FI 天線、直線與 90度轉角的 SATA 傳輸線各兩條,還有兩條將 NZXT 8 pin 插槽轉換成標準 4 Pin 風扇與 ARGB 4-1pin 的轉接線。
NZXT N9 X870E 採用 AM5 腳位,能夠支援 AMD Ryzen 7000 / 8000 / 9000 系列處理器,搭配 20+2+1 相 110A Power Stage 供電,供電散熱使用金屬削切的大體積 VRM 散熱器鎮住供電元件,內部還配備了主動散熱風扇保證了供電元件的穩定發揮。
VRM 散熱器上還設計了發光的燈條,不過這張板子的燈條相較先前開箱過的 N9 Z890設計上更簡潔一些,僅有一處有此設計。
▲ VRM 散熱器特寫,兩顆 3cm 風扇為穩定供電保駕護航
這張主機板提供了 4 條 DIMM DDR5 插槽,支援最高 256GB 的容量與高達 8000+ 的記憶體超頻頻率 (EXPO/XMP)。
而在主機板右上角這個區域,直條飾板挖開了一個槽,ATX 24-pin 主機板供電與前置 USB 3.2 Gen 2×2 Type C 就坐落於此,同時也配備了方便裸版測試用的開機與重開按鍵以及用於顯示錯誤代碼的雙八七段顯示器,上方則有三組 PWM 風扇插座與 NZXT 8 pin 和 NZXT RGB LED 插座。
▲ 主機板右上角 ATX 24-pin、USB 3.2 Gen 2×2 Type C、4 DIMM DDR5
這款主機板也提供了 4 組 SATA 6Gb/s,位於主機板的右側,用於連接大容量傳統硬碟存放冷資料十分夠用,同時另外 USB 3.2 Gen 1 連接埠也為於此。
▲ 側邊連接埠,另一個 USB 3.2 Gen 1 位於主機板的最下面
NZXT N9 X870E 有兩條全長的 PCIe x16 插槽,其中上面的一條為 PCIe 5.0 x16 的規格,而下方的速度就僅有 PCIe 3.0 x2。
M.2 硬碟插槽的部分,最上方被厚重的散熱馬甲附蓋的 M.2_1 為 PCIe 5.0 x4 的通道,而下方的硬碟散熱墊掀起來後還有三條 PCIe 4.0 x4 M.2 插槽可供使用。
一體式後 I/O 面板,提供了便利的 Clear CMOS 與 BIOS FlashBack 的功能;USB 方面包含了兩個 USB 4 Type-C、五個 USB 3.2 Gen 2、三個 USB 3.2 Gen 1 以及兩個 USB 2.0;內顯示訊輸輸出的部分,兩個 USB 4 連接埠皆支援 USB DP 輸出。
網路的部分則為 5.0GbE RJ-45 有線網路,與兩個 Wi-Fi 7 無線網路天線連接埠;音效則提供了 3.5mm Line OUT 與 Mic In,同時也提供了數位 SPDIF 輸出。
NZXT N9 X870E 主機板用料
介紹完 NZXT N9 X870E 的外觀與功能後,接下來就輪到卸下馬甲,一窺其背後用料的時刻了。
▲ 無線網卡為聯發科的 RZ717,僅支援 Wi-Fi 7 160MHz 頻段,但使用 WIFI GO 網卡盒設計可以方便後期更換
▲ 兩顆 BW9951E 與 ITE IT8857FN 用於提供 I/O 面板的 USB 功能
▲ 被散熱鰭片單獨覆蓋的晶片則是 asmedia ASM4242,負責提供 USB4
▲ Realtek RTL8126 網卡能夠支援最高達 5GbE 的乙太網路傳輸
▲ nuvoTon NCT6796D 環控晶片與 NCT5585D 監控晶片,這張主機板上還配備了一顆 LPC5528 ARM 嵌入式處理器
NZXT N9 X870E BIOS 功能
NZXT 的主機板產品長期與華擎進行合作,因此在 BIOS 的介面與操作邏輯上也能感受到不少相似之處。
不過 N9 X870E 的 BIOS 沒有常見的 EZ BIOS 功能,一進入就直奔主題而來,主選單頁面可以簡單的檢視處理器規格與記憶體的安裝狀態。
超頻工具提供了遊戲模式、PBO 降壓設定、記憶體超頻、電壓調整和處理器掉壓補償等功能。
進階頁面可以調整 AMD 處理器的超頻以及 PBO 設定、PCI 模式、內建裝置等詳細的設定功能。
工具選單中,media sanitization 可以用於清除硬碟中的資訊,BIOS 與 MEI 更新的功能也能在此找到。
硬體監控頁面可以檢視各種溫度與電壓數據,也能對風扇的轉速與模式做細部的個別調整。
開機選單就是常規的各項啟動選項,可以調整開機模式與順序。
NZXT N9 X870E 與 NZXT CAM
說到 NZXT 的產品就不能不提到 NZXT CAM 這款應用程式,透過此軟體,玩家就可以直接控制所有已安裝的 NZXT 裝置,從燈效到一些個別功能都可以進行調整,也能透過此軟體對韌體與 BIOS 進行更新。
▲ 電腦監控頁面能夠詳細的將目前所有的系統資訊,包括處理器與顯示卡的溫度與時脈還有風扇轉速,以及記憶體的佔用量與網路傳輸與儲存裝置的使用量
▲ 照明的部分可以調整目前系統的燈效,本測試時還同時安裝了 NZXT Kraken Elite V2 360 RGB 水冷散熱器,也可以一併同步調整
▲ 在一般設定中,可以調整語言與顯示溫度的單位,以及應用程式的啟動選項
NZXT N9 X870E 主機板效能測試
作為一張使用 X870E 晶片組的板王,NZXT N9 X870E 除了長得好看以外更是要有出色的性能;性能測試內容則為常見的幾套 CPU 渲染、電腦日常效能測試。測試環境則搭配了 AMD Ryzen 9 7950X、T-CREATE EXPERT DDR5 6400 與造型十分相配的 ZOTAC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White,設定上採用 PBO On、XMP 6400 的設定。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主機板:NZXT N9 X870E
記憶體:T-CREATE EXPERT DDR5 6400 ( 2 x 16GB )
顯示卡: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Edition
系統碟:T-FORCE CARDEA IOPS 1TB
散熱器:NZXT Kraken Elite V2 360 RGB
電源供應器:FSP Hydro PTM PRO ATX3.0 (PCIe5.0) 12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 專業版
CPU-Z 檢視 AMD Ryzen 9 7950X 處理器資訊,採用 TSMC 5nm 製程 16 核心 36 執行緒處理器,搭配 NZXT N9 X870E 主機板測試,BIOS 版本為 3.20,記憶體則是雙通道 DDR5 16GBx2 6400MHz。
CINEBENCH 2024 新版本全面採用 Cinema 4D 預設的 Redshift 渲染引擎開發,並包含 GPU、CPU 的完整測試並支援跨平台的性能比較,這也帶給 CPU 更強悍的渲染測試;而 CINEBENCH R23 成績一併附上方便玩家對比參考。
AMD Ryzen 9 7950X 在 2024 版本獲得 CPU nT 2026 pts、1T 118 pts 的性能;R23 版本 CPU nT 37647 pts、1T 1967 pts 的成績。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記憶體使用 T-CREATE EXPERT DDR5 6400,搭配 NZXT N9 X870E 主機板,記憶體讀取 76697 MB/s、寫入 78458 MB/s、複製 71457 MB/s、延遲 76.7 ns 的表現。
電腦整體性能測試,則以 PCMark 10 來進行,可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
Ryzen 9 7950X 與 GeForce RTX 5080 的組合獲得了 9921 分,電腦基準性能 Essentials 有著 11262 分,生產力則有 11032 分,在與運算的數位內容創造則獲得了 21327 分;記錄的資料顯示測試時 CPU 時脈最高達到 5.7 GHz。
▲ PCMark 10
無線網路方面 NZXT N9 X870E 採用 MediaTek RZ717 Wi-Fi 7無線網路晶片,通過實際連上 Wi-Fi 7 無線網路 6GHz 頻段,理論傳輸值顯示為 2882 Mbps。
▲ 由於僅支援 160MHz 頻段,因此最高速僅為 2882Mbps
總結
NZXT N9 X870E 主機板是一款主打外型的產品,與現今主流張牙舞爪的硬派與競技風設計不同,這張主機板結合了 NZXT 獨特的簡潔造型與俐落的線條,不過多堆砌元素的設計與現今扁平化的浪潮也不謀而合,能夠良好的與自家產品搭配組合出更協調的形象。
擴充方面就不是這款產品的強項,也許是為了外形考量,僅有一組 PCIe 5.0 x16 用於連接高性能的顯示卡等裝置和另一個 PCIe 3.0 x16 (x2) 用於額外的擴充,對於只玩遊戲玩家來說應該夠用,但是若是還有其他連接需求可能就稍顯不足。硬碟的部分四組 M.2 硬碟插槽以同級產品來說偏少,但還在及格線上,四組 SATA 連接埠就屬於正常配置,可以滿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
這系列的主機板就是為了連動其他 NZXT 周邊而生,讓玩家們能夠組出一體化且風格一致的電腦,不過為了獲得一體化外觀得付出的代價也不少,NZXT N9 X870E 目前兩種顏色在原價屋的售價皆為 NTD$ 21,990 元,如果僅以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款主機板並沒有什麼亮點,但若是對外觀有所追求的玩家,或特別喜歡 NZXT 的獨特美學,那麼這款主機板確實就可以考慮看看。
目前 NZXT 的主機板全線產品皆在台灣提供了獨步全球的五年保固,以發票的購買日為準無須註冊,並且在保固內只換新品,若遇停產產品也會直接免費升級為同級新品,決不折價,為台灣消費者們提供最頂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