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ROG MAXIMUS XI HERO 開箱測試 / 智慧 AI 超頻 5 向優化
9 代起 8 核頂,隨著 i9-9900K 的推出,華碩 ROG MAXIMUS 系列來到第「XI」世代的更新,採用著 Z390 晶片組擔當 ROG 入門板的 MAXIMUS XI HERO,維持著「一體式 I/O 背板」、「雙 M.2 散熱片」與數位燈條等功能之外,ROG 更精心設計 AI 智慧超頻、5 向優化,以及 OptiMem II 記憶體佈線優化,讓玩家可獲得更強悍的 8 核心超頻性能。
規格
尺寸:ATX(30.5cm x 24.4cm)
處理器:Intel 9th / 8th Gen Core 處理器
處理器腳位:LGA 1151
晶片組:Intel Z390
記憶體:4 x DIMM, MAX 64GB, DDR4 4400+(OC)/2666 MHz
擴充插槽:2 x PCIe 3.0 x16(x16, x8/x8)、1 x PCIe 3.0 x16(@x4 Mode)、3 x PCIe 3.0 x1
多顯卡支援:2-Way SLI/CrossFireX
儲存埠:6 x SATA 6Gb/s、M.2 Socket 3(PCIe 3.0 x4 & SATA)、M.2 Socket 3(PCIe 3.0 x4)
網路:Intel I219-V Gigabit LAN w/ LANGuard
無線:Intel Wireless-AC 9560 Wi-Fi 802.11a/b/g/n/ac、BT 5.0
音訊:ROG SupremeFX S1220、ESS ES9023P DAC
USB埠:1 x USB 3.1 Gen2 前置插座、4 x USB 3.1 Gen2 (Type-A、Type-C)、4 x USB 3.1 Gen1(2個需擴充)、6 x USB 2.0(4個需擴充)
影像輸出:HDMI 1.4b、DisplayPort 1.2
華碩 ROG MAXIMUS 系列一路隨著 Intel 主流桌上型平台的更新,來到了第 11(XI)代主機板,這次更新更比 Z370 的 10(X)代更全面,不僅有著 ROG 入門擔當 MAXIMUS XI HERO,上還有 M-ATX 的 GENE、水冷的 Formula 與極致版 Extreme,想必針對超頻設計的 APEX 可能是後續還會推出。
由於 Z390 規格與 Z370 雷同,再加上這代核心數的提升,因此各家 Z390 主機板紛紛增加 VRM 供電相數與 8+4 pin 或 8+8 pin 供電。另一方面,新系列的板子外觀都有更新,但 ROG 更著手在 OptiMem II、MemOK! II 與 ASUS Node 的功能更新。
華碩針對旗下 Z390 主機板,皆採用「OptiMem II」記憶體優化佈線,在電路板底層加入大面積接地面防範外部干擾,而頂層則針對 VIA 穿孔加入 Ground Trace 防止訊號橫向干擾;同時減少 VIA 穿孔數量並優化分層路徑減少干擾。
通過 OptiMem II 記憶體優化的 T-Topology 記憶體佈線,可讓 XI HERO 記憶體達到 DDR4-4400 的高記憶體時脈。
說道「MemOK! II」,可能有玩家對華碩的 MemOK 功能有些映象,就是當用戶的記憶體超頻失敗或不相容無法開機時,可透過 MemOK 的按鈕按下後讓主機板自動針對記憶體測試,讓系統可正常的開機;但因為 MemOK 是一個按鈕,遇到記憶體問題你就必須拆下電腦側板,才能觸及 MemOK 的按鈕。
因此新版導入 MemOK! II 的開關,只要開關撥到啟用 MemOK! II 的功能時,當主機板遇到任何記憶體有關的開機問題,MemOK! II 會主動介入並依序嘗試不同記憶體 Profile、電壓,自動解決記憶體相關的開機問題。
「ASUS Node」則是華碩與第三方合作廠商,通過 Node 接口可擴充硬體或軟體功能,簡單來說就像是一些 DIY 周邊如機殼、水冷、數位電源,可通過 USB 2.0 連接至主機板後,讓軟體可隨時監控這些設備的狀態與控制。
Node 與這樣的應用類似,但其接口並非 USB 2.0 的規格,而是華碩自定義的連接接面,目前已知道全漢 FSP HDP1000 Hydro DPM 電源供應器,將可透過 Node 連接並藉由 Ai Suite 軟體來監控與控制;而 InWin 也研發了具備 LiveDash OLED 面板的 301 機殼,未來還會有更多產品加入 ASUS 的陣營。
ASUS ROG MAXIMUS XI HERO 主機板開箱
上述 3 點是這一代 Z390 的主要更新功能,當然在主機板外觀、功能上還是有些小改進。Z390 支援 Intel 9th 與 8th Gen Core 處理器、LGA 1151 腳位;記憶體維持著 4 DIMM 最高 64GB 記憶體容量,並採用 OptiMem II 優化技術,更可達到 4400 MHz 記憶體時脈。
擴充則由 CPU 提供兩組 PCIe 3.0 x16 插槽,支援單卡 x16、雙卡 x8 x8 模式,而其餘一組 PCIe 3.0 x16(@x4 Mode) 與三組 PCIe 3.0 x1 則由晶片組提供;儲存則有著 6 組 SATA,以及 2 組具備散熱片的 M.2 插槽。
網路則維持 Intel I219-V Gigabit LAN 與 LANGuard 設計,Wi-Fi 則採用 Intel Wireless-AC 9560,並提供 GameFirst IV 網路優化軟體;音效晶片則是採用 SupremeFX S1220 Codec與 ESS ES9023P DAC,並提供 Sonic Studio III 與 Sonic Radar III 等軟體。
Z390 晶片組原生給予 6 組 USB 3.1 Gen 2,其中 4 組於主機板後 I/O 一組為 Type C 其餘為 Type A,並有前置 USB 3.1 Gen 2 插座,餘下還有 4 組 USB 3.1 gen 1 與 6 組 USB 2.0;內顯輸出則沒有改變 HDMI 1.4b 與 DisplayPort 1.2 介面。
↑ 背面則有完整規格,以及 SupremeFX 音效、一體式背板、雙 M.2 散熱片與 ARGB 擴充等功能。
這代裝甲的風格比較像是航空母艦一般,帶著高科技未來感,並且維持著黑、灰色係的搭配;VRM 散熱片的尺寸也比起上一代在大了些,並且透過熱導管連接成 L 型散熱片。
也因為提供雙 M.2 散熱片,因此主機板中央與 PCH 下方,各有一片散熱片,讓主機板的裝甲感更重了些。
主機板右上角,則有著電源按鈕與 Reset 按鈕,Debug 用的 Q-Code 指示器也在右上角;而且這次主機板上,印製了輔助的說明文字,像是記憶體建議安裝在 DIMM A2 與 B2,並印上了 Primary 字樣,這也是各家在安裝 2 DIMM 記憶體時,都建議先安裝在靠右的插槽。
↑ 這次處理器腳位的保護蓋,也印上了 Join The Republic 字樣。
為了讓 i9-9900K 有著好超頻性能,這代供電相不僅要給足,VRM 散熱片也跟著加大,並有著熱導管連接成 L 形散熱片;而 CPU 供電也升為 8+4 pin 供電。
儲存方面,則在右下角有著基本的 6 組 SATA 連接埠,而主機板上則有著 2 組 M.2 插槽,並都配置了散熱片。
CPU 下方這組 M.2_1 支援 2280 的尺寸以及 SATA 與 PCIe x4 等通道;而 PCH 下方這組 M.2_2 則支援到 22110 的尺寸與 PCIe x4 通道;散熱片下都備有導熱膠,安裝好 M.2 SSD 之後,記得撕下保護膠膜後在鎖上散熱片。
PCIe 擴充則有著 2 組 PCIe x16 插槽,並有著金屬強化插槽的強度,這 2 組支援單卡 x16、雙卡 x8, x8 的使用模式,此外還有著 1 組 PCIe x4、3 組 PCIe x1。
音效方面,則維持著 ROG SupremeFX S1220 音效晶片搭配 ESS ES9023P DAC 晶片。
主機板的後 I/O 檔板以預先安裝,讓玩家在 DIY 組裝時可更快速。後 I/O 有著 Clear CMOS 按鈕,以及 USB BIOS Flashback 按鈕,若玩家升級 CPU 時忘記刷 BIOS,可透過這按鈕免 CPU 開機直接更新 BIOS。
此外,亦提供了 PS/2 滑鼠鍵盤、2 組 USB 2.0、2 組 USB 3.1 Gen 1(藍色)與 4 組 USB 3.1 Gen 2(紅色與 Type C);內顯則是 DisplayPort 與 HDMI 雙輸出。
ASUS ROG MAXIMUS XI HERO 主機板用料
主機板上的功能、I/O 基本介紹的差不多,緊接著便來細看主機板上的 CPU、RAM VRM 與板載晶片等用料。
↑ ROG MAXIMUS XI HERO 主機板完整外觀。
↑ CPU 則使用 DIGI+ ASP1400CTB 數位供電控制器。
↑ 搭配 8+2 相供電設計,採用 SiC639 50A MOSFET。
↑ 網路則是 Intel I219-V Gigabit LAN。
↑ SupremeFX S1220 音效晶片與 ESS ES9023P DAC。
↑ BIOS 晶片、IDT 6V41638B BCLK 時脈產生器。
↑ STM32F 072CBU6 ARM 控制晶片,做為板子特殊功能使用。而 GL852G 是 Genesys Logic’s 生產的 4 port USB 2.0 HUB,這可能與 ASUS Node 的使用有關。
ASUS ROG MAXIMUS XI HERO 主機板配件
配件方面,則有著 ROG 感謝卡、貼紙、杯墊、說明書與軟體光碟。還有著 SATA、RGB 等線材,以及 Wi-Fi 天線、Q-Connect 與 SLI 橋接器。
↑ 4-pin RGB 與 3-pin ARGB 燈條延長線。
AI 智慧超頻 ROG MAXIMUS XI HERO BIOS OC
這一代 ROG 與 ROG STRIX 的主機板,都提供了「AI 智慧超頻」的功能,簡單來說主機板會自動對 CPU、散熱器進行頻估,並會給出輕負載、重負載下不同的超頻時脈設定,簡單來說就是讓主機板來針對 CPU 與散熱器進行自動超頻。
Extreme Tweaker 中有所有處理器、記憶體、電壓超頻的設定功能,AI 智慧超頻中可選擇 Manual、XMP I 與 XMP II。XMP I 是不套用記憶體 Profile,而是 ASUS 自行優化的參數設定,而 XMP II 則是套用記憶體的預先設定參數。
若玩家在將 AI 智慧超頻設定為 Manual 之後,在 CPU 核心倍頻設定中即可使用 AI Optimized 設定,會替 i9-9900K 搭配 AIO 水冷散熱器,自動超頻 4.9 GHz(輕負載)、4.8GHz(高負載)的設定。
若想要詳細了解 AI 智慧超頻的功能,可按下 F11 有專頁解說這功能。
Armoury Crate 安裝驅動更便利 ROG 超值軟體
收起你的光碟機,新版 Z390 主機板預設開機後會詢問:「是否安裝 Armoury Crate 軟體?」,這是放置於 BIOS 的前導程式,若玩家願意安裝會在自動下載。Armoury Crate 可幫忙安裝驅動程式、工具程式,以及獲得 ASUS ROG 相關的資訊、文章等等。
對於 DIY 玩家來說,裝了他就不用拿出光碟機,也不用上去官網下載驅動,省時更省力;當然若玩家不想安裝,也可在 BIOS 中將這功能關閉。
AURA Sync
AURA 軟體不僅有著各式燈光效果,亦有著色彩圈、亮度、RGB、Hue 等顏色調整功能,讓玩家自行調色;另一方面,AURA Sync 亦可與 ROG Claymore 機械式鍵盤、ROG Spatha、Gladius II、Pugio 等電競滑鼠,以及 STRIX 顯示卡、RAM 記憶體等產品同步燈光,打造出最具個人特色的 DIY 電腦。
AI Suite 3
AI Suite 3 軟體本身就提供著主機板 TPU、EPU、DIGI+ 電源控制,以及風扇控制 Fan Xpert 4,讓玩家可以透過這套軟體來控制、微調電腦設定與監控。
↑ AI Suite 3 軟體介面,最上方即有 AI 智慧超頻與 5-Way 優化。
而搭配新的 Z390 主機板,則會有「AI 智慧超頻」的功能,這功能與 BIOS 的相同,就是通過散熱器的評估,推薦更適合的超頻時脈,玩家一樣可透過 AI Suite 3 啟用智慧超頻的功能,當然若想要更全面的超頻測試,則可使用「5-Way 優化」功能。
↑ AI 智慧超頻已預測好可調整的超頻空間,僅需按下 START 即可。
↑ 軟體測試 3 核心以下 5.0 GHz,以上則是全核 4.8 GHz 超頻。
5-Way 優化除了 CPU 時脈超頻外,更針對 Fan Xpert 4 風扇測試、EPU 自動節能、DIGI+ Power 控制,讓系統可更全面的優化並提升超頻性能。
↑ 不過 5-Way 優化的結果,則是 3 核心以下 5.0 GHz,以上都是全核 4.7 GHz 超頻。
GameFirst V
新版 GameFirst V 變得更智慧,基本上無須任何操作,預設採智慧模式運作,會依據應用優先權來調整封包,並可調整應用使用有線 LAN 或無線 Wi-Fi 連網,以達到順暢網路遊戲體驗,當然亦可手動自行選擇模式或程式優先權。
此外,也提供了網路監控、網路資訊等功能,若搭配 ROG 路由器則有 ROG FIRST 的優先權功能。
Sonic Studio III & Sonic Radar III
Sonic Studio III 軟體,除了可透過 Sonic Studio Effects 強化音效與自訂 EQ 之外,更強的是能夠依據不同應用,來指定音效輸出的路徑,例如:用電腦觀看電影時,可以直接透過 HDMI 輸出影音訊號給擴大機,而擴大機再分別將音訊出給音響、影像輸出給電視使用;而當在遊戲時,也可以自動將遊戲音訊,輸出給電競耳機,讓玩家無須手動切換,一切音效管理通通交給 Sonic Studio III 即可。
Sonic Studio III 會自動偵測應用程式,接著在高級設定當中,將 DEVICE ROUTING 給開啟之後,就能依據不同應用來選擇輸出的音訊裝置;且可以依據不同應用來設定音效與等化器,並可將設定儲存起來進行備份。
Sonic Radar III 則是分析遊戲音訊,並透過雷達顯示,將聲音的方位給「指示」出來,對於需要聽音辨位的遊戲,這功能對於初學者可以說是相當強大,新版本的 Sonic Radar III 提供了雷達、3D 指針與信號顯示器,讓玩家可以看見聲音方位;Sonic Radar III 在《鬥陣特攻》遊戲當中也相當有效,不論敵友只要聲音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顯示在雷達上,而在軟體的編輯頁面當中,也能設定圖像的透明度與位置,喜愛射擊遊戲的玩家,但又是聽力苦手的玩家,可以試著用這套軟體來試試。
RAMCache III 與 RAMDisk
可以對電腦中的主要磁碟,進行記憶體快取加速,換句話說就是將一小部分的記憶體,當作磁碟的前級緩衝區,如此一來就能加速磁碟的讀/寫速度;而操作上,只需選擇預加速的硬碟,以及設定快取記憶體容量,容量多寡與各位系統記憶體有關,設定個 1GB 就已相當夠用。
RAMDisk 則是將一小塊記憶體當作儲存碟來使用,玩家可見力個 32 MB 的記憶體磁碟,用來存放暫存檔之類的資料,開關機時軟體會在將資料搬移到磁碟當中儲存。
ASUS ROG MAXIMUS XI HERO 主機板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方面,則使用常見的幾套軟體來測試效能。處理器使用 Intel Core i9-9900K,設定上採用主機板預設自動超頻設定,以下分數提供給各位參考。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HERO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DDR4 8GB*2-3200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系統碟:Samsung NVMe SSD 960 PRO M.2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SS-1250XM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CPU-Z 可檢視 Intel Core i9-9900K 完整資訊,處理器代號 Coffee Lake,為 14nm 製程的處理器,有著 8 核心 16 執行緒;主機板使用 ASUS ROG MAXIMUS XI HERO,Z390 晶片組;記憶體為雙通道 DDR4 3200MHz。
CPUmark99 測試,單看處理器的單核心執行能力,單核心的 IPC、時脈高即可獲得相當高分。i9-9900K 有著 888 分的高單核性能。
wPrime 則用來衡量處理器多線程運算能力,透過計算平方根的方式來測量處理器性能,測試分為 32M 與 1024M 運算難度,就看誰的多核心運算能力較強,即可用最短的時間完成計算。
i9-9900K 採用 16 執行緒進行運算,32M 花費 4 秒、1024M 花費 84 秒計算。
CINEBENCH R15 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可用來評估電腦處理器的 3D 繪圖性能。也是目前用來評比 CPU 運算性能常見的測試軟體。
XI HERO 搭配 i9-9900K 可達到 CPU 2032 cb 的高成績,單核心亦有著 217 cb 的性能。
Corona Benchmark 則是相當容易操作的測試工具,主要是透過 CPU 運算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
i9-9900K 花費 96 秒完成渲染。
V-Ray Benchmark 可測試電腦的 CPU 對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的運算速度,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
I9-9900K 僅需 63 秒就完成工作。
POV-Ray 是一套免費的光線追蹤 3D 渲染工具,藉由多核心 CPU 的算力,來計算光影與 3D 影像的渲染。
i9-9900K 有著平均 4246.2 PPS 的計算速度,僅需 61.7 秒就可以完成 CPU 渲染。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記憶體使用 G.SKILL Trident Z RGB DDR4 8GB*2-3200 記憶體。搭配 XI HERO 有著記憶體讀取 47420 MB/s、寫入 46608 MB/s、複製 43778 MB/s、延遲 43.7 ns 的表現。
常使用的 WinRAR 壓縮軟體,此測試對於核心數要求不高,但對於高時脈的 i9-9900K 來說,有著 28,704 KB/s 的處理速度。
7-Zip 壓縮測試與之相對,就可用到多核心的性能,i9-9900K 壓縮評等為 54995 MIPS,解壓縮 85001 MIPS。
影音轉檔方面,測試使用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 進行,i9-9900K 於 X.264 編碼有著 60.9 fps 的運算性能,而 X.265 更有著 42.3 fps 的表現。
測試系統碟 Samsung SSD 960 PRO NVMe M.2 500GB 的讀寫性能,循序讀取 3391 MB/s、寫入 2093 MB/s,4K 亦有著 420 MB/s、367 MB/s 的水準。
電腦整體性能測試,則以 PCMark 10 來進行,可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試,最後 Gaming 測試則是分別計算電腦物理運算與繪圖分數。
i9-9900K 搭配 RTX 2080 Ti,在 Extended 測試中獲得了 9,394 分,電腦基準性能 Essentials 也有著 9470 分,生產力則有 8407 分,在更需要 CPU 運算的數位內容創造獲得 11449 分,遊戲亦有著 23085 分的成績。
繪圖效能測試,搭配 RTX 2080 Ti FE 顯示卡進行測試,而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中,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24971 分;針對 DirectX 12 所設計的 Time Spy 測試,CPU 獲得了 11012 分的成績,當然 CPU + GPU 的總成績更是相當高。
新一代 ROG MAXIMUS XI HERO 主機板,不僅有著未來、科技感的外觀與 AURA 燈光設計,更有著足夠的性能,面對 8 核心的 i9-9900K、i7-9700K 都可全核穩定超頻,讓玩家獲得更強悍的多核心體驗。
ROG 更優化記憶體佈線,以及 AI 智慧超頻、5 向優化的超頻功能,讓超頻更容易,簡單幾個步驟即可獲得 K 系列處理器應有的超頻性能;這代,主機板不僅供電強化,滿足 8 核心處理器的供電需求,更原生 6 組 USB 3.1 Gen 2 連接埠,讓主機板 I/O 更完整。
ROG 入門 MAXIMUS XI HERO,滿足 8 核超頻所需,更給予眾多軟體支援與智慧超頻,這代超頻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