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

ASUS ROG STRIX B550-E GAMING 主機板開箱測試 / 像英雄看齊與 USB-C 音效輸出

面對 B550 包辦入門、主流與高階的定位,華碩主板明確產品定位之下,這晶片組則由 ROS STRIX 扛起高階產品應對,ROG STRIX B550-E GAMING 主機板,上至英雄般的 14+2 相 Teamed Power Stage 設計,給予玩家強悍的 Ryzen 處理器效能與 CPU PCIe 4.0 支援,規格更不輸 X570-E 大哥,只要價格得宜這張性價絕對能讓 Ryzen 玩家再香一波。

規格
尺寸:ATX(30.5cm x 24.4cm)
處理器支援:AMD 3rd Gen Ryzen
處理器腳位:AM4
CPU 供電相:14+2 Teamed Power Stages
晶片組:AMD B550
記憶體:4 x DIMM, MAX 128GB, DDR4 4400(OC)MHz
內顯輸出:DisplayPort 1.2、HDMI 2.1
擴充插槽:2 x PCIe 4.0 x16(x16, x8/x8)、1 x PCIe 3.0 x16(@x4)、2 x PCIe 3.0 x1
多卡支援:AMD 3-way CrossFireX、NVIDIA 2-way SLI
儲存埠:6 x SATA 6Gb/s、1 x M.2 Key M 22110(PCIe 4.0 x4 & SATA)、1 x M.2 Key M 22110(PCIe 3.0 x4 & SATA)
網路:Intel I225-V 2.5GbE
無線:Intel Wi-Fi 6 AX200 2×2 1024QAM/OFDMA/MU-MIMO 802.11ax、藍牙v5.0
音訊:ROG SupermeFX 7.1 S1220A、USB Type C 輸出
USB埠:1 x USB 3.2 Gen 2 Type E(前置擴充)、3 x USB 3.2 Gen2(1C/2A)、2 x USB 3.2 Gen1(2 個需擴充)、8 x USB 2.0(4 個需擴充)、1 x Audio Type C(USB 2.0)

ROG STRIX B550-E GAMING 主機板開箱 / 低調電域粉與 GPS 位址

華碩主機板主要以 ROG Crosshair 做為 AMD 平台的高階主機板系列,因此 B550 肯定無緣但也讓 ROG STRIX 有著空間可以大展身手,只是道義上還是無法明目張膽的超越英雄,但對上同階 X570-E 也絲毫不遜色。

ROG STRIX B550-E GAMING 為華碩 B550 系列最高階的板子,上至 14+2 Teamed Power Stages、CPU 8+4 pin 供電與 VRM 散熱器,給予 Ryzen 9 足夠的效能與穩定,同樣 4 DIMM DDR4 插槽最大 128GB 記憶體容量與 4400MHz 記憶體超頻能力。

面對下一代 APU 則提供內顯 DisplayPort 1.2 與 HDMI 2.1 的規格輸出;PCIe 則提供基本 2 根 PCIe 4.0 x16 支援單卡 x16、雙卡 x8/x8 SLI 或 CrossFireX,並有著 1 根 PCIe 3.0 x4 與 2 根 PCIe 3.0 x1 擴充插槽。

儲存則是 6 個 SATA 連接埠,以及 1 根 M.2 支援 PCIe 4.0 x4 與 SATA 介面,另 1 根 M.2 則是支援 PCIe 3.0 x4 與 SATA 介面;PCIe 通道實際上僅 PCIeX16_3(x4)與 x1 插槽共用,而第 2 根 M.2 則是與 SATA6G_56 共用通道。

PCIe 佔用線路共享
插槽
通道
共用插槽
PCIeX16_3(x4)
PCIe
PCIeX16_3(x2)
PCIeX1_1(x1)
PCIeX1_1(x1)
M.2_2
PCIe
SATA6G_56
SATA

 

網路同樣升級成 2.5GbE + Wi-Fi 6 的組合,音效提供 ROG SupermeFX 7.1 S1220A,並且具備 USB Type C 音效輸出,支援 USB DAC 或轉接類比 3.5mm 耳麥輸出功能;USB 則提供前置 USB 3.2 Gen 2,後 I/O 則有 3 個 USB 3.2 Gen2,以及最多 2 個 USB 3.2 Gen1、8 個 USB 2.0 等連接埠。


↑ ROG STRIX B550-E GAMING 外包裝,搭配著電域粉點綴,更騷包了。


↑ 背面規格外,主機板特色有前置 USB 3.2 Gen 2、USB C Audio、14+2 相供電與 Wi-Fi 6 無線網路 + 2.5GbE LAN。

 

ROG STRIX B550-E GAMING 同樣有著 14+2 相 Teamed Power Stages 與 CPU 8+4 pin 供電,同樣黑化的主機板,搭配著 VRM 散熱器、I/O 外殼與 PCH 散熱片,除了採用圓形點陣外,更以電域粉點綴,主板看似更騷包;主板背面同樣有著文字、點陣點綴,並且標住著華碩新大樓的 GPS 位置。


↑ ROG STRIX B550-E GAMING。


↑ 主板背面造型。

 

主機板右上角區域,除了 4 DIMM DDR4 記憶體插槽外,還有著 ATX 24-pin 供電、USB 3.2 Gen 1 與 USB 3.2 Gen 2 Type C 擴充座;以及 ARGB、RGB 針腳、開機偵錯的 QLED 與 CPU FAN 插座等。


↑ 主機板右上角。

 

CPU AM4 腳位與周圍的 14+2 相供電,並以 VRM 散熱片壓制溫度,而 I/O 外殼上則有著文字蝕刻的處理,搭配新設計的「異位」ROG Logo 等設計;CPU 供電則是 8+4 pin 輸入。


↑ CPU 與 VRM。


↑ CPU 8+4 pin 供電。

 

主機板右下角,則是 B550 + CPU 提供的基本 6 個 SATA 6Gb/s 連接埠。


↑ 6 SATA。

 

PCIe 擴充,則維持基本配置,第一根與第二根為 PCIe 4.0 x16,支援單卡 x16、雙卡 x8/x8 切換,第三根則是 PCIe 3.0 x4 與額外 2 個 PCIe 3.0 x1 擴充。

2 根 M.2 插槽都有專屬散熱片,第一根 M.2 支援 PCIe 4.0 x4 與 SATA SSD,而第二根 M.2 則支援 PCIe 3.0 x4 與 SATA 介面。

主機板下方邊緣從左邊開始依序是前音源、Debug Code、ARGB / RGB 針腳、FAN、USB 2.0 與前面板控制針腳。


↑ PCIe 插槽。


↑ M.2 插槽。

 

主機板後 I/O 同樣採一體式設計,給予 4 個 USB 2.0、3 個 USB 3.2 Gen 2(1C/2A),內顯則是 DisplayPort 1.2 與 HDMI 2.1 輸出,此外還有 RJ-45 網路、Wi-Fi 6 天線與 BIOS FLBK 更新按鈕。

音效則維持 5 個 3.5mm 輸出 7.1ch 聲道,並將 S/PDIF 改為 USB C Audio 連接埠,這個 USB C 支持一般 USB DAC(USB 2.0),也支援 USB C 轉類比 3.5mm 輸出功能,讓玩家在連接 USB C 耳機時可更便利。


↑ 主板後 I/O。

 

ROG STRIX B550-E GAMING 主機板用料 / 14+2 相、6 層板

上述介紹了 ROG STRIX B550-E GAMING 大致的功能、規格與外觀等設計,接著將正面外殼與散熱片移除,來檢視主機板上還藏了什麼好料。


↑ 主機板完整外觀。


↑ 記憶體提供 1 相供電設計。


↑ CPU 採用 14+2 Teamed Power Stages 設計,每相都使用 DrMOS. 整合型元件。


↑ CPU 供電控制器 DiGi+ EPU ASP2006。


↑ GL852G USB 2.0 HUB;以及多顆 P13EQX 做為 USB 3.2 Gen 2 Redriver。


↑ Intel I225-V 2.5GbE LAN。


↑ BIOS 與 Flash 晶片。


↑ S210 用來判對 USB C Audio 連接的裝置為 USB DAC 或類比 3.5mm 耳機。


↑ NUVOTON NCT6798D-R 環控晶片。


↑ ROG SupermeFX 7.1 S1220A 音效晶片。


↑ 針對 PCIe 4.0 x16 提供的 4 顆 P13EQX 16 ReDriver 與 P13DBS Switch。


↑ TPU 控制晶片。


↑ AURA 燈效晶片。


↑ 前置 USB 3.2 Gen 2 的 P13EQX ReDriver。


↑ AMD B550 晶片組。


↑ VRM、PCH、M.2 散熱片與 I/O 外殼、檔板。

 

ROG STRIX B550-E GAMING 配件一覽 / USB-C 音效輸出

配件則提供基本的 3 條 SATA 線、2 條 RGB 延長線,Wi-Fi 2×2 天線,以及說明書、貼紙、感謝卡、ROG 吊飾等。


↑ 主機板配件。

 

配件中,也額外提供一條 USB C 轉 3.5mm 的延長線,可將後 I/O 的 USB C 轉接類比輸出,讓玩家在連接耳機時,不用在屈就於機殼前音源的接頭。


↑ USB C 轉 3.5mm 類比輸出。

 

ROG STRIX B550-E GAMING BIOS 設定

BIOS 設定當中,玩家可通過 Ai Tweaker 來調整 CPU、RAM 超頻時脈與電壓設定,除了可載入 D.O.C.P.(XMP)設定外,Performance Enhancer 若設定在 Level 3(OC)下,主機板也會幫忙提升整體 CPU 效能。


↑ BIOS 概要。


↑ Ai Tweaker 設定。


↑ 電壓設定。

 

同樣 BIOS 當中提供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設定,啟用後可設定 10x Overdrive Scalar 與 200MHz Boost Clock Overdrive 設定。


↑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 進階設定。


↑ 可針對 M.2 與 PCIe 設定。


↑ 監控。


↑ 開機設定。


↑ Armoury Crate 也可在 BIOS 中設定關閉。

 

ROG 軟體加值 / Armoury Crate , AI Suite3, GameFirst V, Sonic Studio 3

軟體方面,ROG 導入 Armoury Crate 接管 AURA Sync 與燈效同步,更可幫忙更新驅動、軟體等功能;而 B550-E 主機板燈效,則在 I/O 外殼上的 ROG Logo,以及 PCH 上的 STRIX 字樣,兩處具備 ARUA 燈光。


↑ 主機板燈效。


↑ 主機板燈效。


↑ Armoury Crate 驅動更新。


↑ Armoury Crate AURA Sync。

 

AI Suite3 軟體則集合監控、超頻等功能,玩家可透過軟體簡易調整電腦的效能,以及控制風扇轉速等功能;亦可透過軟體進行 5 向優化提升電腦效能。


↑ AI Suite3。

 

GameFirst VI 介面更整潔,提供多種預設模式,像是遊戲優先或下載等,並有效利用多網路的連接能力。


↑ GameFirst VI。

 

Sonic Studio III 則是音效強化、效果與路由的軟體,除了播放音效加強外,也可替強化麥克風錄製效果。此外,Sonic Radar III 則可將遊戲音效轉換為方向,透過視覺方式指出聲音發出的方向,幫助玩家練習。


↑ Sonic Studio III。


↑ 錄音強化。


↑ Sonic Radar III。

 

ROG STRIX B550-E GAMING 主機板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方面,則使用常見的幾套 CPU 渲染、電腦效能測試與遊戲效能進行測試。處理器則使用 AMD Ryzen 9 3900X、GIGABYTE AORUS DDR4-3600 8G*2 與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設定上採用主機板預設 Auto、Performance Enhancer Level 3(OC)、PBO 200MHz,散熱器使用 NZXT X62 280mm AIO 水冷,以下分數提供給各位參考。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9 3900X
主機板:ASUS ROG STRIX B550-E GAMING
記憶體:GIGABYTE AORUS DDR4 8GB*2-3600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系統碟:Samsung NVMe SSD 960 PRO M.2
電源供應器:Antec 12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1909 64bit

 

CPU-Z 檢視 AMD Ryzen 9 3900X 處理器資訊,處理器代號 Matisse,為 7nm 製程的處理器,有著 12 核心 24 執行緒;主機板使用 ASUS ROG STRIX B550-E GAMING,B550晶片組;記憶體為雙通道 DDR4 3600MHz;顯示卡搭配 RTX 2080 Ti。


↑ CPU-Z。

 

CPUmark99 測試,單看處理器的單核心執行能力,單核心的 IPC、時脈高即可獲得相當高分。Ryzen 9 3900X 在單核效能有著 797 分的成績。


↑ CPUmark99。

 

CINEBENCH R15 與 R20 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可用來評估電腦處理器的 3D 繪圖性能。也是目前用來評比 CPU 運算性能常見的測試軟體。

R9 3900X 在 R15 版本測試可達到 CPU 3237 cb 的成績,而提升渲染複雜度的 R20 版本,亦有著 CPU 7339 cb 的成績;單核性能則分別有著 209 cb、512 cb 的效能。

 
↑ CINEBENCH R15 與 R20。

 

Corona Benchmark 則是相當容易操作的測試工具,主要是透過 CPU 運算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

R9 3900X 完成運算需花費 71 秒即可完成渲染。


↑ Corona Benchmark。

 

V-Ray Benchmark 是由 Chaos Group 所開發,V-Ray 是基於物理法則所設計的光線渲染軟體,而此工具可針對 CPU 進行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的運算效能測試,CPU 評分以 ksamples 每秒計算數為單位。

R9 3900X 完成運算獲得 20335 ksamples 的效能。


↑ V-Ray Benchmark。

 

POV-Ray 則是另一套免費的光線追蹤 3D 渲染工具,藉由多核心 CPU 的運算能力,來計算光影與 3D 影像的渲染。

R9 3900X 完成運算獲得 6348.85 PPS 的效能。


↑ POV-Ray。

 

常使用的 WinRAR 壓縮軟體,此測試雖支援多執行緒,但不見得能呈現在效能上,反而偏好時脈高的處理器,因此 R9 3900X 有著 28,449 KB/s 的處理速度。


↑ WinRAR。

 

7-Zip 壓縮測試與之相對,就可用到多核心的性能,R9 3900X 壓縮評等為 78232 MIPS,解壓縮 135919 MIPS 的性能表現。


↑ 7-Zip。

 

影音轉檔方面,測試使用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 進行,R9 3900X 於 X.264 編碼有著 63.7 fps 的運算性能,而 X.265 則有著 59.2 fps 的表現。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記憶體使用AORUS DDR4 8GB*2-3600,搭配 ROG STRIX B550-E GAMING 有著記憶體讀取 53838 MB/s、寫入 51029 MB/s、複製 51899 MB/s、延遲 73.5 ns 的表現。


↑ AIDA64。

 

電腦整體性能測試,則以 PCMark 10 來進行,可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

R9 3900X 搭配 RTX 2080 Ti 獲得了 7,533 分,電腦基準性能 Essentials 有著 10002 分,生產力則有 9392 分,在更需要 CPU 運算的數位內容創造獲得 12351 分的高成績。


↑ PCMark 10。

 

遊戲效能測試,搭配 RTX 2080 Ti 顯示卡進行測試,而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中,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28874 分;針對 DirectX 12 所設計的 Time Spy 測試,CPU 獲得了 11806 分的成績。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PCIe 4.0 x4 SSD 效能,則使用 AORUS Gen4 SSD 進行測試,在直通 CPU 通道的 M.2 插槽上,可達到循序讀取 5000.84、4269.89 MB/s 的高傳輸水準。


↑ Gen4 SSD。

 

總結

ROG STRIX B550-E GAMING 一肩扛起高階主板的效能,上至 14+2 Teamed Power Stages、CPU 8+4 pin 供電,讓 Ryzen 9 3900X 能夠發揮出與 X570 同階相當的效能,整體性價更是穩超 X570-E 大哥,除了新款電域粉外觀設計,更加入 GPS 地址,整體設計上更佳有趣、有新意。

而 USB C Audio 設計的新意,也是考量到諸多 ROG 耳機開始採用 USB C 介面,提供更便利的 USB DAC 連接,並可利用 USB C 轉接成類比 3.5mm 輸出,讓耳機玩家在使用上無須在屈就於機殼的前音源品質。

縱使 B550-E GAMING 確實有著不錯的用料與性價比,但其他對手都端出自家高階系列,倘若在價格相近的情況下,B550-E 這一仗確實有點硬,但也讓 ROG STRIX 有嶄露頭角的機會。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映泰 Biostar RACING B550GTQ / 中階晶片組定位有著頂規供電設計、搭配次世代 APU 的最佳主板

Next post

2020 年 Apple BTS 方案出現:可選購 AirPods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