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主機板開箱測試 / 英雄再臨 黑化無扇
AMD Ryzen 5000 強勢出擊,憑著 Zen 3 架構更新 19% IPC 提升,更在單核、多核與遊戲效能中奪得「最強遊戲處理器」之美名,但因為這代 I/O Die 沒更新的情況下,沿用著既有 X570、B550 與 400 系列主機板;因此華碩 ROG 則讓英雄再臨,主要改變為無風扇設計的「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主機板,維持著 16 相供電、PCIe 4.0、雙 M.2 與 8 SATA 擴充,以及背板多達 12 個 USB、雙 1GbE + 2.5GbE 與 Wi-Fi 6 等高規格。
規格
尺寸:ATX(30.5cm x 24.4cm)
處理器:AMD Ryzen 2000、3000、5000
處理器腳位:AM4
晶片組:AMD X570
記憶體:4 x DIMM, MAX 128GB, DDR4 5000(OC)/3200 MHz
擴充插槽:2 x PCIe 4.0 x16(x16, x8/x8)、1 x PCIe 4.0 x16(支援 x4)、1 x PCIe 4.0 x1
多顯卡技術:NVIDIA 2-Way SLI / AMD 3-Way CrossFireX
儲存埠:8 x SATA 6Gb/s、M.2 Socket 3(PCIe 4.0 x4 & SATA)、M.2 Socket 3(PCIe 4.0 x4 & SATA)
網路:Realtek RTL8125-CG 2.5G LAN、Intel I211-AT Gigabit LAN w/ LANGuard
無線:Intel Wi-Fi 6 AX200 2×2 802.11ax、藍牙v5
音訊:ROG SupremeFX S1220、ESS ES9023P DAC
USB埠:4 x USB 3.2 Gen 2(CPU)、1 x USB 3.2 Gen 2 前置插座、4 x USB 3.2 Gen 2、6 x USB 3.2 Gen 1(2 個需擴充)、4 x USB 2.0(都需擴充)
內容目錄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主機板開箱 / 黑的有形 雙 M.2 散熱與主動風扇
AMD Ryzen 5000 系列在同樣 7nm 製程下,靠著 Zen 3 架構更新與 8 Core Complex 降低延遲,讓處理器在單核、多核與遊戲效能全面提升,如今 Ryzen 9 5950X 可同時擁有強大的多核「創作」效能,以及「遊戲」所需的快速低延遲反應效能。
這代處理器更新重點主要再於單核效能與延遲,因此 I/O 與晶片組則沒有更新,主機板沿用 X570 與 B550 系列,而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規格上並無更動,支援 2000、3000 與 5000 系列處理器,4 DIMM 記憶體可達到最大 128GB,並支援到 DDR4 5000 OC / 3200 時脈;擴充插槽,則提供 2 個 PCIe 4.0 x16 插槽,單卡 x16、雙卡 x8, x8,另外還有 PCH 的 1 個 PCIe 4.0 x16(支援 x4)與 PCIe 4.0 x1 等擴充。
儲存則提供 8 個 SATA 連接埠,以及分別來自 CPU 與 PCH 的 2 個 M.2 插槽支援 PCIe 4.0 x4 與 SATA 通道,並都有著專屬散熱片覆蓋;網路則給予 Realtek 2.5GbE LAN 與 Intel 1GbE LAN,以及 Intel Wi-Fi 6 AX200 無線網路的三網規格。
音效同樣維持 ROG SupremeFX S1220、ESS ES9023P DAC 的組合;USB 則有多達 8 個 USB 3.2 Gen 2、6 個 USB 3.2 Gen 1 與 4 個 USB 2.0,後 I/O 可說是給好給滿的高階板。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主機板,外觀上與之前的 Hero 相似,主要全黑化設計,在 I/O 外殼與 PCH 上的 ROG Logo 則有重新設計,此外 Dark Hero 這版晶片組單靠大片散熱片進行被動散熱。
而 VRM 則是以 L 形熱導管與 2 組散熱片組成,可替供電元件進行散熱;主板上的雙 M.2 插槽也有著專屬造型散熱片。
↑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主機板。
主機板右上角,4 根 DDR4 插槽,若是雙通道建議插在外側 B2 與 A2 插槽;ATX 24-pin 供電旁則有著電壓偵測點,下方則有前置 USB 3.2 Gen 2 插座,而上方則有電源開關與 Reset 按鈕,以及 ADD +5V 3-pin RGB 針腳與 +12V 4-pin RGB 針腳擴充,以及 Debug LED 與 Q-Code 和 CPU FAN 插座等。
Ryzen 9 5950X 上至 16 核心 32 執行緒,又要能達到 PCIe 4.0 所需的頻寬,因此 Dark Hero 同樣使用 8 層 PCB 板,並以 16 相 Team 架構供電設計與整合的 Power Stage MOSFET 元件,滿足 AMD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的供電要求。
CPU 供電則以 8+4 pin 輸入,並採用實心 ProCool II 設計,連接器可緊密連接 12V 電源線更耐的住高電流。
↑ AM4 插槽、VRM 散熱片與新設計的 ROG Logo。
↑ CPU 8+4 pin 供電輸入與 實心ProCool II 設計。
主機板右下角,主要有著 8 個來自 PCH 的 SATA 連接埠,而在上方則有 USB 3.1 Gen 1 擴充,下方則是 ROG 水冷區域,有著 FLOW、PUMP 與水溫偵測專用的針腳。
PCIe 插槽主要有 2 根 PCIe 4.0 x16 插槽,都有著金屬強化裝甲保護外,支援單卡 x16、雙卡 x8, x8 的頻寬,而 PCH 則提供 PCIe 4.0 x4 與 x1 擴充。
M.2 則分別在 PCIe 插槽上方與下方,2 個 M.2 都有專屬散熱片,上方這片則有著 ROG Dark Hero 字樣,這根使用 CPU 通道支援 PCIe 4.0 x4 與 SATA 介面 SSD,而下方這個 M.2 插槽則是使用 PCH 通道,同樣支援 PCIe 4.0 x4 與 SATA 介面 SSD。
至於主機板下方邊緣,除了前置面板控制針腳、USB 2.0、ADD 3-pin RGB、4-pin RGB 等擴充針腳外,還有 ASUS 獨有的 Node 介面,以及 ReTry、Safe Boot 按鈕等。
後方 I/O 幾乎滿版的配置,這也是買高階板的爽處之一,Dark Hero 同樣以一體式檔板設計,提供 Clear CMOS 與 BIOS Flash Back 的按鈕功能,而 Wi-Fi 天線則是 Intel Wi-Fi 6 AX200 2×2 802.11ax。
USB 則有藍色的 4 個 USB 3.2 Gen 1,以及紅色 8 個包含 Type C 的 USB 3.2 Gen 2;雙網路,則是黑色 2.5GbE、紅色 1GbE;而音效則是 8 聲道輸出,支援 S/PDIF 數位輸出。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主機板用料
上述以聊到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大致的功能、規格與外觀等設計,接著將背板、正面外殼與散熱片移除,來檢視主機板上還藏了什麼好料。
在拆解的過程中,PCH 的散熱片不僅加大,更在表面採用散熱鰭片的溝槽造型,除了好看之外也可增加散熱表現。
↑ 記憶體採用 DIGI+ ASP1103 的 2 相供電設計。
↑ CPU 採用 14+ 2 相 Team 架構供電設計,並使用 X95410RR 整合型 MOSFET 可處理 90A 的電流,並搭配 MICROFINE 鋁合金電感與 10K 日製黑金屬電容。
↑ CPU 供電相控制晶片 DIGI+ EPU ASP1405I。
↑ 主機板提供滿滿的 USB 3.2 Gen 2,因此後 I/O 配置 2 顆 P13EQX ReDriver 晶片。
↑ 右側 Realtek RTL8125-CG 2.5G LAN 網路晶片,以及 ASM1543 與 P13EQX ReDriver 晶片,都是為了滿足 USB 3.2 Gen 2 與 Type-C 的 10Gbps 要求。
↑ ASM1074 USB 3.0 HUB 控制晶片與 BIOS。
↑ NUVOTON NCT6798D-R 環控晶片與 Intel I211-AT 1GbE LAN 網路晶片。
↑ 音效區 ROG SupremeFX S1220、ESS ES9023P DAC 與音效電容。
↑ PCIe 4.0 x16 下方,有著 4 顆 P13EQX16 ReDriver 與 4 顆 P13DBS 處理 PCIe Gen 4 通道交換。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配件一覽
配件則提供基本的 4 條 SATA 線、2 條 RGB 延長線,Wi-Fi 2×2 天線與前面板快速接頭,以及說明書、貼紙、感謝卡、杯墊等等。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BIOS 設定
BIOS 版本並無太大修改,主要是更新 AMD AGESA 版本,同樣提供 AMD 專屬的超頻控制項目,而 ROG X570 主機板,預設採用 Die Sense 做為 CPU 電壓的偵測數值,玩家也可在 BIOS 中改回以往的 Socket Sense。
Extreme Tweaker 頁面中,可針對 CPU、RAM 進行超頻並調節電壓,也可調整 BCLK 與 FCLK 時脈,測試則以 D.O.C.P. 標準啟動記憶體超頻 DDR4-3600 MHz。
在 Extreme Tweaker 當中也包含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功能。
External Digi+ Power Control 當中有電壓偵測點、CPU Load-line Calibration,以及針對 CPU 電流、VRM、供電相等設定選項。
↑ External Digi+ Power Control。
進階的內建裝置設定中,可開關各式板載的裝置像是 Q-Code、RGB LED 控制,以及網路功能開關,並可手動調整 PCIe 通道的速度。
更完整的 AMD Overclocking 功能也在進階頁面當中,主要是 Ryzen Master 能調整的 CPU 功能都整合在這頁面當中。
ROG 軟體加值 / Armoury Crate , AI Suite3, GameFirst V, Sonic Studio 3
主機板軟體方面,ROG 全面導入 Armoury Crate 接管 AURA Sync 與燈效同步,更可幫忙更新驅動、軟體等功能;而 Dark Hero 主機板燈效,則在 I/O 外殼上的 ROG 字樣,以及 PCH 上的 ROG Logo,兩處都具備 ARUA 燈光。
AI Suite3 軟體則集合監控、超頻等功能,玩家可透過軟體簡易調整電腦的效能,以及控制風扇轉速、TPU 與 EPU 等功能;亦可透過軟體進行 4 向優化提升電腦效能。
GameFirst V 透過應用程式區分網路優先權與頻寬,並可自動分配應用(或手動)使用雙 LAN 與 Wi-Fi 的連網通道,讓不同應用分散於不同連網途徑,讓多網路使用上更便利。
RAMCHACHE III 是免費提供讓玩家可將系統 RAM 做為磁碟快取使用。
Sonic Studio III 則是音效強化、效果與路由的軟體,除了播放音效加強外,也可替強化麥克風錄製效果。此外,Sonic Radar III 則可將遊戲音效轉換為方向,透過視覺方式指出聲音發出的方向,幫助玩家練習。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主機板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方面,則使用常見的幾套 CPU 渲染、電腦效能測試與遊戲效能進行測試。處理器則使用 AMD Ryzen 9 5950X、G.SKILL DDR4-3600 8G*2 與 NVIDIA Geforce RTX 3080,設定上採用主機板預設 Auto、散熱器使用 NZXT X62 280mm AIO 水冷,以下分數提供給各位參考。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9 5950X
主機板: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記憶體:G.SKILL DDR4 8GB*2-3600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80
系統碟:Samsung NVMe SSD 960 PRO M.2
電源供應器:Phanteks REVOLT PRO 10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20H2
CPU-Z 檢視 AMD Ryzen 9 5950X 處理器資訊,處理器代號 Vermeer,為 7nm 製程的處理器,有著 16 核心 32 執行緒;主機板使用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X570 晶片組;記憶體為雙通道 DDR4 3600MHz 8GB*2。
CPUmark99 測試,單看處理器的單核心執行能力,單核心的 IPC、時脈高即可獲得相當高分。Ryzen 9 5950X 單核效能有著 876 分的成績。
CINEBENCH R15 與 R20 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可用來評估電腦處理器的 3D 繪圖性能。也是目前用來評比 CPU 運算性能常見的測試軟體。
R9 5950X 在 R15 版本測試可達到 CPU 4376 cb 的成績,而提升渲染複雜度的 R20 版本,亦有著 CPU 10003 pts 的成績;單核性能則分別有著 266 cb、628 pts 的效能。
Corona Benchmark 則是相當容易操作的測試工具,主要是透過 CPU 運算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
R9 5950X 完成運算需花費 47 秒即可完成渲染。
V-Ray Benchmark 是由 Chaos Group 所開發,V-Ray 是基於物理法則所設計的光線渲染軟體,而此工具可針對 CPU 進行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的運算效能測試,CPU 評分以 ksamples 每秒計算數為單位。
R9 5950X 完成運算獲得 30131 ksamples 的效能。
POV-Ray 則是另一套免費的光線追蹤 3D 渲染工具,藉由多核心 CPU 的運算能力,來計算光影與 3D 影像的渲染。
R9 5950X 完成運算獲得 8583.91 PPS 的效能。
常使用的 WinRAR 壓縮軟體,偏好時脈高、延遲低、速度快的處理器,而這代 Zen 3 架構下則有著相當好的效能提升,R9 59500X 有著 41,845 KB/s 的處理速度。
7-Zip 壓縮測試與之相對,就可用到多核心的性能,R9 59500X 壓縮評等為 88856 MIPS,解壓縮 204897 MIPS 的性能表現。
影音轉檔方面,測試使用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 進行,R9 5950X 於 X.264 編碼有著 90.2 fps 的運算性能,而 X.265 則有著 81.9 fps 的表現。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記憶體使用G.SKILL DDR4 8GB*2-3600,搭配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有著記憶體讀取 54154 MB/s、寫入 53215 MB/s、複製 47798 MB/s、延遲 58.6 ns 的表現。
電腦整體性能測試,則以 PCMark 10 來進行,可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
R9 5950X 搭配 RTX 3080 獲得了 8,331 分,電腦基準性能 Essentials 有著 9992 分,生產力則有 10774 分,在更需要 CPU 運算的數位內容創造獲得 14577 分的高成績。
遊戲效能測試,搭配 RTX 3080 顯示卡進行測試,而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中,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39022 分;針對 DirectX 12 所設計的 Time Spy 測試,CPU 獲得了 12684 分的成績。
總結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隨著 AMD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更新,主要在主機板外觀設計、電路板塗裝上有著改變,以及最重要的就是晶片組採用被動散熱,若在意 X570 晶片組上的風扇噪音,那這板會是 ROG Crosshair VIII 系列中少數無風扇的選擇。
規格上,Dark Hero 維持著 CPU 16 相 Team 架構供電設計、雙 PCIe 4.0 x16 與雙 M.2 PCIe 4.0 x4 插槽,以及 8 個 SATA、2.5GbE + 1GbE + Wi-Fi 6 的三網路組合,還有著多道滿出來的 USB 連接埠與 ROG 標配 SupremeFX 音效等好料。
若各位喜新厭舊(誤),想無風扇的 ROG X570 主機板,可以考慮下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顏值更高更有著既有 HERO 的所有功能,讓玩家感受到 AMD Ryzen 5000 帶來的新一代創作、遊戲效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