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卡、器

雪白版本!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Edition 顯示卡開箱 | 白淨新外型

索泰在這一代的 NVIDIA GeForce RTX 50 系列大改了設計風格,在外觀上可謂是下足了工夫,不管是使用生活時尚語彙的標準版 SOLID 還是致力於絢麗燈效的 AMP Extreme infinity 都是各有特色,而這次要介紹的則是同為 SOLID 系列的變體,套上了全套雪白外衣的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Edition。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Edition 規格:
繪圖核心:NVIDIA GeForce RTX 5080
匯流排規格:PCIe 5.0 x16
GPU 時脈:2640 MHz
CUDA 核心:10752
Tensor Core:336
RT Core:84
記憶體:16GB GDDR7、256-bit、30 Gbps
輸出介面:3 x DisplayPort 2.1b、1 x HDMI 2.1b、最多 4 螢幕輸出
電源輸入:1 x PCIe 16pin 12V-2×6
建議供電:850W
尺寸:329.7 x 137.8 x 67.8 mm
厚度:3.5 槽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Edition 顯示卡開箱

NVIDIA 新一代的 RTX Blackwell GPU 架構,再帶來效能提升與 DLSS 4 等全新功能的同時,功耗也都比同級的前代顯卡更高,不過索泰這次也是有備而來,新一代的 SOLID 從 RTX 5090 到 5070 Ti 全都共用同一組散熱模具,為頂級卡皇設計的九熱管散熱器對於 RTX 5080 來說那可是綽綽有餘。


▲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Edition 顯示卡外箱


▲ 偷偷吐槽一下索泰的顯示卡產品名真的一張更比一張長


▲ 按照慣例內部還有一個灰色硬紙盒


▲ 第一層,說明書夾鏈袋放置在中間製造了儀式感


▲ 再打開第二層,才能看到顯示卡的本尊,靜電袋包裹的顯示卡本體被厚厚的泡棉牢牢地保護於箱子的正中央,旁邊的凹槽則放置了附送的線材

 

顯示卡隨附的配件包含了說明書、SPECTRA LINK連接線、8 pin 轉 16pin 12V-2×6 轉接線與顯示卡支架,還有一個閃光小立牌。


▲ 夾鏈袋內除了說明書以外還有一個索泰吉祥物的小立牌


▲ 卡片可以摺疊並站立


▲ 隨附的顯示卡支架也配合顯示卡主體換成了白色


▲ 用來控制燈效的SPECTRA LINK連接線,一端連接主機板的 4pin RGB 插座,另一頭則連接顯示卡


▲ 3 轉 1 的電源轉接線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Edition 顯示卡外觀介紹

這張 White Edition 與原版 SOLID 最大的差異就是換上了純白的外衣,雪白色的風扇罩結合了香檳金的粗壯金屬中框,除了機能美以外更增添了一股高雅的氣質。


▲ 白色的顯示卡外觀,乾淨整潔更顯高雅


▲ 新設計的 BladeLink 風扇增加了外環,能夠讓風更集中,也增加了結構強度


▲ 前方厚重的格柵為系列標配設計


▲ 厚實的金屬中框支撐了整張顯示卡的結構,九根熱管將熱量導至與顯示卡本體同長的散熱鰭片


▲ 這代卡皇換上了 PCI-E 5.0 x16 的規格,頻寬再次翻倍


▲ 背板的主色也變為了白色,並配合金色的圖騰點綴,大面積的開口讓正面的風能夠直接吹透散熱鰭片增加效率

 

來到側面,大體積的散熱鰭片被包覆於風扇罩與金屬中框中間,PCIe 16pin 12V-2×6 插座則設計成了倒轉的方向,讓拆卸變得更方便。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也配備了雙 BIOS 的功能,擁有靜音與性能兩種模式,只要短按供電插座旁邊的按鈕或是使用 ZOTEC GAMING 自家開發的 FireStrom 應用程式就能進行切換,不過切換後需要重新開機才能夠生效。

至於最後的黃色長條形插座則可以使用隨附的 SPECTRA LINK 連接線,與主機板上的 ARGB 插座進行連動;顯示卡的燈效模式切換則是透過長按供電插座旁邊的按鈕來實現,或是直接使用 FireStrom 應用程式來調整。


▲ 顯示卡的背脊上驗明身分的 GeForce RTX 字樣,Logo 的部分則使用了 RGB 燈效


▲ 注重了人因工程的倒轉的供電接頭設計,旁邊還有模式切換按鍵與燈效控制插座


▲ 燈效能夠透過主機板連動,也可以使用軟體自由調整

 

顯示輸出的部分,擁有 3 個  DisplayPort 2.1b 與 1 個 HDMI 2.1b  顯示輸出埠,最多同時連接 4 個螢幕。


▲ 共計四組顯示輸出,擋板厚度為三槽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Edition 顯示卡與 ZOTEC FireStrom 應用程式

索泰為使用該家顯示卡的玩家們準備了 FireStrom 應用程式,除了可以檢視顯示卡的基本資訊與監視當前運行狀態以外,還可以控制風扇轉速、調整超頻設定、切換 BIOS 模式以及調整燈效,為所有與顯示卡有關的功能提供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 性能頁面可以調整顯示卡的超頻設定,也能直接啟用 OC SCANNER 一鍵超頻


▲ 風扇頁面可以調整個別風扇轉速與模式,也能更改 BIOS 模式,在靜音與性能之間切換(須重開機)


▲ 狀態頁面可以檢視顯示卡的當前運行狀態,包括使用率、頻率與溫度等數據


▲ 光譜的頁面則用來調整顯示卡的燈效,可以直接啟用 SPECTRA LINK 與主機板同步,也可以使用自定義燈效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Edition 顯示卡晶片規格與簡單測試

雖然老實說各家同級的顯示卡性能其實都不會差到太多,而規格與設計相近的 RTX 5080 SOLID 也已在先前做過了較為詳盡的測試,不過這裡還是會簡單的進行一些基準測試,展示一下這張顯示卡的性能,並使用烤機的方式測試這張顯示卡的溫度與功耗。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主機板:NZXT N9 X870E
記憶體:T-CREATE EXPERT DDR5-6400 ( 2 x 16GB )
系統碟:T-FORCE CARDEA IOPS 1TB
電源供應器:FSP Hydro PTM PRO ATX3.0 (PCIe5.0) 12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 專業版

 

首先透過最新的 2.64 版 GPU-Z 檢視顯示卡的基本資訊: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Edtiton 使用了 5 nm 的 GB203 核心,擁有 10752 個渲染 CUDA 核心,以及 16384 MB 的 GDDR7 (Samsung) 記憶體,GPU 預設時脈 2295 MHz、Boost 2640 MHz。


▲ GPU-Z

 

透過 3DMark 的基準測試可以簡單的了解這張顯示卡的基準性能,其中 Speed Way 測試項目使用了 DirextX 12 Ultimate 並結合了光線追蹤技術,可以測試顯示卡的光線追蹤性能,而 Time Spy Extreme 則可以測試在 2160p 的環境下面對傳統光柵渲染遊戲時的性能。


▲ Speed Way


▲ Time Spy Extreme

 

再來是溫度與功耗表現的部分,RTX 5080 SOLID OC White 沿用了同代的 RTX 5090 的散熱模具,在實際使用時,溫度控制非常優秀,風扇只在有附載時運作,遊戲一關馬上停止,表現全面輾壓公版卡。


▲ 溫度測試

 

功耗方面,雖然這張卡屬於超頻版,但實際測試時的供耗平均值僅為 360w,與公版相同,索泰推薦為這張顯示卡推薦的電源供應器瓦數也是與標準版相同的 850w。


▲ 功耗測試

 

結論

索泰為全新的 RTX 50 系列顯示卡換上了全新的設計語彙,比起過往更硬朗的線條能夠更好的與電腦中的其他零件保持和諧,而這次的白色特別版比起金屬灰的標準版,該有的時尚與質感一點也沒少,白淨的外觀更顯現出了高雅的氣質,與香檳金的點綴也是相得益彰。

性能表現上,就是一張 RTX 5080 該有的成績,不過得益於與同代卡皇同款的散熱設計,溫度與音量控制都十分優秀。

目前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SOLID OC White Edition 顯示卡在原價屋的標價為 NTD$ 47,990 元,比原版的 RTX 5080 SOLID OC 又再多了 1000 塊,白淨的外觀更顯高雅,玩家們更喜歡哪一張呢。

 


▲ 不過有鑑於目前高階顯示卡貨量極缺且溢價嚴重的現象,玩家們就當欣賞一下新顯卡的外觀先過過乾癮也不錯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方便安裝的 Jonsbo 喬思伯 TH240 TH360 無限鏡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Next post

V-COLOR推出全球首款 64GB (32GBx2) DDR5 O CUDIMM 記憶體套件組,在Gear2 1.4V下速度高達 9000MT/s

The Author

Half_Potato

Half_Potato

毫無反應,僅剩半顆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