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卡、器

ProArt PC Build!ProArt GeForce RTX 5080 開箱測試 / 木紋飾板 金線點綴 USB-C 創作便利

ProArt 桌機也能自行 DIY!華碩專為創作者所打造的「ProArt」產品線,從最初的專業顯示器慢慢擴展至桌機、筆電等電腦產品,並也跨入主機板、水冷散熱器與機殼等零組件,讓喜愛 DIY PC 的玩家也能親手打造 ProArt PC Build。這次隨著「ProArt GeForce RTX 5080」新卡推出,於是搭配整套設備實測 ProArt 電腦的效能。

規格
繪圖核心:NVIDIA GeForce RTX 5080
匯流排規格:PCIe 5.0 x16
GPU 時脈:2617 MHz Boost、OC 2640 MHz
CUDA 核心:10752
Tensor Core:
RT Core:
記憶體:16GB GDDR7、256-bit、30 Gbps
輸出介面:2 x DisplayPort 2.1b、1 x HDMI 2.1b、1 x USB Type-C、最多 4 螢幕輸出
電源輸入:1 x PCIe 16 Pin
建議供電:850W
尺寸:304 x 126 x 50 mm
厚度:2.5 槽、SFF Ready 相容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顯示卡開箱 / 木紋飾板 金線點綴

ProArt 系列產品有著相同的低調、簡約的風格,並保有圓形曲線的線條,新款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顯示卡,更採用棕色木紋飾板搭配 ProArt 金色線條點綴,在符合 SFF Ready 的尺寸下,保有三顆軸向式風扇、均溫板複合鰭片散熱器、相變導熱介質等出色的散熱設計。


↑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外包裝。


↑ 外盒背面的產品特色說明。

 

實際的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顯示卡,其採用的是深棕色木紋飾板與 ProArt PA602 木紋板的風格相似。圓潤的顯卡外觀造型,搭配 3 顆正逆轉的軸向式風扇,以及 ProArt 金色線條點綴。顯卡尺寸為 304 x 126 x 50 mm、佔用 2.5 槽安裝空間,符合 NVIDIA SFF Ready 相容。


↑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顯示卡,木紋飾板與金色線點綴。


↑ 仔細看能發現木紋的獨有紋理。


↑ ProArt 標誌。


↑ 正面照,三顆軸向式正逆轉風扇。


↑ 顯卡上方偏側面的木紋飾板。

 

顯卡金屬背板則有著 ProArt 的線條造型,同樣有著穿透氣流設計,讓顯卡散熱氣流可穿過背板。ProArt GeForce RTX 5080 使用 1 個 PCIe 16-Pin 供電,建議搭配符合新規範的 850W 以上的電供使用;而在顯卡背板處則有著雙 BIOS 開關,可以切換 P 效能、Q 靜音模式。


↑ ProArt 金屬背板。


↑ PCIe 16-Pin 供電。


↑ P 效能、Q 靜音模式開關。


↑ 顯卡前方造型。

 

從側面觀看,可見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採用均溫板替 GPU 晶片與記憶體顆粒散熱,並再透過 6 根熱導管將廢熱傳遞至散熱鰭片,確保顯卡在這現代符合 SFF 的尺寸下即可有著足夠的散熱壓制力。


↑ 均溫板替 GPU 晶片與記憶體顆粒散熱。


↑ 均溫板、6 根熱導管的散熱器。

 

顯卡輸出檔板一樣採用 304 不銹鋼,提供 2 個 DisplayPort 2.1b、1 個 HDMI 2.1b 與 1 個 USB Type-C 最多 4 螢幕輸出。提供 USB Type-C 輸出,不外乎是支援一些 ProArt 專業螢幕的便利連接功能。

只不過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的 USB-C 只能輸出影像資料,因此無法提供 USB 傳輸功能。不過這個 USB-C 連接埠可提供 5V/3A fixed PDO 15W 供電,因此搭配小型可攜式螢幕可一線供電並顯示訊號。


↑ 顯示輸出、304 不銹鋼檔板。

 

配件則包含 PCIe 16-Pin 轉 3 個 PCIe 8-Pin 轉接線、魔鬼氈與 ProArt 顯卡支架。


↑ 顯卡配件。


↑ ProArt 顯卡支架。

 

ProArt PC DIY!ProArt GeForce RTX 5080 / PA602 / LC 420 / Z890-Creator

實際組裝則使用「ProArt Z890-Creator WiFi」主機板,具備 16+1+2+2 整合式 90A 功率級、4 DIMM DDR5 記憶體、雙 PCIe 5.0 x16、5 M.2、4 SATA 的高擴充性,更是包辦雙 Thunderbolt 5、單 Thunderbolt 4 的高速外接配置,以及 2.5GbE + 10GbE 與 Wi-Fi 7 等完整連線功能。

滿足設計工作者所需的高速外接、便利擴充與大容量儲存需求。測試搭配使用 Intel Core Ultra 265K 的 20 核心 20 執行緒處理器,並採用「ProArt LC 420」水冷散熱器,採用三相馬達推動 420mm 水冷排,搭配 3 顆 Noctua NF-A14 IndustrialPPC 2000 PWM 風扇,給予處理器強悍的散熱壓制力。

機殼當然是採用符合設計風格的 ProArt PA602 木紋版,大體積設計有著俐落有形的線條,並針對散熱強化有著前門兩顆 200mm 進風扇與後方 140mm 出風扇,更支援 420mm 水冷排與便利的 DIY 組裝功能。


↑ ProArt PC DIY。


↑ 全 ProArt 零組件。


↑ ProArt 開機。


↑ 左側低調 ProArt 字樣。


↑ 機殼內部 ProArt 風格。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 創作影音輸出、GPU 渲染效能測試

測試則以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為主,使用影音編輯、3D 渲染、AI 生成推論等測試工具,再加上 4K 遊戲、特效全開測試電競、AAA 遊戲與光追遊戲的效能,並提供 1%Low 與平均 FPS 讓玩家比較好比較。


↑ 通過 GPU Tweak III 設定為超頻模式。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265K
主機板:ProArt Z890-Creator WiFi
記憶體:G.Skill DDR5-6000 16GBx2
顯示卡:ProArt GeForce RTX 5080
系統碟:Solidigm P44 Pro 1TB PCIe 4.0 SSD
散熱器:ProArt LC 420
電源供應器:ROG Thor III 12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4H2 64bit、Resizable BAR On
驅動版本:NVIDIA 581.15

 

GPU-Z 檢視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資訊,採用 4nm 製程的 GB203 GPU,有著 10752 個渲染 CUDA 核心,以及 16384 MB GDDR7(SAMSUNG)記憶體,而 GPU 預設時脈 2325 MHz、Boost 2730 MHz。


↑ GPU-Z。

 

PugetBench for DaVinci Resolve 測試,則針對 4K、8K 的影像測試,包含 4K H.264 150mbps 8-bit、4K ProRes 422、4K RED、8K H.265 100mbps、8K RED 等媒體,並利用 GPU 特效的 OpenFX 與 Fusion 等特效來測試電腦的影音創作性能。

標準測試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獲得 12309 分。


↑ PugetBench for DaVinci Resolve。


↑ PugetBench 成績排行。

 

Blender 是跨平台、開放源碼的 3D 創作工具,支援著各種 3D 作業:Modeling、Rigging、Animation、Simulation、Rendering、Compositing 與 Motion Tracking 等。而測試,則以 Blender Benchmark 3.3.0 進行 Demo 專案的渲染工作測試。

Blender Benchmark 4.3.0 測試,RTX 5080 在 monster 有著 4537.58 每分鐘 Sample 數量,而 junkshop 2403.78、classroom 2332.43。


↑ Blender。

 

V-RAY 5 Benchmark 是由 Chaos Group 所開發,V-Ray 是基於物理法則所設計的光線渲染軟體,而此工具可分別針對 CPU 與 GPU 進行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的運算測試。

通過 RTX 運算,RTX 5080 達到 4704 vrays 的每分鐘光線運算量。


↑ V-RAY 5 Benchmark。

 

KeyShot 是由 Luxion 所開發的 3D 渲染軟體,能夠快速的建立逼真的 3D 模型影像,並以直覺的介面與即時渲染而出名。KeyShot 預設使用 CPU 進行渲染並支援 GPU 加速渲染等功能,在 KeyShot Viewer 當中提供 Benchmark 功能。KeyShot Benchmark 基準分為 1,測試分數越高代表性能越好。

KeyShot CPU 測試獲得 4.66 分、GPU 獲得 142.25 分。


↑ KeyShot 成績。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 生成式 AI 測試 IMG、LLM

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提供 Stable Diffusion XL (FP16) 與 Stable Diffusion 1.5 (FP16) 的兩種測試情境,並支援 ONNX runtime with DirectML、NVIDIA TensorRT 與 Intel OpenVINO 的推論引擎。

RTX 5080 目前在主流的 Stable Diffusion (FP16)、TensorRT 測試中,獲得 5311 分的成績、總耗時 18.8s 秒、生成一張圖片需要 1.17s 秒的時間。至於 Stable Diffusion XL (FP16) 模型,則是 4678 分成績、總耗時 128.2s 秒、生成一張圖片需要 8.05s 秒的時間。


↑ 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Stable Diffusion XL (FP16)。


↑ 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Stable Diffusion (FP16)。

 

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提供 ONNX 模型包含 Phi-3.5-mini、Llama-3.1-8B、Mistral-7B 與 Llama-2-13B 測試,每個模型測試 7 個 Prompts 包含 RAG 與非 RAG 的查詢,通過權重後的總分與平均 Time To First Token(TTFT)、平均 Output Token Speed(OTS)提供專業用戶橫量電腦的 AI LLM 推論效能。

RTX 5080、ONNX 引擎,在 Phi-3.5 模型獲得 5391 分 / TTFT 0.19s / OTS 219.2、Mistral-7B 獲得 5461 分 / TTFT 0.26s / OTS 171s、Llama-3.1 獲得 4830 分 / TTFT 0.24s / OTS 140.6s、Llama 2 獲得 5515 分 / TTFT 0.39s / OTS 87.3s。


↑ 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 4 款電競遊戲效能測試

4 款電競遊戲《虹彩六號:圍攻行動》、《英雄聯盟》、《APEX 英雄》與《Counter-Strike 2》等,都是重技巧、團隊的戰術競技射擊、DOTA 類型的遊戲,因此遊戲畫質、細節不高的狀況下,遊戲 FPS 也都是平均百幀以上的表現。測試以 2160p、特效最高設定進行。

RTX 5080 在主力 4K 解析度下,CS2 平均 212 FPS / 1%Low 105 PFS、APEX 平均 275 FPS / 1%Low 171 FPS、英雄聯盟平均 439 FPS / 1%Low 297 FPS、R6X 平均 294 FPS / 1%Low 221 FPS。這效能表現輕鬆滿足 4K 電競玩家的高幀遊戲影像。


↑ 4 款電競遊戲。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 7 款遊戲效能測試

7 款 AAA 遊戲平均效能,同樣測試 2160p 特效全開進行測試,這段測試不開啟光追功能與任何超解析度加速,主要測試 GPU 的實際傳統渲染遊戲效能。

遊戲測試名單有《F1® 24》、《古墓奇兵:暗影》、《地平線:期待黎明》,以及吃重效能的《邊緣禁地 3》、《碧血狂殺 2》、《刺客教條:維京紀元》與《戰神》等測試。

RTX 5080 在 2160p、不追光不加速的 AAA 遊戲中達到平均 133.1 FPS / 1%Low 100 FPS 的效能;對於一般 AAA 遊戲玩家可在 4K 解析度下獲得原生解析度渲染的出色效能。


↑ 7 款 AAA 遊戲。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 7 款光追、SR + FG 加速遊戲測試

7 款光追 DXR 遊戲測試,使用 2160p 解析度,特效 / 光追最高設定外,也會啟用 DLSS 4 加速、畫格生成(FG)、超解析度(SR)等設定,詳細設定請參考圖表說明。

測試遊戲有《黑神話:悟空》、《電馭叛客 2077》、《漫威星際異攻隊》、《極地戰嚎 6》、《阿凡達:潘朵拉邊境》、《毀滅戰士:黑暗時代》與《魔物獵人 荒野》等遊戲。

RTX 5080 在 4K、光追、DLSS 4 加速的遊戲中達到平均 138.1 FPS / 1%Low 88 FPS。而且在全光追遊戲《電馭叛客 2077》平均 186 FPS、《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平均 131 FPS、《黑神話:悟空》平均 89 FPS 都可滿足順暢遊戲體驗的需求。

簡單來說 RTX 50、DLSS 4 的多畫格生成、Reflex 2 等技術,可滿足全光線路徑追蹤遊戲所需的效能,讓喜愛新一代 AAA 遊戲的玩家不用擔心效能不足的問題。


↑ 7 款光追 DXR 遊戲。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功耗與溫度測量

顯卡的功耗與溫度測試,使用 Speed Way Stress test、Furmark2 與《電馭叛客 2077》進行測試。功耗測量時使用 HWINFO 軟體偵測數值。

顯卡溫度方面,ProArt GeForce RTX 5080 在壓力測試最高溫維持在 70.1°C、GDDR7 記憶體最高則是 78°C。顯卡安裝在 PA602 機殼當中,有著足夠的內部氣流帶給 RTX 5080 相當不錯的散熱表現。

功耗方面,RTX 5080 最高測到 360W、遊戲時約在 332W 左右。因此裝機時建議搭配至少 850W 的電源供應器。


↑ RTX 5080 溫度測試。


↑ RTX 5080 功耗測試。

 

總結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在這符合 SFF 的尺寸下,依舊有著出色的散熱表現,GPU 最高溫度僅達到 70.1°C、記憶體 78°C 的表現,讓創作者與玩家無須擔心散熱問題。RTX 5080 可讓玩家順暢遊玩 4K 遊戲,像是一般 AAA 不追光、不加速可達到平均 133.1 FPS / 1%Low 100 FPS 的效能;至於光追、DLSS 4 加速的遊戲則有著平均 138.1 FPS / 1%Low 88 FPS 的遊戲效能。

RTX 5080 不論是在創作、AI 推論生成、AAA 遊戲、光追 DLSS 4 遊戲中都有著出色的效能表現,更是筆者更推薦的 4K 玩家首選(畢竟 5090 價格太高、功耗也太高)。而 ProArt 的設計風格,有別於 ROG 與 TUF 的霸王顯卡設計,內斂的弧線、簡約的線條與木紋飾板的搭配,讓科技產品多了幾分人文情調。

ProArt GeForce RTX 5080 顯示卡台灣將在 9 月底或 10 月初開始販售,價格應該會在 Astral 系列之下,但也會高於 MSRP 定價才對。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Windows 10無條件免費更新一年!

Next post

WEMADE國際服MMORPG《尤彌爾傳奇》 事前預約突破100萬人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