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卡、器

站起來還能調!Lian Li 四槽垂直 GPU 套件 v3 開箱組裝 / PCIe 5.0 排線、ARGB、高度傾斜調整

顯卡直立控、垂直玩家看過來!Lian Li 聯力推出新款通用設計的「四槽垂直 GPU 套件 v3(VG4v3)」,不僅採用最新 PCIe 5.0 x16 延長線,支架更提供 3 段高度調整與前傾、垂直、後仰的調整功能,更具備防彎曲支架可承受 10kg 的顯卡重量,更相容於主流 ATX 機殼,只要機殼有 6 槽 PCIe 檔板空間即可安裝,讓玩家輕鬆 DIY 自行改裝。

4 Slots Vertical GPU Kit v3(VG4v3)規格
型號:VG4-5-V3X 黑色、VG4-5-V3W 白色
支架尺寸:168.63 x 147.5 x 234.86 mm
支架材料:鋼材
PCI-E 延長線:符合 PCIe 5.0 規範、PCIe 5.0 x16
線材長度:155mm
支架佔用機殼 PCIe 插槽:6 槽
支架顯卡插槽:提供 4 槽空間
支架高度調整:3 級、每升高一級增加 10.16mm 高度
支架傾斜調整:前傾、垂直、後仰
防彎曲支架:借用 ATX 主板鎖孔延伸支架前方的支撐點,可承受 10kg 重量
ARGB:內建 5V ARGB 燈條

Lian Li 四槽垂直 GPU 套件 v3 開箱組裝(VG4v3)

直立、垂直顯卡的安裝確實更能展現當代遊戲顯示卡的帥氣外觀,但若想要調整垂直顯卡安裝的高度或者是傾斜角度時,這就考驗機垂直顯卡支架的機構設計。這次聯力推出新款通用設計的「四槽垂直 GPU 套件 v3(VG4v3)」,提供了 3 段高度調整,以及顯卡垂直、前傾與後仰的角度調整,讓玩家能依據組裝需求與喜好來調整。


↑ 四槽垂直 GPU 套件 v3(VG4v3)外盒。

 

盒子內部主要有說明書、垂直支架套件,以及防彎曲支架的銅柱與螺絲。


↑ 四槽垂直 GPU 套件。

 

四槽垂直 GPU 套件利用機殼的 6 個 PCIe 插槽空間,提供顯卡垂直安裝的選擇。而支架下方採用三角形的結構設計,並藏有 5V ARGB 燈條。


↑ 垂直顯卡支架。


↑ 支架前方的支撐點;還保有橡膠墊。

 

PCI-E 延長線,則符合 PCIe 5.0 規範、PCIe 5.0 x16 頻寬並保有 PCIe 卡扣,拆卡時記得要將卡扣下壓才能將顯卡拔起。


↑ PCIe 5.0 x16 延長線插槽處。


↑ PCIe 5.0 x16 延長線。

 

顯卡支架後方,則有著相當有趣的結構設計,實際主要完全鬆開 2 顆手擰螺絲即可調整。調整支架時請將手擰螺絲完全鬆開,調整完畢後再鎖回手擰螺絲固定即可。左下螺絲微調整上下高度、右上螺絲調整傾斜。


↑ 顯卡支架後方。

 

通用設計、佔用機殼 6 PCIe 插槽、高度 3 級 + 前傾與後仰調整

組裝測試則搭配使用 Lian Li O11 VISION COMPACT 機殼,需先將主機板安裝在機殼上,並在主板右下角鎖上顯卡支架的防彎曲支架,藉由兩根銅柱墊高高度後鎖上支架即可。


↑ 四槽垂直 GPU 套件的防彎曲支架。


↑ 安裝防彎曲支架,支架上有多個高度調整,這對應支架的高度、傾斜來調整。

 

緊接著移除機殼的 PCIe 檔板並將四槽垂直 GPU 套件安裝上即可。這時玩家可以稍微思考下,若機殼下方需要安裝風扇的情況下,顯卡支架勢必要往上調整高度;此外,當顯卡支架採用「前傾」或「後仰」的方式安裝時,這會影響到顯卡視訊輸出連接埠的連接能力。


↑ 安裝好顯卡支架。

 

高度調整:從最低高度開始,每增加一級是增加 10.16mm 高度。出廠時支架預設是齊平第一根 PCIe 插槽的高度,玩家可依據安裝需求來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顯卡支架調整到最高,有可能會遇到顯卡的背板與 CPU 水冷頭干涉;而當支架調整到最低時,機殼底部會無法安裝風扇。畢竟顯卡垂直安裝並沒有標準的規格,因此勢必在調整上會有干涉問題需注意。


↑ 四槽垂直 GPU 套件高度調整。

 

傾斜、後仰調整:顯卡支架的 3 段高度都支援傾斜、後仰,以及最基本的顯卡垂直安裝。不過當顯卡傾斜或後仰時,都會影響顯卡視訊輸出的連接埠,若是超過 3 台螢幕使用的玩家,不建議搭配傾斜或後仰安裝。


↑ 預設高度垂直、後仰、傾斜。


↑ 最高高度垂直、後仰、傾斜。


↑ 最低高度垂直、後仰、傾斜。

 

總結

聯力新款通用設計的「四槽垂直 GPU 套件 v3(VG4v3)」,確實能夠相容絕大多數的 ATX 機殼,只要將機殼的 6 槽 PCIe 檔板移除即可改裝。並提供垂直顯卡 3 段高度調整,以及顯卡垂直、傾斜、後仰的額外調整功能。

此外,大家最怕的垂直顯卡支架的防彎曲設計聯力也有考慮到,利用 ATX 主板右下的 2 個鎖孔安裝銅柱與延伸支架,即可確保垂直顯卡支架的穩定安裝能力。而顯卡支架還埋了一條 5V ARGB 燈效,讓喜愛展現 PC 零組件的玩家有著最完整的垂直顯卡改裝。


↑ 搭配使用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90 ArcticStorm AIO 顯示卡。


↑ 顯卡垂直支架,安裝為最低高度、前傾安裝。

 

測試的顯卡與主板都支援 PCIe 5.0 x16 規格,而聯力搭配的 PCIe 5.0 延長線也符合規範,因此裝機後就能夠順利開機無須調整 BIOS 設定。玩家要注意的是 PCIe 可以向下相容,若要購買 PCIe 延長線要挑選目前最高的 PCIe 5.0 規格,這樣可以省去不少 Debug、調整 BIOS 設定頻寬的問題。

但玩家要注意的是垂直顯卡支架的安裝,並沒有被納入 ATX 機殼規範當中,因此使用上一定會遇到一些相容性問題。聯力的「四槽垂直 GPU 套件 v3(VG4v3)」,需佔用機殼 6 槽 PCIe 插槽並且會將顯卡外推 31mm。

換句話說,玩家的 ATX 中塔機殼除了要具備 6 槽以上的 PCIe 安裝空間,而且機殼 PCIe 檔板往外至玻璃側透的這段距離至少要 50mm 以上的深度,才適合使用這款垂直顯卡支架。另外,玩家搭配的顯卡高度也需要注意,以免跟 CPU 散熱器的水冷頭發生衝突,而使用垂直顯卡的玩家基本與空冷塔扇無緣。

聯力通用「四槽垂直 GPU 套件 v3(VG4v3)」包含 PCIe 5.0 延長線,台灣建議售價為 NT$2,299 元的價格,這價位已改裝品來說相當合理,畢竟還包含調整、傾斜、防彎等功能還有 ARGB 燈條,這價位確實沒話說。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CHERRY 10月最新活動 – 軸見櫻桃 磁滿雙十

Next post

MSI 與 SEGA 宣布合作推出獨家遊戲贈送活動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