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頭條顯示卡、器

ASUS ROG STRIX RTX 2080 測試報告 / 跨入光追, AI 遊戲新體驗

新一代 NVIDIA Turing 架構的問世,引領遊戲跨入 Real-Time Ray Tracing、Deep Learning(AI)等混合渲染的新領域。華碩第一波推出高階「ROG STRIX RTX 2080」顯示卡,帶的新強化結構、2.7 槽厚鰭片與軸向式風扇,並具備超頻時脈,給予玩家極致光影、真實世界般的遊戲體驗。

規格
型號:ROG-STRIX-RTX2080-O8G-GAMING
繪圖核心:NVIDIA GeForce RTX 2080
匯流排規格:PCI Express 3.0
記憶體:GDDR6 8GB
GPU 超頻時脈:Boost Clock 1875 MHz、GPU Base Clock 1530 MHz、
GPU 預設時脈:Boost Clock 1860 MHz、GPU Base Clock 1515 MHz
CUDA 核心數:2944
記憶體時脈:8008 MHz
記憶體介面:256-bit
輸出介面:2 x HDMI 2.0b、2 x Display Port 1.4、VirtualLink USB C
電源:2 x 8-pin
尺寸:29.97 x 13.04 x 5.41 cm

 

ROG STRIX RTX 2080 O8G GAMING開箱

NVIDIA 新一代 Turing 架構 GPU,延續著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M)的設計,強化 CUDA 核心的運算性能,更加入 Tensor Core 與 RT Core,以硬體設計加速 Deep Learning(AI)在 Training與 Inferencing 時所需的「矩陣乘法」運算,而 RT Core 同樣以硬體設計,加速即時光影追蹤所使用的 Bounding Volume Hierarchy(BVH)演算法,讓這一代 RTX 2080 具備混合渲染加速能力。

這也意味了,未來支援即時光影追蹤與 Deep Learning Super-Sampling(DLSS)技術的遊戲,將會是 RTX 20 系列專屬的功能;而 NVIDIA 目前 GeForce RTX 系列,已規劃 3 款產品,分別是 RTX 2070、RTX 2080 與 RTX 2080 Ti,讓玩家在體驗新一代遊戲技術時,有著中階、高階、旗艦的選擇。

華碩首波 ROG STRIX RTX 2080 O8G GAMING 顯示卡,延續著上一代的特色,更強化顯卡的散熱與結構設計,並提供超頻模式,讓 GPU Boost 時脈可達到 1875 MHz;而顯示輸出解析度最高可達 8K,並提供 2 組 Display Port 1.4、2 組 HDMI 2.0b 與 VirtualLink USB C,配置上比起創始版還要便利。

本身顯卡就具備超頻時脈設定,因此採用 2 組 PCIe 8-pin 供電;而散熱器的強化,也使得顯卡的厚度來到 5.41cm,大約佔用機殼 2.7 個 PCI Slot 的厚度。


↑ 新卡新包裝,外觀更走向潮流的 ROG STRIX 多彩鮮豔風格,具備 AURA SYNC、OC、RAY TRACING 等特色。


↑ 超頻版本,配置 8GB GDDR6 記憶體。


↑ 外盒背面則強調 MaxContact 鏡面銅底接觸 GPU、自動化生產、AURA 燈光、軸向式風扇、雙 BIOS 與 GPU TWEAK II 顯卡軟體。

 

ROG STRIX RTX 2080 外觀上維持著 GTX 1080 的造型延續,而這一代主要更新散熱器、風扇與結構設計。

仔細看風扇扇葉連著外框,新版「軸向式風扇」,讓細長的扇葉連接在圓形外框上,不僅可提升風扇產生的氣流,更可強化扇葉的強度,提升散熱效能。

新一代顯卡,亦採用黑化 PCIe 檔板,讓顯卡整體質感更好。


↑ ROG STRIX RTX 2080 維持著黑色、霸氣的外觀設計,搭配 AURA 燈光變化風格。


↑ 軸向式風扇,讓扇葉連接在外框上,不僅提升散熱氣流量,更可增加扇葉的結構強度。


↑ 黑化 PCIe 檔板。

 

新版顯卡更具備「雙 BIOS」設計,提供 P Mode 與 Q Mode 兩種 BIOS 選擇。簡單來說,這兩種 BIOS 差異在於風扇轉速控制(時脈、功率不變),效能模式 P Mode 有著最高轉速,並且風扇會全時運轉,於壓力測試時風扇轉速來到 1887 RPM,可帶給 GPU 最好的散熱效果,但相對的風扇噪音也比 Q Mode 大一些。

而靜音模式 Q Mode,則有較安靜的風扇設定,以及當 GPU 低於 55°C 時會讓風扇自動停轉,並於壓力測試時風扇轉速最高來到 1700 RPM;只不過若安裝在機殼內,這雙 BIOS 的設計實用性有點低,建議玩家還是調整在 P Mode 就好。


↑ 雙 BIOS 調整撥桿,往左撥是 P Mode 右則是 Q Mode。

 

由於顯卡散熱器厚度來到 2.7 slot、5.41cm 厚的關係,新一代顯示卡採用結構強化的「中框」設計,所謂的顯卡中框,即是在電路板正面通過金屬框架鎖住電路板與金屬背板,形成金屬背板與金屬中框夾住電路板的三明治設計。


↑ 顯卡上下側面,可見「金屬中框」設計,強化顯示卡結構與散熱。

 

顯示卡長度並沒有改變,還是維持著近乎 30cm 的長卡設計,但顯示卡厚度來到 2.7 slot,相當於 5.41cm 的厚度,也就是需要 3 槽的 PCIe 安裝空間,若玩家再組裝直立顯卡機殼時,需要注意這厚度是否符合機殼的內部空間。


↑ 30cm 長卡設計。


↑ 厚度 2.7 slot、5.41cm。


↑ 顯卡採用雙 PCIe 8-pin 供電。

 

新卡同樣具備「FanConnect II」設計,於顯示卡前方有 2 組 4-pin 風扇插座,可將機殼的系統風扇連接至顯示卡,如此一來當 GPU 溫度提高時,即可讓系統風扇加速運轉,使得電腦獲得更好的散熱效果。

此外,前方還有 1 組 4-pin RGB 針腳,可用來擴充機殼的 RGB 燈條。


↑ FanConnect II 與 RGB 針腳。

 

顯示卡背面則有整片金屬背板,並設計了 LED ON/OFF 開關,若玩家不喜歡 RGB 燈光,可直接按下開關關閉 RGB LED 燈。


↑ 整面金屬背板。


↑ RGB LED 開關。


↑ NV Link 金手指。

 

後 I/O 輸出則有著相當好的便利性,2 組 HDMI 2.0b 與 2 組 DisplayPort 1.4,讓玩家在多螢幕連接上更便利,並具備一組 VirtualLink USB C,不僅可用單線連接 VR 設備,亦可連接支援 USB C 的螢幕。


↑ 顯示卡 I/O。

 

2.7 槽加厚鰭片、軸向式風扇與新中框強化結構

顯卡採用新的結構設計,因此固定螺絲的數量也增加許多,散熱器除了 GPU 周圍的 4 根彈簧螺絲外,還有 2 根固定在 VRM 散熱片。

而顯示卡的金屬中框則與背板相互固定,大幅提升顯示卡的結構強度。


↑ 卸下散熱器之後,可見電路板上的金屬中框與背板相互固定。


↑ 顯示卡由底依序是金屬背板 → 電路板、金屬中框 → 散熱器。

 

顯示卡電路板配置並無太大更動,但從表層即可看見記憶體等佈線。RTX 2080 GPU 使用「TU104-400A-A1」,具備 6 組 GPC 與 46 組 SM 架構,共有 2944 組 CUDA 核心、368 組 Tensor Core 與 46 組 RT Core。

記憶體則使用 8 顆 Micron GDDR6 記憶體,並可達到 14Gbps Data Rate。


↑ 顯示卡完整電路板。


↑ TU104-400A-A1 GPU。


↑ 8 顆 Micron GDDR6 記憶體。

 

ROG STRIX RTX 2080 供電採用 10+2 相設計,GPU 10 相、記憶體 2 相的規劃,並採用 SAP II 電容、電感、DrMOS 等元件。


↑ 顯示卡 10+2 相供電設計。


↑ 電路板背面。

 

散熱器方面,採用 MaxContact 精密拋光銅底做為 GPU 接觸介面,並通過 6 根散熱導管連接整片散熱鰭片。

規劃上,1 根短導管 U 形回繞至後方鰭片,另 2 根導管 U 形貫穿前後鰭片,以及 3 根導管 S 形貫穿前後鰭片,藉此讓廢熱可引導至散熱鰭片上,在藉由風扇進行散熱。


↑ MaxContact 鏡面銅底與 GPU 接觸。


↑ 共計 6 根散熱導管,由左依序是短導管 U 形回繞、U 形貫穿、S 形貫穿、S 形貫穿、U 形貫穿、S 形貫穿的熱管配置。


↑ 這代散熱鰭片整組相連。


↑ 散熱鰭片前方。

 

新版 GPU Tweak II 支援 OSD 顯示

ROG STRIX RTX 2080 具備 AURA 燈光效果,可透過軟體來調整燈光效果,像是靜態、呼吸、色彩循環等燈效;而顯示卡正面、側面與背板,都有 AURA 燈光效果,讓玩家在不同角度欣賞 ROG STRIX RTX 2080 的魅力。


↑ ROG STRIX RTX 2080 正面燈效。


↑ 側面燈效。


↑ 背板燈效。


↑ AURA 燈效控制軟體。

 

新版本 GPU Tweak II 更加入遊戲 OSD 顯示監控資訊的功能,讓玩家除了調整顯卡運作模式、超頻與監控之外,更可在遊戲時顯示各種顯卡監控資訊。

啟動 GPU Tweak II 會有個簡易模式,讓玩家選擇:超頻模式、遊戲模式(預設)與靜音模式,並提供監控顯卡式窗。

玩家可自行選擇顯卡運行的模式之外,在進階頁面中則提供 GPU 時脈、電壓、顯存、風扇、目標溫度、目標幀率的超頻功能設定。


↑ GPU Tweak II 簡易操作介面。


↑ GPU Tweak II 進階頁面。


↑ GPU Tweak II 進階頁面。

 

新版本在監控視窗,有個 OFF/OSD 的選項,開啟 OSD 功能之後,可按下設定(齒輪)圖示,即可調整遊戲 OSD 要顯示的 GPU 資訊,像是 FPS、GPU Clock、Temp、Usage 等等,並可加入 Memo 文字、圖片等素材。

玩家可調整其 OSD 顯示的位置,並具備黑名單功能(不需 OSD 的程式可自行加入這清單),而 OSD 功能亦提供熱鍵可於遊戲中快速開啟、關閉。


↑ OSD 監控資訊、Memo 文字與圖片設定。


↑ 開啟遊戲後左上角就會出現 OSD 資訊。


↑ OSD 功能亦支援 DirectX 12 API 遊戲。

 

ROG STRIX RTX 2080 性能測試

由於 NVIDIA 主打的 Real-Time Ray Tracing 與 Deep Learning Super-Sampling (DLSS) 技術,目前遊戲與系統還未正式支援(待更新),因此這波測試則以主流 DirectX 11、DirectX 12 大作遊戲來進行效能測試,亦與上一代 GTX 1080 FE 版本進行比較。

GPU-Z 目前已可檢視 ROG STRIX RTX 2080 部分資訊。GPU 核心代號為 TU104 有著 2944 組 CUDA 核心,以及 8GB GDDR6 記憶體;時脈方面,Base 時脈 1530MHz、Boost 時脈 1875MHz。


↑ GPU-Z。

 

3DMark Fire Strike 可快速衡量平台的遊戲繪圖效能,亦是目前顯示卡最常使用的測試軟體。Fire Strike 鎖定 AAA 等級 DX11 API 的高效能測試,在預設 1080p 解析度 Fire Strike 測試中,RTX 2080 獲得 23,716 分,比起上一代 GTX 1080 有著 30% 的性能提升。

而在 1440p Fire Strike Extreme 與 2160p 的 Ultra 測試中,同樣提升了 30% 左右的性能。


↑ 3DMark Fire Strike。

 

3DMark Time Spy 則是採用新的 DirectX 12 API 所設計的測試軟體。在 1080p 的 Time Spy 測試上,性能區間與 Fire Strike 相似,RTX 2080 獲得 10,800 分,比起上一代 GTX 1080 有著 50% 的性能提升,同樣在高解析度的 Extreme 有著相同的性能提升幅度。


↑ 3DMark Time Spy。

 

VRMark 可用來衡量電腦是否有足夠的性能驅動 VR 虛擬實境,並有著 Orange Room、Blue Room 與 Cyan Room 三個測試場景。

Orange Room 屬於基準測試,用來衡量電腦是否能夠匹配 HTC Vive 與 Oculus Rift 的 VR 設備,這測試下 RTX 2080 與 GTX 1080 當獲得相近的 1 萬 1 千分的成績,可見兩者都能滿足 VR 所需的效能。

而 Blue Romm 測試更為嚴苛,採用 5120 × 2880 解析度與大量的積體照明,要求極高的硬體性能,這測試之下高下立判,RTX 2080 獲得 3,707 分,比起 GTX 1080 的 2,239 分有著明顯進步。

至於採用 DirectX 12 設計的 Cyan Room,更有飛越性提升,RTX 2080 獲得 11,599 分,比起 GTX 1080 有著更高的性能提升。


↑ VRMark。

 

UNIGINE 系列採用自家遊戲引擎打造的測試軟體。2009 年推出的 UNIGINE Heaven,採用第一代引擎開發,支持 DirectX 9 / 11 與 OpenGL 4.0 等 API,而在 Extreme 設定下 RTX 2080 平均 155fps。

接著 2013 年推出的 UNIGINE Valley 採用相同 Heaven 的引擎,但測試場景來到森林當中,有著更豐富的細節與場景,同樣在 Extreme HD 設定下 RTX 2080 平均 115fps。

最新 2017 年推出的 Superposition,採用 UNIGINE 2 Engine 開發,有著更高的性能測試並支持 VR,在使用 1080p Extreme 測試下 RTX 2080 平均 50.7fps。

簡單來說,舊款 DX11 遊戲換上新一代 GPU 性能提升有限,但新款 DX11 的 Superposition,性能上則有大幅度的提升。


↑ UNIGINE Benchmark。

 

ROG STRIX RTX 2080 遊戲測試

就測試分數來看,ROG STRIX RTX 2080 性能比起 GTX 1080 有著約 30% 左右甚至更高的性能提升,但實際遊戲 fps 的測試才能貼近玩家遊玩遊戲時的性能表現。

此次,遊戲挑選幾款近期 AAA 大作,像是美女冒險的《古墓奇兵:暗影》,以及首次登入 PC 的 CAPCOM 大作《魔物獵人:世界》,在開放世界探索、冒險與狩獵;除了新遊戲之外,亦有幾款固定測試班底,像是《鬥陣特攻》、《絕地求生 PUBG》、《極地戰嚎 5》與《刺客教條:起源》等,透過這 6 款遊戲來檢視 RTX 2080 的性能表現。

遊戲測試皆以「預設最高設定」為測試基準,並比較主流 1080p(1920 x 1080)解析度與 4K 2160p(3840 x 2160)解析度進行測試。

遊戲在 1080p 解析度之下,RTX 2080 都可達到平均 100fps 的性能,比起上一代 GTX 1080 還要強悍許多。


↑ 1080p 遊戲性能測試。

 

至於 2160p 解析度下,RTX 2080 遇上《魔物獵人:世界》平均 35.6fps 與《古墓奇兵:暗影》平均 47fps 還是稍低了些,至於《極地戰嚎 5》與《刺客教條:起源》平均則在 55fps 左右。

由此可證,RTX 2080 性能大幅提升,更可滿足玩家在 1080p 的性能需求,亦可期待未來 Real-Time Ray Tracing 與 Deep Learning 遊戲的應用;至於 2160p 性能,亦比起以往更為出色,但若想要 AAA 大作 4K60fps 的體驗,可能還要在往上一階了。


↑ 2160p 遊戲性能測試。

 

ROG STRIX RTX 2080 功耗與溫度

顯卡功耗與溫度測試分別使用 Fire Strike Stress test 與 FurMark 1080p, 4XMASS 進行測試,同時記錄 GPU 溫度與整台電腦功耗。

溫度方面,ROG STRIX RTX 2080 於待機時 GPU 溫度約在 36°C,通過 Fire Strike Stress test 與 FurMark 進行壓力測試,GPU 核心最高溫度來到 66°C,整體溫度壓制的相當出色。


↑ 溫度測試。

 

功耗方面,ROG STRIX RTX 2080 於待機時整機 89W 耗電,但通過壓力測試,功耗來到 350W 左右,也因此建議玩家在組裝時可選則 600W 以上的電源供應器搭配。


↑ 功耗測試。

 

總結

新一代 ROG STRIX RTX 2080 遊戲顯示卡,換上 Turing 架構 GPU,不僅性能比起上代有著明顯升級,更能支援未來 Real-Time Ray Tracing 與 Deep Learning 遊戲的應用,讓玩家可先升級設備,等待未來遊戲的支援。

而實際 1080p 遊戲測試時,可滿足如今 AAA 大作特效全開的需求,更帶給玩家平均百幀以上的遊戲體驗,但面對 4k60fps 遊戲體驗,RTX 2080 可能還無法滿足 AAA 大作的需求。

顯示卡方面,ROG STRIX RTX 2080 不僅加厚散熱鰭片,更採用軸向式風扇與中框強化結構,讓顯示卡在燒機測試下,GPU 溫度最高僅 66°C,這也讓顯卡有著更高的超頻空間,玩家可透過 GPU Tweak II 來調整顯卡超頻設定。

新版 GPU Tweak II 除了顯卡監控與超頻設定外,亦加入遊戲 OSD 監控的功能,讓玩家在體驗遊戲時,更能即時監控顯示卡的狀態與資訊。

這代 RTX 2080 性能相當於上一代 GTX 1080 Ti,更支援未來遊戲技術,就看玩家是要投資未來,還是升一波信仰換上更強悍的新一代「ROG STRIX RTX 2080」遊戲顯示卡。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Apple執行長-庫克:iPhone XS系列售價不貴

Next post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與 RTX 2080 Ti 測試報告 / Turing 世代光追, AI 遊戲未來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