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頭條顯示卡、器

光追 4k60 我來 GIGABYT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測試報告

新一代遊戲卡王 GeForce RTX 2080 Ti 輔出道,技嘉就推出採用風之力三扇設計的「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顯示卡,出廠已超頻 GPU Boost 1665 MHz 時脈,不僅性能更強、散熱效果出色,若玩家想在遊戲之路上追求 4k60fps、光追、AI 遊戲未來,這張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一張當關萬張莫敵。

規格
繪圖核心: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GPU 時脈:OC mode 1665 MHz、Gaming mode 1650 MHz
記憶體:GDDR6 11GB
CUDA 核心數:4352
記憶體速度:14 Gbps
記憶體介面:352-bit
輸出介面:1 x HDMI 2.0b、3 x Display Port 1.4、VirtualLink USB C
電源:2 x 8-pin
建議電供:650W
尺寸:286.5 x 114.5 x 50.2mm

 

GIGABYT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開箱

NVIDIA 新推出的 Turing 架構 GPU,延續著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M)的設計,不僅強化 CUDA 核心的運算性能,更加入獨立的 INT、FP 計算單元,以及因應未來光線追蹤、AI 深度學習,加入 Tensor Core 與 RT Core 硬體加速單元。

這也意味了,未來支援即時光影追蹤與 Deep Learning Super-Sampling(DLSS)技術的遊戲,將會是 RTX 20 系列專屬的功能;而 NVIDIA 目前 GeForce RTX 系列,已規劃 3 款產品,分別是 RTX 2070、RTX 2080 與 RTX 2080 Ti,讓玩家在體驗新一代遊戲技術時,有著中階、高階、旗艦的選擇。

GIGABYTE 首推的 GeForc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顯示卡,並非旗艦 AORUS 或主流 G1 GAMING 系列,但也具備三扇、GPU 直觸的散熱設計;玩家可透過 AORUS ENGINE 啟動超頻模式,GPU Boost 時脈可達 1665 MHz。

RTX 2080 Ti 搭載 11GB GDDR6 記憶體,並有著 4352 CUDA 核心、544 Tensor Core、68 RT Core;這一代顯示輸出最高可達 8K60,並提供 3 組 Display Port 1.4、1 組 HDMI 2.0b 與 VirtualLink USB C,配置與創始版相同。


↑ GeForc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彩盒外包裝,主打 RGB Fusion、風之力、OC 與 4 年保固。


↑ 風之力三扇、GPU 直觸、RGB Fusion 與軟體的介紹。

 

顯卡內容物有著 4 年保固的說明,軟體光碟與快速安裝手冊,並提供一條電源線。


↑ 所有配件。

 

這一代各家自製卡紛紛改以 3 扇設計,技嘉維持著風之力的配置,外觀上也更顯得霸氣,而 3 扇則搭配 2 逆轉、1 正轉的風扇配置,藉此讓風扇產生的氣流更順暢。

只不過這版本,RGB Fusion 的功能僅在卡身側面 GIGABYTE 字樣,因此整體屬於霸氣、低調的造形設計。


↑ 低調又霸氣的三扇正逆轉設計。


↑ 扇葉刀鋒造型。

 

顯示卡側面,中央有著 GIGABYTE 字樣具備 RGB Fusion 燈效,而前端則有 GEFORCE RTX 字樣。

GeForc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採用雙 8-pin 供電,並建議電腦使用 650W 以上之電源供應器。


↑ 顯卡側面設計與供電。

 

這一代 NVIDIA 下方了 NVLink 多 GPU 連接技術,RTX 2080 Ti 具備 2-Way NVLink x8 通道,最高可達到 100 GB/sec 總頻寬,這設計也讓雙 GPU 可獲得更好的效能提升。


↑ NVLink 金手指。

 

顯示卡背面,則採用金屬背板固定,這一代背後鎖點的增加,連帶讓顯卡有著更高的強度與牢固性。


↑ 金屬背板。

 

卡長約 30cm、高度約 5cm,這也是普遍自製卡的尺寸。


↑ 30cm 長。


↑ 5cm 高,大約 2.1 slot。

 

後方 I/O 輸出,則提供 1 組 HDMI 2.0b、3 組 Display Port 1.4 與 1 組 VirtualLink USB C 連接埠。Display Port 1.4 介面可達到 8k60 輸出,而 HDMI 2.0b 則是 4k60,至於 VirtualLink USB C 支援 DP 影像、USB 資料與 PD 供電功能。

若玩家有 USB C – USB C 的線材,也可直接將手機、USB 裝置連接在顯卡上,電腦會認到 USB 裝置,未來若有支援 Display Port Type C 的螢幕,也可直接連接在顯示卡上。


↑ 影像輸出。

 

風之力刀鋒三風扇散熱 GPU 直觸設計

散熱設計亦是自製卡的重點之一,GeForc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採用 3 扇設計,搭配 GPU 熱導管直觸與 VRAM、MOSFET 散熱片設計。

拆解散熱器,其週招貼滿導熱膠,替供電元件、記憶體進行散熱,提升整體顯卡性能。


↑ 散熱器、電路板、金屬背板。

 

RTX 2080 Ti GPU 使用「TU102-300A-K1-A1」,具備 6 組 GPC 與 68 組 SM 架構,共有 4352 組 CUDA 核心、544 組 Tensor Core 與 68 組 RT Core。記憶體則使用 11 顆 Micron GDDR6 記憶體,並可達到 14Gbps Data Rate。


↑ 密密麻麻的電路板。


↑ TU102-300A-K1-A1 GPU 核心。

 

供電方面,採用 13+3 相電源設計,以及 Ultra Durable 認證的全固態電容、金屬電感與超低電阻式電晶體等;配置上與創始版相同。


↑ 左側的 6 相供電。


↑ 圍繞在 GPU 周圍的 11 顆 Micron GDDR6 記憶體。


↑ 右側的 10 相供電。


↑ 電路板背面。

 

散熱器本體可分為三區塊,中間這區則由熱導管並排直觸 GPU,周圍在鎖上 VRAM、MOSFET 的散熱片。

後端鰭片則有 4 根熱導管貫穿,前端鰭片則是 4 根熱導管通過,總共使用 6 根熱導管與 3 組散熱鰭片進行散熱。


↑ GPU 直觸熱導管散熱設計。


↑ 後端的散熱鰭片。


↑ 其端的散熱鰭片。

 

AORUS ENGINE 一鍵超頻性能更強 自動掃描超頻最佳化

玩家可透過 Aorus Engine 軟體,來調整 GeForc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顯示卡的運作模式,顯示卡預設為 Gaming 模式,可一鍵切換到「OC Mode」,即可獲得顯卡標榜的超頻時脈與性能,此外還有靜音與玩家自定功能。


↑ Aorus Engine 操作簡易,可自行更改顯卡模式,並有監控與 LED 燈光控制功能。

 

倘若玩家想替顯示卡手動超頻,也可在「專家模式」中調整 GPU、記憶體頻率與電壓,更可手動控制風扇轉速、目標功耗與目標溫度。

此外,這一代 NVIDIA 提供「GPU Boost 4.0」,玩家可自行「自定」目標溫度的節點,例如當 GPU 溫度超過 60°C 時,就讓風扇達到 80% 的轉速。如此一來,玩家更可掌握 GPU Boost 時的散熱控制。

除 GPU Boost 4.0 之外,還有著 NVIDIA Scanner 功能,玩家可通過目標功耗、目標溫度的提升後,讓 GPU 自行針對電壓、時脈進行壓力測試,自動優化 Boost 時脈的功能。


↑ 自定風扇溫度節點。


↑ 專家模式自動掃描。


↑ 顯示卡燈光效果。

 

GIGABYT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性能測試

由於 NVIDIA 主打的 Real-Time Ray Tracing 與 Deep Learning Super-Sampling (DLSS) 技術,目前遊戲與系統還未正式支援(待更新),因此這波測試則以主流 DirectX 11、DirectX 12 大作遊戲來進行效能測試。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 HERO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DDR4 8GB*2-2666
顯示卡:GIGABYT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系統碟:Samsung NVMe SSD 960 PRO M.2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X-1250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GPU-Z 可檢視 GIGABYT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的完整資訊。GPU 核心代號為 TU102 有著 432 組 CUDA 核心,以及 11GB GDDR6 記憶體;時脈方面,Base 時脈 1365 MHz、Boost 時脈 1665 MHz。


↑ GPU-Z 資訊。

 

3DMark Fire Strike 可快速衡量平台的遊戲繪圖效能,亦是目前顯示卡最常使用的測試軟體。Fire Strike 鎖定 AAA 等級 DX11 API 的高效能測試,在預設 1080p 解析度 Fire Strike 測試中,RTX 2080 Ti 獲得 26,895 分,而在 1440p Extreme 則有 16,163 分,以及 2160p Ultra 測試的 8,541 分。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3DMark Time Spy 則是採用新的 DirectX 12 API 所設計的測試軟體。在 1080p 的 Time Spy 測試上,RTX 2080 Ti 獲得 12,810 分,至於更高解析度的 Extreme 測試,則有著 6,009 分的成績。整體來看,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在性能上小贏過創始版,對比上一代 GTX-10 系列,性能都有著約 30% 的提升。


↑ 3DMark Time Spy。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VRMark 可用來衡量電腦是否有足夠的性能驅動 VR 虛擬實境,並有著 Orange Room、Blue Room 與 Cyan Room 三個測試場景。

Orange Room 屬於基準測試,用來衡量電腦是否能夠匹配 HTC Vive 與 Oculus Rift 的 VR 設備,在這情境下 RTX 2080 Ti 分數達到 11,504 分的等級,也就是這項目單卡頂天就這分數了,比起標榜的 Premium 設備性能還強。

而 Blue Romm 測試更為嚴苛,採用 5120 × 2880 解析度與大量的積體照明,要求極高的硬體性能,這測試之下 RTX 2080 Ti 獲得 4,826 分,也是高於 Premium 高階 PC 標榜的性能。

至於採用 DirectX 12 設計的 Cyan Room,更有飛越性提升,RTX 2080 Ti 獲得 14,221 分,也代表這代針對 DX12 所需的非同步運算有著更好的性能提升。


↑ VRMark Orange Room。


↑ VRMark Blue Room。


↑ VRMark Cyan Room。

 

UNIGINE 系列採用自家遊戲引擎打造的測試軟體。2009 年推出的 UNIGINE Heaven,採用第一代引擎開發,支持 DirectX 9 / 11 與 OpenGL 4.0 等 API,而在 Extreme 設定下 RTX 2080 Ti 平均 227 fps。

接著 2013 年推出的 UNIGINE Valley 採用相同 Heaven 的引擎,但測試場景來到森林當中,有著更豐富的細節與場景,同樣在 Extreme HD 設定下 RTX 2080 Ti 平均 168 fps。

最新 2017 年推出的 Superposition,採用 UNIGINE 2 Engine 開發,有著更高的性能測試並支持 VR,在使用 1080p Extreme 測試下 RTX 2080 Ti 平均 67.9 fps。


↑ UNIGINE Heaven。


↑ UNIGINE Valley。


↑ UNIGINE Superposition。

 

GIGABYT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遊戲測試

此次遊戲挑選幾款近期 AAA 大作,像是美女冒險的《古墓奇兵:暗影》,以及首次登入 PC 的 CAPCOM 大作《魔物獵人:世界》,在開放世界探索、冒險與狩獵;除了新遊戲之外,亦有幾款固定測試班底,像是《鬥陣特攻》、《絕地求生 PUBG》、《極地戰嚎 5》與《刺客教條:起源》等,透過這 6 款遊戲來檢視 RTX 2080 Ti 的性能表現。

遊戲測試皆以「預設最高設定」為測試基準,並比較主流 1080p(1920 x 1080)解析度、2K 1440p(2560 x 1440)與 4K 2160p(3840 x 2160)解析度進行測試。

《鬥陣特攻》在三種解析度下都有著相當穩定的性能,若要解 144Hz 144fps 面對射擊競技遊戲,RTX 2080 Ti 綽綽有餘;而《絕地求生 PUBG》面對 FHD、2K、4K 解析度,遊戲平均 177 fps、131 fps、66 fps 的性能階梯,這款遊戲 4k60 亦不在話下。

《極地戰嚎 5》本身在遊戲開發上,算是不太吃效能的遊戲,因此 3 個解析度測試下,表現都還不錯 FHD/ 136 fps、2K/ 123 fps、4K/ 72 fps。

《古墓奇兵:暗影》也是這波 RTX-20 系列的宣傳遊戲之一,採用 DirectX 12 API 開發,雖說目前還未支援光影追蹤,但性能也屬於吃效能的 AAA 大作。RTX 2080 Ti 於 FHD/ 138fps、2k/ 97fps,表現遊刃有餘,但面對 4K/ 55 fps 來看,對於 AAA 大作較難穩住平均 60 fps 大關。

《魔物獵人:世界》Steam 版可是大放異彩,但也是這次測試中最吃性能的 AAA 大作,FHD/ 144 fps、2K/ 74 fps,都能滿足玩家的需求,但對於 4K/ 38 fps 的表現就有點殘念了。

《刺客教條:起源》表現則還不錯,可預期奧德賽性能也有不錯的表現,FHD/ 102 fps、2K/ 90 fps、4K/ 59 fps。


↑ 遊戲性能測試。

 

GIGABYT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功耗與溫度

顯卡功耗與溫度測試分別使用 Fire Strike Stress test 與 FurMark 1080p, 4XMASS 進行測試,同時記錄 GPU 溫度與整台電腦功耗。

溫度方面,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於待機時 GPU 溫度約在 35°C(關閉風扇停轉功能),通過 Fire Strike Stress test 與 FurMark 進行壓力測試,GPU 核心最高溫度來到 74°C,與創始板散熱性能相當。


↑ 溫度測試。

 

功耗方面,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於待機時整機 89W 耗電,但通過壓力測試,功耗來到 422W、443W 左右,也因此建議玩家在組裝時可選則 650W 以上的電源供應器搭配。


↑ 功耗測試(整台電腦)。

 

總結

GIGABYT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採用風之力三扇設計,並藉由出廠超頻與 AORUS ENGINE 提供的一鍵超頻模式,讓玩家可獲得相當強悍的遊戲性能,面對 FHD 或 2K 解析度,RTX 2080 Ti 可說是完勝這兩個解析度的 AAA 遊戲。

只不過若是 4K 解析度之下就是遊戲說了算,像是 PUBG、鬥陣這類,競技不吃性能的遊戲,RTX 2080 Ti 可有著穩平均 60 fps 的性能,但面對 AAA 大作像是魔物、刺客就較難達到這門檻,當然這測試都是將遊戲特效開至最高的性能,倘若在 4K 解析度下可微調設定(例如降低反鋸齒,高解析度之下點距非常細,開至最高其實差異不大),也可保有 4K60 的性能。

散熱方面,燒機壓力測試 GPU 溫度落在 74°C,散熱表現與創始板相當,倘若能壓進 69°C 以內就完美了。功耗上,這代由於 CUDA 數的提升、時脈的增加,因此功耗肯定在高一些,玩家裝機可要注意電供的瓦數。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可給予玩家更強悍的性能,以及期待未來光線追蹤、AI 應用 DLSS 的支援;遊戲從 2D 轉變至 3D 世界可謂一大躍進,那這一代即是從預先光線跨進即時光線追蹤,感受更為真實的遊戲體驗。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曜越TT LCGS電商平台推出Level 20水冷電競電腦

Next post

i-Rocks 艾芮克 15 週年新品開箱直播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