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HDD、SSD

SMI Gen5 性價黑馬!Predator GM9000 SSD 開箱測試 / 極速飆破 14Gbps

晚到但更先進!SiliconMotion 慧榮科技新一代消費端旗艦 Gen5 SSD 控制器「SM2508」,採用 TSMC 6nm 製程不僅低功耗效能更是強悍,連續讀寫效能可達 14Gbps 的極致速度。而這次藉由 Predator GM9000 來實際體驗 PCIe 5.0 x4 SSD 的極致速度與溫度表現。

規格
介面: PCIe 5.0 x4
NVMe:2.0
尺寸:M.2 2280
容量:1TB、2TB、4TB
控制器:SiliconMotion SM2508
快閃記憶體:Micron 232L TLC
DRAM 快取:1GB、2GB、4GB
重量:<10g
保固:5 年有限保固
耐用性:800TBW、1600TBW、3200TBW

新一代 Gen5 旗艦!Predator GM9000 SSD 開箱 / SMI SM2508

來自 Acer Predator GM9000 SSD,採用 PCIe 5.0 x4 介面、NVNe 規範、M.2 2280 尺寸,分別提供 1TB、2TB 與最大 4TB 等容量。主要的 SSD 控制器則是 SiliconMotion SM2508,對應不同容量則有著 1GB、2GB 與 4GB DRAM 快取設計。

而且 GM9000 支援 DRAM 快取與 SLC 快取,以及 SMI 獨有 NANDXtend ECC 三維解錯修正機制技術,結合 4K LDCP 低密度奇偶修正碼,能有效提升快閃記憶體顆粒的 P/E Cycle,讓 SSD 有著相當高的 TBW 耐寫性能。


↑ Acer Predator GM9000 SSD 外包裝。


↑ 包裝背面則有產品標籤。


↑ 內容物則包含說明文件。

 

Predator GM9000 SSD 2TB 採用黑色的電路板、M.2 2280 尺寸、單面上件,測試的 2TB 容量主要採用 Micron 232L TLC 快閃記憶體顆粒,搭配 2GB DRAM 快取,有著 1600TBW 的耐寫性與 5 年保固。

SSD 表面貼有一張薄形銅散熱片,一般使用上不成問題,但若長時間寫入下建議搭配主板散熱器替 SSD 降溫。


↑ Predator GM9000 SSD 2TB。


↑ 背面產品標籤。


↑ SSD 側面,可見薄形銅散熱片,替控制器、快取與快閃記憶體顆粒散熱。

 

Gen5 黑馬!SiliconMotion SM2508 控制器

Predator GM9000 SSD 採用慧榮 SiliconMotion SM2508 控制器,這顆基於 TSMC 6nm 製程搭載 4 核心 ARM Cortex R8 CPU、支援 PCIe 5.0 x4 通道,以及具備 8 個 NAND 通道,以及慧榮獨有 NANDXtend ECC 技術、可編程 RAID、端對端資料路徑保護、SRAM ECC & CRC 修正等功能。

除了有著極致的循序讀取 14.5GB/s、寫入 14GB/s 的效能外,在運作時最高僅 3.5W 的及低功耗,而且通過 NANDXtend 技術加持下,SSD 有著極高的 TBW 耐寫性。像是 Predator GM9000 SSD 2TB 可達到 1600TBW 的耐寫性,套用公式換算等於保固 5 年的時間內,每一天可以寫入超過 800GB 的資料量,絕對能夠滿足玩家的日常所需。


↑ SM2508 出色效能、超低功耗與 NANDXtend ECC 技術。


↑ SM2508 主要規格。


↑ 採用 TSMC 6nm 製程下整體功耗下降 30%。

 

Predator GM9000 SSD 2TB 性能測試

測試使用 AMD Ryzen 9950X3D 處理器、X870E AORUS MASTER 主機板、DDR5-6000 16GB*2 記憶體,並將 Predator GM9000 SSD 2TB 安裝於主機板的第一根 M.2 插槽,使用 CPU 提供的 PCIe 5.0 x4 通道,以及主機板 M.2 散熱片進行測試。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9950X3D
主機板:X870E AORUS MASTER
記憶體:G.SKILL DDR5-6000 16GB*2
電源供應器:FSP MEGA TI 16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4H2

 

Predator GM9000 2TB 通過 CrystalDiskInfo 檢視,採用 PCIe 5.0 x4 與 NVMe 2.0 介面,支援 S.M.A.R.T.、TRIM 與 VolatileWriteCache 功能;實際格式化後可使用容量為 1.86TB。並採用 2 顆 Micron 232L TLC 快閃記憶體顆粒。


↑ CrystalDiskInfo。


↑ Predator GM9000 2TB 格式化後可用容量 1.86TB。


↑ Predator GM9000 2TB 使用 Micron 232L TLC 快閃記憶體顆粒。

 

CrystalDiskMark 測試預設 +Mix、NVMe 隨機模式,Predator GM9000 2TB 可達到循序讀取 14266.08 MB/s、寫入 13307.80 MB/s,隨機 RND4K Q32T16 讀取 8301.67 MB/s、寫入 7049.97 MB/s 的效能表現。

接著使用真實世界效能測試,循序 SEQ1M Q1T1 讀取 5904.53 MB/s、寫入10277.16 MB/s,而隨機 RND4K IOPS 可達到讀取 20708 IOPS、寫入 63754 IOPS。做為 Gen5 SSD 黑馬無庸置疑。


↑ CrystalDiskMark。


↑ CrystalDiskMark 真實世界效能測試。

 

ATTO Disk Benchmark 使用不同 I/O 大小來測試裝置最大性能,在 Direct I/O 佇列 8 層測試,Predator GM9000 2TB 讀寫最大值可達到 13.9 GB/s、12.35 GB/s。對於不同 I/O Size 操作下都能有著相當不錯的讀寫效能。


↑ ATTO Disk Benchmark。

 

便利的 ezIOmeter 測試工具,Predator GM9000 2TB 在 1 Thread 128KB QD32 測試下循序讀寫 Mean 達到 13750.96 MBps、12690.34 Mbps,而 4K 隨機讀寫 QD32 則可達到 1,420,393.17 IOps、1,133,740.32 IOps 的效能。


↑ ezIOmeter。

 

PCMark 10 儲存測試功能,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包含模擬開機、Adobe 程式啟動、Office 軟體的操作以及複製檔案等 23 項日常儲存操作任務,結果除了使用總分呈現外,也會提供平均頻寬與存取時間等數據。

Predator GM9000 2TB 獲得 3615 分的成績,可達到 561.09 MB/s 的平均頻寬,存取時間平均僅 45µs微秒。


↑ PCMark 10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Data Drive Benchmark 則是模擬資料碟的小檔案傳輸效能測試,可做為 NAS、USB 與記憶卡等儲存裝置的測試項目。這項目 Predator GM9000 2TB 頻寬有著 924.64 MB/s、平均存取時間 24 µs 獲得總分 6355 分。


↑ PCMark 10 Data Drive Benchmark。

 

3DMark 儲存測試則是以遊戲啟動、錄製 / 安裝 / 存檔 / 移動遊戲等操作來測試儲存裝置,這項目則會提供各項的頻寬與存取時間。

Predator GM9000 2TB 獲得 2896 分的成績,可達到 488.15 MB/s 的平均頻寬,存取時間平均 61µs微秒。


↑ 3DMark 儲存測試。

 

3DMark DirectStorage 測試場景,能夠模擬遊戲資料載入時不受其他不必要的變數影響,讓玩家瞭解到 DirectStorage 開啟後針對 DRAM、CPU、GPU、VRAM 間的傳輸頻寬表現。微軟 DirectStorage API,可讓 GPU 可直接從 DRAM 存取遊戲資料並解壓縮,藉此降低 CPU 對於資料搬運的開銷,讓更多的 CPU 資源可保留給遊戲引擎的運算與幾何渲染等工作。

通過測試 Predator GM9000 2TB 搭配 RTX 5070 顯示卡,開啟 DirectStorage 功能後,可達到 192.2% FASTER 的傳輸效能。開啟 DirectStorage 後,NVMe SSD 傳輸至 GPU 視訊記憶體可達到 23.29 GB/s 的超高頻寬。至於關閉 DS 使用傳統 API 則只有 7.97 GB/s 的傳輸頻寬。


↑ 3DMark DirectStorage 測試。


↑ DirectStorage 開啟 NVMe SSD 傳輸至 GPU 視訊記憶體頻寬可達到 25.16 GB/s。

 

AIDA64 Disk Benchmark 的 Linear Read 測試會持續讀取 SSD 直至 100% 容量,Predator GM9000 2TB 有著非常穩定的平均 6837.7 MB/s 的線性讀取效能。

而 Linear Write 測試,則是寫滿 SSD 100% 容量的測試,紀錄變動的寫入效能,Predator GM9000 2TB 寫入最大值落在 9989.1 MB/s,而當寫入容量接近 20% 時快取用罄降至 5000 MB/s 左右,當寫入量達到 45% 左右 SSD 控制器處理完資料,讓快取重新上限速率回到一開始的 7000 MB/s,隨後在將降 60% 容量後快取緩衝又再次用罄。

最後直到 90% 容量時快取、演算法能用的招是都用上,剩下即是顆粒的寫入效能。


↑ Linear Read。


↑ Linear Write。

 

溫度方面,通過 CrystalDiskMark 測試時利用 HWINFO 讀取 Predator GM9000 2TB 的 SMART 資料,Drive Temperature 2 是控制器溫度、3 則是 NAND 顆粒溫度。

Predator GM9000 2TB 在使用主板散熱片與基本散熱氣流下,顆粒最高溫度 57°C、控制器最高溫 72°C,整體溫度相當好控制,只需搭配主板散熱片即可。


↑ Predator GM9000 2TB 溫度記錄。

 

總結

Gen5 SSD 新黑馬!Predator GM9000 2TB 採用慧榮 SM2508 控制器,不僅帶來循序讀寫 14 GB/s 的極致效能,並有著更好的溫度控制與低功耗表現。只不過在 PCMark、3DMark 的儲存測試中,整體頻寬與存取時間表現還無法拿下全勝。

但是 SM2508 有著出色的穩定讀取與寫入效能,通過 DRAM 與 SLC 快取,提供玩家穩定的寫入表現;此外,SM2508 有著相當高的 TBW 耐寫性,測試的 2TB 容量 5 年內每天可寫入超過 800GB 的資料量,這絕對能滿足各種 PC 使用需求。

像是旗艦玩家所需的高速、低延遲、支援 DirectStorage 的 NVMe PCIe 5.0 x4 SSD,以及做為影音工作者的多媒體暫存 / 編輯磁碟,甚至做為系統碟使用都不成問題。測試的 Predator GM9000 2TB 台灣售價為 NT$ 7480 元,可說是目前 Gen5 性價最高的選擇。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Windows 11 25H2最早在今年9月發布, 微軟專注於漏洞修復和新功能

Next post

迎接全新世代GeForce RTX 50系列筆電上市 MSI宣布推出限時玩家公測及新品體驗活動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