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 解決方案!創見高階 PCIe 5.0 SSD 260S 與小巧好攜 ESD420 外接 SSD 開箱測試
創見帶來兩款高速 SSD 新產品,包含使用 SMI SM2508 控制器的 PCIe SSD 260S,採用 PCIe 5.0 x4、NVMe 高速介面,可輕鬆達到最高 14GB/s 的傳輸性能;以及使用 SMI SM2320 單晶片的 ESD420 行動固態硬碟,小巧好攜帶的特性加上 USB-C 20Gbps 高速外接傳輸,更支援 MagSafe 磁吸功能。
PCIe Gen5 SSD MTE260S 規格
容量:1TB / 2TB
尺寸:M.2 2280
介面:PCIe 5.0 x4、NVMe 2.0
控制器:SMI SM2508
快取:DDR4 DRAM
記憶體顆粒:3D 快閃記憶體
循序讀寫:14,000 MB/s、11,000 MB/s(2TB)
總寫入量:1500 TBW(2TB)、750 TBW(1TB)、DWPD 0.411(5 yrs)
保固:5 年
Transcend ESD420 規格
容量:1TB、2TB、4TB
尺寸:69.5 x 63 x 10 mm
顏色:鐵灰色/香檳金
重量:48 g
介面:USB Type-C 20Gbps
控制器:SMI SM2320
記憶體顆粒:3D 快閃記憶體
循序讀寫:2000 MB/s
保固:5 年
內容目錄
創見 PCIe SSD 260S 開箱 / PCIe 5.0 x4 飆速 14GB/s
採用 SMI SM2508 控制器的創見 PCIe SSD 260S,屬於目前旗艦效能的 PCIe 5.0 x4 SSD,控制器內部使用四核心 ARM Cortex R8 CPU、8 通道 / 32CE、DDR4 DRAM 快取,能夠達到最高循序讀取 14,000 MB/s、寫入 11,000 MB/s 的高速效能。
SSD 正面採用石墨烯散熱片替控制器與顆粒散熱,並有著 1TB 與 2TB 等容量選擇,2TB 容量可達到 1500 TBW 的耐寫性。
創見 PCIe SSD 260S 2TB 容量採用雙面上件,正面有著 SMI SM2508 控制器、快取與 2 顆 3D 快閃記憶體,至於背面則是快取與顆粒。正面採用石墨烯散熱片,搭配主板的散熱片即可有著不錯的溫度控制能力。
↑ 創見 PCIe SSD 260S 2TB 表面的石墨烯散熱片。
創見 ESD420 外接 SSD 開箱 / MagSafe、USB-C 20Gbps
小巧好攜帶的創見 ESD420 外接 SSD,採用 SMI SM2320 單晶片控制器,提供 USB 3.2 Gen 2×2 傳輸介面,以及支援 4 通道 NAND Flash 控制功能,因此可輕鬆達到循序讀寫 2000 MB/s 的高速外接傳輸效能。
而且創見 ESD420 具備磁吸功能可吸附在 MagSafe 的 iPhone,或其他磁性的裝置與配件,並支援 iPhone 4K ProRes 格式錄影,預設使用 exFAT 格式因此可支援 Windows、macOS、iOS/iPadOS、Linux、ChromeOS 與 Android 等各種裝置。
↑ 小巧好攜帶的 ESD420,包裝內還有一條 USB-C 傳輸線。
創見 ESD420 小巧方正的金屬質感外殼,背面則是支援磁吸 MagSafe 的橡膠底層,藉由磁吸固定在手機背面時還有止滑的效果。提供的 USB-C 連接線長度也剛剛好,方便用戶搭配行動裝置使用,像是旅行時幫忙備份手機的照片與影片,輕鬆替手機擴充大容量。
↑ 可吸附在支援 MagSafe 的 iPhone,或者是有支援的保護殼,隨時替手機擴充容量。
Transcend PCIe SSD 260S 2TB 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前先使用 CrystalDiskInfo 來檢視 PCIe SSD 260S 的磁碟資訊,其採用 PCIe 5.0 x4 與 NVMe 2.0 介面,支持 S.M.A.R.T.、TRIM 與 VolatileWriteCache 功能;實際格式化後可使用容量為 1.81TB。
PCIe SSD 260S 效能透過 CrystalDiskMark 進行測試,於 NVMe 隨機資料模式下測試,循序讀取最高 14251.9 MB/s、寫入 10939.3 MB/s,隨機 RND4K Q32T16 讀取 8410.5 MB/s、寫入 8727.4 MB/s。這效能也屬於目前 PCIe 5.0 x4 SSD 的高階效能。
ATTO Disk Benchmark 使用不同 I/O 大小來測試裝置最大性能,在 Direct I/O 佇列 8 層測試,PCIe SSD 260S 讀寫最大值可達到 13.7 GB/s、10.2 GB/s。
便利的 ezIOmeter 測試工具,在 1 Thread 128KB QD32 測試下,循序讀寫達到 13989.8 MBps、10599.8 MBps。而 8 Thread 4KB 隨機 QD32 讀取可達 1,345,757 IOPS、1,171,430 IOPS。
PCMark 10 儲存測試功能,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包含模擬開機、Adobe 程式啟動、Office 軟體的操作以及複製檔案等 23 項日常儲存操作任務,結果除了使用總分呈現外,也會提供平均頻寬與存取時間等數據。
PCIe SSD 260S 獲得 3431 分的成績,可達到 538.95 MB/s 的平均頻寬,存取時間平均 48µs微秒。
3DMark 儲存測試則是以遊戲啟動、錄製 / 安裝 / 存檔 / 移動遊戲等操作來測試儲存裝置,這項目則會提供各項的頻寬與存取時間。
PCIe SSD 260S 獲得 2190 分的成績,可達到 370.5 MB/s 的平均頻寬,存取時間平均 81µs微秒。
AIDA64 Disk Benchmark 的 Linear Write 測試,在寫滿 SSD 容量的測下,紀錄變動的寫入效能。PCIe SSD 260S 寫入性能初期可達到 9500 MB/s 左右,大約寫入到容量 20% 時效能就有著下降,直到寫滿 80% 後性能會降到約 1500 MB/s。
Transcend ESD420 效能測試
緊接著換 ESD420 效能測試,先從 CrystalDiskInfo 來檢視磁碟資訊,使用 USB、UASP 傳輸,支援 S.M.A.R.T.、NCQ、TRIM、GPL 指令。
出廠時 ESD420 格式化為 exFAT 通用檔案系統格式,不論是 PC 或 Mac 電腦都可直接使用,而格式化後有著 931GB 可用容量。
ESD420 效能透過 CrystalDiskMark 進行測試,於 NVMe 隨機資料模式下測試,循序讀取最高 2110.7 MB/s、寫入 1834.9 MB/s,隨機 RND4K Q32T16 讀取 215.1 MB/s、寫入 333.3 MB/s。測試時使用 USB4 的 PC 進行測試,能夠跑滿 USB 3.2 Gen 2×2 的高速 20Gbps 傳輸效能。
CrystalDiskMark 改為真實讀寫效能時,一樣可達到循序讀寫 1829.9 MB/s、1625.4 MB/s 的傳輸效能。
影像檔案傳輸測試 AJA System Test,以 4K-Full 64GB 檔案模擬 ESD420 可達到讀取 1933 MB/s 的高速效能,寫入方面則是 526 MB/s 的傳輸效能。
一般 Windows 檔案傳輸測試,使用 FastCopy 程式分別執行讀取、寫入不同的資料類型,像是單一影片大檔 31GB、100 張 RAW 檔照片 2.8GB、遊戲 2077 資料夾 67.4GB、零散小檔包含 docx / pdf / jpeg 等共 29GB。
ESD420 傳輸單一影片大檔讀取可達 2097 MB/s、寫入則是 258.5 MB/s;RAW 檔照片則是讀取 1965 MB/s、寫入 343.7 MB/s;遊戲資料夾複製讀取 1891 MB/s、寫入 386.9 MB/s;零散小檔讀取 1476 MB/s、寫入 296.3 MB/s。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9 9950X3D
主機板:ROG MAXIMUS X870E HERO
記憶體:Crucial DDR5-6400 32GBx2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5090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VERTEX GX-1000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4H2
總結
Transcend PCIe SSD 260S 有著相當強悍的高階 PCIe 5.0 x4 SSD 的傳輸效能,不僅可達到循序讀寫 14251.9 MB/s、10939.3 MB/s 的高效能,並採用薄形石墨烯散熱片,讓玩家搭配主機板使用時只需利用主板的散熱片即可有效散熱,此外倘若定價得宜或許會是不錯的性價 PCIe 5.0 SSD。
而 Transcend ESD420 小巧好攜帶的外型,以及便利的 USB-C 20Gbps 連接與 MagSafe 磁吸功能,非常適合搭配行動裝置使用。通過測試 ESD420 也可輕鬆達到循序讀寫 2110.7 MB/s、1834.9 MB/s 的傳輸效能,不過真實檔案寫入效能相對較低一些,如果主力是行動裝置的檔案傳輸,那這效能已非常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