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HDD、SSD

ASUS ROG Strix Arion 超級潮 M.2 NVMe SSD 外接盒 / 潮流配件 全鋁 AURA Sync

隨著 USB C 的普及與高達 10Gbps 的傳輸速率,讓需要隨身高速傳輸、大容量儲存的玩家,也有了新的 DIY 選擇。華碩首次推出可自行 DIY 的 SSD 外接盒「ROG Strix Arion」,化身為玩家的潮流配件,黑化全鋁金屬風格,透過 USB 3.2 Gen 2 連接高速傳輸、大容量的 SSD 隨身碟,此外 Arion 更具備著 AURA Sync 燈效點亮玩家信仰。

規格
型號:ESD-S1C
外殼:鋁製外殼
介面:USB 3.2 Gen 2 Type-C(ASM2362)
連接線:USB Type C-C、USB Type C-A
SSD 規格:M.2 NVMe(PCIe 3.0 x2) 2280, 2260, 2242, 2230
尺寸 (長x寬x高):124.57 x 47.76 x 10.85 mm
重量:98g

 

ROG Strix Arion 開箱 / 潮流滿點 全鋁外殼 AURA Sync

華碩所設計的 ROG Strix Arion 外接盒,採用高質感的金屬灰鋁製外殼,搭配著 ROG 信仰標誌與 AURA Sync 燈效,讓 SSD 外接盒可成為玩家的潮流配件;Arion 外接盒採用 USB 3.2 Gen 2 Type-C 連接介面,內部支援 M.2 NVMe SSD,尺寸可相容 2280、2260、2242 與 2230 等尺寸。

Arion 除了相當帥氣的造型外,更透過退卡針的方式,藉由隱藏的卡榫打開底蓋,並採用手轉螺絲固定 M.2 SSD,整體在 DIY 設計上更為便利;此外,配件更有 Arion 專屬的外框保護殼與魔鬼氈 R 字扣。

整體來看 ROG Strix Arion 外接盒,不論是在造型、質感上都有著不錯的水準,再加上具備 AURA 燈效,以及到位的 DIY 設計與配件,更是目前眾多 SSD 外接盒當中最有信仰的一款。


↑ ROG Strix Arion 外包裝,展示著 AURA 燈效。


↑ 背面提及退卡針的設計、AURA 燈光與內建導熱膠。

 

ROG Strix Arion 配件包含:說明書、1 條 USB C-A、1 條 USB C-C、外框保護殼、魔鬼氈 R 字扣,以及打開外殼的退卡針(就是各位手機用的 SIM 卡針)。


↑ ROG Strix Arion 配件。

 

Arion 外觀上採用不對稱的長條扁平造型,全鋁製的外殼刻著立體 ROG Strix 的電域紋,而在正面則有著 ROG 信仰的標誌;而背面則是主要與 SSD 接觸的底蓋,因此改以立體條狀設計,類似於散熱騙的概念,並有著紅色的 ROG STRIX ARION 字樣。


↑ Arion 正面外觀。


↑ Arion 背面底蓋。

 

至於側面則修了切角,並有著產品的標籤貼紙,而在上方則有 USB C 連接埠,以及打開外接盒的針孔,只要把配件中的 SIM 卡針插入,底蓋就會自動彈開。


↑ 側邊的產品標籤。


↑ USB C 連接孔與針孔。


↑ 只要把 SIM 卡針插入就可以打開底蓋。

 

接著玩家僅需將手轉螺絲鬆開,插上 M.2 SSD 後在鎖上、蓋上底蓋就大功告成。而在底蓋內部以黏貼好導熱膠,透過鋁殼來幫助 SSD 的被動散熱。

而導熱膠的位置剛好可貼到 SSD 的控制器、快閃記憶體,相對這設計會比較建議購買單面上件的 SSD,也就是 SSD 的控制器、快閃記憶體都在正面上,如此一來可確保有著最好的散熱效果。


↑ 掀開底蓋後,即可直接安裝 M.2 SSD,並透過手轉螺絲固定。


↑ 此次搭配 Seagate FireCuda 510 M.2 NVMe SSD 測試。


↑ 安裝時手轉螺絲是分層設計,讓 SSD 卡在中間這層,這樣高度才會剛好。


↑ 導熱膠的位置正對 SSD 的控制器與快閃記憶體。

 

Arion 採用的主控是 ASMedia ASM2362 的解決方案,支援 PCIe 轉 USB 的橋接晶片,支持到 USB 3.2 Gen 2 的 10Gbps 頻寬與 UASP 傳輸模式,以及 PCIe Gen 3 x2 的頻寬、NVMe 1.3c 規範,同樣支援 TRIM 與 S.M.A.R.T 指令。


↑ 主控 ASMedia ASM2362。


↑ 背面接口處這顆晶片,應該是用來判斷 Type C 裝置。


↑ 自家 AURA 燈效控制晶片。

 

而 Arion 為了讓 AURA 燈效好看,總共使用了 8 顆 LED 平分於電路板兩面,點亮外接盒的信仰。


↑ AURA LED。


↑ AURA LED。

 

而 Arion 的配漸有著塑膠外框保護殼以及魔鬼氈 R 字扣,可直接將外接盒掛在包包或者鑰匙圈上。但提醒各位,R 字扣為一般塑膠材質,再加上鋁殼的外接盒有著重量,而且相對容易被偷,因此不建議掛在包包等顯眼處。


↑ 潮流配件。


↑ 魔鬼氈 R 字扣。

 

AURA Sync 燈效同步點亮信仰

Arion 支援著自家 AURA Sync 燈效同步,透過主機板提供的 Armoury Crate 即可同步,燈效上也有多種模式提供玩家選擇。

只不過 Arion 的 AURA 燈效只要一連接就會點亮,僅只能作為運作指示燈,無法提示目前是否正在傳輸資料。


↑ Arion 信仰燈效。


↑ Arion 信仰燈效。


↑ AURA Sync 與主機板等裝置同步。


↑ 各種燈效模式。

 

ROG Strix Arion 搭 Seagate FireCuda 510 M.2 NVMe SSD 效能測試

效能方面,基本上一般 M.2 SSD 都可達到 USB 3.2 Gen2 的極限,因此在 SSD 的選擇上並無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測試平台使用 i9-9900K、Z390 主機板,以及 MacBook Air 2018 進行測試。

首先在 CrystalDiskInfo 中檢視 SSD 資訊,主要於介面處支援 UASP 傳輸模式,以及 NVMe 1.3 標準與 S.M.A.R.T. 指令。


↑ CrystalDiskInfo。

 

效能方面,使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循序讀寫可達 979 MB/s、995 MB/s;TxBENCH 測試循序讀寫則飆到 1067 MB/s、1050 MB/s。

而實際傳輸約 13GB 的單一大檔案,可跑在 500-655 MB/s 的速度,複製大檔案變得快速之外,若是零碎小檔也比一般 HDD 快上許多。


↑ CrystalDiskMark。


↑ TxBENCH。


↑ 單一大檔 13GB 寫入。

 

MacOS 使用時需格式化為支援的磁碟,分別透過 Disk Speed Test 與 AJA System Test,都可達到循序讀寫 823 MB/s、841 MB/s 的性能,倘若將測試檔案提升到 4K、4GB 大檔,則可跑到更高的 952 MB/s、961 MB/s 的性能表現。


↑ 磁碟工具程式。


↑ Disk Speed Test。


↑ AJA System Test。

 

總結

ROG Strix Arion 在眾多 USB SSD 外接盒當中有著相當高的玩家信仰,黑化鋁製金屬外殼,搭配著自家立體的電域紋造型與 ROG AURA 標誌;而性能方面,採用 ASM2362 解決方案,可達到 USB 3.2 Gen2 的高傳輸速率,循序讀寫可達 900 MB/s 以上,而在一般傳輸大檔案時也有著 600 MB/s 左右的效能。

Arion 支援 M.2 PCIe 3.0 x2 NVMe SSD,因此一般市售的 PCIe 3.0 x4 SSD 都可輕鬆跑滿;至於 SSD 則建議,挑選至少 1TB 容量,如此一來做為外接隨身碟也相對便利。而配件中,貼心提供了 USB C-A 與 USB C-C 連接線,各位可依照自身使用的電腦、設備來選擇線材。

售價方面,ROG Strix Arion 單盒子定價為 NT$ 1,890 元,這價位在 SSD 外接盒產品中的算是中高;畢竟最便宜的塑膠殼 + 散熱片的盒子價格也落在 1 千台幣左右,而 Arion 採用鋁製造型外殼兼具散熱,還具備著 AURA Sync 與便利的 DIY 設計與配件,這信仰並不會太高。

而 Arion 將在 10/8 號開賣,並有著市售 SSD 搭賣的活動,想要添加 ROG 外接儲存信仰的玩家,這顆 Arion 真的潮。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浪子回頭 HildaCrypt勒索軟體開發者免費發佈解密金鑰

Next post

MICROSOFT推送Windows 10 v1803版死亡通知 11月12日停止更新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