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CP!九洲風神 DEEPCOOL LM360水冷開箱測試 / 六代水泵、2.4吋螢幕、幻彩星環風扇
CP拉滿有螢幕!九州風神 DEEPCOOL 新款產品「LM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主打螢幕展示體驗,針對外觀與實用方面,採用2.4吋顯示螢幕、全新自研第六代PWM水泵冷頭,配有旗艦同款的動態平衡洩壓閥冷排 (Anti-Leak) ,能確保水路長時間使用下的壓力平衡,並預裝3顆幻彩星環ARGB風扇,有著 5+3(水冷與螢幕)超長保固,提供黑、白雙色款讓玩家們放心搭配選擇。
規格
CPU 支援腳位:Intel 1851 / 1700 / 1200 / 115x;AMD AM5 / AM4
冷排尺寸:402 x 120 x 27 mm、鋁製
水管線長度:410 mm
水冷頭:90 x 80 x 63 mm、銅底
水泵轉速:2500~3400 RPM ±10%
風扇尺寸:120 x 120 x 25mm
風扇參數:轉速400~2400 RPM ±10%;噪音36dBA ±10%
風扇參數:風流66.23 CFM ±10%、風壓 3.27 mmH2O ±10%
風扇供電:4-pin PWM
售後服務:水冷本體、風扇 6年;屏幕 3年
附贈內容物:產品說明書、CPU腳位扣具、Intel扣具背板、風扇連接線
內容目錄
DEEPCOOL LM360 水冷開箱 / 2.4吋LCD、六代水泵、幻彩星環風扇
九州風神 DEEPCOOL 水冷散熱器「LM360」,針對外觀展示,水冷頭部分採用2.4吋彩色TFT LCD螢幕,具320×240標準解析度,透過控制中心 DeepCreative,可以支援多樣態的顯示效果;搭配水冷頭側邊各設有幻彩星環的柔和燈效,勾勒出層次分明的視覺美感。
冷頭散熱部分,使用全新開發的第六代水泵方案,配備 磁場定向控制技術 FOC 的3相 6 槽 4 極馬達,透過PWM控制,可精準穩定地驅動水泵,轉速範圍為 2,500 至 3,400 RPM;搭配陶瓷軸承與陶瓷軸芯,具備高耐磨性與耐高溫特性,加強穩定性與壽命。
其次冷排,以360mm標準規格的長冷排,搭配三顆FL12 ARGB風扇,同樣設有幻彩星環燈效,透過8pin專用接頭,實現一線串接;採用Hydro Bearing 軸承、轉速 400~2400 RPM、風壓 3.27 mmAq、風流 66.23 CFM、噪音值則在 38.71 db(A)。
外盒內擺設,如漢堡般緊密放置於盒內,設有緩衝泡棉防護;其內容物分別為預裝風扇的水冷排與冷頭,以及配件盒等兩者;而配件盒中則包含說明書、各CPU腳位扣具包。
首先 LM360 冷排部分,採長寬比420x120mm,且相對厚實的360標準冷排;並配有 410mm 長編織套水冷管線,其管線上設有2個魔術貼,方便玩家固定與理線;搭配獨家Anti-Leak動態平衡洩壓閥,能有效保持水冷封閉水路的穩定運作。
↑ 標準360規格的冷排尺寸420x120x27 mm,設有鋁製單波鰭片。
冷排正面,已先預裝三顆FL12 ARGB風扇,採用 8pin 專用接頭一線串接,並於側邊四面設有星環煥彩ARGB燈珠,視覺上呈現出柔和的點綴燈效;風扇配置部分,分別為 Hydro Bearing 軸承、轉速 600~2400 RPM、風壓 3.48 mmAq、風流 72.04 CFM、噪音值則在 38.71 db(A)。
↑ 冷排預裝三顆風扇,方便玩家直接將水冷安裝於機殼出風位即可。
↑ 風扇四邊角鎖孔設有防震橡膠墊,有效減輕風扇高速運轉的回饋震動。
↑ 風扇側面設有8pin專用接頭,以及星環煥彩的ARGB燈效。
而冷排前端,進水處設有「Anti-Leak動態平衡洩壓閥」,能夠動態平衡水冷封閉迴路內的壓力,確保水冷長時間的穩定運作;其原理在於洩壓閥內部中,安裝 Pressure-relief Bag(壓力平衡器/釋壓閥),進而使水冷迴路與環境壓力相當;並預貼注意標示,說明拆卸可能失去保固。
↑ 冷排進水處,設有 Anti-Leak動態平衡洩壓閥,以及注意標示貼紙。
LM360 水冷頭,尺寸為 90×80×63 mm,冷頭頂部設有2.4吋彩色 TFT LCD 數顯螢幕,需先於軟體中啟用螢幕才能顯示,軟體提供自訂動圖、影片、硬體資訊監控等個人化自訂顯示;冷頭側面也設有ARGB的幻彩星環燈效;底部的散熱底座,預塗有出廠散熱膏,並附裝塑膠殼防護。
而冷頭內部,採用自家全新研發的第六代水泵,相較上代,分別設有加大25%銅底鏟齒面積、3相6槽4極馬達設計,搭配磁場定向控制技術FOC,實現低噪音≦36 db(A),兼具高轉速3400 RPM的高效導熱性能;透過4pin PWM、3pin ARGB、USB2.0線材連接於主機板,控制冷頭與螢幕。
↑ 水冷頭連接線材,水泵4pin PWM、燈效 3pin ARGB,以及螢幕的供電控制 USB2.0。
配件包部分內含有:各CPU腳位的冷頭扣具支架、Intel腳位用的扣具背板,以及用來安裝扣具支架的 4 顆埋頭螺絲、4 顆固定水冷頭的扣具螺絲,而風扇8pin專用連接線也附於其中。
DEEPCOOL LM360 水冷散熱器組裝 / Ultra 9 285K、R9 7950X
安裝部分,以目前主流腳位的Intel與AMD平台,分別由Intel LGA 1851開始,首先將水冷頭換上Intel扣具支架,並依序使用4 顆埋頭螺絲,鎖緊於支架鎖孔中固定;接者安裝Intel扣具背板,固定於主機板背面,並留意背板的孔距段位,需調為1851/1700段位,接者放上對應套筒,即完成固定。
最後將水冷頭底座的塑膠殼拆除,壓上冷頭且支架套於背板鎖孔,並鎖上固定的扣具螺絲,以及將冷排3顆風扇的8pin接頭串接好,即可完成散熱器安裝。
本次使用 ASROCK的 Z890 NOVA WIFI 與X870 NOVA WIFI 這兩張主機板分別作為英特爾 LGA 1851 和 AMD AM5平台安裝的過程演示。
↑ 將Intel扣具背板嵌入於主板背面,背板鎖孔設有兩段位可調,支援各腳位孔距
而AMD平台,安裝基本大致相同,除了直接使用主板原有鎖孔,不需額外背板,其餘步驟一樣。
最後冷排預裝的三顆風扇串接部分,透過配件包所附的8pin專用連接線,依序將風扇串接好;該線材由三個8pin接頭,搭配4pin PWM、3pin ARGB 組成。
↑ 風扇連接線由三個8pin接頭,以及4pin PWM、3pin ARGB 組成。
DEEPCOOL LM360 在安裝方面,延續本家以往的簡潔手法,透過1拖3的專用8pin風扇連接線,讓整體接線僅需1個 4pin PWM與 3pin ARGB,以及USB2.0供電控制2.4吋螢幕,即可完成安裝,因此節省不少DIY裝機時間,組裝體驗非常順暢;並附上各視角的實機圖,供各位參考。
DeepCreative控制中心 / LCD 數字、多媒體 顯示模式
DEEPCOOL LM360 主要的水泵轉速、風扇轉速與風扇 RGB 燈效,皆為直接連接於主機板,交由主機板BIOS或 軟體間接控制;而 DEEPCOOL設計的 DeepCreative控制中心(軟體),提供簡易的硬體資訊概述,以及水冷頭 LCD 的旋轉、硬體狀態資訊、多媒體等多樣顯示設定。
↑ 點選介面左側裝置安鈕,即可進入裝置介面找到 LM360。
LM360 裝置設定,可調整螢幕開關、螢幕自動旋轉、RGB 同步;而介面右上位置,「個人化設定」則可調整 LCD的顯示效果,分別設有「數字」與「多媒體」兩種模式。
「數字模式」主要提供硬體的參數資訊與狀態資訊的監控顯示;「多媒體模式」則可自行上傳圖檔或GIF動圖,而LM360冷頭 LCD還支援MP4影片檔案的顯示內容 (1分鐘內),並且上傳後設有剪裁功能,無需事先處理影像尺寸與內容時長,能更好呈現豐富的視覺效果。
↑ LCD 多媒體模式,MP4影片剪裁功能(影像尺寸與時長)。
LM360 LCD螢幕在開機時,並不會立即啟用螢幕顯示,需先進入系統,開啟軟體DeepCreative後,才會正式啟用LCD螢幕,並顯示上述數字、多媒體媒體等模式下的副螢幕資訊呈現。
DEEPCOOL LM360 散熱測試
散熱測試部分,分別使用兩大處理器陣營:Intel Core Ultra 9 285K 搭配 ASRock Z890 NOVA WIFI 主機板、AMD Ryzen 9 7950X 搭配 ASRock X870 NOVA WIFI主機板,並於BIOS中設定風扇與水泵為全速模式;測試項目以 AIDA64、Cinebench R23 與《魔物獵人荒野》的十分鐘平均散熱實測。
Intel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9 285K
主機板:ASRock Z890 NOVA WIFI
記憶體:Trident Z5 Neo RGB DDR5 6400 32GB ( 2 x 16GB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系統碟:T-FORCE CARDEA IOPS 1TB
電源供應器:Super Flower LEADEX III GOLD UP ATX 3.1 1000W
測試環境:開放式機架、BIOS預設 ( 風扇&水泵全速 / P1、P2 解鎖300W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
DEEPCOOL LM360 水冷散熱器,在解鎖300W Ultra 9 285K的散熱表現,呈穩定壓制,首先AIDA64 CPU 壓力測試為63°C;壓力最大的 AIDA 64 FPU測試為 94°C;其次Cinebench R23 負載測試為87 °C;而遊戲測試部分,則維持較低61°C。因此整體散熱表現,穩定勝任285K日常使用;如欲想發揮更好性能,仍需針對處理器的電壓體質與時脈設置作適當調整。
↑ DEEPCOOL LM360,Intel Core Ultra 9 285K十分鐘散熱測試。
AMD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主機板:ASRock X870 NOVA WIFI
記憶體:Trident Z5 Neo RGB DDR5 6400 32GB ( 2 x 16GB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系統碟:T-FORCE CARDEA IOPS 1TB
電源供應器:Super Flower LEADEX III GOLD UP ATX 3.1 1000W
測試環境:開放式機架、BIOS預設 ( 風扇全速 / PBO預設220W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
接續R9 7950X測試環節,同樣整體的散熱表現穩定,在PBO預設Auto下,AIDA64 CPU 壓力測試為74.9°C;AIDA64 FPU測試為 86.9°C;而Cinebench R23 負載測試為93.4°C;且遊戲測試表現,也相對較低75.9°C,因此整體散熱表現,能壓制住R9 7950X日常穩定使用。
由於過往AMD平台在運行 R23 測試情況下,壓力皆會比 AIDA 64 FPU 更大些,因此R9 7950X在該項測試時,幾乎全程接近 95°C 的溫度牆運行,熱功耗則穩定維持在 220W 左右,效能無明顯折損;若搭配新世代9950X相當的處理器,皆能穩定勝任日常使用。
↑ DEEPCOOL LM360,AMD Ryzen 9 7950X十分鐘散熱測試。
總結
DEEPCOOL LM360 水冷散熱器,可謂CP極緻拉滿,在競爭激烈的CP價位帶,提供2.4吋LCD螢幕水冷頭,支援多模態的螢幕顯示設定,其內部更搭載全新六代水泵設計;而冷排方面,預裝三顆FL12 ARGB新款風扇,且與自家旗艦「MYSTIQUE 360」同樣設有獨家Anti-Leak動態平衡洩壓閥,以及不搶眼的ARGB幻彩星環燈效作為視覺點綴;這配置是真槍實刀的火力性價比。
此外,實用方面也提供各項特色功能,如本家經典的簡潔安裝設計,僅透過專用8pin接頭,輕鬆完成一線串聯風扇,以及多腳位的簡易安裝扣具;配合本家控制軟體DeepCreative,還可無痛支援大眾主流MP4影片格式,不需轉檔處理,即可作為2.4吋LCD螢幕的顯示內容。
散熱實測方面,對決 Intel Core Ultra 285K 解鎖 300W 功耗下,AIDA64 FPU壓力測試仍能穩定壓制在 94°C溫度、R23測試則穩定87°C溫度,意味著日常使用並無問題;如欲向上發揮,則需針對CPU的電壓體質與時脈設置,做進一步調整;而 AMD 平台 R9 7950X在PBO預設的 220W 功耗發揮上,也能穩定壓制,勝任日常使用情況。
目前DEEPCOOL LM360 官方售價為 3,890 元,這價位竟配有2.4吋LCD螢幕,與搭載全新六代水泵方案的水冷頭;且冷排設有與旗艦款相同的Anti-Leak動態平衡洩壓閥設計,以及預裝三顆新款FL12 ARGB風扇,性價比拉滿;對於水冷要求,視覺散熱兼具的玩家來說,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