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殼、電源

Sharkoon V1000 RGB 機殼開箱 / 小颶風 M-ATX、3 ARGB 風扇與前置 5.25″

德國旋剛 Sharkoon V1000 RGB 小機殼,看似嬌小但有著不錯的入門性價,屬於小尺寸、M-ATX 機殼,並保有前置 5.25” 安裝空間,不論是光碟機、3.5” 前 I/O 擴充都沒問題,還能相容 40cm 長卡、24cm 大電源、2 個 3.5” 與最多 4 個 2.5” 的安裝空間,更標配 3 顆 120mm ARGB 風扇,機殼雖小但能滿足各位電競玩家的入門裝機需求。

規格
尺寸:45 x 20 x 40.2 cm
主機板相容性:Mini-ITX、Micro-ATX
PCIe 擴充槽:4
儲存空間:2 x 3.5″、4 x 2.5″
前 I/O 連接埠:電源按鈕、2 x USB 3.0、3.5mm 耳機 / 麥克風
風扇:前 2 x 120mm、後 1 x 120mm、上 3 x 120mm 或 2 x 140mm
冷排:前 240mm
預裝風扇:前 2 x 120mm、後 1 x 120mm
CPU 散熱器高度:< 15cm
顯示卡長度:< 40cm
電源供應器:< 24cm
防塵濾網:底部、前方、上方
重量:5.85 kg

Sharkoon V1000 RGB 機殼開箱 / M-ATX、5.25”、3 x ARGB 風扇

Sharkoon V1000 RGB 機殼有著小颶風的別名,內建 3 顆 120mm ARGB 風扇,並有著前側與上側散熱網孔(搭配磁吸防塵濾網)的設計,而機殼前方也有著非常少見的 5.25” 前置安裝空間,可安裝光碟機或者是 3.5” 前置 I/O 擴充。

機殼可安裝 M-ATX、ITX 主機板,有著 4 個 PCIe 擴充槽,可支援 2 個 3.5” 以及 4 個 2.5” 的安裝空間;機殼預裝前 2、後 1 的 120mm ARGB 風扇,若還想多裝則可在機殼上方加裝風扇,但上方的風扇多少會干涉主機板的安裝與連接線材。

由於 V1000 RGB 尺寸較小因此僅支援 15cm 高的小塔扇,不過為了 5.25” 的安裝空間,讓機殼較長的狀況下可有著 40cm 超長顯卡的相容性,以及 24cm 大電源的安裝空間。


↑ Sharkoon V1000 RGB 外箱。

 

嬌小體長 V1000 RGB 機殼長 45cm、寬 20cm、高 40.2cm,擺在桌面也不顯得太過突兀,機殼前方則有著網狀散熱開孔,搭配 2 顆 120mm ARGB 風扇,而上方則是 5.25” 安裝空間與機殼前 I/O。

前 I/O 有著電源開關、2 個 USB 3.0、3.5mm 耳機與麥克風。


↑ Sharkoon V1000 RGB 小颶風。


↑ 機殼前方則有著網狀散熱開孔與 5.25” 安裝空間。


↑ 5.25” 安裝空間與前 I/O。


↑ 機殼上方則是風扇安裝位與磁吸防塵濾網。


↑ 機殼前門板可直接拆除。

 

機殼左側則是滿版的強化玻璃,四周帶有黑邊框屬於無燻黑的玻璃側透;玻璃側透採用兩側的金屬邊條固定在機殼上,並在後方有著手擰螺絲固定,玩家拆裝玻璃時也不用擔心,玻璃有著防摔落設計的邊條,但一般還是建議讓機殼躺下後在拆裝玻璃。


↑ 左側滿版玻璃側透。


↑ 玻璃透過兩側的金屬邊條強化與固定。

 

機殼左側的安裝空間相當緊湊,支援著 M-ATX、ITX 主機板,而又上方則有著 5.25” 的安裝拖架;不過由於機殼較小的關係,主機板的上方、右側預留的走線開孔都較小。


↑ 機殼左側安裝空間。


↑ 5.25” 安裝拖盤,並使用快扣固定光碟機。


↑ 主機板上方、右側預留的走線開孔較小。

 

倘若機殼前方要安裝水冷,則要將底部的硬碟架內移,但相對會佔用到電源的空間,也會讓藏線變得更困難。


↑ 前方兩顆 120mm ARGB 風扇。

 

機殼後方則是主機板後 I/O、後 120mm 散熱風扇、4 個 PCIe 插槽與下置電源配置;機殼右側則是一般金屬側版。


↑ 機殼後方與右側。

 

機殼右側空間相對較小,但底部有著大空間可相容大尺寸的電源供應器,而前方則有可位移的硬碟拖架。


↑ 機殼右側空間。


↑ 機殼底部在硬碟架區域留有開孔讓玩家調整位置。


↑ 機殼前面板針腳、USB 3.0、前音源。

 

V1000 RGB 內建 4 埠 ARGB 擴充 HUB 需連接 SATA 電源,若想要藉由主機板同步燈效,則可連接 ARGB 3-pin 同步線。

只不過這個 ARGB HUB 位置剛剛好卡在機殼走線的區域,因此安裝時針的要稍微整理線材,以免側版無法闔上。


↑ ARGB HUB。

 

機殼預裝的 3 顆 120mm ARGB 風扇,採用 3-pin 連接線並都提供 3-pin 轉大 4-pin 的連接線,但建議安裝時大 4-pin 的頭要裝好裝牢。


↑ 風扇轉接大 4-pin,但建議可以使用一對二 4-pin PWM 串接線。

 

配件則有著安裝所需的螺絲、蜂鳴器、貼紙、說明書,以及 5.25” 轉 3.5” 的前檔板。


↑ 機殼配件。

 

Sharkoon V1000 RGB 組裝分享 / 40cm 長卡也沒問題

V1000 RGB 的 5.25” 安裝空間除了安裝光碟機外,也支援前置 3.5” 的 I/O 擴充裝置,當然也可將這空間用來安裝 2 顆 2.5” SSD,只不過需要將拖盤的 4 個螺絲移除後才能安裝。


↑ 機殼前方 5.25” 安裝空間。


↑ 可改裝 2 顆 2.5” SSD。


↑ 這位子安裝 SSD 不成問題,但相對就考驗各位整線能力了。

 

至於機殼右側在主機板後方則有 2 個 2.5” SSD 安裝拖盤,這位子安裝 SSD 也相當順暢,SATA 線材、電源線連接都不成問題。


↑ 右側 2 顆 2.5” SSD。

 

接著 2 個 3.5” HDD 則有專屬的拖架可快速安裝 HDD,也有著足夠的空間讓 SATA 線材、電源線順利安裝。


↑ 3.5” HDD 安裝拖架。


↑ 後方空間走線沒問題。

 

本次安裝使用 ASRock B660M Steel Legend、Intel 原廠下吹風扇、超長卡 ASRock Radeon RX 6900 XT OC Formula 顯示卡與大電源 Be quiet Pure Power 11 FM 750W 進行安裝。


↑ V1000 RGB 機殼組裝。


↑ V1000 RGB 機殼組裝。


↑ 移除玻璃。

 

機殼安裝完畢後,右側比較麻煩的地方在於中間的走線區,卡著 ATX 24-pin、PCIe 8-pin、ARGB HUB 等所有線材,這段真的要好好理線才能讓側版順利闔上。


↑ 機殼理線。

 

總結

Sharkoon V1000 RGB 嬌小、小颶風機殼,在 M-ATX 形式的小機殼中,加入前置 5.25” 的安裝空間,除了相容光碟機、3.5” 前 I/O 擴充外也能加裝 2 顆 2.5” SSD,讓整體空間與配置上更有彈性;機殼內建 3 顆 120mm ARGB 風扇,也讓入門玩家無須額外購買風扇,也能保有機殼不錯的內部散熱氣流。

V1000 RGB 台灣售價 $1,790 元的價格相對好入手,但也因為是小機殼所以在理線上需要多花點功夫,如果各位還是無法放棄光碟機,又想要一款目前流行的玻璃側透、ARGB 風扇機殼,那這款小颶風會是少數的 5.25” 小機殼的新選擇。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火力全開!M43 新旗艦 OM-1 性能流出

Next post

MSI - 4K 超高解析度 Optix MAG281URF 電競螢幕 / 智慧準心與光圈範圍設定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