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殼、電源

Jonsbo ZB360 一體式全幅無限鏡風扇、BO400 鋁合金海景機殼開箱

三合一 Jonsbo ZB360 一體式全幅無限鏡風扇同時有超便利安裝架構性,也有五面無限鏡燈光效果帶來外觀展示性,旗艦 BO400 鋁合金海景機殼則是支援最大 ATX(包含背插)、435 mm 顯示卡、十個風扇等完善擴充性,內建的顯示卡支架與理線擋板則是近一步昇華整體視覺效果。

Jonsbo ZB360 一體式全幅無限鏡風扇開箱

來自 Jonsbo 喬思伯的 ZB360 一體式全幅無限鏡風扇,主打三扇一體成形結構,使得機殼風扇或一體式水冷風扇安裝更加方便!

同時有黑色款及白色款兩色可以選擇,使用者也可以根據風流安裝方向去選購正向扇葉或是反向扇葉,以獲得更好看的安裝展示性。

Jonsbo ZB360 一體式全幅無限鏡風扇規格:

顏色:黑、白
風扇尺寸:362 x 123 x 28mm
風扇最大轉速:2400 RPM
風扇最大風量:65.26 CFM
風扇壓力:3.2 mmH₂O
風扇最大噪音水平:36.6 dBA
風扇軸承:流體軸承 (FDB)
保固:3 年


∆ 這次開箱的是正向扇葉白色款 ZB360(ZB-360W)。


∆ 產品各項規格。

 

因為是一體成形所以整體長度為 362 mm、寬度為 123 mm,厚度則是比起常規風扇來說較厚一些,來到 28 mm。

整組風扇單面僅有四個鎖孔,裝機過程中比常規風扇省下了 66% 的裝機時間還有力氣,盒裝內部除了風扇本體之外額外附有四個長短螺絲各一組。

風扇在架構的四邊以及軸中心處,皆設置了 ARGB 無限鏡燈效,可以透過單條 ARGB 線材連接主機板之後,透過主機板燈控軟體進行自定義設定。


∆ 內容物一覽。


∆ 風扇軸心特寫。


∆ 風扇四邊框也設有無限鏡,建議裝上機再撕膜或是佩帶手套裝機,避免指紋殘留。


∆ 風扇背面接觸點設有減震墊。

 

整組風扇僅需要單個 5V 3-Pin ARGB 還有 4-Pin PWM 即可供電,額外提供的公頭可以用於串接其他 ARGB 或是 PWM 設備。


∆ 僅需一個 ARGB 以及 PWM 接上主機板即可。


∆ 可以額外串接其他設備,進行同步設定。

 

Jonsbo BO400 鋁合金海景機殼開箱

Jonsbo BO400 是一款實體非常有特色的機殼,光是從官方或是新聞稿渲染圖來看可能會覺得稍微普通,但實際摸索之後會發現它的鋁合金框架非常細緻。

這款機殼長寬高尺寸為 474 x 311 x 489 mm,預設為雙面玻璃外加頂蓋網孔的雙玻璃模式,但配件中有額外多附贈一個玻璃面板可以讓機殼再改裝,變成前方、側面、上方都是玻璃的三面玻璃模式。

Jonsbo BO400機殼規格:

尺寸:474(長)x 311(寬)x 489(高)mm
顏色:銀灰
材質:鋼材、熱浸鍍鋅板、鋁合金、鋼化玻璃
主機板:ATX、Micro-ATX、Mini-ITX、ATX(背插)、Micro-ATX(背插)
CPU風冷:最高 173 mm
顯示卡:435 mm
電源供應器:ATX 200 mm
風扇安裝位(側+頂+底+後):140 mm 0+2+2+0 個、120 mm 3+3+3+1 個
水冷排支援性:上方 360 / 280 mm、側面 360 mm、底部 360 / 280 mm
機殼 I/O 埠:2x USB-A 5Gbps、USB Type-C 10Gbps、HD AUDIO Jack
硬碟與儲存槽:兩個 3.5 吋、兩個 2.5 / 3.5 吋複合式


∆ 機殼尺寸為 474 x 311 x 489 mm。


∆ 前面板視角一覽。


∆ 機殼邊框由 12 根直柱和 8 個無縫曲形轉接的鋁合金組成。

 

機殼 I/O 埠設置於前面板右上角處,提供有 2x USB-A 5Gbps 及 USB Type-C 10Gbps,其餘則是開機、重啟、音源孔。


∆ 機殼 I/O 一覽。


∆ BO400 裝飾特寫。

 

側面玻璃側透有著些微霧黑遮光效果,一定程度上會減少內部硬體的 RGB 刺眼程度,這樣的組合相當適合其外框配色,倘若是以全網孔去規劃,整體視覺會相對硬派且無特色,搭配霧黑玻璃則能在外觀與風格中取得平衡,但還是要注意內部 RGB 配色要選對整機才會好看。


∆ 霧黑玻璃。


∆ 側透使用按鈕開啟。


∆ 按鈕按下後,玻璃便會倒下,必須要另一隻手扶著。

 

機殼後方支援 120 mm 風扇安裝,下方則是八個 PCIE 設備安裝位置,配有可重複使用的檔板但該位置使用橫桿設置,部分顯示卡直立架需要注意是否有相容性問題,針對主機板後方 I/O 設有一排魔鬼氈束線帶幫助整理 USB 相關線材。


∆ 機殼後方一覽。

 

主機板背面的側板則是鋼材側板,並有留給側面風扇和電源供應器安裝位置可以散熱或是進風用的孔洞,且內部直接配置了磁吸式防塵濾網。


∆ 背面使用鋼材側板。


∆ 配有磁吸式防塵濾網。

 

機殼上方可以安裝 360 / 280 mm 的風扇以及水冷排,並且配有全面積網孔以及磁吸式濾網可以有效散熱及避免灰塵異物進入內部。

機殼在前方、底部、上方的風扇安裝位置都使用了通用風扇支架,可以根據要安裝的風扇或水冷排去調整寬度尺寸,也可以根據安裝模式將橫桿底座上下顛倒安裝,來取捨水冷排安裝模式或是風扇安裝模式。


∆ 機殼上方一覽。


∆ 頂蓋內配有磁吸式濾網。


∆ 上方可以安裝 360 / 280 mm 的風扇以及水冷排。


∆ 通用型支架特寫,兩段式黑色支架皆為可拆,一段控制寬度;另一段控制深度。

 

機殼底部同樣也支援 360 / 280 mm 的風扇以及水冷排安裝,也配置了全面積網孔以及磁吸式防塵濾網。


∆ 機殼底部一覽。


∆ 底部風扇及水冷排安裝位置。


∆ 風扇安裝支架與防塵濾網展示。

 

Jonsbo 喬思伯 BO400 機殼安裝空間展示

BO400 機殼可以支援常見的 ATX、Micro-ATX、Mini-ITX 主機板安裝,消費級旗艦型號使用的 E-ATX 主機板則不支援,近期新興的 ATX(背插)與 Micro-ATX(背插)主機板也能夠支援安裝。

風冷散熱器則可以相容到 173 mm 的高度,以及長度最多 435 mm 顯示卡安裝,留有足夠的空間給高階風冷和顯示卡安裝。


∆ 機殼裸裝展示。


∆ 除了 E-ATX 主機板之外,目前消費級常見硬體都可以安裝的下。


∆ 正面理線擋板用於裝飾用,但安裝主機板前一定要先拆卸,不然會無法安裝主機板。


∆ 預設模式下的上置水冷安裝高度空間。

 

機殼側面可以安裝 360 mm 風扇跟水冷,也就是整個機殼可以安裝最多 10 個風扇,或是三個 360 mm 水冷排,搭配分體式水冷安裝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 側邊風扇支架可以拆卸,由下方手轉螺絲固定。

 

主機板背面藏線空間設有兩個複合式硬碟籠,總共有四個硬碟安裝位置,這四個位置可以安裝兩個 3.5 吋,或是兩個 2.5 / 3.5 吋(二選一)。

裝機過程中,因為走線安裝規劃所以一定要先把兩個複合式硬碟籠移除,才會比較好裝線材,尤其是背插主機板在這部分會更考驗大家的裝機熟悉度。


∆ 機殼藏線空間一覽。


∆ 機殼 I/O 線材一覽。


∆ 複合式硬碟籠可拆除,由下方手轉螺絲固定。

 

配件提供了一個頂部玻璃板、鋁合金顯示卡支架、各項螺絲配件等。

若對於 PC 外觀有極致要求,可以使用配件中的頂部玻璃板,替換掉原本的網孔上蓋,只是散熱性能就會有所降低,這部分就看消費者自行決定。


∆ 配件盒裝一覽。


∆ 頂部玻璃板。


∆ 上蓋替換成玻璃示範。


∆ 其餘小配件。

 

實際安裝展示

接著實際安裝 Jonsbo ZB360 一體式全幅無限鏡風扇以及 BO400 鋁合金海景機殼給大家參考,較為可惜這次搭配的 ZB360 風扇是白色款式,若是黑色款或許會配色會更適合。


∆ BO400 機殼實際安裝展示。


∆ 霧黑玻璃搭配其他硬體的 RGB 實際效果。


∆ 機殼內附贈的鋁合金顯示卡支架搭配 RTX 4080 創世版安裝展示。


∆ 將 Jonsbo ZB360 一體式全幅無限鏡風扇安裝於側面風扇位置。


∆ Jonsbo ZB360 風扇側面燈效展示特寫。


∆ Jonsbo ZB360 風扇正面燈效展示特寫。


∆ 機殼有著小小的 ARGB 燈條,要接上主機板插槽才會亮起。

 

總結

Jonsbo 喬思伯 BO400 鋁合金海景機殼在外觀以及使用設計上都有著不錯表現,尤其是內部的模組化設計以及外蓋免工具拆裝設計等,在實際安裝時都讓裝機者帶來相對方便的體驗回饋,內部支援多達十個風扇以及三個 360 mm,以及最大 ATX(包含背插)主機板、435 mm 顯示卡安裝空間等,對於高階硬體使用者來說已經相當夠用。

但真正讓人驚訝的,還是鋁合金壓鑄框架在外觀上的呈現效果確實非凡,搭配霧黑玻璃更適合「高雅質感裝機」,個人認為內部的 RGB 設定選擇暖色系,會更加合適,這個機殼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不支援 E-ATX 主機板安裝,選購這個價位機殼的消費者,通常已經非常可能會搭配旗艦型號 E-ATX 主機板來裝機了。

 

Jonsbo ZB360 一體式全幅無限鏡風扇使用三合一架構,讓機殼風扇以及水冷排風扇安裝更方便,而且三個風扇僅需要一條 ARGB 跟 PWM 即可為其完成供電,五面的無限鏡燈光效果視覺上也相當不錯。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創新引領未來!華碩助力AI猝死預警系統獲愛迪生金獎

Next post

DLSS 加速《鋼鐵之種》、《塔羅斯的法則:重啟》等 6 款新遊戲效能

The Author

RUSHA

RU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