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殼、電源

金靜冰核!ENERMAX REVOLUTION III 850W 電供開箱 / 金牌 ATX 3.1、原生 12V-2×6

ENERMAX 金靜冰核系列推出新款 REVOLUTION III 850W 電源供應器,以 14cm 小機身滿足新一代 ATX12V V3.1 電源規範與原生 PCIe 12V-2×6 接頭,並通過 80 Plus 金牌高轉換效率認證,搭載 100% 全日系電容與 120mm F.D.B. 液壓軸承風扇,以及全模組化黑色壓紋線與理線梳,讓玩家能輕鬆替顯示卡升級最新電供。

規格
規範:ATX12V V3.1
額定功率:850W
認證:80 Plus Gold
輸入電壓:100-240V
輸入電流:10-6A
輸入電壓頻率:50-60Hz
電容:100% 全日系電容
風扇:120mm F.D.B. 液壓軸承風扇
尺寸:140 x 150 x 86 mm
保護:OCP, OVP, UVP, OPP, OTP, SCP

全模組黑色壓紋線
1 條共 1 個 MB 20+4 Pin 接頭、60cm 長
1 條共 1 個 CPU 4+4 Pin 接頭、65cm 長
1 條共 2 個 CPU 4+4 Pin 接頭、60+15cm 長
1 條共 1 個 PCIe 16 Pin / 12V-2×6 接頭、60cm 長
1 條共 1 個 PCIe 6+2 Pin 接頭、60cm 長
1 條共 2個 PCIe 6+2 Pin 接頭、55+15cm 長
3 條共 9 個 SATA、3 個 MOLEX 接頭、45/15/15/15cm 長

ENERMAX REVOLUTION III 850W 電供開箱 / 80 Plus 金牌認證、14cm 小巧機身

ENERMAX 新款 REVOLUTION III 電源供應器,有著 650W、750W、850W 與最大 1000W 的額定功率,滿足入門、主流與旗艦玩家的需求,而新款 REVOLUTION III 不僅維持 14cm 的小巧機身,更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的高轉換效率,並採用 100% 全日系電容與 120mm F.D.B. 液壓軸承風扇。

REVOLUTION III 系列不僅符合最新 ATX12V V3.1 電源規範要求,能夠承受 CPU 與 GPU 的瞬間峰值功耗,並提供原生 PCIe 12V-2×6 接頭,可滿足最高單線 600W 的顯卡功耗需求。而且全模組化的設計,搭配高質感的黑色壓紋線,更提供理線梳讓玩家輕鬆組裝與理線。


↑ ENERMAX REVOLUTION III 電供外包裝。


↑ 背面則有產品的大表與規格。


↑ 內部則包含電供、模組線、電源線、理線梳等配件。

 

REVOLUTION III 850W 電源供應器,採用霧黑機殼搭配金色標誌的 Logo 與塗裝,電供上方有著斜條紋的散熱開孔設計;市電輸入端則有著散熱開孔與電源開關。


↑ REVOLUTION III 850W 電源供應器。


↑ 正面金色標誌與散熱開孔。


↑ 市電輸入端與電源開關。

 

模組化接頭則集中在右上角,提供玩家足夠的 MB、CPU、PCIe 與周邊等供電需求。


↑ 模組化接頭。


↑ 電供側面塗裝。

 

電源大表可見採用主動 PFC、單路 +12V 供電,其中 +12V 最大可達 70.8A、849.6W 的功耗。


↑ 電源大表。

 

黑色壓紋模組線與理線梳

REVOLUTION III 850W 電供搭配黑色壓紋模組線與 21 件理線梳,讓玩家更容易整理模組線材。主要的 MB 20+4 Pin 電源線長度為 60cm,並提供 1 條 CPU 4+4 Pin、65cm 長的電源線,以及 1 條共 2 個 CPU 4+4 Pin 接頭長度 60+15cm 的電源線。

也就是說,玩家若使用需要雙 CPU 4+4 Pin 的主機板時,建議使用 2 條 CPU 4+4 Pin 的電源線連接;如果主板是 CPU 8+4 Pin 的規格時,則可使用單一條提供 2 個 CPU 4+4 Pin 接頭的電源線。


↑ 電供模組線。


↑ MB 20+4 Pin 電源線。


↑ 左是 1 條 CPU 4+4 Pin 的電源線,右則是 1 條共 2 個 CPU 4+4 Pin 的電源線。

 

原生 PCIe 16 Pin / 12V-2×6 連接線長度為 60cm,採用新的接頭端子,金屬端子比較靠近外殼的前緣,玩家在連接電供端與顯卡端時,一定要檢查 12V-2×6 的端子要完全插入插座當中。


↑ PCIe 16 Pin / 12V-2×6 連接線。


↑ 新端子設計。

 

傳統 PCIe 供電,則提供 1 條 PCIe 6+2 Pin 長度 60cm 的電源線,以及 1 條共 2個 PCIe 6+2 Pin 接頭長度為 55+15cm 的連接線。


↑ PCIe 6+2 Pin 接頭。

 

周邊則提供多達 3 條連接線,每條都有著 3 個穿刺 SATA 與 1 個 4P MOLEX 接頭,對於周邊供電來說非常充足。


↑ 周邊電源線。

 

配件中則有著 21 件理線梳,讓玩家可針對 MB、CPU、PCIe 等模組線進行理線固定。


↑ 21 件理線梳。

 

REVOLUTION III 850W 壓力測試 RTX 5090 滿瓦輸出

測試方面,使用 OCCT 壓力測試軟體,進行 CPU 與 GPU 的雙負載測試,通過軟體檢查主板回報的 +12V、+5V 與 +3.3V 的電壓狀況;使用的硬體為 9800X3D 限制 100W 最大功耗與 NVIDIA RTX 5090 顯示卡。(5090 全功耗 575W,若不限制 CPU 功耗會頂到電供 850W 的最大功率上限,一般裝機使用不建議。)


↑ REVOLUTION III 850W 壓力測試。


↑ 連接 12V-2×6 接頭時一定要把端子完全插入插座當中。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9800X3D、PBO 100W
主機板:ROG X870E HERO
記憶體:G.Skill DDR5-6000 16GBx2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5090
系統碟:Solidigm P44 Pro 1TB PCIe 4.0 SSD
散熱器:360mm AIO 水冷散熱器
電源供應器:REVOLUTION III 8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4H2

 

使用 OCCT 13.1.16 執行電源供應器壓力測試,測試時間為 30 分種,9800X3D CPU 功耗維持在設定的 100W 上限、RTX 5090 GPU 滿功耗 575W,而電供端市電的功率計顯示約 792W 超過 90% 負載狀況,軟體記錄的平均 +12V 電壓為 12.096V、+5V 電壓為 5.040V、+3.3VCC 電壓為 3.328V。


↑ OCCT 壓力測試。


↑ 壓力測試,電腦整機功耗為 792W。

 

通過熱像儀來觀察 30 分鐘燒機(裸測)後的顯卡線材端溫度,RTX 5090 供電接頭最高溫來到 63.9°C、線材溫度也來到 60°C 左右;至於 REVOLUTION III 850W 的模組接頭端,PCIe 12V-2×6 模組線的溫度則在 45.7°C 左右。


↑ RTX 5090 供電接頭溫度。


↑ REVOLUTION III 850W 的模組接頭端溫度。


↑ 電供正面溫度。

 

總結

REVOLUTION III 850W 維持 14cm 小機身,符合 ATX12V V3.1 規範與 80 Plus 金牌認證,能夠為新一代 RTX 50 玩家帶來原生 PCIe 12V-2×6 模組接頭,給於玩家基本所需的供電需求;測試使用目前功耗最高的 RTX 5090 測試,電供 PCIe 12V-2×6 可滿瓦 575W 輸出。但若是搭配 RTX 5090 電供建議需要 1000W 的額定功率。

REVOLUTION III 850W 小機身有利於緊湊機殼的整線,並搭配全模組壓紋線與理線梳,讓玩家在 DIY 裝機時不僅輕鬆整線還能理的整潔漂亮;不過玩家在組裝時,要注意 CPU 4+4 Pin 與傳統 PCIe 6+2 Pin 的數量,或者讓 CPU 使用 1 條 2 個 4+4 Pin 的連接線,保留至少 2 條 PCIe 6+2 Pin 供電連接,才能滿足現在 GPU 高瓦數的瞬間高負載需求。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威剛科技再傳捷報!四項產品榮獲 2025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Next post

《咒術迴戰 幻影夜行》全球版半週年慶典熱烈舉辦中!五條悟&專用外觀新登場!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