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殼、電源

雙卡 16 碟!SuperChannel AI-100 (AI SUPER) 開箱組裝 / DIY AI 工作站、伺服器首選

自己 DIY AI 工作站!SuperChanne 視博通推出專為 DIY AI 工作站、伺服器的玩家,推出新款「AI-100 (AI SUPER)」高塔式機殼,回歸 DIY PC 最基本的單艙體、下置電源的機殼形式,但高塔之下可安裝 E-ATX 主板與 10 個 PCIe 插槽,並支援雙顯卡更提供顯卡支架、大電供、360/480mm 水冷散熱器,以及最多可擴充至 16 個 3.5 吋安裝空間,滿足 AI 工作站所需的多卡、多碟、高效能的擴充能力。

規格
顏色:黑
尺寸:526 x 245 x 545mm
主機板相容性:E-ATX、ATX、Micro-ATX、Mini-ITX
前 I/O 連接埠:電源按鈕、重開按鈕、2 x USB 3.0、1 x USB Type-C、3.5mm 耳機麥克風
PCIe 擴充槽:10
儲存空間:標配 6 x 3.5” 或 3 x 2.5” + 3 x 3.5”、最多選配擴充 10 x 3.5” 或 5 x 2.5” + 5 x 3.5”
預裝風扇:無
風扇:前 3 x 120/140mm、上 3 x 120/140mm、後 1 x 120/140mm、右側 4 x 120mm(硬碟安裝空間)、底 2 x 120mm/140mm
冷排:上 240/360/480mm
CPU 散熱器高度:< 185mm
顯示卡長度:<445mm(避開硬碟架)
電源供應器:ATX 最大 320mm、若電源前方安裝硬碟架 < 175mm
防塵濾網:前、上、底

SuperChannel AI-100 (AI SUPER) 機殼開箱 / 純粹高塔無分艙

SuperChanne 視博通 AI-100 (AI SUPER) 高塔式機殼,回歸當初機殼的經典配置,單艙體、下置電源、無玻璃側透,並有著最大 E-ATX 主板、10 個 PCIe 插槽的安裝空間,機殼標配提供 6 個儲存裝置安裝托架,可支援 6 顆 3.5” 或 3 顆 2.5” + 3 顆 3.5” 的儲存裝置配置,若額外選配托架可擴充至最多 16 顆 3.5” 硬碟。

AI-100 (AI SUPER) 的高塔體積,機殼前方與上方各可安裝 3 顆 120/140mm 風扇、底部 2 顆 120/140mm 以及機殼後方 1 顆 120/140mm 風扇,此外機殼右側側面則是與儲存裝置托架共用的空間,因此可依據儲存裝置的數量來分配安裝的空間。

機殼中還需要注意的是顯卡長度可支援到 445mm(但需要避開硬碟架的空間);另一方面,若真的安裝到第 16 個儲存裝置空間,這位子正好在電供的前方會讓電供長度需小於 175mm,但從配置來看會建議保留下方電供空間,這樣才能搭配高瓦數 200mm 長度的電源供應器。


↑ SuperChannel AI-100 (AI SUPER) 機殼外箱。

 

SuperChannel AI-100 (AI SUPER) 高塔機殼,前方有著格柵式高通風門板,俐落霸氣的完整門板造型,前方可隱約看見內部的零組件。機殼前置 I/O 提供電源按鈕、重開按鈕、2 個 USB 3.0、1 個 USB Type-C 與 3.5mm 耳機麥克風。


↑ 簡單俐落線條的 AI-100 (AI SUPER) 高塔機殼。


↑ 滿板格柵式前門板。


↑ 前置 I/O 連接埠。


↑ 前門板內部則有防塵濾網。

 

AI-100 (AI SUPER) 機殼的左側與右側的金屬側板,都有著長方形的網狀開孔幫助散熱,而且左右側板其實是一模一樣,因此可以左右對調安裝都沒問題。此外,機殼上方的頂蓋一樣採用長方形的網狀開孔。

機殼的左右側板與頂蓋,都採用快拆卡扣的方式固定,讓玩家在 DIY 時可以快速拆裝機殼側板。


↑ 機殼左側側板。


↑ 機殼右側側板。


↑ 機殼頂蓋,同樣有著長方形的網狀開孔。

 

機殼後方,維持一貫的長方形的網狀開孔遍及整個機殼後方的空間,同樣在主板後 I/O 上方保留較多空間方便玩家在上方安裝水冷散熱器,機殼後出風可安裝 1 個 120/140mm 風扇,並保有 10 個 PCIe 插槽,至於底部則是標準 ATX 電供安裝位。


↑ 機殼後方。


↑ 長方形的網狀開孔,以及上方加高空間安裝水冷。


↑ 10 個可重複使用的 PCIe 插槽檔板。

 

機殼底部,則是全散熱網孔的設計,只不過底部空間安裝風扇,會依據電供長度、儲存裝置的安裝配置而有所不同。底部則保有全覆蓋的防塵濾網。


↑ 機殼底部與防塵濾網。

 

單艙體高塔、E-ATX、雙卡、最多 16 顆硬碟

AI-100 (AI SUPER) 前門板同樣是卡扣固定,可從門板下方施力往外一扳就能拆開門板。格柵式門板內部有著防塵濾網過濾灰塵,而機殼前方可安裝 3 個 120/140mm 風扇,並有著風扇框架的設計,可先取出風扇框架安裝好風扇後再裝回機殼當中。


↑ 機殼前門板。


↑ 機殼前門風扇框架。

 

機殼左側內部安裝空間,首先會看到機殼多了一個顯卡支撐柱,並提供 3 個可調整高度的 L 形支撐架,並有著減壓的橡膠墊可給予顯卡支撐。安裝時可先將柱子上下的固定螺絲鬆開移除顯卡支撐柱,等組裝到最後安裝顯卡時再裝回機殼當中。


↑ 機殼內部與顯卡支撐柱。


↑ 3 個可調整高度的 L 形支撐架。


↑ 顯卡支撐柱在上方與下方各有 2 顆螺絲固定。


↑ 支撐架備有橡膠墊。

 

AI-100 (AI SUPER) 機殼左側的安裝空間,在主機板的上方、右側、下方都備有非常足夠的走線開孔,支援 E-ATX、ATX 等主板。


↑ 機殼左側安裝空間。


↑ 主板上方與右側的走線開孔。


↑ 主板下方與右側的走線開孔。

 

機殼底部則是無分艙的下置電源安裝空間,同樣保有走線開孔讓電源線材可穿過背板從機殼右方繞線。而這空間最大可安裝長度 320mm 的電源供應器,倘若前方要安裝儲存裝置則會需要選擇小於 175mm 長度的電供。


↑ 下置、無分艙的電源安裝空間。

 

機殼右側側板位置,則預留給儲存裝置托架的安裝空間,AI-100 (AI SUPER) 標配是 3 個儲存裝置托架,可安裝 6 個 3.5 吋或 3 個 3.5 吋加 3 個 2.5 吋裝置。若選配裝滿最高可達到 16 個 3.5 吋裝置。

只不過,儲存裝置安裝在右側的這個位置,剛好會阻隔前方進氣的氣流,因此在組裝時可能要稍微規劃下儲存裝置的數量與配置。


↑ 機殼右側的儲存裝置托架。

 

機殼上方則可安裝 3 個 120/140mm 風扇,以及支援 240/360/480mm 等水冷散熱器。


↑ 機殼上方安裝空間。

 

機殼右側空間則是基本的走線區域,因此右側有著非常多的架橋,可以讓玩家使用束線帶固定線材,確保裝機時的走線規劃與理線的便利性。


↑ 機殼右側。


↑ 儲存裝置托架,採用卡扣 + 螺絲固定。


↑ 機殼前 I/O 線材,則包含 USB 3.0、前音源、前面板、USB-C。

 

機殼配件則包含組裝說明書,以及專屬的零件盒包含各種螺絲,還有相當便利的一次性與可重複使用的束線帶。


↑ 機殼配件。


↑ 一次性與可重複使用的束線帶。

 

SuperChannel AI-100 (AI SUPER) 組裝分享 / 轉爆溫柔颱風

AI-100 (AI SUPER) 出廠不包含風扇,因此玩家需自行準備,基本一定是建議前 3 後 1 的配置,機殼上方留給水冷散熱器安裝,這次組裝則使用 XPG VENTO PRO 120 PWM 溫柔颱風。


↑ 前 3 後 1 一定要配好。

 

安裝電供可自行選擇電供風扇朝上或以往朝下的安裝方式。此外,AI-100 (AI SUPER) 屬於高塔機殼,因此挑選電供時建議選擇瓦數 850W 以上的電供,因為通常瓦數較低的電供提供的 ATX 24-Pin 與 CPU 8-Pin 的電源連接線較短,可能導致無法美觀的從右側繞線安裝。


↑ 電供安裝。

 

由於機殼空間非常大組裝時相當順利,而安裝好顯卡並連接電源線之後,就可以安裝顯卡支撐柱,並鎖上顯卡支撐架來撐起顯卡。


↑ 顯卡支撐柱。


↑ 高度剛好可撐起顯卡。

 

儲存裝置方面,托架為上下兩層,下層僅只能安裝 3.5 吋裝置、上層則可安裝 2.5 或 3.5 吋裝置,組裝好後裝機殼當中,實際測試連接 SATA 資料線與電源線之後,需要稍微整理線材即可輕鬆關上側版。


↑ 儲存裝置托架。


↑ 上層可安裝 2.5 或 3.5 吋裝置、下層只能安裝 3.5 吋裝置。


↑ 裝入機殼當中需要稍微整理線材。

 

AI-100 (AI SUPER) 實際組裝提供玩家參考,但因為沒有玻璃側透也看不到內部,但下圖這張照片其實電腦已經開機了。


↑ AI-100 (AI SUPER) 實際開機照片。


↑ 移除左側側板。


↑ 移除前門板。


↑ 裝機內部,即便單艙體一樣能保有走線美觀整潔度。

 

機殼右側理線結果供大家參考。所有走線開孔的周圍都有架橋方便玩家理線,空間足夠的情況下理線當然非常輕鬆。


↑ 理線參考。

 

總結與散熱測試

視博通 AI-100 (AI SUPER) 高塔機殼,採用好安裝的單艙體、下置電源配置,不僅支援 E-ATX、ATX 主機板,更有著 10 槽 PCIe 的安裝空間,還支援著 445mm 超長的雙顯卡安裝、大電供、360/480mm 水冷散熱器,以及基本 7 風扇的安裝空間。

AI-100 (AI SUPER) 雖回歸無玻璃側透設計,但機殼的側板、頂蓋都採用快拆設計,讓玩家 DIY 組裝時更便利;機殼提供顯卡支撐柱與 3 個可調整高度的顯卡支撐架,讓多卡工作站不用擔心顯卡彎曲的問題;此外,機殼標配 6 個 3.5 吋安裝空間,若加上選配最高可達 16 個儲存裝置安裝空間。

由於儲存裝置安裝於機殼前方,因此當儲存裝置全裝滿時一定會影響內部的散熱氣流,一般標配的 3 個儲存裝置架、6 個 3.5 吋硬碟就相當夠用,當然用戶可以將儲存托架分開放置,確保機殼中間有足夠的進氣量。

散熱測試,電腦待機時 CPU 48.2°C、GPU 43.3°C / 35.4°C;在 AIDA64 CPU 壓力測試下,CPU 溫度來到 76.5°C、VRM 52°C;緊接著 Cinebench R23 10min 壓力測試下 CPU 溫度來到 91.5°C、VRM 60°C;CPU 壓力測試下 GPU 的溫度完全沒有變化。

接著針對雙 GPU 壓力測試,V-Ray GPU RTX 10min 測試,GPU 來到 77.4°C / 57.2°C,整體散熱表現相當不錯。但基本的前 3 後 1 高性能風扇的配置是這機殼的必備套件。


↑ AI-100 (AI SUPER) 散熱測試。

 

總之,AI-100 (AI SUPER) 相對適合給需要自行 DIY 組裝多卡 AI 工作站、多儲存裝置的伺服器使用,台灣建議售價為 NTD $4290 元。而玩家在開菜單時,一定要標配前 3 後 1 的高性能風扇,才能確保機殼有足夠的散熱氣流。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三星重啟Z-NAND技術 目標效能是傳統SSD的15倍,將針對AI場景最佳化

Next post

《2025 TSRL曜越模擬賽車極速爭霸聯賽-第二季》 第二場分站例行賽排名出爐!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