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殼、電源

用支援 EATX/EEB 大板、雙電源以及八個硬碟抽取架的銀欣 CS383 打造自家 NAS 或 AI 伺服器

針對想要自行組裝伺服器的消費者,銀欣推出 CS383 機箱,支援常見大小尺寸主機板外,還有熱抽換硬碟架、雙電源、雙顯示卡支撐架等特色,也能安裝不同的散熱組合。

在智慧手機當道的今日,每個使用者都會產生許多的照片和影片,若是影音創作者,產生的資料更是驚人。當影音資料很多,想要處理、備份或分享時,一般人會想用雲端服務,較專業的使用者可能會買 NAS 做儲存管理,若有技術的人也可能會自行打造伺服器。除了單純的資料儲存之外,現在熱門的 AI 話題下,也可能加上高速的顯示卡做為自家的 AI 伺服器。

想要自打造專用的伺服器,除了內部的硬體之外,最重要就是要依照需求選擇適合的機箱!目前在 DIY 市場中有許多的機箱產品,大都是為家用或電競應用設計,加上近年因 SSD 成為裝機首選,一般機箱中可安裝 3.5吋裝置的空間通常不多,用來做為儲存伺服器就不夠。若又想當作 AI 伺服器時,還要考慮顯示卡/運算卡的安裝空間,最好還要有顯示卡支撐架等設計,想要滿足這些要求的產品就不太多。

擁有散熱、機箱等多種產品線的銀欣(SilverStone)新推出 CS383 機箱,不論是電源、儲存裝置安裝空間、雙顯示卡與散熱等加入許多巧思,十分適合想自行打造伺服器,包括儲存、AI 等應用的消費者。

CS383機箱基本規格

顏色:黑
尺寸:248mm (寬) x 528mm (高) x 588mm (深),76.95公升
淨重:16.6 kg
主機板相容性:SSI-EEB, SSI-CEB, Extended ATX, ATX, Micro-ATX, Mini-ITX
前 I/O 連接埠:電源按鈕、重開按鈕、USB 3.0 x 2、USB Type-C x 1、二合一音訊 x 1
指示燈:電源、HDD、LAN  x 2
PCIe 擴充槽:8
儲存空間:標準 8 x 3.5″、(1+3) x 5.25″、側邊 1×3.5″ + 2 x 2.5″ 或 4 x 2.5″
風扇:上方可安裝 3 x 120/140mm、後方 120/140mm x1、硬碟籠 92mm x 2
預裝風扇:後方 140mm x 1、硬碟籠 92mm x 2
冷排:上方 120-420mm、後方 120-140mm
CPU 散熱器高度:158mm(安裝顯示卡支架), 186mm(未安裝顯示卡支架)
顯示卡:最長 340mm
電源供應器:後方主電源ATX 最大 240mm、前方副電源最大200mm
防塵濾網:前、上、底

主機板大小通吃


↑ 銀欣 CS383 機箱外箱


↑ 銀欣 CS383 機箱、使用手冊及隨附配件與螺絲


↑ CS383 後方

以伺服器相關做為產品定位下,銀欣的 CS383 當然就不若現在消費市場流行的全景或電競燈光閃閃的樣式,而是低調黑色,前方採用具有濾網的直式柵格面板,不僅有通風之效,也能減少外物進入機箱的機會。


↑ CS383 面板通常上鎖


↑ 打開 CS383 前方面板

前方的面板有鑰匙鎖住,要打開時需要先用鑰匙開啟,轉軸設在右方的面板,開啟後可輕易從機箱固定處取下,以方面清理等工作。前方面板打開後,可以看到主要儲存裝置安裝空間,包括 5.25吋裝置以及3.5吋硬碟抽取架,此部分待後詳述。


↑ 前方面板亦可完全取下

機箱二側的側板取下也很簡單,每片面板皆利用一顆手轉螺絲固定在機箱後方,鬆下後即可將側板由上往下打開,不論開啟或安裝回去都非常簡便。


↑ 左側側板取下後的內部空間


↑ 顯示下支撐架具有二個橡膠包覆並可調整方向的支臂

打開側板後可以看到整個機箱安裝空間,大致分成主機板、電源供應器安裝艙以及儲存裝置三大區。對於需要安裝運算卡或顯示卡於 AI 伺服器用途時,CS383 設有支撐架,可為二張大型顯示卡提供支撐。此支撐架在安裝主機板時需要先取下,若沒有要安裝顯示卡時,建議就先不安裝,這樣 CPU 散熱器高度限制較少,高度最高可達 183mm。


↑ CS383 支援各種大小尺寸的主機板(顯示卡支撐架已取下)

CS383 支援主機板尺寸眾多,包括伺服器常見的 SSI-EEB、SSI-CEB、Extended ATX 等大板,標準的 ATX、Micro-ATX 與 Mini-ITX 當然也沒有問題,安裝彈性高。後方具有八個介面卡插槽空間,一般使用沒有太大問題。

若是計畫要安裝二張顯示卡時,特別是超過二槽厚度的產品時,主機板就要稍為挑一下。由於現在有些主機板因設計布局需求,其第一個擴充槽位置可能在標準第三槽,當搭配高階顯示卡時,第二片可能就會無法安裝,這部分安裝前要注意。

儲存裝置安裝空間多

既然要做為伺服器,特別是 NAS 用途時,能安裝硬碟數量就很重要!一般消費性機箱為了美觀,同時也因為現在 SSD 較為普及,能安裝硬碟的空間減少很多,不太適合用於 NAS。


↑ 上方設有一組 5.25吋的安裝空間

CS383 擁有眾多的儲存裝置空間,機箱前方為主要安裝區,上方設有一個 5.25吋裝置空間,通常用於安裝光碟機,不過此處會與上方散熱裝置,特別是水冷排有部分空間衝突,也就是安裝光碟機時要留意水冷排長度,可能就無法搭配 280mm 以上的產品。若沒有安裝光碟機,限制就少很多。


↑ CS383 具有八個熱抽換的硬碟托盤


↑ 硬碟托盤側邊設有導光條


↑ 硬碟托盤安裝 3.5吋硬碟不需要螺絲與工具即可固定

中間則是 CS383 主要的硬碟安裝空間,由於伺服器、NAS 等應用會安裝較多硬碟並依需求組成陣列(RAID)使用,因此方便維護不用停機的熱插拔設計就成為必要。CS383 前方提供高達 8組可抽取的 3.5/2.5吋硬碟托盤,提供極大的儲存能力。硬碟托盤安裝 3.5吋硬碟時不需要任何工具與螺絲,而是方便的卡榫固定,使用非常簡便,但是安裝 2.5吋硬碟/SSD 時就要使用螺絲固定。硬碟托盤還有導光條設計,可將背板的硬碟存取燈號顯示在前方,以便觀看相關狀態。


↑ 熱抽換硬碟籠內採用 SAS/SATA 皆可使用的連接器


↑ 後方有二組電源、八個  SATA以及二組 92mm風扇

由於採用抽取式硬碟托盤,後方就是搭配介面連接背板,CS383 的硬碟背板採用 SATA/SAS 通用的連接器,也就是前方的硬碟可以搭配 SAS 或是 SATA 介面產品。背板後方設有八組 SATA 連接介面,可以連接八組 SATA 連接線,若使用 SAS 硬碟時,就得使用如 SFF-8643(依 SAS 卡選擇) 轉 SATA 接頭正向線連接 SAS 控制卡與硬碟籠。


↑ SFF-8643 轉四組 SATA 接頭正向線

以 CS383 的儲存裝置數量而言,建議使用者要搭配 SAS 控制卡,除了伺服器主機板之外,大家常見的主機板大都沒有提供這麼多數量的 SATA 介面。而且 SFF-8843 轉 SATA 的線材一組纜線轉出四個 SATA 接頭,八顆硬碟只要二組線材,整理也比較簡便。


↑ 側邊可再安裝 3.5/2.5吋裝置,中央也設有理線槽

除了前方的安裝位置之外,CS383 的右側方還有可以安裝硬碟/SSD 的位置,此處共細分二個安裝空間,上方可安裝二個 2.5吋硬碟/SSD,下方則可安裝單顆 3.5吋硬碟或二顆 2.5吋裝置。扣掉 5.25吋裝置,CS383最多可以安裝 12個儲存裝置,所以才建議要搭配 SAS 卡。


↑ CS383前下方空間可安裝三組 5.25吋裝置或是第二組電源供應器

CS383 在硬碟安裝架下方還有一個多用途安裝空間,取下前方的保護蓋後,可以安裝三組 5.25吋的裝置,或安裝第二組電源供應器。

支援正、副電源供應器安裝


↑ CS383 電源艙設在下方

CS383 在下方設有電源供應艙,預設可安裝標準 ATX 尺寸電源供器,最長可支援至 240mm,市場上許多大功率電源供應器應該都能安裝沒有問題。


↑ 機箱下方設有方便取出的濾網

下置式安裝電源供器時,CS383 機箱下方設有方便抽取的濾網,電供可以選擇將散熱進氣口可以朝下方,不用擔心吸太多雜物。由於機箱採用可分離的電源供應器安裝片,使用者可依想要的方向安裝,十分具彈性。


↑ 前方安裝副電源時需取下部分配件


↑ 安裝第二顆電源供應器於前側


↑ 後方主電源供應器安裝配件,左側紅框處即是安裝電源延長線的位置

如果系統擁有較高功耗的組件想要安裝第二顆電源供器,CS383亦可以安裝,其安裝位置即在電源艙前方,原本置三個 5.25吋裝置空間。在這裡安裝第二顆電源供器時,首先是長度需要小於 200mm,大部分的電供產品應該都沒有問題。再來則是需要看使用手冊拆掉一部分,並將電源供應器鎖上專用配件才能固定至機箱中。要特別留意是第二顆電源供應器的電源依設計需要另外購買一條電源延長長線連接至機箱後方,並將機箱預留的孔位拆開以固定電源延長線的插座端。

散熱設計

伺服器要長時間穩定運作,良好的散熱是必要條件之一,機架型伺服器通常擺在機房,風扇大聲沒有問題,但是自家組裝伺服器大都是在家或小型辦公室中使用,風扇噪音若過大就擾人。


↑ CS383 出廠時後方預裝 140mm 散熱風扇

扣除處理器所需,CS383 機箱的主要散熱設在機箱後方、上方與前方,產品出廠時,後方已經安裝一個 140mm的風扇,有需要時也能改成小型的水冷排。

八個硬碟抽取架後方則安裝二個 92mm 風扇,負責將外部的氣流經由硬碟抽取架吸入系統中,同時幫硬碟散熱。這二個 92mm 風扇預設由硬碟背板的連接器供電,開機時風扇會以高轉速運作,噪音會比較高。若是主機上散熱風扇連接器夠多時,建議改連上主機板,並使用轉速控制以降低風扇運作時的聲音。


↑ 上蓋容易取下


↑ 機箱上方可安裝120mm/140mm風扇或水冷排

機箱的上方預留整排的散熱空間可利用,設有濾網的上蓋非常容易取下以利清潔與安裝風扇或水冷排。沒有使用水冷排時,這裡可安裝 120mm或 140mm 的風扇,最多可安裝三個,為系統加大進氣量。想要處理器低噪音且較強散熱時可考慮搭配水冷排,CS383 的水冷排可安裝在後方或上方,後方可安裝尺寸為 120mm 或 140mm,上方則可從 120mm 至 420mm,沒有安裝光碟機時選擇就很多種。

前方狀態燈號與簡易整線


↑ 前上方的前置面板與 USB 連接埠


↑ 二種 USB 連接線材分別提供 Type-A 與 Type-C 用


除了標準的電源、重置、指示燈之外,還有二組 LAN 狀態 LED

CS383 機箱的電源、重置按鍵、音訊連接孔、電源與硬碟指示燈,加上  USB Type-A 與 Type-C 皆設在前上方,操作與檢視都很方便。最特別面板上還設有二組網路(LAN)指示燈,是伺服器常見的設計之一,若網路卡或主機板有提供連接器時,就可直接在前方看到網路連線基本狀態。要留意這二條指示燈的連接線長度有限,不一定能滿足所有裝置需求,若不夠長時就要自行串接延長。


↑ 理線槽方便整理多種連接線

前控制面板擁有多條線材需要連接與整理,CS383 右側中央設有簡單的理線槽,並使用四條魔鬼氈束帶方便調整與固定。在裝機時也能將其它線材,例如 CPU ATX12V 電源線一起整理,要留意理線槽的空間有限,同時要注意束線的長度與空間是否足夠使用。

上機與簡測


↑ CS383 安裝標準 ATX 尺寸主機板與水冷排


↑ 加上 RTX4090 顯示卡及支撐架

由於手邊沒有 EATX 的大板子可以使用,就使用華擎的 X870E TAICHI 主機板與 AMD Ryzen R9 7950X、NVIDIA RTX 4090 並搭配華碩 ROG 360 水冷排搭配使用。安裝的過程十分順利,其中部分的安裝經驗提供大家參考,首先是這片主機板比較偏向電競的產品,不是伺服器取向,所以擴充槽的位置比較特別,第二片顯示卡若是較厚的產品就會無法安裝。


↑ 顯示卡與支撐架

安裝顯示卡時可利用支撐架來減少顯卡與主機板連接的負擔,考慮到不同厚度與安裝位置,具有橡膠包覆的支架除了可上下移動固定位置外,還可依需求調整支撐臂的角度,非常好用。主機板安裝區設有多個穿線孔方便走線,也具有橡膠以避免線材受損,裝機時盡量運用這些孔位。


↑ 安裝長度近 40cm 的水冷排

現在使用光碟機的機會並不多,所以就沒有實際安裝光碟機,選用這組長度近 400mm的水冷排管路就沒有什麼受限,因水冷散熱排風扇占用一些空間,建議先將 CPU ATX12V 電源線先插好再固定水冷排。另外機箱上蓋與機箱間的空間並不太大,安裝水冷排或風扇時要留意螺絲頭是否過高而導致上蓋無法密合,盡量選用平頭螺絲固定。

安裝好之後,使用測試軟體做簡單的散熱測試,使用 Cinebench、AIDA64 及 V-Ray 測試,測試結果如下。測試結果可以看到 CPU 和 GPU 的溫度表現都不錯,其中 CPU 有搭配水冷排下,溫度也不會太高。


↑ 簡單測試結果

針對伺服器用途設計的銀欣 CS383 機箱,具有沉穩的設計,八個可抽取硬碟托盤,加上支援各種大小尺寸主機板,也能加上顯示卡會運算卡,非常適合自行組裝 NAS 或是 AI 伺服器等應用。

延伸影片閱讀:  
Previous post

NVIDIA公佈2026財年第二財季財報 表現符合預期,年增56%至467億美元

Next post

潛入《七大罪:光與暗之交戰》的冒險 「幻想的夏日度假」更新登場

The Author

Kenny Kuan

Kenny Kuan

在科技媒體多年,為Xfastest News網站科技產品發表會或是記者會採訪記者,也是Xfastest採訪文撰寫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