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 魂進化!Lian Li O11 DYNAMIC MINI V2 開箱組裝 / 改裝萬用螢幕、緊湊 ATX 海景房
聯力極具代表性的左右雙艙 O11 DYNAMIC 機殼中,以緊湊 ATX 為主打的 MINI 正式推出 V2 二代改版,O11D MINI V2 體積僅增加 2L 深但裝載滿滿的 DIY 魂進化,首先外擴電源空間可支援 ATX 200mm 長電供,底部風扇 10° 傾斜加強進氣、機殼前(上)置 I/O 可對調、鋁合金底座,以及 DIY 友善的理線設計,讓喜愛海景房、左右雙艙的玩家有著新一代 O11D MINI V2 可選擇。
規格
顏色:黑、白
尺寸:423.6 x 273.3 x 391.95mm
材料:2mm 鋁試板、1mm Mesh Panel、4.0mm 強化玻璃
主機板相容性:Mini-ITX、Micro-ATX、ATX、背插 ATX 主板
前 I/O 連接埠:電源按鈕、2 x USB 3.0、1 x USB 3.2 Type C、3.5mm 耳機麥克風
PCIe 擴充槽:5(水平)
儲存空間:硬碟籠 2 x 2.5” 或 2 x 3.5 吋、主板背面 2 x 2.5”
預裝風扇:Flow 版本預裝側面 2 x 反向 120mm PWM、底部 3 x 反向 120mm PWM
風扇:上 3 x 120mm / 2 x 140mm、側 2 x 120mm、底 3 x 120mm、後 1 x 120mm
冷排:上 240/280/360mm
CPU 散熱器高度:< 160mm
顯示卡長度:< 400mm
電源供應器:ATX 200mm
防塵濾網:底、右側板、上蓋
Lian Li O11 DYNAMIC MINI V2 機殼開箱組裝 / 體積只大 2L 深、細節滿滿
新款 O11 DYNAMIC MINI V2(簡稱 O11D Mini V2)機殼體積相比上一代僅加大「2L」深,並帶來無 A 柱雙玻璃海景房,以及標準 ATX 200mm 大電供的支援性,改進上一代只能裝小電供的痛點。此外,底部風扇傾斜 10°、顯卡水平與垂直都有專屬支架,以及 I/O 可更換位置等特色,都是這代獨有的設計。
O11D Mini V2 機殼體積為 45L 深,相比 O11 原始的 67.8L 深體積還要小,屬於緊湊型 ATX 左右雙艙海景房的機殼,可支援最多 9 顆 120mm 風扇、1 組 360mm 水冷散熱器,以及 400mm 長度的顯示卡,但是機殼後方 PCIe 安裝空間僅提供 5 槽(後續組裝時解釋對 ATX 主板的影響)。

↑ Lian Li O11 DYNAMIC MINI V2 外紙箱。
白色款 O11D Mini V2 採用全白配色搭配全通透的白色玻璃側透,這代採用 10° 傾斜的底部設計,因此前門玻璃也依據這造型切割出獨特的滿板玻璃側透;而在底部則採用倒置的 L 形狀鋁合金腳座,而這設計之下讓機殼左側玻璃側透有著滿板鑲嵌的俐落感。
出廠時機殼前置 I/O 設置於前方右下角藏於腳座內,提供開機按鈕、USB 3.2 Type C、2 個 USB 3.0 與 3.5mm 耳機麥克風;而前置 I/O 也可依據說明書步驟將其改為上置 I/O。只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這組機殼 I/O 不包含電腦的電源指示燈(Power LED),因此只能透過內部的 RGB 燈效來判斷電腦是否開機。
機殼左側滿板鑲嵌的玻璃側透,無疑能夠展示內部零組件與 RGB 燈效的美感。而左側玻璃側透在後方有著 1 顆手擰螺絲固定,鬆開後往外推就能拆下玻璃側透。而這時,玻璃側透具備防摔落設計,以及在前方藏有一顆磁鐵,讓玻璃側透可藉由磁力吸附機殼,如此一來拆裝時能更佳安心。
機殼上方則是長方形的格柵散熱網孔,而在右手邊則留有上置 I/O 的安裝位置。
機殼後方左右雙艙的配置,在主板後 I/O 上方也有墊高方便安裝水冷散熱器,機殼後方可安裝 1 顆 120mm 風扇。此外,在後 I/O 下方有著一個塑膠卡扣,這是因為 O11D Mini V2 安裝 M-ATX 主板時,可以讓主板向下位移安裝,如此一來上方則會有更多的空間安裝水冷。
機殼右側,則在側面風扇處有著格柵散熱網孔;而電供位置則有著圓形細網孔讓電供可自行散熱。
機殼底部,有著獨特的倒置 L 形狀腳座,以及專屬的後抽式防塵濾網。此外,因為機殼底部風扇傾斜的設計,在底部留有一個大型走線開孔,讓顯卡電源線可輕鬆穿過。
前(上)置 I/O 可調、底部風扇傾斜 10°、ATX 電供支援
機殼上方移除上蓋後,有著可拆卸的風扇框架,但須鬆開 5 顆螺絲才能取下風扇框架。機殼上方支援 3 個 120mm 或 2 個 140mm 風扇,以及可安裝 360mm 水冷散熱器。
玩家可依據說明書取下機殼 I/O 模組,並將模組出線轉換至另一邊,這樣安裝在機殼上置 I/O 時,可沿著機身輕鬆整理 I/O 線材。
機殼左側空間,能夠支援 ATX 主板與 ATX 形式背插主板,並在上方、右側與下方留有相當足夠的走線開孔。特別的是當安裝 M-ATX 主板時,可以向下位移空間讓機殼上方留有更多空間,因此有著可調整的檔板與對應的銅柱鎖孔。
下方預裝著可調整左右距離與上下高度的顯卡支撐架;而主板右手邊的機殼側面風扇安裝位置,可支援 2 個 120mm 風扇,並提供 2 個檔板可依據側面風扇的安裝位置,來使用檔板阻隔空間。
機殼底部則一樣有著風扇框架,可安裝 3 個 120mm 風扇。而在機殼底部,預留一個較大的走線開孔,讓右艙的顯卡電源線可從底部開孔將線材穿過至左艙體。
配件中也有提供 O11D Mini V2 專屬的垂直顯卡支架檔板,可支援 3 槽卡垂直安裝,但玩家需自行準備 PCIe 延長線。依照說明書,將後方 PCIe 模組的螺絲鬆開即可更換。
機殼右側保有傳統的檔板造型,這檔板可安裝 2 顆 2.5 吋裝置。組裝時需先將上方螺絲鬆開才能取下檔板。
機殼右側空間相當足夠,在主板背面的上方、左側與下方,都備有魔鬼氈讓玩家更容易理線。此外,若將硬碟籠取下還有更多魔鬼氈,讓玩家理線無煩惱。
這邊有個小巧思,這個走線開孔主要是穿過 MB 24Pin,而這個小檔板則可用來支撐 MB 24Pin 的線材,這樣可以讓電源線與主板接頭水平對齊,增加機殼左側的理線整潔美觀度。
這代硬碟籠還有個外掀的小設計,可以用來夾住多餘的線材幫助理線。
機殼配件則包含垂直顯卡套件、垂直顯卡支撐架、螺絲盒與說明書。
O11D Mini V2 機殼組裝注意事項
上述提到 O11D Mini V2 僅提供 5 槽 PCIe 空間,那是因為目前諸多主板,都將原本 PCIe 第一槽空間設計為 M.2 插槽。實際依照規格後 I/O 下方即是第一槽的 PCIe 插槽起始位置,因此 O11D Mini V2 選擇取消這槽空間換來更多的便利性。
這設計只會影響到 ATX 尺寸使用第一槽空間為 PCIe 插槽的主板,若遇到這狀況勢必要改用垂直顯卡安裝才能解決。
O11D Mini V2 支援 ATX 形式、200mm 長度的電源供應器,但實際電供安裝空間有稍微往外(右側版)偏移,因此安裝時需要先拆下電供安裝架,先將其安裝在電供後方接著再安裝至機殼上,實際從後方看過去,會發現電供稍微往外偏了一點點。
配件中垂直顯卡安裝時,必須在前方安裝顯卡支撐架,這個支撐架需要固定在底部風扇上方,組裝後可依據顯卡位置來調整支撐位置與高度。
至於水平顯卡的支撐架,則固定在主板右下方的位置,這位置會干涉主板右下角的 SATA 連接埠,但是玩家只要使用 90° SATA 連接線即可避免干涉問題。
此外,底部穿線設計可以巧妙的讓顯卡電源線通過,但是若電源線太垂則會干擾底部的風扇,這時就需要找地方來固定下垂的顯卡電源線。
儲存裝置方面,硬碟籠可安裝 2 個 2.5” 或 2 個 3.5 吋裝置,而檔板則可安裝 2 個 2.5” 裝置。實際組裝都相當順利也不影響線材連接。
外掀的硬碟籠還有個有趣的地方是,可以直接掀開把多餘的線材塞進去在蓋起來。
Lian Li 8.8 吋萬用螢幕改裝
各位喜愛改裝 PC 的玩家,Lian Li 也推出一款「8.8 吋萬用螢幕」讓玩家輕鬆在機殼內、外或者是桌面擺放這款小尺寸副螢幕。內部包含螢幕、萬用支架、140mm 對應鎖孔、內接 USB 9 Pin 線材與內接轉 USB-A 線材。
這款萬用支架在螢幕後方共有 3 個可固定的位置,剛好即是左、中、右固定螢幕,支架可直接固定在 120mm 風扇的孔位,亦有著多方向的移動、延伸與調整的功能。
螢幕使用小型端子轉 USB 連接,並提供 2 個方向的連接方便玩家理線規劃。而除了內接 USB 9 Pin 外也提供轉 USB-A 的連接線,方便玩家使用。
實際組裝後,可以依據組裝位置來調整螢幕方向。只不要要完整的置水平組裝這確實需要花點時間來調整。
Lian Li 8.8 吋萬用螢幕採用 IPS 面板、1920×480 解析度、60Hz 更新率與 500nits 的亮度。並且在外框有一圈 RGB 燈效,由於採用 USB 連接需要安裝 L-Connect 3 軟體才能正常使用。
O11D MINI V2 與萬用螢幕改裝上機實拍
本次 O11D MINI V2 組裝採用 ROG Strix B650-A 主機板、Hydroshift II LCD-C 水冷散熱器、8.8 吋萬用螢幕,以及 UNI FAN SL 120mm 風扇包含一般版與有 LCD 的風扇版本。

↑ 機殼正前方視覺,會稍覺得玻璃太通透,反而露出太多走線空間。
最後理線結果提供給大家參考。老實說上方的魔鬼氈很貼心,但因為上方空間較小要穩穩的使用魔鬼氈有一點點難度,但還行多嘗試幾次就成功固定好線材了。
L-Connect 3 軟體控制萬用螢幕
8.8 吋萬用螢幕預設是顯示工具模式,必須安裝 L-Connect 3 軟體並選擇顯示的主題後,才會正常顯示監控小工具的畫面。玩家可自訂動畫、圖片做為背景,並在自訂主題中自行增加資訊模版,或者在模組中自己添加喜愛的監控功能。
當玩家想要將 8.8 吋萬用螢幕更改為電腦副螢幕時,需要在附加功能中將「副螢幕功能」給開啟,這時就可依據系統來控制副螢幕,做為延伸螢幕的使用直接將程式視窗拉至副螢幕使用。使用副螢幕時可點亮 192 x 480、8-bit、RGB、60Hz 的螢幕規格。
總結與散熱測試
聯力這代 O11D Mini V2 確實保有緊湊 ATX 左右雙艙海景房的美,雙玻璃無 A 柱的通透感,以及完整的硬體規格支援,包含背插 ATX 主板、9 顆 120mm 風扇、360mm 水冷散熱器、400mm 長卡等,並給予完整的顯卡支架設計。
還有著許多可變更的小巧思,例如前(上)置 I/O 調整、M-ATX 主板位移安裝、底部走線開孔、底部風扇 10° 傾斜、右側滿滿的魔鬼氈理線設計、外掀電源籠等小心思,無疑希望最大化玩家的 DIY 友善體驗。但也因為諸多的可變更設計,讓機殼在保持簡潔美感上有點小可惜。
最讓人驚訝的則是散熱表現,O11D Mini V2 在待機時 99500X CPU 39.5°C、RTX 4080 Super GPU 28.6°C;在 AIDA64 CPU 壓力測試下,CPU 溫度來到 75.6°C、VRM 60°C;緊接著 Cinebench R23 壓力測試下 CPU 溫度來到 77.5°C、VRM 63°C;在 CPU 測試期間肯定不會影響 GPU 溫度。
模擬遊戲的 Speed Way Stress Test 測試,GPU 溫度來到 62.4°C、記憶體 76°C,至於《電馭叛客 2077》4K 光追最高設定下 GPU 62.8°C、記憶體溫度 70°C。機殼底部 10° 風扇替顯卡帶來強勁的散熱氣流壓制,這設計對顯卡散熱表現確實出色。
O11D Mini V2 台灣建議售價為 NTD $2699 元、包含風扇的 Flow 版本則是 NTD $2999 元,這價位絕對稱得上緊湊 ATX 海景房的入門款首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