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周邊

硬挺精神款!iRocks T29 布面電競椅開箱試坐分享 / 寬敞舒適, 針織布面, 高密泡棉

iRocks 新款人體工學電競椅「T29」承襲著 T28 的特色,維持著「彈性針織布面」但採用 60 kg/m3 的高密度 PU 泡棉,帶來硬朗、舒適的辦公椅坐感,並一樣採用加大的坐墊、合身高背式椅背,椅子的高度、椅背 / 坐墊傾仰、4 向腰靠 / 扶手等都可自行調整,並備有磁吸記憶棉的頭枕,讓玩家能舒適的在椅子上玩樂每一天。

T29 規格
椅子種類:寬敞電競椅
布料材質:黑灰色、彈性針織布面、麂皮絨布、三防塗層
承重上限:130kg
扶手種類:4D 扶手(上下+左右+前後+旋轉)
泡棉種類:高密度 PU 泡棉 60 kg/m3
氣壓棒:協強XIEQIANG 等級 4
椅背型式:無縫 4向調整腰靠機構(前、後、上、下)
椅背調整角度:90-141°
坐墊傾仰角度:15° (四段鎖定)
可調整腰部:有
可拆頸枕:有,磁吸記憶棉調整頭枕
椅腳類型:金屬五星椅腳
椅輪尺寸與材質:60mm / PU 靜音椅輪
自行組裝:是
保固:正常使用全椅保固 2 年

iRocks T29 小改版黑灰布面電競椅 / 高度、椅背+坐墊傾仰、4 向腰靠+扶手

玩家如果有體驗過 iRocks T28 Plus 那慵懶的布面絨布沙發坐感,那 T29 就是小改版的「彈性針織布面」款式,並採用較硬挺的 60 kg/m3 高密度 PU 泡棉,整體坐感相比 T28 Plus 更顯得精神許多,而布面材質的觸感與包覆感也依舊舒適。

T29 坐高在 46-52cm 之間、坐墊寬 35-56cm、坐墊深度 40cm,屬於寬敞型的坐墊設計,但坐墊兩側一樣有突起的包圍設計;椅背高 84cm、寬 54cm 最窄處在 28cm,符合亞洲人的身形設計;至於扶手高度則是 65.5-79cm 的可調整範圍。

調整方面 T29 一樣採用多功能 Z 字托盤提供坐墊 4 段傾仰、椅背 90-141° 傾仰、4D 扶手、腰靠四向調整等功能。椅子採用扁平的金屬五星椅腳搭配 60mm PU 椅輪,椅腳最寬處 72cm,因此不論坐著或椅背後仰時都不會有下盤不穩的不安全感。


↑ T29 尺寸。

 

T29 外觀與自行組裝步驟 / 細心的包裝與明瞭的步驟

T29 需要玩家自行組裝,外箱尺寸較大、重量較重,搬運時最好兩個人協力會比較方便。當然力氣夠的玩家其實一個人照著說明書組裝也沒問題,此外大型家具收到時先檢查外箱是否完整,必要時可以先拍照並確認內部所有零件完整後才開始組裝。


↑ T29 外箱。


↑ 產品註冊與注意說明。

 

這代 T29 的包裝細節可以說是大升級,第一層蓋有一張硬卡紙有詳細紀錄 T29 的組裝步驟,內部還額外附了一本說明書。接著要取出第一層的椅背時,因為椅背剛好被扶手卡著,所以要依照說明書先抬起椅背前方後慢慢取出。


↑ 第一層的硬卡紙,背面才是重點。


↑ 全彩安裝步驟說明並備有實際的照片輔助,讓第一次組裝電競椅的玩家更快速完工。


↑ 接著先取出第一層的椅背。


↑ 下方則是椅爪、椅座、拖盤與配件盒。

 

這次 T29 的包材有著新設計,配件箱的包裝更精美,不僅掀開就能看到內容物的說明,下方每一層零件都用泡棉固定好。


↑ T29 所有零件。


↑ 配件盒內容物說明。


↑ 每層零件都用泡棉固定。

 

金屬五星椅腳採用扁平的表面設計,讓我們坐著時腳可以踩在椅腳上而不滑動;而組裝第一步就是將 60mm PU 椅輪順著卡進椅腳當中即可。


↑ 金屬五星椅腳與 60mm PU 椅輪。


↑ 椅腳紮實的鋼筋設計。


↑ 靜音 60mm PU 椅輪超滑順。

 

T29 採用協強XIEQIANG 等級 4 氣壓棒,接著將氣壓棒塞入椅座當中,必記得套上保護外殼。


↑ XIEQIANG 等級 4 氣壓棒。


↑ 氣壓棒與椅爪組合。

 

緊接著 Z 字椅拖將圓頭旋鈕朝前方後,將兩側的撥桿(突出點)超前方,對準兩側的卡榫安裝好即可。


↑ Z 字椅拖的兩個撥桿。


↑ 組裝撥桿。

 

接著將椅座翻到背面一樣前方朝著自己,這時你會發現椅座背面已經貼好 Z 字椅拖的安裝方向,讓整體的安裝步驟更便捷。此外,椅座的扶手出廠時已經安裝好,但扶手留有向外延伸的空間,倘若想要扶手更寬一些玩家可自行調整。


↑ 椅座背面的椅拖示意圖。


↑ 扶手可向外調整位置。

 

此外這次安裝的 T29 螺絲也都幫玩家組裝好需要的墊片與防鎖死的金屬環,讓整體組裝更便利。


↑ 螺絲都帶好墊片直接鎖就可以。


↑ 固定好椅拖之後,就能將椅腳順著椅拖開孔插入氣壓棒。

 

最後一步安裝椅背,椅背的固定螺絲出廠時已經預先鎖在椅背上,安裝前要先把這螺絲鬆開,接著椅背的左邊有著溝槽設計,可以順勢滑入椅座的固定點。

到這步驟後要先利用工具鬆開椅背傾仰的把手,將椅背束直後才能對準螺絲鎖孔,最後再將磁吸的護蓋貼上就完工囉。


↑ 先鬆開椅背預先安裝的螺絲。


↑ 椅背左側有著溝槽,先將這側卡入椅座。


↑ 鬆開椅背傾仰的把手,並將椅背打直。


↑ 最後裝上磁吸護蓋就完工拉。

 

T29 椅背後仰、腰靠調整、座椅高度與 4 向扶手都可調

T29 採用「彈性針織布面」表面也有著三防塗層工藝(防水 / 防污 / 防油)讓玩家更好清潔,而布面搭配稍硬挺的 60 kg/m3 的高密度 PU 泡棉,讓整體坐感在慵懶與舒適中間找到不錯的平衡,這樣的泡棉也比較適合辦公、遊戲使用。


↑ 黑灰布面電競椅 T29。


↑ T29 試坐。

 

T29 椅背高 84cm、寬 54cm 最窄處在 28cm,實際背靠背時不會覺得過窄,肩膀可以相當舒服的靠著椅背。椅背尚有著 iRocks 的刺繡 Logo,而可拆頸枕則是採用磁吸記憶棉調整頭枕,頭枕表面則是麂皮絨布的溫柔觸感。


↑ T29 椅背。


↑ 磁吸記憶棉調整頭枕。


↑ 靠磁鐵吸附頭枕。

 

彈性針織布面表面質感相當好,在椅背下方與椅墊後方都有菱格紋的縫紉,邊框的縫線也相當細緻紮實。


↑ 彈性針織布面。


↑ 椅背腰靠。

 

T29 坐墊寬 35-56cm、坐墊深度 40cm,屬於寬敞型的坐墊設計,但坐墊兩側一樣有突起的包圍設計,而坐墊前源則有著弧度般的收邊,這樣玩家的雙腳在自然垂落時也會更加舒適。


↑ 寬敞坐墊。


↑ 坐墊前方的弧度收邊。


↑ 椅背後方則有著夾層可以擺放書籍。

 

高度調整:椅子的右下方撥桿,按壓後可彈起氣壓棒,讓椅子坐高在 46-52cm 之間調整。


↑ 調整椅子高度撥桿。


↑ 椅子高度調整。

 

坐墊傾仰:可調整椅拖的傾仰角度,有著 4 段可固定的角度或者開啟狀態下變成搖搖椅的功能。調整則是將椅子左下方的撥桿打開、旋轉椅子中間的旋鈕可調整拖傾仰的鬆緊程度,接著只要人稍微後仰就能搖晃坐墊,找到適合的角度後再將左下撥桿調回即可固定。


↑ 椅拖傾仰鬆緊程度旋轉鈕。


↑ 椅拖傾仰開關。


↑ 椅拖傾仰。

 

椅背傾仰:T29 支援 90-141° 的椅背傾仰功能,如果再加上椅拖傾仰最大可達 158° 的後仰角度。調整椅背只要拉起右後方的拉桿,接著背部往後靠就可以調整。


↑ 椅背傾仰拉桿。


↑ 椅背傾仰。

 

腰靠調整:椅背右邊的旋鈕可調整腰靠的支撐度(突起度)、左邊的旋鈕調整腰靠突起的上下高度。玩家可一邊旋轉調整到自己舒適的位置即可。


↑ 調整腰靠的支撐度。


↑ 腰靠突起的高度。


↑ 腰靠支撐度。


↑ 腰靠突起的上下高度。

 

4D 扶手:共有三個控制開關,可分別調整扶手的上下高度,扶手的前移、後移、左移與右移,再加上扶手向外偏斜、向內偏斜的調整功能。


↑ 4D 扶手。

 

總結

iRocks T29 整體與 T28 Plus 相似但有著完全不同的坐感,T29 的彈性針織布面與 60 kg/m3 高密度 PU 泡棉,讓整體坐感維持在舒適但硬挺的風格,相對更適合辦公、常時間遊戲的用途;而 T28 Plus 則是絨布搭配 50 kg/m3 泡棉坐感屬於慵懶、舒適包覆的沙發感覺。

T29 彈性針織布面也有著三防表面處理讓玩家更容易清潔,而只要在冷氣房使用屁股與背部也不會覺得悶熱,對於不喜歡網椅、人工皮革椅的玩家,不妨可試試這種布面的椅子。

此外,T29 整體設計很符合台灣、亞洲人的身形,坐高適中、寬坐墊、高椅背,並提供基本的坐高、椅背仰角、腰靠、4D 扶手等調整功能。而且 T29 的包裝細節可以看出廠商真的用心,降低玩家自行組裝的難度。

售價上 T29 台灣售價為 $9,900 元,相比現在 T28 Plus 的 $8,990 元只差一千塊,就看玩家喜歡硬挺比較精神的坐感,或者是比較偏向沙發的慵懶坐感來挑選囉!


↑ 冷氣開最強,謝謝,舒服。

延伸影片閱讀:  

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留言給我們

Previous post

Intel 展示首款全面整合光學 I/O 的 OCI 小晶片

Next post

七重防護、10 年保固超安心 ! 三星 PRO Plus 與 PRO Ultimate SD 記憶卡開箱直播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