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理線美學! CORSAIR RM1000x SHIFT 電供開箱 / 全模側面、Type 5 接頭
來囉來囉~各位玩家上船囉!
海盜船 CORSAIR 推出全新一代 SHIFT 側插式全模組化電源,將模組接頭移至電源側面,進一步提升 DIY 組裝的便利性,同時採用更小巧的 Type-5 接頭,使線材管理更加靈活。本系列導入智慧停轉風扇設計,可依系統負載自動調整轉速,低負載時完全靜音,高負載時則提供更強的氣流,兼顧靜音與散熱效率。RMx SHIFT 系列提供 750W、850W、1000W 三種規格,全面通過 80 PLUS 金牌認證,符合最新 ATX 3.1 與 PCIe 5.1 標準,並配備 PCIe 12V-2×6 接頭,可直接支援新一代高功耗顯示卡。
規格
規範:ATX12V V3.1
額定功率:120W
認證:Cybenetics Gold / A
輸入電壓:100-240V
輸入電流:12-6A
輸入電壓頻率:47Hz–63Hz
電容:全日製電容
風扇:140mm FDB 液壓軸承風扇
尺寸:160 x 150 x 86mm
模組接頭:全模組 Type 5 接頭
保護:OCP, SCP, OVP, UVP, OTP, OPP
保固:10 年
壓紋全模組線 Type 5 接頭
1 條共 1 個 MB 20+4 Pin 接頭、610mm 長
2 條共 2 個 CPU 4+4 Pin 接頭、650mm 長
2 條共 2 個 PCIe 6+2 Pin 接頭、650mm 長
1 條 90° 12V-2×6 至 600W 12V-2×6 接頭、650mm 長
1 條 90° 12V-2×6 轉 2 個 PCIe 6+2 Pin 接頭、650mm 長
4 條共12個 SATA 接頭、445+155+155+155mm 長
1 條共 4 個 PATA 接頭、450+100+100+100mm 長
CORSAIR RM1000x SHIFT 電供開箱 / Cybenetics 金牌、ATX 3.1、PCIe 5.1
小編這次開箱的是 Corsair RM1000x SHIFT 電源供應器,具備 CYBENETICS 金牌轉換效率認證,採用 SHIFT 側面模組 Type 5 接頭設計,將模組化接頭移至電源側面,搭配更小巧的 Type 5 接頭,讓玩家在整理線材時能更輕鬆、更整潔。
在用料方面,RM1000x SHIFT 採用全日系工業級電容,並以 LLC 諧振架構搭配高效率 DC to DC 電路設計,提供穩定且純淨的電源輸出,同時兼顧長時間運作的可靠度與壽命。此外,12V 電源採用單路設計,能確保顯示卡在高負載運行時仍維持穩定供電,避免分流造成的壓降問題,讓玩家在使用高階顯卡時更加安心。

↑ 符合ATX3.1與PCIe 5.1規範,擁有PCIe 12V-2×6接頭,通過CYBENETICS GOLD與噪音A級認證,NVIDIA RTX 50系列顯卡READY。

↑ 包裝背面標示多國語言產品特色電源尺寸、轉換效率曲線、風扇噪音曲線與各電源輸出功率。
打開外盒後即可看到 CORSAIR RM1000x SHIFT 電源供應器的完整包裝內容。電源供應器及線材件皆以黑色防塵袋妥善包覆,左側為電源本體,右側則是模組化線材收納袋,具備良好的保護性與整齊的收納配置。前方放置有安全與合規說明書,以及一個黑色信封袋,內含束繩與固定螺絲,方便玩家在安裝時使用。
CORSAIR RM1000x SHIFT外觀開箱 / SHIFT 側面模組接頭、零轉速風扇控制鈕
CORSAIR RM1000x SHIFT 屬於中小型尺寸的電源供應器,機身長度 16 公分,安裝於一般 ATX 機殼中相當容易。正面採用 CORSAIR 經典的 Y 形散熱網孔設計,內部搭載 140mm FDB 液壓軸承風扇,具備良好的靜音與耐用特性。
本次最大的亮點,就是將模組化接頭移至電源側面的設計。這項改動讓玩家在組裝與走線時更加順手,不再受限於傳統電源前方線材擁擠於電源艙的問題,整體理線效率與外觀整潔度都有明顯提升。
RM1000x SHIFT 將模組接頭移至電源側面,若安裝在上下分艙式塔型機殼(電源風扇朝下),模組接頭會位於機殼的右側;若安裝在左右分艙式機殼(電源風扇朝向右側側板),模組接頭則會朝向機殼上方。
這樣的設計能明顯優化線材走向,讓理線過程更順暢。不過需要注意,一般塔式機殼在電源安裝區與右側板之間,建議至少預留 30mm 以上空間,以確保模組接頭與線材有足夠的轉折空間。
在接頭配置部分,CORSAIR 採用 Type 5 小型端子於主機板 24-pin、CPU 8-pin、PCIe 6+2-pin 及 SATA / PATA 線材上;而原生 PCIe 12V-2×6 則使用目前主流的 Type 4 接頭。實際安裝時可以發現,Type 5 端子的插拔手感相當緊實,能確保線材在整理過程中不易鬆動或脫落。

↑ 側面模組接頭,採用 Type 5 的小巧端子,而 PCIe 12V-2×6 維持 Type 4 接頭。
電源規格貼紙位於電源本體前方,清楚標示各項輸出參數,RM1000x SHIFT 採用單路 +12V 設計,最高可提供 1000W 額定輸出功率,確保高階顯示卡與處理器在滿載時仍能穩定供電。至於 +3.3V 與 +5V 則合計提供 120W 功率,足以支援主機板與周邊設備的運作需求。

↑ 電供另一個側面則是 RM1000x SHIFT 的名稱。
在市電輸入端,出廠時貼有一張風扇運作警示貼紙,提醒玩家在低負載時風扇會自動停止運轉,避免誤以為電腦開機後電源風扇不轉是產品異常或需要 RMA 的狀況。整體配置採用標準設計,包含電源輸入介面、主電源開關,以及一個手動風扇控制旋鈕,可依使用情境調整風扇轉速模式。
從官方測試數據來看,RM1000x SHIFT 的轉換效率表現相當穩定。在 230V 輸入下,效率峰值可達 93.67%,而在 115V 下則維持在 91.89% 左右,整體落在 80 PLUS 金牌電源的高標準範圍內。當系統負載介於 20% 至 50% 之間時,電源運作最為高效;即使在滿載狀態下,效率也能維持約 89% 以上,顯示其穩定輸出與能源利用率都相當不錯。
在風扇噪音表現上,RM1000x SHIFT 採用靜音導向設計,當負載低於約 400W 時風扇完全停轉,啟動 Zero RPM 模式,運作時幾乎無聲。負載超過 400W 後風扇才緩慢啟動,噪音僅約 7 分貝,即使在中高負載下仍維持安靜。直到滿載 1000W 時,風扇轉速約 1149RPM、噪音約 32 分貝,整體運轉平穩,兼顧散熱與靜音表現。
壓紋模組線、原生 PCIe 12V-2×6、Type 5 小接頭
RM1000x SHIFT 隨附的模組線材為黑色壓紋設計,質感厚實且具柔韌性,出廠時也貼心地附上線扣,方便玩家在組裝時理線與固定。在接頭部分,除了 PCIe 12V-2×6 採用 Type 4 接頭 外,其餘模組端皆為 Type 5 小型端子,能有效節省空間並提升接線便利性。
線材配置方面,主板 20+4 Pin 電源線長度為 610mm,而 CPU 4+4 Pin 則提供兩條,各自長度為 650mm,能滿足中高階機殼的安裝需求,確保整體走線既整潔又不受空間限制。

↑ MB 20+4 Pin 電源線,有著 2 節線扣方便玩家整線。
顯卡供電方面,有著 1 條 90° 12V-2×6 至 600W 12V-2×6 接頭、650mm 長,以及 1 條 90° 12V-2×6 轉 2 個 PCIe 6+2 Pin 接頭、650mm 長,還有 2 條各 1 個 PCIe 6+2 Pin 傳統顯卡供電,長度則是 650mm。
CORSAIR RM1000x SHIFT其原生支援 1 組 600W 的 PCIe 12V-2×6 接頭,可直接對應新一代高功耗顯示卡;同時也附有 2 組 PCIe 6+2 Pin 接頭,可支援傳統或雙 8 Pin 供電設計的顯示卡。若系統未使用 12V-2×6 接頭,也可改以雙 PCIe 6+2 Pin 供電方式,讓玩家能依據不同顯卡的需求自由搭配。

↑ 在桌上的是 1 條 90° 12V-2×6 至 600W 12V-2×6 接頭,以及 1 條 90° 12V-2×6 轉 2 個 PCIe 6+2 Pin 接頭電源線。
RM1000x SHIFT 電源模組接頭端使用 90° 12V-2×6 接頭連接,另一端則是標準的 600W 12V-2×6 接頭,確保玩家在連接顯卡供電時不會有任何問題,而且有 2 個線扣可以調整方便理線。
周邊方面,則提 4 條共 12 個 SATA 接頭、445+155+155+155mm 長,以及 1 條共 4 個 PATA 接頭、450+100+100+100mm 長的電源連接線。
CORSAIR RM1000x SHIFT 組裝演示與壓力測試
本次組裝示範搭配使用 CORSAIR 5000D 機殼,該機殼採用上下分艙式結構。在此配置下,RM1000x SHIFT 電源安裝於機殼右側下方,並以風扇朝向機殼底部的方式固定。由於 SHIFT 系列採側面模組化設計,這樣的安裝方向會使模組接頭朝向機殼右側,方便玩家在右側艙內進行線材整理與插拔操作,整體走線更加順手且整潔。
如此一來,在整理電源模組線時會更加方便,電源上方也保留了相當充裕的空間,能輕鬆進行線材收整與固定。不過,如先前所提,仍需留意機殼右側板與電源之間的間距,建議預留 30mm 以上空間,以確保模組接頭與線材在轉折時不會受擠壓或造成安裝困難。

↑ CORSAIR FRAME 5000D 上下分艙機殼安裝 RM1000x SHIFT。

↑ 這款機殼預留了約 5 公分左右的理線空間,這樣的距離能確保線材在插入後仍有足夠的轉折與整理空間,不會因側板壓迫而影響接頭穩定性。
電供壓力測試方面,使用 OCCT 壓力測試軟體,進行 CPU 與 GPU 的雙負載測試,通過軟體檢查主板回報的 +12V、+5V 與 +3.3V 的電壓狀況;使用的硬體為 AMD Ryzen 9 7950x 處理器搭配 AsRock X870E主機板、NVIDIA RTX 4090 顯示卡。

↑ CORSAIR RM1000x SHIFT和 RTX4090顯示卡。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主機板:Asrock x870 Taichi
記憶體:Crucial DDR5 6000 ( 2 x 24GB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90
系統碟:Solidigm P44 Pro 1TB PCIe 4.0 SSD
散熱器:CRYORIG CR601
電源供應器:CORSAIR RM1000x SHIFT
測試環境:開放式機架、BIOS預設 ( 風扇&水泵全速 / P1、P2 解鎖300W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
使用 OCCT 14.2.6 進行電源供應器壓力測試,測試時間為 30 分種,AMD Ryzen 9 7950x 功耗達到 196W、RTX 4090 GPU 滿功耗 367W,而電供端市電的功率計顯示約 732.7W,軟體記錄的平均 +12V 電壓為 11.986V、+5V 電壓為 4.968V、+3.3VCC 電壓為 3.296V。
此外,也經由熱像儀觀察 30 分鐘燒機(裸測)後,供電接頭的各位置溫度表現,分別為顯卡線材端溫度,RTX 4090 供電接頭最高溫來到 62.6°C;Corsair Rm1000x電源端接線處溫度表現在 45°C,而貼近電源基板的電供背部有54.8左右,以及電供正面風扇處則為37.9°C。
總結
整體而言,CORSAIR RM1000x SHIFT 延續了品牌在電源設計上的穩定表現,並透過側插式模組化結構帶來更實用的理線體驗。側面接頭的配置讓玩家在裝機時能更有效率地整理線材,同時維持整體外觀的整潔度。
小編個人相當喜歡 Type 5 模組接頭 的設計,相較於傳統接頭體積明顯縮小,讓線材整理更輕鬆、不占空間。不過在實際組裝時需要稍微出點力將接頭完全插入,這樣才能確保連接緊密,避免在整理或移動線材時鬆脫。
至於側面模組接頭的配置,如果使用的是上下分艙式塔型機殼,則需特別注意安裝空間,建議電源與機殼右側側板之間預留 至少 30mm 的距離,才能確保模組接頭與線材有足夠的轉折空間,避免安裝時受擠壓影響使用體驗。
這款 CORSAIR RM1000x SHIFT 採用全日系電容 與 LLC 諧振架構,具備 CYBENETICS GOLD 效能認證 及 A 級靜音表現,在穩定度與靜音表現上都有不錯的體驗,而CORSAIR RM1000x SHIFT建議售價為 $209.9 美元,各位船友們會考慮上船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