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評測頭條

ASRock Z390 Taichi 開箱測試 / 依然太極 性價我扛

每代高階版中性價比最高的「太極」,已成為 ASRock 的招牌之一,新一代「Z390 Taichi」,延續著滿規 3 M.2、8 SATA 的高擴充,搭上 Z390 原生 6 組 USB 3.1 Gen 2 之外,還有著 8 組 USB 3.1 Gen 1 可使用,再加上 2 LAN、1 Wi-Fi 的配置,讓玩家無須擔心擴充問題,太極給你最好的性價比。

規格
尺寸:ATX(30.5cm x 24.4cm)
處理器:Intel 8th / 9th Coffee Lake-S
處理器腳位:LGA 1151
晶片組:Intel Z390
記憶體:4 x DIMM, MAX 64GB, DDR4 4200+(OC)/2666 MHz
擴充插槽:3 x PCIe 3.0 x16(x16;x8,x8;x8,x4,x4)、2 x PCIe 3.0 x1
多顯卡:3-Way NVIDIA SLI / AMD CrossFire
顯示輸出:HDMI(4K2K 4096×2160 @30Hz)、DisplayPort 1.2(4K2K 4096×2304 @60Hz)
儲存埠:6 x SATA 6Gb/s、2 x SATA 6Gb/s(ASM1061)、3 x Ultra M.2(SATA3 /PCIe Gen3 x4)
網路:Intel I219V、Intel I211AT、Intel 802.11ac WiFi 2T2R MU-MIMO/ 5.0 BT
音訊:Realtek ALC1220、NE5532 Amplifier
USB埠:4 x USB 3.1 Gen 2 (Type A / C)、1 x USB 3.1 Gen 2 前置插座、8 x USB 3.1 Gen 1(4@板載擴充)、4 x USB 2.0(4 板載擴充)

 

ASRock Z390 Taichi 主機板開箱

其實 Z390 Taichi 與新系列的 Z390 Phantom Gaming 9 相似,但後者多了 2.5GbE LAN,因此兩張定價上有些差異,只不過目前家用還是 1GbE 當道,反而 Z390 Taichi 的雙 LAN 配置剛剛好。新板太極,設計上以齒輪堆疊的方式,展現出太極兩儀的圖案。

Z390 Taichi 支援 Intel 8th / 9th Coffee Lake-S 處理器,可提供 8 核 i9-9900K 足夠的 5GHz 超頻能力,伺候 i7-9700K 更是綽綽有餘;記憶體則是 4 DIMM、最高 64GB 容量與 DDR4 4200 記憶體超頻時脈;擴充插槽則是 3 組 PCIe 3.0 x16,支持單卡 x16、雙卡 x8, x8、三卡 x8, x4, x4 的模式,並有著 2 組 PCIe 3.0 x1。

儲存則給予 8 組 SATA 6Gb/s 連接埠,其中 6 組來自晶片組另外 2 組則使用 ASM1061 擴充;並具備 3 組 Ultra M.2 插槽, 支援 SATA3 與 PCIe Gen3 x4 通道,此外 PCH 下方這組還有著專屬 M.2 散熱片。

網路維持著 Intel I219V 與 Intel I211AT 的雙 GbE LAN 配置,若在算上 Intel 802.11ac WiFi 2T2R MU-MIMO 無線網路,板子足足提供 3 組網路晶片。

這代 Z390 另一特色,具備著 6 組 USB 3.1 Gen 2 連接埠,1 組 Type C 與 4 組 Type A 位於主機板後 I/O,並備有前置 USB 3.1 Gen 2 插座,此外還有 8 組 USB 3.1 Gen 1 與 4 組 USB 2.0 可使用。


↑ 外盒則有著齒輪、銅心圓設計的太極圖示。


↑ 背面則有產品規格與特色,像是 3 M.2、M.2 散熱片、Wi-Fi、雙 LAN 等等。

 

Z390 Taichi 主機板上有著碩大的齒輪圖騰,而 PCH 散熱片,更是立體設計刻畫出太極的圖示。而為了讓 8 核心處理器有更好的供電,這代散熱片以熱導管貫穿形成 L 形散熱片,並採用 8+4 pin CPU 供電。


↑ Z390 Taichi。


↑ 主機板背面亦有不少元件,下一段在一一介紹。

 

主機板右上角,主要有著 ATX 24-pin 供電與 4 DIMM 記憶體插槽,此外供電下方有著 2 組 USB 3.1 Gen1 插座,一垂直、一水平的配法,另外還有 1 組 USB 3.1 Gen2 插座,滿足機殼前面多 USB 使用。


↑ 主機板右上角。


↑ USB 3.1 Gen 2 與 Gen 1 插座。

 

處理器供電則以 12 相配置,並有著大面的散熱鰭片,以熱導管貫穿 2 組鰭片,形成 L 形的大散熱片;CPU 供電亦採用 8+4 pin,確保 CPU 有足夠的電流。


↑ CPU 與 VRM 區。


↑ 8+4 pin 供電。

 

右下角則有著 8 組 SATA III 連接埠,其中 6 組來自 Z390 晶片組,另 2 組則使用 ASM1061 晶片擴充。


↑ 給足 8 SATA 擴充。

 

Taichi 的立體 PCH 散熱片,以齒輪造型設計出不同的太極。而在 PCH 下方,則有一組 M.2 22110 長度的散熱片;並備有 Debug 燈號。


↑ PCH 與 M.2 散熱片。

 

PCIe 與 M.2 擴充,共 3 組 Ultra M.2 與 PCIe 插槽比鄰,3 組都可通 SATA 或 PCIe x4 通道,而最下方這組則有專屬 M.2 散熱片。

3 組 PCIe x16 插槽,前 2 組來自 CPU 可做單卡 x16、雙 x8, x8 的分配,而第 3 組則來自 PCH,另有 2 組 PCIe x1 可擴充。


↑ PCIe 與 M.2。


↑ M.2 散熱片,背面亦有導熱膠可幫助 SSD 散熱。

 

主機板後 I/O,有著 Clear CMOS 按鈕、天線、PS/2、HDMI 與 DisplayPort 等連接埠。而靠左邊的 4 組藍色 USB 接頭是 USB 3.1 Gen1,而靠右邊包含 Type C 的是 4 組 USB 3.1 Gen 2。

而 2 組 RJ-45 則是 1GbE LAN 連接埠,以及 7ch 音效輸出。


↑ 主機板後 I/O。

 

ASRock Z390 Taichi 主機板用料

主機板上的功能、I/O 基本介紹的差不多,緊接著便來細看主機板上的 CPU、RAM VRM 與板載晶片等用料。


↑ 主機板完整外觀。


↑ 記憶體 2 相 uP1674P 供電控制器,搭配 7341EH MOSFET。


↑ CPU 供電使用 IR35201 PWM 控制器。


↑ ASRock 標示 12 相供電,為 CPU 實際 12 相(6*2)設計,每相使用 87350D MOSFET 而背面則有 IR3598 MOSFET DRIVER。另外還有額外 2 相給 iGPU 供電。


↑ 背面的 IR 3598 MOSFET DRIVER。


↑ Intel I211AT 與 Intel I219V GbE LAN 網路晶片。


↑ Realtek ALC1220 音效晶片。


↑ HYPER BCLK 時脈產生器。


↑ 前置 USB 3.1 Gen 1,使用到 ASM1074 USB 3.0 HUB 擴充晶片。


↑ Z390 晶片組。


↑ ASM1061 SATA 擴充晶片。


↑ ASM1543 Type C 偵測晶片。


↑ ASM1184e PCIe Switch。


↑ NOVOTON NCT6791D 與 NCT5567D 環控晶片。


↑ I/O 外殼、VRM / PCH / M.2 散熱片。

 

ASRock Z390 Taichi 配件一覽

主機板配件,則有著詳細的板子說明書與 BIOS 軟體說明書,亦包含驅動光碟、明信片與 SLI 橋。以及 I/O 背板、SATA 線材、M.2 螺絲與 Wi-Fi 天線。


↑ 主機板配件。

 

ASRock Z390 Taichi BIOS 設定

進入 BIOS 預設會先到簡易模式,這模式有著玩家基本對電腦的設定,包含 CPU、RAM 資訊、XMP 功能,以及所有連接的儲存裝置,包含 SATA 與 M.2;此外還有風扇、CPU 溫度等資訊,以及開機順序等調整。


↑ BIOS 簡易模式。

 

若玩家想要進階設定按下 F6,則會進入進階首頁顯示電腦基本資訊。在 OC Tweaker 當中,可針對 CPU、DRAM 與電壓進行超頻設定,玩家可自行來挑整 CPU 倍頻、電壓與記憶體參數。


↑ BIOS 首頁。


↑ OC Tweaker。


↑ CPU 超頻設定,可將 Multi Core Enhancement 啟用。


↑ Boot Performance Mode 亦可調整為 Turbo。


↑ DRAM 可導入 XMP 設定亦可自行調整參數。


↑ 電壓設定。

 

進階頁面中,則包含 CPU、Chipset、儲存、NVMe 等設定功能;Boot 選單中,則可調整開機順序。


↑ BIOS 進階設定。


↑ 儲存設定。


↑ 開機選單。


↑ 風扇轉速調整。

 

ASRock POLYCHROME RGB LED 與 A-Tuing

燈光控制方面有著 ASRock Polychrome RGB 軟體,可控制主機板連接的燈條燈效,並可同步周邊 RGB 產品,並提供多種燈效,如:Static、Breathing、Strobe、Cycling、Random、Music、Wave 等不同模式的燈光效果。


↑ ASRock Polychrome RGB。


↑ 主機板燈效。


↑ 主機板燈效。

 

A-Tuing 軟體提供簡易的運作模式設定,選擇效能模式可自動超頻提升電腦性能,此外在 OC Tweaker 頁面中,還可針對 CPU、電壓進行超頻設定,並提供 FAN-Tastic Tuning 設定,可自定風扇轉速曲線。


↑ A-Tuing 超頻軟體。


↑ OC Tweaker。


↑ FAN-Tastic Tuning。

 

ASRock Z390 Taichi 主機板效能測試

接著便透過各式評分軟體,來測試 ASRock Z390 Taichi 搭配 Intel Core i9-9900K 處理器,在預設狀況下,能夠有著多少的 CPU 運算效能,以及記憶體、儲存裝置、電腦效能、繪圖與遊戲等應用測試。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主機板:ASRock Z39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DDR4 8GB*2-3200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系統碟:Samsung SSD 960 PRO NVMe M.2 500GB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ss-1250XM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高效能)

 

CPU-Z 可檢視 Intel Core i9-9900K 完整資訊,處理器代號 Coffee Lake,為 14nm 製程的處理器,有著 8 核心 16 執行緒;主機板使用 ASRock Z390 Taichi,Z390 晶片組;記憶體為雙通道 DDR4 3200MHz。


↑ CPU-Z。

 

CPUmark99 測試,單看處理器的單核心執行能力,單核心的 IPC、時脈高即可獲得相當高分。i9-9900K 有著 893 分的高單核性能。


↑ CPUmark99。

 

wPrime 則用來衡量處理器多線程運算能力,透過計算平方根的方式來測量處理器性能,測試分為 32M 與 1024M 運算難度,就看誰的多核心運算能力較強,即可用最短的時間完成計算。

i9-9900K 採用 16 執行緒進行運算,32M 花費 3.1 秒、1024M 花費 84.1 秒計算。


↑ wPrime。

 

CINEBENCH R15 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可用來評估電腦處理器的 3D 繪圖性能。也是目前用來評比 CPU 運算性能常見的測試軟體。

Z390 Phantom Gaming 9 搭配 i9-9900K 可達到 CPU 2053 cb 的高成績,單核心亦有著 218 cb 的性能。


↑ CINEBENCH R15。

 

Corona Benchmark 則是相當容易操作的測試工具,主要是透過 CPU 運算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

i9-9900K 花費 96 秒完成渲染。


↑ Corona Benchmark。

 

V-Ray Benchmark 可測試電腦的 CPU 對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的運算速度,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

I9-9900K 僅需 63 秒就完成工作。


↑ V-Ray Benchmark。

 

POV-Ray 是一套免費的光線追蹤 3D 渲染工具,藉由多核心 CPU 的算力,來計算光影與 3D 影像的渲染。

i9-9900K 有著平均 4331.3 PPS 的計算速度,僅需 60.5 秒就可以完成 CPU 渲染。


↑ POV-Ray。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使用 G.SKILL Trident Z RGB DDR4 8GB*2-3200 記憶體。記憶體性能測試,讀取 47366 MB/s、寫入 45942 MB/s、複製 43284 MB/s、延遲 42.8 ns 的表現。


↑ AIDA64。

 

常使用的 WinRAR 壓縮軟體,此測試對於核心數要求不高,但對於高時脈的 i9-9900K 來說,有著 28,3244 KB/s 的處理速度。


↑ WinRAR。

 

7-Zip 壓縮測試與之相對,就可用到多核心的性能,i9-9900K 壓縮評等為 54844 MIPS,解壓縮 85001 MIPS。


↑ 7-Zip。

 

影音轉檔方面,測試使用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 進行,i9-9900K 於 X.264 編碼有著 61.3 fps 的運算性能,而 X.265 更有著 42.5 fps 的表現。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測試系統碟 Samsung SSD 960 PRO NVMe M.2 500GB 的讀寫性能,循序讀取 3194 MB/s、寫入 2052 MB/s,4K 亦有著 444.8 MB/s、375.8 MB/s 的水準。


↑ CrystalDiskMark。

 

電腦整體性能測試,則以 PCMark 10 來進行,可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試,最後 Gaming 測試則是分別計算電腦物理運算與繪圖分數。

i9-9900K 搭配 RTX 2080 Ti,在 Extended 測試中獲得了 9,578 分,電腦基準性能 Essentials 也有著 9510 分,生產力則有 9248 分,在更需要 CPU 運算的數位內容創造獲得 11804 分,遊戲亦有著 21909 分的成績。


↑ PCMark 10。

 

繪圖效能測試,搭配 RTX 2080 Ti FE 顯示卡進行測試,而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中,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24714 分;針對 DirectX 12 所設計的 Time Spy 測試,CPU 獲得了 12463 分的成績,當然 CPU + GPU 的總成績更是相當高。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總結

ASRock Z390 Taichi 維持著高性價比,給予玩家強悍的 8 核性能與滿滿的擴充,不僅可讓 i9-9900K 全核超頻 5.0 GHz,更具備著 3 M.2、8 SATA、2 LAN 的配置,滿足效能、擴充的 9 代需求。

Z390 無疑會取代既往 Z370 系列,倘若玩家原先是 Z370 Taichi 的用戶,老實說過往高階 Z370 的供電相都能稱住 8 核的需求,是可以直接升級;但若是便宜的 Z370 或其他 H370 的用戶,若要衝一波 8 核,建議則是搭配 Z390 的板子,才能確保 8 核的超頻性能。

此外,Z390 還有更多的原生 USB 3.1 Gen 2,若需要高速 USB I/O,這介面亦是目前電腦最方便、最快的介面。

9代 8 核性價新板 ASRock Z390 Taichi 就這一張。

延伸影片閱讀:  

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留言給我們

Previous post

GIGABYTE Z390 AORUS MASTER 開箱測試 / 大師 12 相 5GHz 超頻

Next post

曜越與曜越電競Tt eSPORTS參加 2018巴黎電玩展Paris Games Week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