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評測頭條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 主流晶片組定位、更低的價格享受超頻功能與 PCIe 4.0

在不久前繼入門的 AMD Ryzen 3 3000 系列的 CPU 上市後,主流定位的 B550 晶片組也在此時發布與解禁,價格方面比起 X570 還要更為平價,此外 Zen 2 擁有的 PCIe 4.0 以及解鎖倍頻的部分當然也都是完美支援,對於下一代 CPU 的支援性自然也是更加完善,另外也由於其平價的定位,在 B550 晶片組上能夠見到更大量的 M-ATX 主機板,相較於 X570 的部分幾乎沒有幾張 M-ATX 的板子來說,想要組裝 M-ATX 尺寸的玩家們也能在 B550 的產品中獲得相當多的選擇。

ASUS 在 TUF GAMING 系列的產品線上也推出了對應的產品,這次所要介紹的是 B550M-PLUS (WI-FI) 這張主機板,相較於上一代的 B450 系列的 TUF 來說,這次華碩在這張 B550 的 TUF 上改採用了更高規的 8+2 組 PowerStage 供電設計,並且 MOSFET 也採用了整合上下橋與 Gate Driver 的 DrMOS,極致進化的規格相信更能夠完美應付 Zen 2 微架構 CPU 的優異效能。

產品規格一覽 :
尺寸:M-ATX (24.4 公分 x 24.4 公分)
支援處理器類型:AMD Ryzen 3rd
處理器腳位:AM4
晶片組:AMD B550
記憶體:4 x DIMM, MAX 128GB
擴充插槽:1 x PCIe 4.0 x16 (x16 by CPU)、1 x PCIe 3.0 x1、1 x PCIe 3.0 x16 (x4)
儲存埠:4 x SATA 6Gb/s、1 x M.2 Max Type 2280 (by CPU PCIe 4.0 x4 & SATA)、1 x M.2 Max Type 22110 (PCIe 3.0 x4 & SATA)
無線網路:Intel Wi-Fi 6 AX200
有線網路:Realtek RTL8125B 2.5GbE
音訊:Realtek ALC S1200A Audio Codec
後方 USB 埠:4 x USB 3.2 Gen 1 (Type-A)、1 x USB 3.2 Gen 2 (Type-A)、1 x USB 3.2 Gen 2 (Type-C)、2 x USB 2.0
前方 USB 埠:1 x USB 3.2 Gen 1 19 Pin 前置插座、2 x USB 2.0 9 Pin 前置插座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外觀 : 黃黑配色、TUF GAMING 經典

外觀方面,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當然也是繼承黃黑色的 TUF 系列經典配色,具備優質可靠的用料,整體可說是承襲著經典的 TUF 血統,其餘規格的部分自然也是端出了比以往更高規的設定,內鍵 Intel AX200 無線網路、Realtek 2.5GE 有線網路,縱使是中階定位的主機板一樣也超前部署 2.5GbE,不再只是以往傳統的 1GbE。


↑ 外包裝正反一覽。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主機板外觀一覽,具備兩根 M.2 插槽,皆相容 SATA / PCI-E,其中第一根由 CPU 拉出,因此搭配 Zen2 CPU 即可擁有 PCI-E 4.0,以及 4 個 SATA 插槽,另外兩根長度為 x16 的插槽皆採用具備金屬防護裝甲插槽設計。


↑ 主機板外觀。


↑ PCI-E、M.2、FCH 特寫,第二根 M.2 上方具有散熱片。

 

散熱片特寫,CPU VRM 部分整體上完整覆蓋 VCore 與 SoC 的部分,並且包含 MOSFET 與電感,尺寸方面也增長許多,其大小一路延伸至後方 I/O 處上方,4 個 SATA 插槽以直立式設計於主機板左下角,並且皆為 B450 FCH 所拉出。


↑ CPU VRM 散熱片特寫。


↑ SATA 插槽與部分 FCH 散熱片特寫,畢竟 B550 不如 X570 還包含 PCI-E 4.0 等等更高階的功能,發熱量方面也不必出動主動風扇來解決,體積自然較小,另外位於 FCH 散熱片旁邊還有 PCB LED 透光區。


↑ 主機板背後種有六顆 LED,燈效可自此出通透至 PCB 正面。

 

RGB Header 共有 2 個 +12V RGB 4-Pin 與 1 個 +5V ARGB 3-Pin。


↑ RGB Header 特寫,一個 +12V 位於上方 CPU 插槽附近處,另外一個 +12V 與 +5V 位於下方,上方的部分還能見到 CPU_OPT Header,專供水冷散熱器連接使用。

 

後 I/O 一覽,共計兩個 USB 2.0、四個 USB 3.2 Gen 1 (其中一個可用於 BIOS FlashBack)、兩個 USB 3.2 Gen 2 (Type-C、Type-A 各一),此外還有鍵鼠的 PS/2,影像輸出包含 DP、HDMI 這兩個介面,以及有線網路孔與無線網路天線位。


↑ 後 I/O 一覽。

 

配件部分,包含基本的說明書、光碟、M.2 螺絲、I/O 擋板、2 條 SATA 線材、信仰貼紙、天線、以及一張 MIL-STD 的耐用度認證書。


↑ 配件一覽。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用料一覽 : 8+2 組 PowerStage 元件,更滿足 Zen2 所需電力

前面已講解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大致上的規格、外觀等設計與特色,接著我們將散熱片移除,以進一步分析主機板上的用料與電路等細節。


↑ 散熱片移除後,主機板正反面一覽。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在主要的供電配置方面,與上一代 B450 TUF 系列的主機板相比還是有著相當顯卓的提升,不管是 MOSFET 方面採用整合上下橋與 Gate Driver 的 DrMOS 料件,還是 VCore 的部分每相倍增為兩組 DrMOS,更能夠為 Zen 2 CPU 提供更充分的電力所需。

配置方面,在 VCore 與 SoC 上各採用 4+2 相的設計,PWM IC 則是 RICHTEK 設計、為華碩客制化版本的 ASP1106GGQW,本體最高可支持 6 相供電,VCore 與 SoC 的部分皆採用 Vishay SiC639 配置,VCore 每相兩組以 Teamed Power 架構組成,SoC 則是每相一組,兩者的 PWM 信號皆由 ASP1106GGQW 負責。

在電容方面,前後端輸入輸出濾波皆採用鈺邦 APAQ MIL 的製品,帶給玩家最優質的壽命保障。


↑ 相關供電布局一覽。


↑ 供電元件特寫。

 

CPU EPS 一旁還具有電感做出初步的濾波,為後端供電提供更好供電品質。


↑ CPU EPS 與其 +12V 輸入電感。

 

記憶體供電方面,主要 VDDQ 採用 1 相供電,PWM 與 Driver 的部分採用 RICHTEK RT8125DGQW,MOSFET 則是皆採用 Vishay SiRA14DP,2H2L 配置,電容一樣採用鈺邦 MIL 固態電容,VTT 則是採用華碩常見的 uPI uP8815P 獨立 LDO 方案,位於 ATX 20+4 Pin 旁,VPP 位於插槽下方。


↑ DRAM VDDQ。


↑ DRAM VTT。


↑ DRAM VPP。

 

有線網路晶片採用 Realtek RTL8125B 2.5GbE LAN,為未來 2.5 GbE 普及化超前部署,無線網路則是常見的 Intel AX200 方案,安裝於 Wi-Fi GO 鐵殼內。


↑ Realtek RTL8125B 2.5GbE LAN。


↑ Intel AX200 網卡。


↑ 環控晶片採用 NUVOTON NCT6798D-R。

 

音效方面,採用 Realtek ALC S1200A 音效晶片,上方有著遮罩蓋遮住,並搭配日系 ELNA 音效專用電容。


↑ 音效布局 / 元件一覽。


↑ 在 RGB LED 方面採用 AURA 42UA0 微控制器進行控制。

 

為了確保訊號可靠性,後方兩個 USB 3.2 Gen 2 採用一枚 Diodes PI3EQX1004B 做為 ReDriver IC,其中一個 USB Type-C 也具備祥碩 ASM 1543 作為 CC 邏輯控制器。


↑ Diodes PI3EQX1004B + ASMedia ASM 1543。

 

BIOS SPI Flash 採用 Winbond 25Q256JWEQ,單顆容量為 32 MB,具有 TPM 模組 Header 可連接相關加密模組,此外一旁可以看到 AI1315-AO 晶片,用於 ASUS USB Flashback 免 CPU 刷新 BIOS 的功能。


↑ Winbond 25Q256JWEQ、AI1315-AO。

 

PCI-E 通道切換器採用 ASMedia ASM 1480 位於第二根 M.2 旁,畢竟是為了下方自 FCH 拉出的相關接口所設置的,因此使用 Gen3 規格即可。


↑ ASMedia ASM 1480。

 

用於 USB 2.0 的 USB MTT GL852G HUB,以提供並拆分出更多個前置 USB 2.0 數量。


↑ GL852G HUB 晶片。

 

AMD B550 FCH 晶片組與其供電電路特寫,B550 的 MPN 為 218-0891014。


↑ AMD B550 FCH 晶片組與其供電電路特寫。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BIOS 介紹 : 操作直覺、功能多樣

BIOS 的部分基本上就是與其餘華碩產品相似,像是超頻、電壓設定、RGB 燈效設定等等都具備。另外操作簡單的 EZ Mode 能夠對於不需要做太多超頻的入門玩家們提供簡單的設定選項。


↑ EZ Mode 一覽,可以簡單調整像是硬碟開機順序,風扇,D.O.C.P 等等地方。


↑ Q-FAN 控制。


↑ 按下 F7 可進入進階模式。

 

Ai Tweaker 頁面中,可針對 CPU、RAM 進行超頻並調節電壓,另外前述在 EZ Mode 下的 D.O.C.P. 選項也能針對更多細節進行調整,例如 Level 3 (OC) 等等。


↑ Ai Tweaker 基本設定。


↑ Ai Tweaker 電壓參數設定。


↑ Ai Tweaker PBO 設定。


↑ Ai Tweaker DIGI+VRM 詳細設定。

 

進階選單內除了針對內建裝置設定外,另外有著 AMD Overclocking 設定。


↑ 進階選單。


↑ AMD Overclocking 設定。


↑ 手遊模擬器會需要使用的 SVM 預設為關閉,如果有需要的用戶可在此手動開啟。


↑ 硬體監控。可以實時查看風扇轉速與電壓。


↑ 開機選單功能。


↑ 除了免 CPU 更新 BIOS 的功能以外,傳統的 EZ Flash 3 一樣也是具備,在此可直接藉由隨身碟進行 BIOS 更新等等操作。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軟體介紹 : Armoury Crate 全方位操作

附加軟體方面,華碩在這一代主機板上具備 Armoury Crate (AC) 系統控制軟體,內部包含大家耳熟能詳的 AURA SYNC 燈光同步功能。並且可進行驅動、工具軟體進行更新等等操作。


↑ Armoury Crate AURA SYNC 軟體設定頁面一覽。

 

AI Suite3 軟體則集合超頻、監控、風扇調整等功能,玩家可透過軟體進行超頻與電壓設定,內建 Fan Xpert 4 更可控制風扇轉速等功能。


↑ AI Suite3 頁面一覽。

 

ASUS Tubro LAN 則是能夠即時監控網路流量,並針對個別程式進行網路優先權的調控。


↑ ASUS Tubro LAN。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效能測試 : 完整發揮 Zen 2 的實力

效能測試方面,處理器使用 AMD Ryzen 7 3800X 這顆定位於中高階的 CPU,設定上採用記憶體內建的 XMP Profile : DDR4-3600 MHz CL14,並搭配 AMD RX5700XT 顯卡與 360mm 的水冷散熱器。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7 3800X
CPU 散熱器:Corsair H150i PRO RGB 一體式水冷
主機板: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記憶體:TEAM T-Force XTREEM ARGB DDR4 3600 8Gx2 C14
顯示卡:AMD Radeon RX 5700 XT 公版
系統碟:Corsair MP600 NVMe PCIe 4.0 M.2 1TB
電源供應器:Antec HCP-850 PLATINUM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1909 64bit

 

首先先測試 PCI-E 4.0 的部分,畢竟 B550 本身並不自帶 PCI-E 4.0 的相關通道,因此所有 PCI-E 4.0 的功能都是由 CPU 的通道所拉出,實際測試 AMD RX5700XT 顯卡、CORSAIR MP600 SSD (本身皆支援 PCI-E 4.0),兩者插入第一條 M.2 與 PCI-E x16 插槽時,都可在 PCI-E 4.0 下正常運作。


↑ AMD RX5700XT、CORSAIR MP600 實際運作情況。

 

CPU-Z 一覽,可一覽平台資訊,處理器為 AMD Ryzen 7 3800X,代號 Matisse,採用 7nm 製程,有著 8 核心 16 執行緒;主機板使用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記憶體為雙通道 8GB x2 DDR4 3600MHz;顯示卡搭配 AMD Radeon RX 5700 XT,另外也有內建 CPU Benchmark。


↑ CPU-Z Benchmark,單核 528.9 分,多核 5540.0 分。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一覽,記憶體使用 T-Force XTREEM ARGB DDR4 3600 8G 記憶體兩條,並且開啟 D.O.C.P。


↑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記憶體讀取 51728 MB/s、寫入 28745 MB/s、複製 48394 MB/s、延遲 67.5 ns 的表現。

 

CPUmark99 測試,主要測試處理器單執行續的運算能力,分數為 798 分。


↑ CPUmark99 單核效能。

 

CINEBENCH R15 與 R20 是基於以 CPU 進行圖像渲染,衡量 CPU 效能的測試項目,3800X 在 R15 版本測試可達到 2160 cb 的成績,而提升渲染複雜度的 R20 版本更有著 4905 pts 的成績;單核性能則分別為 207 cb、510 pts。


↑ CINEBENCH R15 與 R20 測試。

 

7-ZIP、WinRAR 以多核心進行壓縮與解壓縮性能測試,性能分別為 82510 MIPS 與 24800 KB/S。


↑ 7-ZIP 20.00 alpha 效能測試。


↑ WinRAR 效能測試。

 

Corona Benchmark、V-Ray Benchmark 兩者主要是透過 CPU 運算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並以完成時間、單位時間渲染量為評比指標。


↑ Corona Benchmark,總花費時間為 106 秒。


↑ V-Ray Benchmark,性能為 13669 ksamples。

 

影音轉檔方面分別採用 X264 與 X265 FHD Benchmark,3800X 於 X264 項目中有著 55.98 fps 的表現,而 X265 則有著 41.95 fps 的表現。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PCMark 10 Extended 主要以衡量整機整體的性能作為綜合評估標準的測試,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使用情境,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 LibreOffice 進行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進行測試,Gaming 方面就是以 3DMark 的內容進行。

3800X 搭配 AMD Radeon RX 5700 XT 獲得了總分 8850 分,電腦基準性能 Essentials 有著 10779 分,生產力則有 8280 分,在更需要 CPU 運算的數位內容創造項目獲得 9560 分,遊戲方面則是獲得了 19430 分。


↑ PCMark 10 Extended 詳細分數一覽。

 

遊戲效能方面以 3DMark 進行,搭配 AMD Radeon RX 5700 XT 顯示卡進行測試,在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中,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23298 分;針對 DirectX 12 所設計的 Time Spy 測試,CPU 獲得了 10140 分的成績。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心得結論 : 主流晶片組,功能齊全與兼具性價比的好選擇

對於 AMD Zen 2 微架構的 CPU,如果要發揮其完整的能力就必須搭配 500 系列的晶片組,在當時 AMD 發表 Ryzen 3000 系列同時,也一並發表了 X570 的晶片組主機板。當然,X570 本身就是屬於高階的定位,其主機板在價位上自然也較為昂貴,對於預算有限又想要享受 Zen 2 微架構的玩家來說,只能轉而選擇前一代的 B450,自然也無法享受完整的 Zen 2 規格。

華碩這次推出的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整體的用料規格上算是與入門款式的 X570 主機板看齊,無論是 AX200 無線網卡,甚至是諸多 X570 主機板都還沒有搭載的 2.5 GbE LAN,在這張板子上都具備。VRM 方面也不再是以往傳統分離上下橋與 Gate Driver 的設計,而是採用 Vishay 的 DrMOS 高整合方案。

如果用戶想要在相對更低的主機板價格上享受 Zen 2 CPU 的優質效能與威力,那麼這張 ASUS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 相信是一張相當不錯的選擇。

延伸影片閱讀:  

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留言給我們

Previous post

中國工信部網站洩漏 ROG Phone 3 代外型與詳細規格,或搭載 S865+ !?

Next post

GIGABYTE B550 AORUS MASTER 開箱測試 / 以下犯上 直出 14 相與 3 Gen4 M.2

The Author

William

Willi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