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C Drive Dock 雙槽 SATA 外接盒開箱 / USB-C, Thunderbolt 2 讓 MAC, PC 都能通
對於電腦維修、工具人絕對不陌生的經典 SATA 轉 USB 硬碟外接盒(吐司機),沒想到 AKiTiO 加入 OWC 家族後,也替台灣市場帶來「OWC Drive Dock」雙槽 SATA 外接盒,有著 USB-C 與 Thunderbolt 2 的兩款機種,每一槽都更有獨立開關與電源指示燈,讓讀取 HDD、SSD 更便利,救援修電腦一機搞定。
規格
外殼:金屬外殼
連接介面:USB 3.1 Gen2 Type-C、[Thunderbolt 2 + USB 3.1 Gen1 Type-B]
擴充介面:2 x SATA 6Gbps 3.5” 或 2.5” HDD / SSD
系統支援:Mac、PC
尺寸 (長x寬x高):16 x 15 x 8.4 cm
重量:0.9Kg
保固:2 年
市面上有著許多硬碟外接座可選擇,只不過介面都還停留在 USB 3.1 Gen1 也就是 USB 3.0,雖說 SATA HDD、SSD 的瓶頸就在 550 MB/s,但誰不想有更快、更便利的連接呢!OWC Drive Dock 共有著 USB 3.1 Gen2 Type-C、Thunderbolt 2 + USB 3.1 Gen1 的兩種選擇,就論實用性、效能平衡下肯定是 USB 3.1 Gen2 Type-C 勝出。
除了介面選擇多之外,OWC Drive Dock 採用著金屬外殼、獨立裝置電源與 LED 燈號指示,插上 HDD 或 SSD 時並不會自動開啟裝置,而是讓用戶可透過按鈕按下再開啟相對應的裝置;這款造型好看也與 Mac 幾分神似,倘若能提供裝置對拷的功能就真的無可挑剔了。
↑ 本次測試的 OWC Drive Dock 兩款與 Macbook Ari 以及測試的 HDD、SSD。
↑ OWC 外盒上有標示 Drive Dock 的連接介面,而外盒背面也有詳細的連接埠說明。
配件方面,左手邊是 USB 3.1 Gen2 Type-C 的版本,因此線材提供一條 USB 3.1 Gen2 Type-C 對 C 和另一條 USB 3.1 Gen2 Type-C 對 A 的連接線;而右手邊 Thunderbolt 2 + USB 3.1 Gen1 Type-B 的版本,則提供一條 Thunderbolt 2 連接線與 USB 3.1 Gen1 Type-B 對 A 的線材。
OWC Drive Dock 外觀上以金屬外殼打造,本身質感與 Mac 相似,而上方則是雙槽 3.5”、2.5” 通用的 SATA 插槽,插槽本身具備著檔板,使用上只要由上往下插入 HDD 或 SSD 即可隨插即用,透過 USB 來存取 SATA 裝置的資料。
插槽旁有著電源 1 與電源 2 的裝置獨立按鈕,而 ①、② 則是電源指示燈,開機後亮藍燈、讀寫紅燈閃爍。
連接埠則集中在 Drive Dock 的後方,本身都有著 AC IN 輸入與電源總開關,下圖上方這台有著 1 個 USB 3.1 Gen1 Type-B 與 2 個 Thunderbolt 2 的連接埠;而下方這台,則提供 1 個 USB 3.1 Gen2 Type-C 連接埠。
實際測試傳輸效能,以 OWC Drive Dock USB 3.1 Gen2 Type-C 的版本為例,HDD 讀寫 173.6 MB/s、106.9 MB/s,而 SSD 讀寫則有著 563.8 MB/s、493.0 MB/s 的水準,也就是達到 SATA 6Gbps 的瓶頸了。
透過 CrystalDiskInfo 檢測,USB 支援 UASP 模式,因此有著相當不錯的傳輸性能。
↑ CrystalDiskInfo 資訊支援 UASP 模式。
若換成 USB 3.1 Gen1,性能就相當砍半 SSD 讀寫 235.4 MB/s、359.1 MB/s,但對於 HDD 來說還是相當夠用。只不過,筆者手邊沒 Thunderbolt 2 轉 3 的連接頭,因此無法試試最快的 Thunderbolt 2 介面。
OWC Drive Dock 操作便利、隨插即用,支援著 SATA III 介面的 HDD、SSD,更有著 USB 3.1 Gen2 Type C 與 Thunderbolt 2 的連接方式,若想要玩 SSD 軟 RAID 也不用擔心頻寬不夠,但做為硬碟外接擴充盒,還是用來拯救 HDD、SSD 資料、修電腦更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