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改裝評測頭條

Enermax LIQMAX III ARGB 240/360 水冷散熱器 / 平價入門、ARGB 加成、性價比高

Enermax 作為一個機殼散熱大廠,近年來也不斷專注於水冷產品開發,除了之前介紹過的高階款式 AQUAFUSION 幻彩晶蝶系列之外,入門則由 LIQMAX III ARGB 虹彩晶凌系列一肩扛下。這次要來介紹的 LIQMAX III ARGB 外觀上相較於 AQUAFUSION 來說,稍嫌遜色些,但風扇部分一樣給到了扇大面積發光的 ARGB 風扇,另外冷頭也少不了獨家的 Aurabelt 設計,整體外觀給的算是十分有誠意,至於性能表現是否能讓玩家覺得不錯,就跟著筆者繼續看下去吧~

 

規格:
【水泵】
Intel 支援:LGA 1200/2066/2011-3/2011/1366/115X
AMD 支援:AM4/AM3+/AM3/AM2+/AM2/FM2+/FM2/FM1
水冷頭材質:銅
軸承:陶瓷軸承
MTBF:50,000 hrs
額定電壓/電流:12v / 0.4 A(沒接 ARGB 線則是 0.53A)
導熱膏:Dow Corning TC-5121C

【240 冷排】
材質:鋁
尺寸:274 x 120 x 27 mm

【360 冷排】
材質:鋁
尺寸:394 x 120 x 27 mm

【風扇】
尺寸:120 x 120 x 25 mm
轉速:500~1600 rpm
額定電壓/電流:12v / 0.17A
風量:22.5~72.1 CFM
風壓:0.2~1.98 mm-H2O
噪音值:14~27 dBA
RGB LED 電壓/電流:5v / 0.36 A
接頭:4-pin PWM / 3-pin ARGB
MTTF:50,000 hrs

【保固】
期限:2年
內容:購買日起一個月內換新、二年免費維修或更換良品

 

LIQMAX III ARGB 開箱

這次來介紹的 LIQMAX III ARGB,算是 Enermax 旗下的入門水冷款式,這次一次給出了 240 及 360 兩款,燈效部分早先有推出 RGB 的款式,那這次進階為 ARGB,算是很大方的在入門級距給足玩家所有需求。這次在燈效部分,可以支援各大板卡廠及一些周邊廠的燈效同步,不過如果玩家選擇的是 360 的款式,也會有附上一個簡易的燈效控制器,整體來說算是入門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中,設計及配件都還不錯的一個系列。


→LIQMAX III ARGB 240/360 包裝外觀。


→包裝右側可以看到這系列支援各大版卡廠的燈效同步。


→包裝背面則有產品特色及獨家技術的簡介。

 

首先來看到外觀,方形的壓克力導光水泵上蓋算是 Enermax 蠻具標誌性的設計,不過有別於高階的款式,入門的 LIQMAX III 正面設計就素一些,僅在中間有一個 Enermax 字樣 。一體式水冷的核心 – 水泵的部分,這款採用的是獨家雙腔體的設計,能夠隔絕水泵與冷頭的廢熱,讓水泵可以更加穩定,且壽命更長。另外冷頭採用了帶專利的分流通道技術,進水處本身也採用直沖的設計,並且冷頭採用的是全銅材質,能夠達到最佳的熱轉換效率。


→LIQMAX III ARGB 240/360 散熱器外觀一覽。


→冷頭正面採用方形的壓克力,黑底配上白字,素面的視覺效果還不錯,但就亮面的表面真的很容易沾灰或沾指紋。


→冷頭為大面積全銅底座,基本上主流 LGA115X、1200 及 AM4 處理器,都能被完美覆蓋。

 

在水泵冷頭出線部分,僅有一條 3-Pin PWM 線材,不過特別的是,玩家僅需連接這條線材,就會點亮域設燈效,雖然不確定內部供電線路怎麼處理,但這樣的好處,就是玩家只要在開機後發現水泵的燈不會亮,就代表水泵沒有正常運作,算是十分便利的除錯方式。當然如果玩家想要控制燈效,出現位置右側則有一個專用的燈效線材插孔,只要連接上內附的轉接線材,就可以讓其與系統同步燈效。在燈效部分,這款冷頭除了正面的字樣會發光之外,側面還有一圈 Enermax 獨家的 Aurabelt,,整體燈效看上去不會太搶眼,筆者覺得十分的剛好。


→水冷頭一側有 ARGB 控制線的插孔,冷頭本身出線為 3-pin PWM 線,不過沒接 ARGB 線材,冷頭依然會發光,只是不能控制效果。


→周圍一圈為獨家的 Aurabelt。


→中間 Enermax 字樣一樣也有 ARGB 燈效。

 

在冷排方面,不論是 240 或 360,都採用單波的鋁排,基本上從入門到中高階的 AIO 都是這樣的配置,所以玩家不用太擔心性能表現的問題。在水管的部分除了外層是採用編織包網以外,管長長達 400mm,基本上稍微大一點的機箱要安裝也不是問題。


→240 尺寸的水冷排外觀一覽。


→360 尺寸的水冷排外觀一覽。


→冷排部分為單波設計,不論是 240 或 360 的款式,整體鰭片都還算整齊,沒有出場就已經是撞傷的不規則狀。


→水管部分有編織往包覆,進出水口一側有多一個凸起,中間有橡膠塞,可能是灌水口,玩家沒事就不要去破壞這個橡膠塞。

 

另外只要是散熱器,風扇也會是一大重點,這次 Enermax 在風扇上面使用了雙曲面扇葉設計,不僅對風量有幫助,也加強了風壓讓氣流能夠更順利的通過水冷排達到不錯的散熱效果。


→風扇外觀一覽,內部為獨特雙曲面扇葉,外框四周有橡膠墊。


→扇葉部分有雙曲面設計,在風流及風量兩方面都可以獲得更好的表現。


→風扇背面一覽。


→風扇部分給到 4-pin PWM 線及 3-pin ARGB 線 1 公 1 母方便玩家串接。

 

LIQMAX III ARGB 組裝
這款散熱器可以支援目前所有主流平台,包含 LGA 115X、AM4 等多種腳位,這邊使用 intel 平台做組裝示範。首先是水泵扣具的部分,設計是左右兩片個用兩顆螺絲固定,相較於常見的無螺絲安裝,會麻煩一些,不過也不是天天都在換平台,因此筆者覺得在入門款看到這樣的設計,也還能接受。


→扣具一覽。


→扣具部分兩側皆需要兩顆螺絲來固定,雖然安裝說不上複雜,但就是比快拆的設計要多一些工。


→安裝好扣具,記得要撕下警示貼紙。


→圖中這片黑色方形貼紙,其實是給玩家貼在底板,防止主板短路使用,但如果玩家對塗抹散熱高的技術不夠,也可以考慮拿來塗散熱高使用。

 

接著是底板安裝,四個角落的螺絲需要靠黑色的塑膠柱體來固定,這個柱體在設計上具備方向性,要按對的方向安裝,才不會讓螺絲鬆脫。最後小心的把水泵裝上,並鎖好四周的固定螺絲即可,由於這些螺絲上皆有彈簧,因此只要轉到底,不用死命鎖緊。


→底板安裝時,有 4 個塑膠套(黑色柱體),要套進固定螺絲來固定整個底板,塑膠套內部設計一端較窄,裝對方項才能將底板牢固定住。


→冷頭鎖上去的樣子。


→Enermax LIQMAX III ARGB 燈效一覽。

 

LIQMAX III ARGB 性能表現

在效能測試的部分,因為 LIQMAX III ARGB 這次同時有 240 及 360 兩款,因此會將性能表現一起做比較讓玩家參考。這次在測試的設定上,intel 與 AMD 平台皆有測試,intel 的部分選擇的是 10C20T 的 i9-10900K,AMD 的部選擇的是 R9 3900X,測試時時脈部分都訂在預設,沒有對 BIOS 進行 CPU 超頻設定,以下測試結果就給玩家們參考。

首先 intel 平台部分,除了待機狀態下,所有測試處理器時脈都維持在 4900 MHz。在處理器負載相對較低的 Fire Strike 壓力測試下,兩款散熱器的溫度大致都在 45 度上下;另外在 Cinebench R20 短時間高負載測試下,240 的溫度約莫在 81 度左右,360 的溫度則是 71 度,表現還算不錯;不過 Prime 95 長時間高負載測試,240 的溫度就來到 85 度左右,360 的溫度也上看 95 度左右,但都還能壓住,只是就不建議玩家做超頻使用。

AMD 的部分由於會自行根據散熱來調整超頻幅度,可以發現在 Prime 95 v29 長時間負載測試下,由於多了 AVX 的運算,反而 240 運行時脈也會掉到 3800 MHz 左右,溫度表現較低,而 360 的散熱能力較佳,時脈上升至 4200 MHz 至 4400MHz 之間,同時溫度也就會再高一些。整體看下來,R9 3900X 的溫度表現最高就 70 度上下,因此如果玩家使用的是 AMD 的平台也不用擔心。


→intel i9 10900K @default 散熱測試。


→AMD R9 3900X @default 散熱測試。

 

LIQMAX III ARGB 總結

這次新款的 Enermax LIQMAX III ARGB,對於處理器不超頻的玩家來說,算是性價比十分高的一款散熱器,性能表現雖然中規中矩,但可以看到的是再這樣 4000 有找的價格下,能夠買到大面積的 ARGB 燈效,算是相當的划算,且燈效能夠與市面上各大廠軟體同步,對於有強迫正想要整機統一燈效的玩家來說,這 ARGB 燈效絕對不是問題。

性能表現上,經過測試可以發現基本上不超頻的情況下,也能壓的住 intel 10 核心處理器的熱情,AMD 的部分就不用多說,根本不再話下,對於一款定位入門的散熱器來說,筆者覺得這個性能表現有達到該有的水準。

這次開箱的 Enermax LIQMAX III ARGB 240/360 水冷散熱器,價格分別為 2690 元及 3490 元,對於入門級水冷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參考看看!

延伸影片閱讀:  

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留言給我們

Previous post

【XF科技開箱】Seagate FireCuda Gaming SSD 2TB開箱

Next post

蘋果版10核心i9-10910跑分曝光:頻率上去了,性能卻沒有

The Author

Y.Y.

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