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頭條電競周邊

ROG Theta 7.1 電競耳機 / 真 7.1 聲道、8 顆單體、黑科技 AI 降噪麥克風

新世代旗艦耳機終於盼來了最終的更新,畢竟 ROG STRIX 再高階,也終究還是虛擬 7.1,在今年出發布的新款真 7.1 聲道旗艦電競耳機 – ROG Theta 7.1 終於問世了。全新的設計下單邊配有 4 顆單體,完整的還原前後上下 4 個方位,兩側 8 顆單體帶來了最真實的環繞音效。而 ROG 黑科技 AI 降噪麥克風能夠精準的消除背景噪音,讓玩家在玩遊戲時語音聊天或開直播,不用再擔心鍵盤太吵或各種雜音干擾。

規格:
驅動單體:釹磁鐵
單體大小:下 – 40 mm / 上、前、後 – 30 mm
阻抗:32 Ohm
耳機頻率響應:20 ~ 40000 Hz
麥克風種類:吊桿式麥克風
麥克風收音模式:單指向
麥克風頻率響應:100 ~ 12000 Hz
麥克風減噪模式:AI Noise Cancellation
連接模式:USB / USB-C
連接線:USB-C 線 – 1.2M / USB 2.0 延長線 – 1M
相容平台:PC / MAC / 行動裝置 / PS4 / Nintendo Switch

 

ROG Theta 7.1 電競耳機 開箱

若要說到華碩旗下真 7.1 耳機,相信玩家一定對於 ROG Centurion 絕對是不陌生,這款由 Strix 7.1 進化而來的真 7.1 耳機,搭載 10 顆單體,在音質、環繞音效、舒適度等各方面都不遜色,而不論上述哪一款,都曾經是稱霸電競耳機屆的一方之霸。

這次 ROG THETA 7.1 電競耳機採用全新的設計,僅使用 8 單體搭配虛擬低音的設計,可以讓整體空間更有效的利用,並且將單體尺寸升級,而這些單體採用四顆驅動器及一顆 DAC 來推動,帶來最接近真實的聽覺表現。

麥克風部分這次華碩研發了黑科技,與一般麥克風非常不同,麥克方上搭載 2 個收音單體,並透過 AI Noise Cancellation 技術加持,實現精準的背景噪音消除,讓玩家不用在各式軟體中設定噪音閥來解決麥克風容易收到環境音的問題。


→ROG Theta 7.1 包裝正面。


→包裝背面有產品特色簡介。

 

這款旗艦耳機想當然耳,當然就有著厲害的包裝,在打開包裝後可以看到耳機直接夾在中央的支架上,可以說是少見、十分有設計的包裝,但只可惜不是一個可以拆出來使用的耳機架,算是有點可惜。


→ROG 高階耳機獨特的產品外盒。


→開啟後可以看到耳機直接夾在中間,非常特別的包裝設計。


→包裝內容物一覽。

 

在外觀上可以發現 ROG Theta 7.1 尺寸十分霸氣,兩邊耳罩尺寸相當的大,但頭帶部分相較之下就略顯窄了些,耳罩支架部分採用的是 L 型的金屬支架,雖然單邊支架看起來有些脆弱,但實際上這個金屬支架還算蠻可靠的,而且在上下角度調整上也給的很到位。


→ROG Theta 7.1 電競耳機正面,可以看到耳罩角度部分一樣屬於比較夾頭的形狀。


→側邊在沒點亮之前,ROG Logo 呈現深灰色,如果不開燈效使用看上去十分低調。


→耳罩部分採用 L 型支架與頭帶連接,並有足夠的角度可以作調整。

 

頭帶部分設計上直接沿用 ROG STRIX FUSION 系列同款,基本上功能相同,外觀為塑料,但內部結構為金屬材質,整體強度沒有什麼問題,筆者個人覺得畢竟這款耳機還是比較重一些,如果頭帶能做寬一點會更好。


→頭帶上方有 Republic of Gamers 的壓紋。


→頭帶內側有海綿墊支撐。


→伸縮結構採用金屬材質,並有獨特的紋路。

 

接著看到耳罩的部分,在設計上採用的是雙邊獨立出線設計,目前高階款電競耳機多數都採用單邊出線,不過看在雙邊都有 4 顆單體的情況下,也是可以被接受。而所有的控制切換都在左耳罩後方,可以看到音量鍵採用撥桿而非滾輪,而靜音鍵則是直接整合在撥桿上,實際使用上不太容易誤觸。另外上方可以看到平台切換鍵,針對像是一般 PC、家機,玩家可以切到「PC/NB」的模式,針對手機、平板,玩家則可以切換到「MOBILE」模式,主要的差異測試下應該是在供電部分,在 MOBILE 模式下,接到手機、平板上使用才不會有推不動、音量太低的問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切換開關需要在連接設備之前調整,接上設備後再切換就不會改變當下的模式。


→控制鍵、麥克風插孔皆在左耳罩下方。


→Theta 7.1 採用兩邊出線設計,線材接頭為 Type-C。


→玩家裝置如果沒有 Type-C 連接埠,也可透過連接線轉 USB 2.0 接頭使用。

 

在襯墊部分提供了兩款不同的 ROG Hybrid 耳罩,實際使用下筆者比較沒能感覺出差異,因此哪一種耳襯比較舒適,或是有哪些特性,就要玩家們親自體會了。而根據筆者朋友使用前代 ROG CENTURION 的心得回饋,CENTURION 在耳襯方面比較薄,帶久了會有不適感,這一代的 ROG Hybrid 耳罩不論在尺寸或是舒適度上,筆者覺得是用下來都十分優質,要長時間配戴 ROG Theta 7.1 完全不成問題。


→耳襯部分有兩款,皆為 ROG Hybrid 耳罩,比較大的差異在耳罩外壁材質,其中一種為蛋白皮革。


→這次耳罩材質非常大,外圈寬 100 mm、高 115 mm,內圈寬 60 mm、高 75 mm。


→耳罩厚度部分約 30 mm,完全壓扁可以薄於 5 mm。

 

4 個 ESS 耳機擴大器、8 個 Essence 驅動單體及黑科技 AI 降造麥克風

這次真 7.1 聲道採用全新的設計,為了要有更好的環繞音場表現,單體數量從 10 單體減為 8 單體,刪減掉了 2 顆大低音單體,換來的是另外 4 顆單體尺寸的升級,下方使用 40 mm 單體,上方及前後採用 30 mm 單體,而低音部分就分散到所有單體,但筆者覺得這樣的配置並沒有讓低音部分有所損失,反而騰出了空間讓整體的共鳴艙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另外因為要推動所有的單體,ROG
Theta 7.1 內鍵 4 個 ESS 9601 耳機擴大器及 SupremeFX S1220A 音訊編解碼器,透過這些頂級用料,讓玩家可以享受到更真實的環繞音場表現。另外由於這款耳機還有燈效的部分,針對這點在 PCB 電路設計上特別將音訊層及燈效訊號層中間隔了兩層接地,可以有效避免訊號彼此干擾,讓音訊損失可以降到最低。


→耳襯卸下之後可以看到兩側共有 8 顆單體。


→單體部分採用的是 Essence 驅動單體,另外在共鳴艙部分有強化密封,讓聲音聽起來可以更飽滿。


→耳機內有 4 個 ESS 9601 耳機擴大器及 SupremeFX S1220A 音訊編解碼器。


→在電路設計上,音訊部分與燈效的訊號中間有兩層接地做隔絕,可以確保玩家獲得的音效是最好的。

 

而最後的重頭戲就是全新的 AI 麥克風,在設計部分從外觀上其實與常見的吊桿式麥克風沒有太多的區別,不過除了吊桿式麥克風之外,耳罩上還有隱藏式的麥克風,可以進行環境音的收集,而這獨立兩軌的音訊會在耳機端就進行 AI 運算將背景音消除,在實際使用上發現這樣的設計,在背景音消除上算是精準,但如果周圍的環境音十分大,AI 運算後的人聲還是會出現被壓縮的感覺,這點應該是無法避免的。


→可彎折的吊桿式麥克風。


→麥克風上方有指示燈,讓玩家方便判斷麥克風是否靜音。


→麥克風插孔有防呆設計,三環四階的接頭在麥克風上十分少見,主要是將燈號及麥克風的線路完全分開,因此不能接上一般單聲道的麥克風。


→有興趣想要了解 AI Noise Cancellation 實測,可以從 2:31 開始看,看看在用手機播放音樂的情況下,ROG Theta 7.1 電競耳機收音表現如何吧!

 

如果玩家想要在做音效調整,玩家可以開啟 Armoury II 控制軟體。在軟體中玩家可以開啟/關閉 7.1 音效,也可以在選擇音效模式、調整等化器等,另外 Armoury II 中還可以針對低音、中音、高音做額外的強化,玩家如果有想要哪部分特別加強,就可以在軟體中做後續的調整。


→Armoury II 控制介面一覽。


→接手機也能直接使用,但就不能控制燈效。


→耳機側邊 ROG Logo 很有誠意的給到 ARGB 燈效。

 

ROG Theta 7.1 電競耳機 總結

聲音這件事要如何呈現,各大廠商、各種產品都有不同的觀點,筆者在使用 ROG Theta 7.1 電競耳機幾天之後,在使用體驗、感受上有點轉折。一開始感覺到的是反璞歸真,在聲音呈現上少了些要刻意的修飾,聽起來覺得就很普通,但在長時間使用下,漸漸發現其實少了修飾,呈現出來更多的是自然的感覺,整體聲音表現上是舒服的,當然如果玩家想要低音重一些,或是高音多一點,還是可以透過 Armoury II 來做微調。

頭戴的部分在可靠性上,因為是從 FUSION 系列移植過來,舒適度沒什麼問題,而超大、超厚、超軟的 ROG Hybrid 耳罩在配戴上十分舒適,基本上筆者帶上一整天使用也不會覺得累。

麥克風部分就不用多說,AI Noise Cancellation 技術真的很猛,實際使用下來,環境音越複雜,越能體現 AI Noise Cancellation 技術的好,但因為要幾乎完美的做到去背景音,在主要人聲的表現一定會有所削減,這部分是好是壞就要看玩家對於收音需求以及喜好了。

整體而言售價 8990 元的 ROG Theta 7.1 電競耳機,筆者覺得在各方面的表現上是值這個價格,對於習慣帶耳罩式耳機的玩家來說,有機會一定要試試這類真 7.1 聲道的產品,用過就真的回不去啦!

延伸影片閱讀:  

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留言給我們

Previous post

Intel i5-10600T 首現 3DMark 資料庫,具備 6C 12T、Tubro 可達 4GHz

Next post

小島秀夫曬辦公桌:正開發新項目、弩哥頭套/聯想滑鼠引熱議

The Author

Y.Y.

Y.Y.